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例

2023-02-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文1

关键词:课;媒体化;教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96-01

一、思政课媒体化实践教学法的思路

人类思想与其交流工具是同步发展的,用什么样的交流工具(媒体),就会有相应的思想认识形式和内容。。媒体宣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媒体作为观念的世界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生机作用,是我党宣传和发展理论的主要途径。媒体形式上是一种交流工具或技术,其本质上是人的生存方式与话语权的保证。开展媒体化实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媒体能力,感受思政课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能自由表达思想。先进的思想需要媒体技能。联合国定义“功能型文盲”标准是,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和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口头文字的方式沟通、交流和表达思想,还要信息化、数字化和媒体化的方式来交流表达思想,实践证明,学生更喜欢用信息媒体的方式交流表达。。

二、媒体化实践教学有五大特点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文2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110-03

一 教师素质与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首要影响因素

1 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特定社会的运行规则和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了解、掌握并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理想信念,进而“外化”为学生合乎社会要求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动来实现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满足于理论的演绎、逻辑的推理,就会陷于远离社会生活的抽象教条,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做到全面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点,还要熟读马列主义主要经典著作,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际,做到兴趣广泛,广闻博览。教师渊博的知识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我实践,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社会的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实用主义明显,价值观模糊,理想信念缺失。。

2 思政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思政课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需要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指导能力、协调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对大学生产生能力吸引,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对具体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结果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指导教师能否选准题目,设计出有思想、有意义的实践方案;能否采用恰当的形式组织、管理并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能否制定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成为决定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指导能力包括对学生实践前的理论指导、实践中的问题指导及实践后的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协调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场地的落实、学生安全的保证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这就需要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更需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以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然而,高校很多教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的经历,高校也缺乏相应的对教师的培训机制。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3 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责任感

教师责任心是取得良好实践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前期做繁杂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在开展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针对不同学生在遇到不同问题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环节最为复杂,教师的任务最为艰巨,这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与极大的耐心。如果指导教师消极对待,应付了事,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后既没有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收获,自身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最直接的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和责任人,而且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必须本着强烈的责任意识进行实践教学,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培养运用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坚定的信仰,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4 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建立在一定情感基础之上。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感情与需要,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要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学习诉求,在学生出现质疑实践教学内容或怀疑实践教的作用时,教师不是急于批评学生,而是应该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疑问,真诚细致与学生沟通,加强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和要求,虚心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肯定其合理之处,激发其学习兴趣,保护并鼓励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意识。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探讨中得到肯定,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习意愿,更乐于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教师也在与学生沟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进教学,提高实践教学实效。

二 合理的环节设计是决定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1 做好实践教学的前期准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实践内容及方案的选定、设计,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师生的动员和培训。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实践内容及方案的选择与设计非常关键,要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把思想正治教育建立在研究变化了的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由单一的“教育”与“服务”并重,力求做到教育人与关心人、塑造人与服务人的统一。因此,教师在选题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各门课程,从中选择那些需要和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体验、践行和深化理解的理论内容来设计课题,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相互脱节的现象,突出思政课自身特点。

同时,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实践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很多学生对实践教学观念上不重视,存在模糊认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意义方面的宣传动员,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首先重视起来。然后,再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提出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学生只有掌握了社会实践的基本技能方法,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2 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开展,便于组织和实施。各班根据要求制定出本班的活动策划方案,报指导教师审核批准。指导教师要对策划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与学生一起讨论修改,最后确定活动方案。活动策划方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大纲和指南,是实践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条件。活动策划方案包括具体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各环节负责人、经费预算等多项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实行“三级管理制”。即把行政班分成若干小组,并且规定一定的人数,一般小组3至6人较为合适。在小组中推选出组长作为负责人,并对班长、团支书负责,班长团支书对指导教师负责,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各小组实践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如此,指导教师就能够全程、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及监督,确保实践活动有效运行。指导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调研过程、调研进度进行抽查,及时纠偏,及时给予指导。

