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例

2023-11-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文1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比较特殊的教育内容,是高等院校传播人文正能量、培育高素质艺术人才的主要路径。校园文化是基于校园环境,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能传承文化历史、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理工科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为院校发展所划拨的资金有限,在充满竞争的行业中要站稳脚跟并且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学生群体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当前数量有限的文化教育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甚至由于场地设施有限,一些课余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文化活动场,在双休日往往选择在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度过,聒噪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而且还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较大的阻碍。理工科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于职业学校教育偏重技能培训,倡导一技傍身、就业无忧,在校学生比较注重其所学专业、教学内容以及与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对艺术教育课程不重视。(2)目前艺术教育课程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属于选修课程,学院领导对艺术选修课的特点、教学内容及其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艺术类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不准确,师资结构不合理,相应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学评估不全面,并且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艺术类选修课的功效得不到充分发挥。长期以来,社会对艺术类课程的评价并不高,加之教学行为选择上存在原则性错误,许多高校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更没有设定固定的岗位编制,致使每个学期都会更换授课教师,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存在差异,部分课程甚至毫无章法。另外,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将艺术教育课程安排在周六日或晚上,而且由于学生人数不固定,授课时间特殊,课堂讲学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教学组织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仅仅是将选修课作为修学分的路径,带着功利心去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并且缺乏积极性。另外,教师“一言堂”现象非常普遍,教师的日常授课侧重技能、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并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这些做法有违艺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师生间对话交流少,取而代之的是自问自答,更谈不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水平、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薄弱。

2艺术教育对的促进

从宏观意义上讲,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根据校园文化主体不同的特点,可将校园文化分为师生文化、后勤文化和管理文化;深入分析校园文化的内容,又可将校园文化分为素质型心理文化、意识型观念文化、协同型文体文化、技术型实践文化、情感型审美文化和智能型知识文化。

2.1艺术教育对校园物质文化的促进

开展艺术教育,必然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建设演出厅、画室、图书馆、书吧、钢琴房等,以艺术教育场所为引领,必然配套改造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社团活动和兴趣班的学习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理工科院校的技能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一定会引入企业文化,按照企业工作环境进行校园建设,往往成为理工科院校的特殊的校园物质文化。。

2.2艺术教育对校园制度文化的促进

学校制度文化是渗透进一所学校的管理流程、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主体架构中的风格特色和价值理念,是各项管理制度在形成和被执行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是由学校制度所衍生、承载、表达和推动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包括无形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还涉及有形的制度。它以有形的制度作为文化载体,集中反映在无形的价值观念上,同时也通过制度本身体现出来,并且伴随着制度的实施过程,也通过组织结构、方法概念、过程、形式、心理活动、行为方式、人际沟通等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制度文化发展得越完善,无形价值在以上各领域中的体现及其与制度所承载和推动的文化更趋同。。科学严谨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以美导善”。因为艺术本身蕴含着美感,也承载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对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启迪或警示作用,并且艺术能够以其独特的美感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好了,才可以有效安抚师生的抵触情绪,制度的静态文化才可以发展成具有教育警示作用的动态文化,进而形成一股有效的内驱动力使制度文化可持续发展下去,确保制度管理从外在约束形式逐渐衍生成组织结构内在的自律性,促进师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3艺术教育对校园精神文化的促进

校园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种氛围的形成,校园师生的语言之美、行为之美、心灵之美、艺术之美构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艺术教育培养对美的追求积极向上的高尚艺术水平,反对低级趣味,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高等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设置艺术教育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其创造激情、修炼人格以及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青少年通过学习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这对于提高其心理免疫力大有裨益。如果因为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使艺术教育无法可持续地开办下去,学校将会失去一条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路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面临重重阻碍。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是指非艺术专业院校开展的一种以提高大学生艺术方面的素养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主要通过艺术类公选课程、艺术社团建设以及各类艺术活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结语

艺术教育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理工科职业院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艺术教育。优良校风的培养,需要经过认识的提高、情感的体验、意志的努力、行为的锻炼才能逐步养成全体成员共同的习惯和风尚,形成学校统一的舆论和风气,我们要利用艺术教育的良性开展,从一点一滴培养全体成员的素质,建设好校园精神文化。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斐斐,臧玉.对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分层教学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文2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塑造人才、优化教育、凝聚激励、批判传承等功能,对学生的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问题活动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开办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定期举办科技文化月、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大大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浓郁校园文学氛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锻炼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现场反应能力。

