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微课模式;中职教育;教学
。微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教学设施、课程设计及课后巩固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值得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推广与应用。
一、微课的优势与内涵
。
受时间的限制,微课的教学内容精炼简洁,更加具有概括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微课教学主要是针教材中的重难点而展开,其在辅助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由于微课时间较短,因此在设计微课时,教师需特别注意切入课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迅速而且要与讲授的题目关联紧密;另一方面,微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精炼,通常制作的内容会针对一两个知识点,内容范围较小。。
二、微课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和开发
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一教师而言既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对课本内容有精准的把握,同时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素养。中职语文文学常识的学习,对于多数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而对于教师备课同样十分棘手。文学常识知识丰富,棘手内容较多,特别容易混淆。。。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同样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高水准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口语交际通常依靠教师的口口传授,课堂效率较低,而微课的出现能够对口语知识进行充分的语境设计,让学生在语境中分析、判断、推理语言的应用,同时可模拟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中,进而提高其口语能力。
(二)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运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诸多便捷,对改善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微课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改变了单调枯燥的课堂氛围。例如,微课有助于辅助语文教学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特别是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情境设置。。当然,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课堂容量,以《红楼梦》为例,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对《红楼梦》了解不够深入,一些学生最多只是看过其中的某些片段,对于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一知半解。而通过微课短片,教师可以把红楼梦的人物制作成卡片集供学生观看,进而加深学生对《红楼梦》中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认识。
(三)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展现方式
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展现方式具有多样性,多个教学环节中均可以应用微课。。。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与散文等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通过把单调的课本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5-10分钟的短片,可以使教学内容具象化、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
。
“激兴趣、先预习、勤交流、常巩固”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观念立足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质量提升方式的根本转变,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破解方略,强化工作落实。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要求,通过汇集教师集体智慧,确定“激兴趣、先预习、勤交流、常巩固”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构建“情境导入――预习导学――展示交流――反思测评――拓展延伸”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呈现给大家共同讨论,以期更加完善。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自学及课后练习,这是本模式实施的前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探究,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可利用一般实验现象,也可利用各种媒体展示某一似曾相识的社会现象,采用启发点拨、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并结合具体的课题,为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服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如:教学《故乡》,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故乡,那么鲁迅眼里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情感。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感知、理解,营造了语文教学的新空间。激趣导入既可以启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的情操,使之得到真、善的体验,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学案导学,自主预习
教师设计导学案,学生参照导学案认真读书,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实施这一环节时,第一,要明确自读自悟的要求。它包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自省自悟,自问悟到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等。第二,要保证充分的阅读时间,一般15分钟左右。第三,教给读书的方法,要读得“字字入目,句句铭心”要学生学会边读边想边圈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四,让学生小组之间充分展示各自的成果。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以达到集思广益目的,同时也为他们在全班同学之间交流做好准备。
在预习导学环节我们拟定的原则是:包括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两个阶段。自主学习阶段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做好巡视监督工作,指导学生时要言简意赅,注重启发点拨,引而不发,注意鼓励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让每个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思想火花,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三、展示交流,异彩纷呈
。教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安排展示,展示方式不拘一格,或口头或书面(鼓励“纸笔化”),或向全班展示或进行小组间展示,根据具体课题灵活运用但要求高效。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元的评价形式,引导学生对展示的结论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评价的过程,对探究结论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升自己促进他人的过程,对探究结论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答案的过程。教师的评价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点石成金。
四、拓展延伸,巩固效果
学生经过激烈的探究评价,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方法,思维的形式,结论的概括上进行归纳、整合,充分挖掘学生探究的潜能,诱发创新的火花。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对学习达成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深度的质疑、挖掘和引申,促使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和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行发散性思维或迁移性思维训练,使学生真正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加以提高创新。
此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要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思维更加开阔,认识得到升华。实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作深入探究,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第一、先让学生质疑,接着帮助学生把这些疑难问题梳理归类,确定专题研读的内容。精心组织专题研读是本阶段的重点。。第二、小组自学讨论,每个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应参与讨论,把握学生动向,同时避免走过场。第三、全班交流时,老师要让学生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点评时让学生从修辞、成语运用方面给予评价,指出好在哪?还有什么不足?对表述困难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其收效非常显著。
本文结合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通过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困难及存在问题,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特点,在任务中帮助学生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更大效果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口语交际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66-01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课程模式之一,是强调教师和语言学习者自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众多语言教育家的观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最根本特点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
