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酒店运营管理方法范例

2024-01-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酒店运营管理方法范文1

(一)课程体系设置未能突出高职特色第一,有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套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三段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没有贯穿始终。第二,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考虑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重复开设一些理论课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而在职业技能课方面甚至有倒挂的现象。在中职和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上也存在着重复的现象,如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考证。第三,不少院校还存在着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必修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无法完成高端技能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实践体系的形成和培养直接受课程体系所决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只是简单的相加,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酒店对员工的培养实践和理论一般是同步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应该如同两条缠绕的线,共同拧成一股绳,将理论与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学生才有职业发展能力。

(二)缺乏双师教学团队打造

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对教学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师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也要有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实践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掌握了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在实操方面却缺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力不从心。高职教育要求办学单位有一支既懂专业理论,又懂行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努力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是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一)以职业经理人为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已被国外企业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模式。我国的酒店业是较早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经验管理的旅游行业,聘请了国外的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或从国外旅游院校引进管理人才。相应地,高职酒店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酒店输送具有综合素养的职业经理人。因此,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懂国际惯例,有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与现代酒店业发展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胜任现代酒店管理第一线岗位要求及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职业经理人。通过系统地学习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类酒店及餐饮企业管理的方法、服务流程设计,使得学生能熟练掌握酒店、餐饮企业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具备较高服务技能与管理水平、具有比中职生扎实的酒店管理理论基础、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的技能水准。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酒店职业经理人,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还凸显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因为要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就必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深入到酒店实践环节中,通过在学校和酒店之间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的交叉进行,将更加强化专业教学方案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密切合作

基于酒店职业经理人这一培养目标,订单式培养与学工交替模式比较符合酒店行业特点及专业发展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联姻,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订单培养机制。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合作酒店的行业特点,以及其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就订单式培养学生的课程作了全方位的整合。进一步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三)构建“柔性模块”课程体系

“订单式培养”教学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基础,构建“柔性模块”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管理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四大模块,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为柔性模块。职业通用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情商与智商素养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基础从业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侧重与酒店核心业务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旨在培养学生的定向职业岗位技能,包括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和康乐服务与管理4个子模块,学生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自身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任修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职业管理能力模块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酒店、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及职业晋升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模块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和企业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在酒店服务管理过程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和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是动态的,可根据行业发展和酒店岗位能力需求随时调整,体现柔性的特点。课程体系中大量专业课程为校企联合开发和到酒店进行实境训教的企业课程,可在酒店实境训教中实现学工交融,校内授课则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瑞科实习宾馆,实现训教交融。

(四)打造职业经理人的教学团队

酒店运营管理方法范文2

Li Ning

(CNPC Liaoning Sales Company,Shenyang 110031,China)

摘要:本文介绍了神秘顾客制度这种已有70年历史的管理手段,如何应用于加油站管理领域,核心是建立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环境安全和员工绩效考核的加油站运营管理体系。并结合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与设想。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apply mysterious customer system which is a management mean with 70 years history in gas station management. The core is to build a gas s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all-round improv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t the same time, it put forward relevant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in CNPC Liaoning Sales Company.

关键词:神秘顾客 加油站管理 六西格玛管理

Key words: mystery customer;gas station's management;Six Sigma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08-02

0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开放,竞争的新格局已悄然形成。2006年底,埃克森-美孚、B P、皇家Shell等世界石油巨头相继与中石油、中石化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油品消费最旺盛的地区合资建立2000个加油站,打入中国市场。2007年1月1日开始,国内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全面放开,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主导,其他国有油品销售企业、民营企业、跨国石油公司共同竞争[1]。截至2010年底,辽宁地区包括中石化在内的社会加油站已占有全省25%的零售市场份额。新的竞争格局挑战着国有油品销售企业的绝对优势地位,客户资源竞争将成为激烈的主战场。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完善企业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达到对外树立国企形象,对内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中国石油所属加油站管理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实施的神秘顾客制度为例,分析神秘顾客调查法在加油站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价值,并对应用神秘顾客制度持续提高管理水平作进一步探讨,以期为加油站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1神秘顾客制度国内外应用现状

1.1 相关概念神秘顾客(Mystery Customer)是指事先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按约定的程序和要求,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在指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提出特定的服务需求,通过享受服务的过程,对事先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逐一进行评估或评定并反馈结果的一种商业调查方式[2]。神秘顾客隐藏其身份购买特定物品或享受特定的服务,完整记录整个购物过程,以此测试产品、服务态度[3]。神秘顾客在真实的消费环境中从专业的视角感知服务,获取现场服务的有关信息,并将消费经历、感受、评价等反馈给被调查企业[4],其结果用清单、自由式问答记录、等级表等形式来表现,重点指出整个服务环节中最需要改善的地方。这种方法可对服务人员的现场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使企业了解自身服务水平,解决一系列传统管理方法不能解决的特殊问题[5]。