此外,通过学生会以及其他社团所举办的体育、文艺、卫生、外联、科技活动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了多方面知识的自我教育。此外,礼仪教育应该是大学生参与的重要活动,它针对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礼仪意识;通过专题讲座,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礼仪讨论,增强他们的礼仪认同感,为他们积极学习礼仪知识,有效践行礼仪要求创设有力的内在动力机制,最终促使学生实现自律。

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服务

自我服务首先体现在服务好自己。要保持好个人仪容整洁,多饮食健康的水果蔬菜,预防疾病,保持精神的充沛、心情的愉快和身体的健康。只有这样才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认认真真的投入学习。为防止大学生思想建设中“大道理难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情况,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通过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学校可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使学生可以在岗位的时候实现自身教育并教育其他同学。此外,还可以积极提倡学生服务他人和社会。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是社会了解大学的一个窗口,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调节激发学生的行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自主创新的空间。学校应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通过组织多种社团和文化艺术俱乐部的形式,使学生受到“文化浸透”。

要始终坚持“知识与文化并重”的教育理念,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应当形成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生活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平台,充分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新性,团队精神。

文明健康,形式各异的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陶冶个人情操、增强学生乐观面对生活和顽强对抗挫折的信心。目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学生在校园文化的重要主体作用,要实现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求知、求是、求乐中奋发向上,得到思想的升华。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文3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教育机构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培育和传承的,教职员工共同崇尚和严格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治学理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环境文化是指通过校园建筑物形象的塑造、校园设施的装饰和美化等方法展现教育机构崇尚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等,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制度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执行教育机构的规章制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精神文化则主要是指师生员工受教育机构倡导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情操情趣等影响和激励展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和风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校园文化是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成才起导向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会明确地指明当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目标和道路,体现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治学理念。这必定会与立志成才年轻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并把它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和准则,从而对其起着导向作用。二是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要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德育目标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治学理念,并形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因此,具有鲜明的是非准则和强大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三是对大学生起着激励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会培育出一代出类拔萃人才,这些出色人才必将成为楷模和榜样,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当前,民办高校有部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低,成绩相对比较差,自律性不高,不良习惯也比较多。要把这部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仅需要教师讲得好,学生认真听,还需要教育环境的支撑。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当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一致时,教育生效,效果好,反之,教育失效,效果差。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成才是不可替代的。不仅如此,校园文化对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还具有巨大的渗透、选择和强化作用,因为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唤起大学生对高尚情操、健康人格和伦理道德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

2.校园文化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于公办高校扩招,公办教师缺乏日渐突出,教师一退休即被学校返聘。而由于民办高校是在公办高校异常强大的情况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办学的时间又比较短,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比较差,社会公信力也比校低,因此难以聘到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已成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就是民办高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引进的素质较高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来校任教,他们也往往是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公务员,备考博士、硕士。只有那些备考公务员、博士硕士无望者才会比较安心任教,因此,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教育教学水平也不够高。民办高校应如何破解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呢?已进入良性办学循环的民办高校的实践证明,只有在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不断创造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同时,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并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和发展,才可能使其安心任教,并努力钻研和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才可能构建一支素质较好、教学水平较高、数量相对够用的教师队伍。

3.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条件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要能培育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要培育出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学校除了必须拥有必要的教育教学用房、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条件外,还必须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开展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陶冶师生情操的校园文化等软件条件。民办高校办学的实践也证明,学校离开了优秀的校园文化,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就会发生偏颇,正确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道德也会丧失,学校就会陷入困境,无法生存和发展。反之,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就会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风、教风和校风就会正,学习的气氛就会浓,学校就会生存和发展。可见,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条件。

二、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阶段的划分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前期阶段,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三是校园文化建设高级阶段。

1.校园文化建设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教育机构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领导班子工作的议事日程;学校也可能已经对校园建筑物进行了装饰和塑造,可能制定了若干项规章制度,提出多条伦理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等口号,但是却没有在学校制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做上述工作。还有,装饰过的建筑物、制定的规章制度、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也会因领导班子的更迭而改变,不能传承。二是师生还没有对学校塑造建筑物形象的寓意、制定出规章制度的内涵和提出精神文明口号和治学理念产生共鸣和认同,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发挥作用。三是教育机构的管理还处于人治为主阶段。因为师生还没有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产生共识和共鸣,规章制度还无法规范其行为。四是学校内往往矛盾重重,事故频发,领导处于频于应付事故和解决各类问题的状态。

2.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领导班子已经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和领导班子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根据师生思想、工作和学校办学具体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规划和若干举措。但因师生对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产生共鸣、导向和规范行为作用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与学校进步和发展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部分师生员工已经看到了校园文化对师生成才、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而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来。