一、创设可操作性口语交际的任务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口语交际与专业学习的有效对接,研究表达、询问、解释、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交谈》一课中,教师结合旅游会展专业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情况设计了任务:客房经理发现客人带走了吹风机的情况,你该如何和客人进行交谈。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在交谈中扮演客房经理的同学直接指出客人带走吹风机,扮演客人的同学觉得这是侮辱了人格,坚决不承认其与其大声吵闹。也有学生含蓄委婉地指出后,客人不予理睬的情况,还有学生运用善意的提醒的方式后客人主动出示了吹风机,解除了双方的误会。
在客人与客房经理的交谈中,在座的学生不难发现,掌握交谈的步骤与技巧的重要性,交谈者需要探究善于提出和控制话题的技巧。任务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观察、思考。这样,他们的语言就会如涓涓细流,潺潺流出心田。这一层面上,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语法技巧、思维组织、应变能力、体态动作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实现他们在交际中的灵活度,使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找到交流的乐趣,学到交际的技巧。
二、探索任务型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多种途径和多元载体,寻找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模式。
教师在设计出了合理恰当的任务后,需要对任务中出现的交际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日常交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对任务的深入剖析,在剖析中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要点。树立目标引领、细化操作、积极应对的口语交际意识,完善语言结构。
在日常交谈中需要注意交谈前寒暄,交谈中把控话题的能力和交谈后表态的方法。口语交际的特点是与别人面对面交流沟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过硬的口语交际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课力求在口语交际的操作流程和技巧上与学生的专业口语要求相衔接,帮助学生掌握口语交谈的技能,从容应对以后的交谈。
。
在学生的交谈中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个体评价到多元个体评价:首先鼓励学生学会对自身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我,增强信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让学生相互赏识对方,评价对方,发挥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补充作用。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常有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计评价表格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做到培养优等生辅助学困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
口语训练要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序、高效、科学的过程,即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口语交际训练应该是由敢说、想说到能说、会说,由自信不足到敢为人先,由表达不清到侃侃而谈,由动作僵硬到体态自然,学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岑运强主编《言语交际语言学》(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刘伯奎主编《教师口语系统化训练》,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黎志新,涂永安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语文写作与口语交际》,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关键词】初中语文;价值取向;课堂教学
1.前言
初中课程教学中,语文课程是较为基础性的一门学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表述能力和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初中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价值取向,既要培育民族文化肌理、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文化,又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准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本文就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2.通过课堂教学来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涉及到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倘若能够有深刻、独特、高尚的理念来鼓舞人心、来照耀人性的光辉。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将会更有魅力、更有趣味、更有价值。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通过生动的语言将一位伟大的老父亲形象印入人心,以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内涵丰富、描写细腻,这篇文章实际是在给初中生灌输中华民族的“孝道”的价值取向。
3.通过课堂教学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3.1 立足课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中有一些反映各族人民勇抗外辱、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一些反映祖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有一些反映祖国美好的今天,还有一些反映祖国文化灿烂、历史悠久;。这些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景、美的情,都构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3.2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及激情诵读来诱发学生爱国之心。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列入的文章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动情,那么必然会激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要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及激情诵读来诱发学生爱国之心,不能简单说教。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黄河颂》一课,以诵读为主,教学设计如下:朗读磁带播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整篇作品的感情基调予以把握)――学生自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到黄河的英雄气魄)――赏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整篇作品的美点予以找寻)――配乐朗读(在音乐的陪伴下,让学生将感情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进行表达)。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复诵读中,学生往往会对整篇作品的精髓进行准确地掌握,声情并茂、以声传情,能够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读出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读出黄河的磅礴气魄。再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芦花荡》时,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讲到日本鬼子的种种恶性时,笔者情绪激昂、挥舞拳头;讲到女孩的苦难时,笔者声音低沉、双眉紧皱;讲到老革命者惩罚日本鬼子时,笔者又忍不住喜上眉梢、嘴角上扬。。
4.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教学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是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或辅助教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多重交互、自主探索等学习环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整合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多方位、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语文问题的强大工具,进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性的、现实的语文活动中。”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教学手段,还是全方位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达到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利用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既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又能够将教学过程用动画、声音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让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让学生能够热爱祖国优美的山川、富饶的土地,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第二,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做好相关信息搜集、信息整理的工作,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将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与老师、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才能够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为学好初中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血脉中有着中国人的根。。正因如此,初中语文教师更要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应该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这块阵地,把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
参考文献:
[1]张文来. 浅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2009,22(05):130-134.
[2]立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 淄博师专学报. 2009,19(02):167-170.
[3]梁金连. 浅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12(06):122-124.