1.2 神秘顾客调查方法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神秘顾客行为最早出现在美国银行与零售业,用来防止员工偷窃行为;20世纪40年代,威尔马克使用了mystery shopping(神秘顾客)一词,并率先使用这个方法评估客户服务,随后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始积极效仿,不久此方法在零售、金融、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Shop’n Chek 公司系统化了神秘顾客检测,为其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神秘顾客调查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阶段,并取得了普遍的认可。而且,随之出现了专门从事神秘顾客调查的专业市场研究机构[7]。

神秘顾客用于调查竞争对手或典型行业的服务质量,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研究[8],提供培训服务的企业运用此方法进行顾客满意度的研究[9],社会学在研究餐厅工作绩效与道德气候的关系[10]时也运用神秘顾客的方法。

1.3 神秘顾客调查方法在国内的发展应用在国内,最早的神秘顾客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官员的微服私访。神秘顾客做为一种调查、管理方法最早由摩托罗拉和麦当劳等跨国公司引入,随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等大型国企也开始运用[11]。青岛大学的孙静[12]通过神秘顾客制度在肯德基绩效考评中应用的研究,分析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马绍卿[13]针对神秘顾客在银行营业网点中存在的误区予与剖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4 神秘顾客调查方法的讨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的熊伟[6]总结出,神秘顾客调查法最适合评价一些客观的操作,如窗口服务的店面环境,调查侧重于了解服务质量水平,真实感受服务的过程并进行客观评价。。

由此可见,神秘顾客调查虽在国内外多个行业领域普遍开展,但具体针对石油企业的加油站管理及其调查方法本身,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2神秘顾客调查在加油站管理中的应用

2.1 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的应用实践加油站属于高风险作业场合,员工时时刻刻都在与人、车、油、钱打交道,任何方面的管理疏忽和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运用神秘顾客调查方法,客观如实地反映各地加油站的情况,可使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加油站经营管理状况,对提高中国石油加油站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树立中国石油的优良品牌形象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为全面提高加油站“综合管理水平、综合形象水平、综合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进一步强化加油站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化服务,维护“中国石油”品牌形象,从2005年起委托第三方公司作为“神秘顾客访问项目组”,开始实施辽宁省内加油站神秘顾客调查制度,对所属加油站进行暗访并进行考核,将结果纳入各公司绩效考核范围。历经五年时间的不断总结与改进,辽宁销售公司的“神秘顾客调查制度”日趋成熟,加强了对县区经营部加油站基础工作、服务意识、现场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考核,更加突出每一期神秘顾客调查的重点,同时新增加了夜访,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中国石油整体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辽宁销售公司进行的神秘顾客调查工作,以《加油站管理规范》 作为依据,对每座加油站按照“站容站貌”、“加油服务”、“安全管理”三大类,每一类又细化出十一项52个条款进行暗访,通过这三部分内容所反映的情况打分测评,结合神秘顾客对每座加油站的客观点评,以及现场拍摄的录像与照片,把被调查的加油站的真实情况客观地呈现于管理层的面前。

神秘顾客反馈的调查报告中包括各二级分公司所辖每座加油站的得分测评表;整体排名、扣分明细,奖励项得分明细及名次分析;加油站出现的共性问题描述及优质服务案例;;本期调查的综合测评报告等若干部分。以上内容既有静态又有动态,由点到面对加油站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个有机科学的测评系统。

对所有参与测评的加油站,通过集中统计分析各类典型问题和普遍问题,结合现场录像、加油站综合报告,依据毋须质疑的事实对一些重要问题提出解决的参考意见,使管理层及时决策,有效改善了加油站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加油服务”与“安全管理”考核为例,经神秘顾客考核后,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所属各加油站的主动服务违规比例由23.61%下降到10.52%,规范操作违规比例由27.56%下降到11.07%;安全作业违规比例由10.28%下降到5.68%。

2.2 神秘顾客对加油站管理的作用

2.2.1 神秘顾客发现问题,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经过系统地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使各分公司零售部门经理、加油站站长等负责人,在部署工作时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发现不足进行整改反馈改进成果”,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完善了加油站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2.2.2 通过神秘顾客的监督作用,强化了加油站的监督管理机制,改进员工的工作态度,加强了内部管理。通过与奖罚制度相结合,与加油站站长、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使相关工作人员更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和工作态度,确保持续地为顾客提供长时间的优质服务。

2.2.3 神秘顾客真实感知加油服务过程,可以反馈公司内部员工对企业和管理者“真实的意见”,管理者及时反思这些声音,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拉近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2.4 神秘顾客以消费者的身份进站加油,购买便利店商品,通过全程体验式的观察,对油站的服务情况有切身、客观、真实的感受,了解顾客需求,及时发现、改正油品质量和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

2.2.5 通过神秘顾客调查,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加油站规范化服务的检查测评工作由神秘顾客调查组承担后,公司管理者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即可得到具体、客观的结论和建议。各分公司可取消专门的督查组,管理者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加油站专业资金、帐表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达到管理更专业,更精细的目的。