3.校园文化建设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学校领导班子能根据师生思想和教学工作的具体实际,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提出新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规划和举措,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绝大多数师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自觉按着校园文化倡导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园文化建设已经起到了引导作用、规范行为作用和激励作用。不管来自农村、乡镇,还是大城市的大学生都会因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树立和传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治学理念,都能模范遵守国家、学校的规章制度、讲究文明礼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学校呈现出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学校管理已经步入文化治理阶段。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多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都还处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

1.多数民办高校的领导班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有误区,如把校园里的建筑物塑造、校园环境装饰,只看成是美化校园,还没能根据学校制定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和特色,来设计和塑造校园文化环境;再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还不是依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有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各类评估而制定,其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上网抄来的;又如,学校设计和组织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往往只是为了活跃师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不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开展的,因此很多活动对提高师生素质针对性不够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是一项群众性的系统工程,但部分学校还没有调动起学校的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踊跃参与这项工作,同时,学校的各单位、各部门还不能各履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各打各的鼔,各敲各的锣”的状态,甚至有部分民办高校还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2.部分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不够协调,效率也不够高,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人、财、物还没有完全到位。

3.部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因各个学校所在地区不同、设置的专业不一样、生源质量也不同,因此,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所需的环境也不会相同,这就要求各个学校都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确定和建设校园特色文化,但目前多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都还不够鲜明。

三、对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董事会、行政和党委三套领导班子应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角度,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地位和功能,切实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根据师生思想、学习状况和学校发展目标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特色和目标。

2.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在正确判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阶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并根据师生学习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要根据在校生规模、学校建设和发展实际确定领导校园文化建设机构的体制、机制和编制,并制定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所需人、财、物的保障机制,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举办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开展校园文化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4.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群众性极强的自我教育工作,因此,应广泛发动师生员工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把学校的意志变为群众的行动。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文4

滦南明德小学位于渤海北几十公里的一个滦南县小镇的中心地带,建筑虽不雄伟但很优雅。走进校园给人以清新温暖的感觉。洁白的墙壁加上醒目颜色的点缀,更会使人有着奔放豪情。当叙述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想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我理解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在学校发展过程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以它独特的个性形成物质、制度、精神、课程、活动等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无形的让人难以形容。但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它的能量是巨大的。为此,我们要积极的挖掘它的潜能,不断的进取,通过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体育活动等形成一种勃勃生机、努力进取的文化气氛。 学生自身融入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启迪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积极向上精神的气质学生。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比起初高中校园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着差异的。校园文化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在小学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潜能,然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会更难。它通过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文化活动,以及群体行为的互动,直接或间接使小学生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谨慎分析每一个细小的情节,科学细致的做到言传身教,因为小学生的观念、思想、都会因此而根深蒂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也很容易被一些混淆的观念所迷惑,这就是她与中高学生的差异和区别。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在她们很幼稚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的灌输,周围的环境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迪着孩子童稚的思维。

小学的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教学系统在规律运转时最具有挑战性的,无形的,智慧、知识、精神的一个缩写。它具备着各种文化的素质与特点,可以给人不可置疑的精神力量,它等待我们去挖掘,它在我们的无限想象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它所具备的教学、管理、服务、组织、课程等等细微的规则和方案,能使我们在不断的求索中得到补偿,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我们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激发,使我们的素质得到熏陶。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员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应有的启迪和收获。