[4]丁让花.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谈[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20(02):109-114.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生活化;合作学习;个性化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问题,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新课程的标准核心是将学生的消极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以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效应,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活力。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状态,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活学的课堂,我们不妨用实现“五化”的方法试一试。
1.融入社会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引入合作理念,实现课堂教学和谐化
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采用以优带差,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展开学习,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进行讨论,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古人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面。”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指导型课堂、过程型课堂、探究型课堂等多种方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的求知欲在轻松、主动的学习中得以实现。
3.借助多种艺术,实现课堂教学丰富化
一般的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文学作品所凭据的语言不过是传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符号,而非客观事物本身,因而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因此,单靠语文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很难将文学之美传授给学生,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国古代早就有认为诗、书、乐、画本是一体,诗画相应成趣,一首词作也是入韵能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广泛引入艺术形式,从而达到激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可以以“乐”衬文,选用一首恬静柔美略带伤感的吉他独奏《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很快便随乐声和朗读声沉浸到亦真亦幻的朦胧月夜中去。还可以更广泛的引入绘画、雕塑艺术。如进行人物作文教学时,为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妨把罗中立的著名画作《父亲》搬进课堂,来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甚至还可以把书法、电影艺术也搬进课堂,在学习《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等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观看电影。把电影引入课堂,除了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外,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原著的蕴味。通过授引艺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思想情操也得到了熏陶。
4.发挥个性品质,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对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过分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我认为中职语文提倡教学个性化,需要教师以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怎样增加个性特色?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有和善的态度和幽默机智品质,学生上便会如浴春风,思维活跃,并时常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其次要乐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国外教育者批评中国教育缺乏个性,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的教师权威意识过强,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更高层面上是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僵化的问题。只有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教师采用创造性思维的发问技巧,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积极鼓励,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张开理想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中尽情遨游。千人一面的教学风格是不符合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不现实的。教学的个性化才是教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才能有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5.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课程资源呈现出多媒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正走入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课堂。原来课堂学生没有听清楚或没有做好记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视听媒体,教学课件或网络教学,这一遗憾将不再存在。课堂教学实现了超时空性,不仅教师可更多的自我发挥,而且学生也可张扬个性。
学生对作文课的感受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很多中学生都觉得写作文很难,实在没有什么内容可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细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生活积累。首先是缺乏亲身体验。学业上激烈的竞争、父母望子成龙带来的沉重思想负担,学生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除自身的小世界外,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十分缺乏.其次是学生缺少间接体验。因为“两耳不闻窗处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对课外知识了解不多,而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其容量很少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渴望。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视写作为如临大敌,作起文来搜肠刮肚,难以妙笔生花、下笔有神.
面对如此事实,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怎么办呢?正如莫洛瓦所说:“我们为什么要看书的理由之一,便是想要超越我们的生活,了解别人的生活。”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初中语文新大纲明确规定:“初中生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学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80万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外阅读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本
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而且年龄小、判断能力差,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由.在良莠掺杂的书海中要选择恰当的课外读本,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适合他们的读本,让他们学得有所得,而不致在书海中迷失。
指导课外阅读应遵循一条原则:以课内为基点,恰当、有序、渐进。“以课内为基点”,即以课本的篇目为基础,最大限度接触相关的各种材料,课外促进课内,同时又可增加学生阅读总量。“恰当、有序、渐进”,也就是依据学生年级特点指导阅读,不能操之过急,想一口吃成胖子.如初一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初二开始增加说明文、议论文阅读。
?。。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学生通过阅读,对《水浒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思想意义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人物形象和特点。
。。。。
3.以课内文章为基点,向内容、题材、写法等相在联的文章扩展。这种扩展阅读既可以巩固课内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比较阅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2)精读;(3)略读。
“浏览”指自己觉得有趣或用得着的书报杂志,都应随便翻翻看看,理解大概内容,然后确定哪些要精读,哪些要略读,哪些不必读。对那些与自己所学内容有关的、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掌握要点,吸取精华(对于这类文章不是读一遍就行的而是有计划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读许多次,深入研究),一般的文章,大略读一下,了解大意就可以了。要注意一点:即使是精读的内容也要分清主次,主要部分要精读,次要部分则可浏览;就是浏览的内容,如果自己认为有用也要精读。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因此要学生学会积累资料,积累有用的事例、语句等,以备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还应告诉学生不仅要善读,还要善于运用。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能用,既能获得益处,也能得到乐趣。
(三)指导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应勤于读书,把握时代热点。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在平时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空读书,增加知识储备,了解时代的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护知识的新鲜度.这样才能阅读指导切合学生的实际及时把新的东西介绍给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