3神秘顾客制度的改进设想

3.1 神秘顾客制度调查对象的调整随着埃克森-美孚、BP、皇家Shell等世界石油巨头相继进入中国石油销售市场,不容质疑的是,这些世界知名公司在加油站的运营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目前,公司实施的神秘顾客项目,调查、考核、评比的只是自己公司的下属单位。自己和自己比,不论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还是从管理层次的提高上,效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适当增加神秘顾客对竞争对手的调查。

3.2 神秘顾客制度调查频率设计神秘顾客制度开展的频率不易过高。调查结果与被调查对象的绩效考核或奖励计划挂钩后,加油站员工由于无法识别神秘顾客,往往处于“每个顾客都可能是神秘顾客”的紧张状态,同时也易导致员工将工作精力的重点放在对神秘顾客反侦察能力上。神秘顾客调查流程通常包括前期准备、调查实施、分析问题、整改问题等几个环节。如果调查频率过高,进行问题整改的时间就会不足。在神秘顾客调查频率的设计上,应当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初期采取较高密度,旨在广泛发现问题,了解各被调查单位的差异性,同时也使得神秘顾客的警示效果充分显示出来。如果被调查对象的服务流程已经较为规范,则可进行不定期调查,以达到威慑效果最大化和项目成本最小化的最佳结合。

3.3 神秘顾客单人次调查内容的优化对于每一位具体神秘顾客而言,其调查容量要有限度,若调查内容过多,调查结果难免出现纰漏,进而影响结果的权威性;若调查内容过于繁冗,也不利于整改。初期可以对被调查单位进行摸底性质的全面调查,以期找准服务链条的薄弱环节。这个时期对神秘顾客的素质要求很高,公司可考虑与专业性和知名度高的神秘顾客公司合作。之后可以针对摸底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分阶段、有重点地调查,以避免战线太长、整改效果差。这时期的调查工作对神秘顾客的素质要求可适当降低。

3.4 适当调整神秘顾客调查指标体系长期处在神秘顾客调查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到改进服务的过程中,同样的指标体系所能发现的问题将越来越少,收集到的有用资料逐渐减少。这体现了神秘顾客的成效,但也必须要适时地修改指标体系,既避免了调查作用的不断弱化,也保证了调查内容的适用性。

3.5 神秘顾客制度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相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是在“以产品质量占领市场”行业备受瞩目和推崇的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它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神秘顾客制度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相结合,指在实施的初期,侧重于调查对象的服务流程和工作环境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六西格玛“精益求精”中的第一个“精”,我们不仅把眼光只盯在自己身上找缺点和不足,而要对于规范、标准、制度的追求应确立在更高的水平。寻找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差异,向国际标准看齐。

而在项目实施的中后期则应以零缺陷的完美追求,实现财务成效与企业竞争力的双赢提升,即追求“精益求精”中的第二个“精”。如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某期神秘顾客调查,发现安全作业违规比例为7.51%,仍存在给未熄火车辆加油、摩托车在站内直接启动、加油场地有烟蒂、加油员站内打手机等违规现象,说明加油员安全作业意识仍亟待提高。因此这一持续时期内,神秘顾客的工作重点应转为以零缺陷的完美追求为目标,逐一杜绝加油员任何安全作业意识缺陷。神秘顾客针对服务流程和工作环境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逐项实现六西格玛过程,其实质是从以“面带点”到以“点带面”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牛芳.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新格局[J].油品化工技术经济,2007,(10):20.

[2]程晓东.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5期:18-19.

[3]欧永生.商业银行推行神秘顾客制度之我见[J].贵州农村金融,2007,(12):32.

[4]杨玫.神秘顾客方法在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3):44-46.

[5]孙悦.神秘顾客制度浅析[J].职业圈,2007,(16):60.

[6]熊伟,陈寅秋.神秘顾客调查法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旅游学刊,2010(11):25.50-57.

[7]Cobb R.Magical mystery lure[J].Marketing,1995,45(10):45.

[8]Anderson C,Bissell P.Using semi covert research to evaluate an emergency hormonal contraception service[J].Pharmacy World&Science,2004,26(2):102-106.

[9]Neto A.Changing pharmacy practice: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3,270(2):235-236.

[10]Cil L,Dana Y.Procedural justice,ethical climate and service outcomes in restaura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8,27(2):276.283.

[11]路勇.神秘顾客引发服务营销革命[J].化工质量,2007(1):19.