3 认真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教学报告

作为实践教学的最后结果――实践调研报告,是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实践调研报告的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成为考核的重要尺度。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训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调研报告写作的具体指导,如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内容构成、写作方法、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为学生有针对性地、高质量地完成实践调研报告奠定基础。

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后期完成初稿,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给指导教师。教师要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审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发给学生,学生按意见修改完后再次提交给指导教师,如此反复几遍。。

4 科学考评实践教学成绩

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师生要进行总结、评价、考核,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最后环节。我国长期以硇纬傻囊岳砺垩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也一直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把活动的总结重点放在实践报告的撰写及考核、评比和表彰等工作上,一张试卷定高低,考核内容单一,仅限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知”的考察,或是简单机械地给学生的基地参观心得、实践总结、实践报告打个分,而不是认真总结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也没有评估实践结果与原来设计的方案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这就容易导致学生走过场,使得他们不重视实践过程而只是应付实践报告,结果使得实践效果大打折扣。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难调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因此,各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并在整个成绩评定中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结合最终的调查报告给出实践成绩。;;对于拒不参加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不合格的,也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不得毕业,不得授予学位。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生命力。实践教学持续有效的运行,离不开学校制定的切实可行的评价考核体系,离不开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监测。学校可以组建一支由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评估专家小组,教师和学生进行两方面的审核检查、监督监测、考核评价。尤其是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对他们实践选题的科学性、组织的严密性、过程的参与性、成绩评定的客观性、教学效果的成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经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这在以前往往是被忽视的,以前的考核评价往往侧重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结果使得许多教师不认真指导学生,不积极参与实践过程。这种对教师的放纵也是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学校保障监督机制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文3

一、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前瞻

“问题意识”是中外思想家、教育家认同和推崇的教育方法。雅斯贝尔斯、怀特海等教育家对于问题式教学进行过学理上的论证;柏拉图、孔子等则是提问式教学的杰出践行者。 “法无定法,道有常道”,设计切中要害的教学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深刻揭示出了探讨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查阅“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发现,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甚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苏联和美国两大流派:苏联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赫穆托夫、鲁宾斯坦等人;美国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布鲁纳和帕内斯等人。与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相关度最高的是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法。这一教学策略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提供资源,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PBL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授Barrows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之中。近年来,多学科开始加以借鉴,PBL教学法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而如何将问题意识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从国内研究成果看,目前学界关于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策略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只是浅尝辄止。我们在CNKI中输入“问题导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主题和关键词,仅仅找到5篇文献。上海大学忻平等学者在《从问题出发:六个“为什么”教学实践与解决大学生问题的思考》(忻平、谢宝婷等,2010)一文中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提升问题意识,问题应体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实施“问题解析式”教学。中南大学谭希培教授在《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一条途径》(谭希培,2012)一文中指出,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陈殿林博士在《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陈殿林,2013)一文中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采取“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的路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何益忠教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彰显问题意识》(何益忠,2010)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最终引导学生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王天恩教授在《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王天恩,2015)一文中认为:强化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达成的共识。

对相关研究成果做一些简单梳理发现,这几篇文章对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但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相关研究成果大都比较零散和浅白,主要侧重于强调问题意识对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或问题意识在特定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片段性的总结,就事论事的色彩浓厚,缺乏系统的实践设计方案和完整的教学策略,系统探讨和理论架构支撑更是空白。问题导向教育教学模式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的价值分析

问题意识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把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明确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入探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同时,可以推进理论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纵深发展,形成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理论,最终会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丰富和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三、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策略

(一)兼顾理论和实践,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问题和问题链

深入研究学生和教材,是抓住真问题、形成问题链的关键。全面分析思政课教学内容,提炼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为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切准脉络,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准备工作。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问题体系。问题设计包括教师提出和学生提出两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负责筛选。问题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是理论问题的纵向延伸。;又强调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参考,给予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在教学问题和问题链生成过程中,重视对思政课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学情的调查与分析。在方法上学期初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获取问题导向下思政课教学实施现状、学生困惑、?P注的问题等真实情况,为之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现实依据。问卷调查对象是本校目前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本校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策略。