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教学是我们每一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资格,一谈到校园文化建设可能大家都会一口同声的回答:“那太复杂了。”的确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是既抽象又复杂,但它的潜能和对教学事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几年前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高,目标就一个:抓好学生的成绩就好。把教学和建设校园文化搅在一起,单一的只求成绩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严重的违背了一个自然的教学规律。只是单求教学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少数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他们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只教书,却没有做到育人的职责。对此,教育部于XX年4月25日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更会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XX年明德小学开始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对各个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才感觉到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光需要积极的态度,热情的耐力,更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们呼吁大家: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全身心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大家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更深一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在小学校园的生活中,具有的特殊性是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小学生的潜能意识必须在自然的环境中、心情愉快时、特定条件下、好奇心情迫切时、骄傲虚荣的情绪下,在别人热情鼓舞下,就会使人潜能意识突然出现。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它进一步的证明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培养人的素质,修养人的品德,开发人的知慧;是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宝藏。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开发。因为校园文化不仅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更是小学生通向幸福的桥梁。 学生们一早就来到校园,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已是傍晚,清醒的每分每秒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都在学生们的眼里,也装进了他们的心怀,都为他们编织美好的梦想提供着素材。校园文化也是造就着小学生幸福的摇篮。总之校园文化关系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幸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民造福,是教育后代的百年大计。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76-0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面临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等严峻挑战,如何建设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21世纪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无论从学校数量、招生数量、毕业生数量等方面均已占中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它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国职场人员的整体素质、中国未来的发展后劲,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又直接塑造、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因此,研究、发展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探寻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使其健康而迅速地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含义与内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高职院校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知识的广泛交流、传播及高职院校师生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节奏和精神风貌为基本形态的群体文化”[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其内部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它们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包括优雅的自然环境文化、完善的设施文化、积极的方式文化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其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前提和根源,其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特殊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思想的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中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3] 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是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者。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偏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导致其发展结构不合理;崇尚娱乐性、通俗性,导致庸俗文化盛行、富有启迪性的高雅文化反而偏少的喧宾夺主现象;重视现代性、轻视传统性,割断校园文化的历史文化传统,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对校园精神文化弘扬不力。

2.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结构缺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高职院校内所有的组织和成员。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而学生是其主要主体。但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体过于狭窄,仅限于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影响下的骨干分子和特长生,而校园中的其他组织成员大多游离在外。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相互配合,校园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3.校园文化建设中“主旋律”突出不够。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素质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倾向,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不力,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目前高职院校中,各种灰色文化(如西方思潮热、读书无用论、恋爱低龄化、公德意识差、“牛皮癣”现象、老乡抱团意识、考试作弊等)不断滋生蔓延,这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4.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来历不同的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许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从自身出发,充分挖掘体现学校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文化内容,建设适合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反,它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彼此借鉴、相互套用,使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共性多、个性少,特色不鲜明,趋同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不能在大学生思想中产生共鸣,致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也非常不利于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5.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形成校园育人合力、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中的作用,不能从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上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精力主要放在日常业务工作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研究较少,规划缺位,导致在人、财、物等投入方面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文化发展的需求。

6.校园文化建设中开放程度不够。国内外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开放性不足,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严重的“孤岛现象”。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对环境育人的作用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度来认识,只是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点缀,导致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人、财、物的投入均无法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2.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规划乏善可陈。部分学校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界定混乱,片面或简单化地理解其内涵,甚至把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等同,不清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四个内容。部分学校没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仅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突击任务来抓,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社会功能的发挥。

3.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不力。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健全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各部门难以形成建设合力,致使其很难把校园文化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层面进行建设,也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难以真正发挥。

4.对待“外来文化”缺乏科学态度。部分高职校园人对待“外来文化”存在两种错误倾向:要么拒绝“外来文化”,认为一切外来思想、外来文化都不如自己的校园文化,或者都不适合自己的校园情况而一概加以摒弃,否认国内外校际文化交流、校园与社会之间沟通的积极意义,导致自我封闭。它严重地影响了校园人对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追求,窒息了校园人的思想活力,抑制了校园文化的勃勃生机,削弱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要么照抄照搬“外来文化”,使部分校园人对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缺乏感情,导致中国的高职校园文化趋同现象严重而缺乏特色。

5.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举措纷至沓来,人们的思想也在随之快速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尚未成熟完善,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依然存在,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目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大行其道,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功利主义思想盛极一时,这些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非常消极的作用。

6.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普通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快速发展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师数量快速增加、办学投入迅速增加,然而,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有相应增加,使高校负担加重。因此,各高职院校不得不将有限资金重点放到“保重点”、“保稳定”、“保运行”、“保发展”等基本投入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鸡肋”项目,不得不压缩资金、减少投入,导致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举步维艰,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素质层次差距拉大,部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不高、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能力不强,也进一步影响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效果。

7.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深深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校园人,如果不对其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取舍,其消极因素就会侵蚀校园文化,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的负面效应已越来越突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冀望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者能以之为鉴戒,使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茁壮成长、日臻繁荣。

参考文献:

[1] 温景文.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08-17.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一、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提高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不少中职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渐加以重视,有的已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文化基础比较差,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很难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所以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习、生存,要保持校园的稳定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多种多样

无论是物质文化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展得卓有成效。随着校园环境的改善,硬件设备逐步完善,制度和活动建设也都很有声势。中职学校校园文化通常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来体现,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被作为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素质,校园文化活动也开始注重兴趣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开展与企业岗位群相结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富有生气,学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才干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为“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化提供了桥梁。

三、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提升

目前,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高校,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在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