酒店运营管理方法范文3

对口单招是中高职衔接的一种重要形式,《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又是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课程,本文分析了目前中高职学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现状及衔接上存在问题,提出了关于这门课程中高职衔接的设想。

关键词:

对口单招;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第四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中的第七点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模式中已被普遍认知、开展时间久、地区广、规模大、生源质量好的对口单招已经渐趋成熟,也是中高职学校极力推崇的一种衔接模式。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部分就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而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餐饮实际业务活动为基础,探寻餐饮服务与运营管理的客观规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

一、目前中高职学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上

在高职院校制订的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餐饮服务和餐饮管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锻炼学生的餐饮服务实践技能,包括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如托盘、餐巾折花、斟酒、摆台、中餐西餐服务等,第二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餐饮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包括餐饮服务的质量管理、宴会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而根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要求,餐饮服务与管理是必考内容,占所有理论考核内容总比达20%,对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的考核主要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要求考生了解餐饮服务与管理基本理论,理解餐饮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餐饮服务)职业鉴定标准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看出,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诸多的相似甚至重复之处,没有体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这也导致了考上高职的学生在重新学习这门课时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方法上

由于对口单招模式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如果想顺利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必须要通过《餐饮服务与管理》等6门课程和专业技能的考核,能否取得理想成绩成功升学为师生共同的目标,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还是强调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加上中职学生都是初中升学后就读的,年龄小,基础理论学习不够,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对餐饮行业缺乏认识和理解,所以即使是能取得较好分数录取高职,也都需要集中强化训练和记忆。而高职与普通本科院校一样,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最多穿插一些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常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无论是理论模块还是职业技能模块与中职校并无太大差别。

(三)使用教材上

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材都是采用对口单招考试指定教材,教材体系和内容更新慢,多年固定不变,不能与时俱进体现餐饮行业的变化,包括理论和实践,学生和教师没有其他选择,唯有在这本教材上才能找到标准答案。与中职相比,高职的教材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可以选择自己适用的教材,但从教材的内容上来看,高职与中职在教材体系、章节内容、任务模块等方面相差无几,即使有些教材标明是高职高专或中等职业学校用教材,内容上也有很多雷同,没有体现中高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所要求的不同深度、不同层次、不同目标。

(四)考核评价上

对口单招模式下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实践动手操作的娴熟程度。理论知识方面,为了备考,老师会根据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的考试大纲,明确这门课要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牢牢背牢这些内容,考试分数高低便是对这门课学习成绩的唯一评价。而实践技能(中餐宴会摆台)的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高职由于没有升学压力,所以老师对这门课的考核相对中职内容上面更广,题型更加丰富,理论和实践考核形式多样,分值比例也都由任课老师决定。所以在考核评价上,中高职还是各自为政,没有根据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考核评价方式。

(五)实践教学上

实践教学环节,中高职教学内容基本一样,都是中餐宴会摆台,主要包括铺台布、摆餐具、酒具、餐巾折花、斟酒等内容。因为中餐宴会摆台在对口单招中总分达200分,所以一般会在考试之前集中强化训练。而高职一般会开设餐饮实训课程专门锻炼学生动手服务能力,或者将实践操作部分融于理论教学穿插其中。应该说实践教学部分也没有能体现中高职差异,而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炒冷饭”,重新再学一遍。

二、《餐饮服务与管理》中高职课程衔接设想

(一)制定系统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中高职衔接课程看成是一个整体,为实现总体培养目标服务。认真思索《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在中高职衔接中的方位,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果断删除中高职雷同的内容。中职要摆脱以学位中心本位的影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适度降低餐饮管理理论、方法等内容广度要求,突出中职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服务”能力,如迎宾服务、摆台、点菜服务、值台服务、传菜服务、结账服务等;高职阶段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主要突出“管理”能力,掌握餐饮基层管理岗位如领班、主管等岗位的管理方法、技巧等,如餐饮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采购库存管理、营销管理等。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最先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法,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信,促进全面发展。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餐饮服务与管理》又是对口单招必考课程,理论部分需要学生在对餐饮业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记忆和理解,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除了应用讲授法外,还需充分引用案例教学、情境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对实践技能可以采用分组技能竞赛教学方法。而高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管理基础知识,整体素质较高,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讲授一些餐饮基层管理所需掌握的知识,采用模块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也可以请餐饮企业的专家来校授课或去企业现场授课等。

(三)开发和使用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教材

教材是中高职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提高了基本材料。可以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开发《餐饮服务与管理》中高职衔接教材,以餐饮服务管理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避免中高职教材内容重复,凸显中高职教育的特点,中职部分要突出以实践动手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高职要着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和制度

中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特点是要突出其操作性、实践性,所以要围绕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建立和完善校、政、企、行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和制度,逐步引入第三方组织参与课程考核与评价。此外,还可以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学分互认体系,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求。

(五)建立以能力提升为本的实践教学衔接

对口单招模式下《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践教学部分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即操作的规范性及时间掌控情况,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高职阶段的实践教学要在中职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如怎么做好餐前、餐间、餐后服务,创新中餐宴会摆台、台型设计,处理各类餐饮突发事件,领班和主管的管理技巧等。

三、结语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需要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职教体系,中职教育是体系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体系的中心。对口单招作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继续深造的重要形式渐趋成熟,做好课程体系的衔接迫在眉睫。《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高职旅游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好课程有机衔接对中职和高职都将大有益处。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参考文献:

[1]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30-34.