(二)用问题意识引导教学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确立“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体系。课堂上,在问题引导下鲜活思政课内容;课堂外,学生们用实践和行动来解答“问题链”里的问题。兼顾理论与实践,让问题更鲜活,使“问题链”动起来。问题引导教学策略微观上可分解为课前布置安排、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巩固交流等环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包括课前查阅资料、教师和学生分组信息、课堂讨论、理论研讨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

(三)配合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施,强化过程性考核

配合问题导向的进程,可根据小组展示情况和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程度,进行针对性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实践教学成绩部分,最终按照科学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考核过程中要摒弃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即使理论教学考核也应积极回??平时课堂中涉猎过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乐于学习过程。

(四)重视实施与检测环节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策略的前期研究成果,会在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学期的课题组成员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最终形成教学实施方案。结题前,通过问卷调查、典型访谈、成绩分析等方式检测改革成效,并在不断检测和教学实践中得以完善。

思政课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对接的重要方式。。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京郊农村社会调查已经被设计、部署成经年持续的、宏观规划的、成体系和规模的体现农民生存状态变迁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四、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创新策略的难点处理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

前言:众所周知,思政课在大学课堂上的重要性,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能够更好培养的人才,在培养一些领导上具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政课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的一些观念,可以更加有效纠正学生们的三观,对于大学大学横来说,即将进入社会,三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思政课又是非常的乏味,会很容易使学生困乏,使他们失去兴趣。那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会弥补这个缺陷,可以吸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对于学习思政课的内容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实践课可以更加有效的使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教学内。

1.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我们都知道,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全的保障机制。很多高校对于实践教学主题、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要求等缺少必要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对实践教学过程没有规范地指导和有效地监督,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思政课实践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实践教学的组织远比课堂教学复杂,实践教学要深入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策划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且需要涉及考虑诸多保障条件。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基本要求和运行机制,即从主题确立―计划制定―活动开展―实践总结―成果汇报,都由教师主持进行,没有体现学生是实践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同时又存在着部分教师对待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了‘放羊’的做法,说到底是作为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所导致。

1.2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有科学、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但是。很多实践活动实施完之后,在实效考核和成绩考核等方而缺乏规范和明确的导向,实践教学评价对象和指标往往模糊不清,既没有对活动过程的考核,也没有对活动效果的评估。并且,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 一些活动表而上开展得轰轰烈烈,也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学生的实践成果也没有具体的评价。我们都知道,为了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除了需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之外,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用科学严密的方法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如果考核评价缺失,或者考核不到位、不科学,那么实践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为了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迫切需要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以利更好地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有的教育效果。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许多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冷漠,也使很多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1.3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新意

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一般只包括观看影像材料和组织学生出外参观等内容,但是 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思想越来越复杂,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接受的信息量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严峻的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政课肩负的使命更是任重而道远,更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更新教学方式方法,那么这样就会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和取得的效果也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有的高校很少单独进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即使开展的,也基本上是处于无序或随意的状态,多采用参观访问、观看录像、撰写心得等方式,形式单一,范围狭窄,对于今天思想异常活跃的大学生而言,显然有些滞后,致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没有特色与足够的吸引力,不能让学生产生很强的兴趣。

2.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创新

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评估,是实践环教学的重要一环。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督促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实现实践教学考核的科学、规范和有据可依,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实践环节教学的效果评估,可以有效地检验实践环节教学专项实践方案的执行效果,可以获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生的反馈信息,为今后更好地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为此,需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考核权重、考核内容、考核分值及评定、考核要求等,以此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学校思政课部主要使用学生实践手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手册中对每学期的实践内容和环节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通过对手册的有效使用,有助于构建稳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一方而通过要求学生完整记录实践过程,确保考核评价有据可循;另一方而注重完善实践监控手段,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践环节都要提供相应证明,确保实践教学真实有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方法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运用得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则会消弱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公正合理地给出学生实践教学的成绩。拥有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才会真正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通过综合考核,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思想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3.结语:从本文可知,高校思政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并且这种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好,这种效果是常规的思政课教学不能比的。那么,这样,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了。现在的很多的学校尽管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有的学校也会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有创新的意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很多的学校实施思政课教学非常的盲目,并没有一些确定的目标,这样就导致效果不太好。