[2]杨红旻.系统论视角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11,(07):142-143.

[3]赵春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评价模式分析与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0):96-98.

[4]范敏,芦京昌.中高职衔接的模式、问题及创新————以杭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08).

酒店运营管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金鹰国际集团 “全生活”模式 财务管理

为分散经营风险、保证市场地位,传统百货商转变为百货类地产商,建立“百货+地产”“二元联动”机制,调整企业资金周转节奏。随着百货业的现代化,联动基础上的产品(含服务)及其组合多样化逐渐成为百货类地产的发展良方,而此举更需要以稳健的资金流动性为依托。本文以金鹰国际集团为例,对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百货类地产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

(一)百货类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百货类地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发展经历了初步导入期、二阶成长期和现代成熟期。其中,二阶成长期分为单一经营和多元经营两个时期。1984年起,部分工商企业开始开展总经销业务,实施“分租模式”,以赚取租金和管理费获利,百货类地产商和房地产所有者之间仅是简单的租赁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4年,国内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百货商店为商厦所取代,百货业进入二阶成长阶段。在单一经营时期,百货类地产商拥有部分房产产权,采取“租售并举”的方式从事百货销售业务,各项商业活动均围绕百货。在21世纪初,百货业开始多元化经营,百货类地产的经营类型由单一的百货向“百货、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多元消费转变。2004年,政府为抑制过热的商业投资和房地产投机,引导企业适度集中化、产品供应差异化,在土地和金融管控上制定系列政策,使国内百货类地产迈入现代成熟期。

(二)百货类地产现阶段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能源革命的到来,使我国百货类地产处于电商和国际百货巨头的双重冲击下,其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均快速显露,主要表现:

(1)购物平台化,实体店前景堪忧。现代信息技术使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在线购物平台凭借价格优势改变了客户的消费习惯,体验与下单的分离使各实体店被迫成为线下经营的“试衣间”,百货市场份额由线下向线上流动。因此,实体店的存续与管理便困扰着百货类地产商。

(2)项目资本化,资金流动性不足。一方面,大量资本沉淀在项目前期,大额融资带来的高额融资成本占用了有限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项目运营持续吸收流动资金,如物业管理、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等,进一步削弱资金流动性。因此,一旦资金链断裂,项目就极易早夭。

(3)定位模糊化,业态互动性缺位。定位模糊使项目整体或趋同,或分散,各业态的有机互动因此难以进行,项目系统性自然难以形成,多种业态有机集群的马太效应无法发挥。

(4)网点布局盲从化,市场开发能力弱。百货类地产商在网点布局时多盲目“跟风”,“扎堆”问题严重,造成项目商铺坪效每况愈下,有效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市场空置率常年居高。

(5)商业模式孤立化,匹配问题被忽略。百货类地产商业模式概括了项目开发运营的整体逻辑,企业软、硬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是落实这一逻辑的实际载体。商业模式与实际载体的不匹配,易使各项经营活动偏离战略目标,缩短企业寿命。

二、百货类地产案例分析――金鹰国际

(一)金鹰国际集团 “全生活”模式

。自1992年进驻中国以来,以百货经销为立足点扎根南京市场,而后通过新建南京金鹰国际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南京新百投资控股集团,确立“百货+地产”二元联动机制,实现单一化经营向横向一体化经营的一次飞跃。继而从纵向开发酒店管理、汽修服务、海外购物,辅之以信息管理智能化,完成从横向一体化经营向混合经营的二次飞跃。金鹰“全生活中心”作为其混合经营的核心产物,由汇集金鹰先进管理理念和管控策略的“全生活”模式进行管理。

本文所提出的“全生活”模式,其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顾客导向、战略集成、流程优化”,融合了“顾客份额” “战略聚焦”和“流程管理”三大思想。三者分别服务于项目定位、业态整合和运营管理三大管理板块。“顾客份额”思想既能使项目定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又能让经营者意识到与客户互动的重要性;“战略聚焦”思想通过强调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战略活动的协同性,敦促从事混合经营的百货类地产商,认真审视组织各业态、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情况,确保企业发展战略与作业活动的有机连接;“流程管理”思想用于确定各项作业的开展次序、具体内容,使工程复杂性高、施工难度大、作业周期长的百货类地产项目能正常运转,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根据“安东尼模型”,这三种思想分别作用于企业管理的战略层、管控层和作业层,完整覆盖金鹰内外部环境。

(二)金鹰国际集团“全生活”模式与财务管理匹配1.金鹰国际财务管理框架。

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以一定的框架为根基。金鹰的财务管理框架是以“百货+地产”为核心的“全生活”模式。。

(1)分析项目环境。金鹰采用“边聚焦、边取舍”的方法,依次就“项目所在城市”“项目所在商圈”“项目所在地段”的发展规划、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文化程度、地方风俗特色、周边基建水平等多项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消费潜力与发展能力。

(2)确立项目主题,明确项目定位。金鹰坚持产品(服务)本土化策略,通过参考上述分析结果,锁定目标受众,建立独具地方特色而不失品位的项目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项目定位。

(3)引入主力店,多渠道融资。金鹰的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资本证券化和主力店投资。引入主力店可大大减轻前期投资压力,但此前要与主力店签订合作协议,避免后期利益冲突。

。主题、定位、品牌是金鹰获得当地政府认可,并以低价拿地的敲门砖,对亟待发展的二、三线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金鹰可在土地拍卖外,享受一些优惠待遇。

(5)并行出售类房地产销售和持有类房地产招商工作。。

(6)以售养租,持续开发项目。当出售类房地产土建封顶时,便将其快速出售,待销售所得的资金回流足以支撑“全生活中心”一期部分持有类房地产建设时,金鹰将随即按照所订的合约开始动工。在一期工程竣工且满足开业条件时,金鹰便开始筹划下一期的工程建设,仍依照上述步骤。

(7)着手二期工程,管理一期工程。在落实第二期工程施工的同时,金鹰会承担一期出售类地产的物业管理工作及持有类地产的人员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控制工作。

2.金鹰国际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由上述流程可知,资金贯穿金鹰项目开发与运营的全过程,所以适当的资金流动性,是各项工作有效展开的前提与基础。为此,金鹰设置了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以分权管理为基础、以预算为主要控制手段、以结算中心为管理机构的资金管理方法集。既协调集团内的层级关系,也赋予集团各专业公司较大的经营自,在保证专业公司的相对独立性、异质性的同时,使集团在融资、投资和运营上均有较高效率和效益。

资金融通是金鹰进行项目定位的首要工作。资金需求预测、渠道开发与选择是资金融通的两大关键内容。第一,在资金需求预测上,金鹰建有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集团设置了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全面预算制度的拟定、调整和监管。集团预算分为集团总部预算和专业公司预算。总部预算包括以经营成果为核心的盈利预测,以内部现金流为基础的营运资金预算,以技术、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为主的投资预算。专业公司的预算主要是经营成本的估算。每类预算均采用“二下一上”的方法编制,以定量考核为目标,以数据和说明为依据,以财务指标为形式,保证预算中每个条目都能得到执行。第二,在渠道开发与选择上,金鹰结合项目资金需求预测状况,合理取舍融资途径。目前金鹰共有三种成熟的融资方式:一是主力店的直接投资,共同开创供销双赢格局;二是银行的低成本高额贷款,夯实借贷战略合作关系;三是通过REITs将高质量、稳收入的持有类房地产证券化,获取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资产现值的融资额。

资金筹备完成后,出资人资本报酬最大化迫使集团财务管理人员妥善安排各项投资活动。金鹰的投资活动分为:跨行业并购、相关项目施工和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首先,为使“全生活”涵盖高品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购目标行业的标杆企业便成为金鹰有效配置资源的最满意选择,标杆企业的行业认可度和知名度,将为金鹰后续经销活动提供便利,也便于金鹰调节内部经济周期节奏;其次,高品质的百货类地产项目建设是金鹰发展的根本,是其营业利润的不竭源泉。低价购入土地及“螺旋式”滚动投资使金鹰的流动资金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且实现增值;最后,金鹰的跨行业混合经营决定了信息化技术在其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金鹰自成立以来就未停止过信息化建设,不仅自建专业信息技术团队,还积极与业内领先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SAP系统、金鹰购APP等相继落地。无论线上销售,还是线下管理,金鹰均能做到循序渐进、多而不杂。

资金运营是金鹰消化投资资金的过程,也是经营管理项目的过程。金鹰设有独立的结算中心,从事“五个统一业务”,即资金调配、构建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内部结算和资金审查五项业务。集团的各专业公司资金周转周期不同,经济效益也不同。结算中心便将资金周转快且效益好的专业公司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贷给资金短缺的专业公司,实现内部资金的相互调节,并减少外部融资数额,降低财务风险。该结算中心还承揽了审查各专业公司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工作。“四查四建”是审查的重点内容,具体为:一查历年决策程序及结果,完善既有财务决策流程;二查赊销记录和应收账款结存状况,改进应收账款(货款)管理办法;三查存货流转状况,改善现有物流管理制度;四查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调整目标成本管理办法。此外,金鹰为确保资金的“松入严出”,规定了“收支两条线”。各专业公司所获取的利润都将经由总部划拨的分账户直接转入总部账户;若专业公司要预支款项,则须提前填写提款审批单,经本公司财务部和副总裁审核并批准后,报集团总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得到总部财务部核准的划拨款项。

从上述内容可见,金鹰的“全生活”模式与其财务管理模式是相互匹配的。下图可较为清晰地概括二者的匹配关系。

三、结语

百货类地产商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混合经营成为其突破瓶颈的最佳选择,但其成功与否受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直接影响。而百货类地产的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内在资金运转机制,需要以一定的外部框架为支撑,二者的相互嵌套与匹配才能保证资金在企业内的高效流动。。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3-61.