在这情况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从本文可知,现在我高校的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创新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实践意义;问题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学生层次偏低、理论学习领悟能力偏差、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相对有限。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引导”,“重老师、轻学生”,教学手法单一,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实现教学互长。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也正在进行着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遗憾的是,案例教学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并未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本文将探讨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意义及实施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于案例教学的内涵与定义,综合而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案例来讲解理论。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调学生主体性,培养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1]。案例教学法对于思政课这种理论性、抽象性与晦涩性比较强的学科其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

(一)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一特性决定课程内容更注重于政治性、理论性、严肃性和抽象性,尤其是概论课,其基本原理和理论带有相当的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教材内容的枯燥晦涩,文字的条理化、系统化及可读性不强势会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更好地将教材跟社会实践结合,是讲好这门课程,让学生感兴趣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方法,是沟通教材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中介与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状况,采用来自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对案例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愉悦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以“以生为本”理念,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长期以来,思政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和“一言堂”,过度强调理论的传授,最终演变成“填鸭式”的灌输,其结果是老师讲台上高高在上、“激情四射”,讲台下学生睡倒一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思政课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度”灌输模式,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强迫式的“要我学”让学生对思政课拒绝甚至反感。现代思政课教学应逐步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通过选择那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政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形成自我见解。从案例的选择到分析讨论甚至教学效果的评价,整个过程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与积极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沉闷氛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我要学”的自我意识。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灌输实际上是注入式教育方法,注重过程,忽略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倾其所有”,学生却“听不懂”、“学不进”,甚至“坐不住”。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案例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突破教师权威,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关于启发式教学,孔子早有论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和督促学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牵制、强迫学生,简单地直接灌输理论。思政课案例教学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师以“讲”为主,变为以“听”为主,学生则由“接受者”变为“参与者”。多采取赏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对学生提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进行中肯的引导与评价,对于个别学生错误或肤浅的回答,教师绝不能动辄批评甚至挖苦讽刺。案例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切实转变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态度,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高校扩招,专任教师的增长与学生数量的增长并不协调。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必然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案例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它要求教师要切实提高授课能力,熟练驾驭案例教学方法,创新案例教学的内容与实践途径,让案例教学充满新意、充满激情。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么对案例教学作用与效果认识不足,认为案例教学可有可无,对传统教学的路径有较强的惯性依赖;要么就是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学水平有限,把案例教学方法局限于举例讲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这样一些应对措施:其一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广纳贤才,高起点引进思政课教育人才,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总体素质。其二是对现有的师资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转变思想认识,增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其三是有计划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鼓励他们深入工厂、企业、农村、社区,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更新知识,了解并掌握更多的鲜活生动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主客体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有着诸多优点,但从根本上来说,案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必须服务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毕竟只是现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讲解理论[3]。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妥善地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都会出问题。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两者之间应该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离开了理论的指导,案例教学必将迷失方向。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理论的具体化与形象化,离开了案例的佐证,空洞的理论说教苍白无力。其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主客体关系,实施案例教学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这并不是为了弱化教师的角色与地位,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走向极端。今天,我们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样是错误的。现代思政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并非具有绝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可以变动,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关系。

(三)必须处理好教学案例本身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准确、恰当的课堂教学案例。一般来说,选取教学案例要注意这几点:其一,案例要有真实性、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指的是案例要有头有尾,不能随意切割,断章取义。其二,案例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教师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现实性,在某一类社会现象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越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越是能够揭示规律、阐述理论。其三,案例要有正面性,以正面案例为主,要注意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避免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走向定型而又尚未定型的阶段,教师要注意正面引导,课堂中切忌过分渲染社会不好的、丑陋或者负面的现象,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其四,案例要与理论吻合,能够揭示教材理论,不能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更不能哗众取宠。理论是案例的精神支柱,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为理论服务,这样的案例才是有价值的,具有针对性的。最后,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精心准备,切忌信手拈来,教师必须对案例的背景、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要前瞻性地设想到案例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思考、会提出什么疑问以及如何去引导。总之,案例教学是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对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只要运用得当、拿捏到位,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范文6