[2] 彭玺.顾客份额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9(24):66-57.

[3] 戴娟萍.行业衰退周期中百货零售业企业发展策略探索[J].经济论坛.2010,4(476):136-138.

[4] 葛晨,徐金发.母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模式――北大方正集团、中国华诚集团等管理与控制模式案例评析[J].管理世界.1996(6):190-196.

酒店运营管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职;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57-03

快速发展的会展业不仅可以带来自身可观的效益,更能带到了一个城市经济和国际化建设,因此越来越被重视。为持续会展业的发展,社会会展人才缺口正需要全国各大高校不断补给。至2010年,中国高校本科和高职高专已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会展专业,每年大约1万会展专业的毕业生,然而从近几年的会展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会展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寻找相关专业工作难度却很大,机率少,2009届高职高专会展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29%,处于10个最低对口率之列。由于会展专业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业界对会展人才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多的是强调在实践上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社会尤其短缺适合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基础性工作的会展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展专业开设10年,尽管人们知道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高校的层次、教学定位、发展基础、可用资源等差异性,相应的在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1.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会展专业一般开设在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两类高校,普通高校既要为会展企业输送人才,也要为公共管理部门输送人才,与此同时还要为行业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输送人才;职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设计、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与会展业的人才需求现状相一致。部分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人才定位和普通高校几乎相似,以培养管理类和策划类的人才类型为主要出发点,这脱离了教育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人才职能定位的轨道,同时也脱离了社会对会展人才需求。。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可重点考虑从会展基础性的实践工作入手,逐步进入专业性强的会展设计和会展策划实践,再深入到知识性全面的会展管理实践来开展。

2.会展专业发展依托背景不同,则实践性教学环节目标选择不同

我国会展专业发展时间不长,并且分别依托在不同院系不同学科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依托的旅游院系开设了会展专业的院校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等;依托艺术设计院系开设会展专业的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电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依托经贸院系开设会展专业的有:上海外贸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外经贸学院等;依托外语学院系开设会展专业的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由于依托院系背景不同,则造成会展专业实践性教学侧重原有的实践教学环境,而忽视了会展专业自身实践性特征。如:旅游管理学院的会展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前往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机率大,艺术学院的会展专业学生选择广告公司或相似类似的单位较多。如此会展专业由于受到依托背景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往会展专业自身的特征发展,仍然是围绕原背景开展。

3.会展企业规模制约着高校会展专业学生实践环节

社会上的会展公司以中小型为主,成规模的会展公司不多,而同时能接纳50名为班级单位的学生同时进行专业实习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专业实践教学同学们往往进入的是同时接收大量学生的大型的展览会,如广交会等。。因此,学校有必要与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深度的合作机制,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实习机会。

二、高职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1.开展会展专业特色教学原则

特色教学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发展会展专业自身的特性,培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遵循的原则。

2.注重实用性教学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学生为本,能力为主”的教学方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际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能力为培养目标。

3.教学方式混合型原则

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应充分应用理论与实践教学混合、教室与实训场地、校内和校外、专业教师和企业实践指导教师等模式来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建设

1.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的思路

第一,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对学生的培养应从素质、知识、能力三方面来同时进行。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企业对会展专业人才素质已从专业型转变为创新型的趋势,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会展专业知识,还要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流利的外语沟通和快速书写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健康的体魄等。对会展人才培养从应用型实践操作入手,包括展会流程中所涉及的调研、策划设计、营销宣传、现场服务、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的相关知识,转化到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展会运作模式、会展项目的运营管理等知识的洞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会展从业人员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会展业才能不断地壮大前行,从而具备持续发展的无线潜力。

第二,弹性制定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通过近年对会展专业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来看,会展企业用人一直注重那种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有事业心、有责任心、适应力强、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为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在三年教学计划采用2.5+0.5的形式,各学期中相应制定弹性灵活的实践教学计划,目的是为了保障实践性教学顺利实施。为配合二三年级学生参与到春、秋季广交会的现场实习,教学计划随广交会的召开时间每学期弹性变化。

第三,会展专业实训课程教材、指导书和课程标准的编制。为配合实践教学需求,会展教研室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编制会展实务、会展营销、会展策划、展示设计、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礼仪、会展项目管理等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指导用书,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实践能力的提高。

2.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

会展专业实践的形式不仅在课堂伴随进行,相应在课外也应采用多种形式同时进行。

第一,实践各类校园活动。为丰富会展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了,酒会。迎新酒会和欢送酒会:二年级学生在迎接新生和欢送毕业生而筹划的一场真实酒会,达到让新生相互认识和毕业生留念的功能,同时提供了二年级学生实操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季。和校团委合作策划每年夏天的毕业季活动,每年以不同主题的方式进行,加强低年级学生的策划和服务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树立学生们创新创业的精神。校园自办展。。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指导学生们共同完成。在校举办自办展览要求学生按照正式展会的程序进行展会的计划立项、实施招展、观众组织、相关活动、展会现场、展后服务等工作,还要涉及展会资金预算、场地布置、展位搭建、展会评估等工作。

第二,调研、考察。老师通过指导会展专业学生参加校省挑战杯比赛和参与企业调研,提高学生们的调研和创新能力。每个项目小组成员有计划地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期间到校外进行项目的考察和实地调研工作,同时寻求合适的管理方法和途径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会展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的优势,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11届挑战杯赛中拿下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且成功入选省赛。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号召力下,6组作品成功申报广轻第12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2组作品成功申报2013年度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赛学生人数达48人。学生们带着浓厚兴趣参与各类校内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商业策划。每年秋季组织2、3年级会展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竞赛”,且在2010年成为广东轻工职业学院分赛区。赛制流程是首先组织会展专业学生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初赛(会展专业知识赛)考核并获得初级会展策划职业资格证书,初赛选拔通过的同学再进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区赛,比赛成绩优异的团队被选拔进入全国赛区参赛。广轻会展学生共参加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赛事,共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级3名的好成绩。学生们通过参与比赛过程,知道会展策划并不是凭空想象、纸上谈兵,而是要符合商业市场运作,具有投资价值的可行性方案。

。。。。。

第五,社会实践。部分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会展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来加深对会展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自己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更同时可以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同时学生们趁暑假打份零工,为下学期积攒一份生活费。本教研室老师们为了配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同珠三角数十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会展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广的机会。

第六,毕业设计。为了更好的顺应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广轻会展教研室屏弃了传统毕业设计只是撰写相关论文的唯一途径的考核方式,扩通会展项目策划或和会展设计方向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更好的协同顶岗实习方向发展。

3.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方案设计

第一,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设计。通过近几年对会展专业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来看,会展企业用人一直注重那种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有事业心、有责任心、适应力强、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为了能培养出能胜任会展岗位的专业人才,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我们以金字塔结构搭建成从“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出复合型会展专业人才。

第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为了丰富会展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我们教研室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穿插到各个学期中,使会展专业学生从专业认知学习到专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实现。专业见习在第一学期周后一周,学生参观会展企业;校内实训: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实践能力模块的操作;校外实训:加入到大型展览展会(如广交会等)的工作操作中。具体实训计划(见表1),会展专业实践能力模块(见表2)。

4.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壮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会展教研室教师响应学院要求专职教师“5年中2年在企业实践”的方针,轮流安排专业教师到会展企业一线进行上岗锻炼,专业教师在企业体验和考察过程中,摸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专职教师也成为能研究理论又能企业实操的“双师型”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如本专业《会展项目管理》实践课程一直都是聘请会展企业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每学期专、兼职教师进行一次座谈会,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会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

第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坚持“大力开拓校外企业资源、充分建设校内实训资源”为原则进行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依托广东会展行业协会资源,按照校企合作、互利互惠的原则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广交会、点子广告策划公司;。

第三,整理实践教学资料。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融入教材之中,尽量使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有相应配套教材。专业教师要根据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撰写实训手册和实习指导书建立案例资料库。

5.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

实践教学评价的方式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来对主体进行项目活动评价。

第一,评价主体的方式。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主要方式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学生自评是完成某一次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是以团队组织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后,要求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对每个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互评;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一次工作任务完成时间内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

第二,会展活动评价。会展活动内容评核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在此,选择更为具体的“活动策划”、“活动执行”、“活动效果”三方面作主要评核对象。活动策划评价。此部分内容是综合活动执行后消费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反馈信息而对当初活动的策划做出评判。包括活动策划目的、对象、主题、活动形式、创意表现等内容。。活动执行评价。内容是回顾活动进入实操阶段的各个环节而对活动的执行状况做出评判,如买手机赠送礼品活动,主要考核指标可以设计为礼品选择、礼品采购、手机宣传单制作、活动传达、活动现场布置、礼品传达、现场解说等。。活动效果评价。评价活动效果的权衡系数为认知度、转换度、说服度。认知度是衡量活动对提升品牌认知度的贡献程度;转化度是衡量活动对转化竞争对手潜在客户的贡献程度,如过去经常购买的品牌、公关活动当时产生的购买比例、最经常购买品牌同公关活动情况下的购买意向、未来继续购买目前品牌的意愿等指标;说服度是衡量活动对提升品牌认知度的贡献程度,如公关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度评价、公关活动后对主要竞争品牌的评价、未来推荐公关活动的品牌的可能性等。

总之,任何院校会展专业都应该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基准,根据会展专业实践的特性,立足于现有的基础,不断挖掘校内的资源和拓展校外资源,丰富会展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蒋永业王英哲.高职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6).

[2]杨铭德,刘松萍.基于需求导向的会展实践教学设计[J].学理论,201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