(一)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的目标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分析探讨轮滑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涵,轮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构建及轮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监督评价等因素。如何挖掘轮滑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实现由政治“点—线—面”一体的专业知识与思政体系轮滑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二)探索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将轮滑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文件的制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组织、师资队伍的构建及教学评价等融入思政元素。轮滑课程的全过程、教学因素、教学的整体构思要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构建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有效途径。只有从轮滑课程的教学过程入手,全方位体现和执行课程思政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才能真正实现轮滑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因此,首先应从教学设计入手,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从课程设计上要体现德育教育规范和社会价值,从而实现专业目标、思政目标合二为一的有机统一。

(三)建立轮滑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体制

轮滑课程教学引入思政元素缺乏一定的经验与实践,由于没现成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因此,利用原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很难实现对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评价,从而影响他们探索和创新轮滑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因此,完善相关的评教体系,把思政教育内容纳入评教系统,完善轮滑课程思政教学督导评价机制。由主管教学校长任组长成立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对全校进行思政教育情况的落实监督,督促和检查思政教育的落实及完成情况,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构建体育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好的思政教育奖励和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

二、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创新点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天然融合。体育教育(PE)的基本宗旨与课程思政(IPC)理念具有天然的融合特征,两者结合创作性形成“PE-IPC(合作、竞争、团队、价值、品德)”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理念和方法应用解决了轮滑课堂教学设计的若干“体育教育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场景,通过轮滑课堂教学形式,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摒弃和秉持项目制教学,重拾和再造基础性教学。轮滑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转换为在情景式教学场景中推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学习,其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而是一系列的“技术教学、竞赛、团队合作、意志品质培养”的场景,并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素质拓展、翻转课堂”等教学环节,因此,更好地呈现了轮滑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教学组织方法的创新

组内组间合作竞争,集体个人全力以赴。这种教学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传授体育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挑战。改变了轮滑课堂上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即:先有任课教师结合本次轮滑课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情景和布置场景,然后强调教学活动中思政元素的作用,并说明活动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随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队伍组建、人员搭配、装备配备、构思困境突破和解决方案”等环节,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四)考核评价的创新

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构建五位一体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轮滑课程的扩展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同向教学与实践

(一)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设计轮滑教学内容

。发挥轮滑课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非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品格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从而实现轮滑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通、同向同行的功效。

(二)凝练思政元素的轮滑创新教学法

以轮滑教学内容为基点,把握轮滑教学规律,针对轮滑课程的教学环节,创新轮滑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团队建设及翻转课堂教学使组内组间合作竞争,集体个人全力以赴,自然而然地切入思政元素,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各教学方法应用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教学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传授体育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挑战。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融思政元素构建轮滑教学评价方案

评价内容方面,在体适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融入思政元素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学生的体育成绩要充分体现轮滑课程思政内容。

(四)构建思政视域下的轮滑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体制

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将评教体系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质量的好坏,通过校督导小组、教师互评及学生评价为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考评体育教师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从教学督导介入方式为主检查思政教育的完成情况和实施情况。从发挥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方面入手,学校教育部门研究制定考评体育教师思政教育的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思政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政教育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工作。

(五)以思政为引领构建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新时代轮滑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轮滑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摒弃狭隘的:“思政说教”课[5],轮滑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不是思政课,是轮滑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合课程。轮滑教师除了具备厚重的体育专业知识外,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要有广博的道德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素质,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体育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

四、结语

探索和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目标和教学路径;了解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创新点;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途径。将思政教育在轮滑课教学中全覆盖,建立轮滑课程的设计、促进教学要素、教学过程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微生物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7):92-94.

[2]卞泽阳,戴喜.课程思政改革下经济学课堂教学设———在线教学的新情镜[J].科教文汇,2021(5):118-120.

[3]叶雨婷.课程思政:把“我要告诉你”转变成“我想学什么”[N].中国青年报.2020-06-15(05).

[4]邱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武术课程同向教学设计[J].武术研究,2021(1):6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