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例

2023-05-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 可行性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由此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为此,要求大学体育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综合培养的重视,基于社会发展对综合人才的需要,将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成培养学生体育团队精神、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训练作为建立在实践项目活动基础上的体验式训练方式,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为此文章对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最早诞生于二战时期,是英国为了适应战争提出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教育领域的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训练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课程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学习获得学习体验的过程。

二、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能够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漏洞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虽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下也逐渐显露出自身的不足,比如传统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单向沟通的教育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并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不利于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符合体育教学改革需要

新时期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体育课程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大学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和内容。拓展训练的应用是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

(三)符合学生自身体育发展需要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过全面素质教育之后具有了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追求个人的独立发展,在学生的过程中逐渐尝试摆脱教师。为此,大学体育活动开展中对知识、技能的简单传授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

三、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新的体育教育理念为拓展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新时期,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技能传授方式不再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是全面深化大学体育改革的重要方式,能够实现大学体育教育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同时,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中的应用对设备设施要求不高,除了场地训练需要有专门的场地支持之外,水上训练和野外拓展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拓展训练作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项目,其发展不需要大量资金费用的支持就能实现。

(二)拓展训练满足了大学生体育学习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大学体育课程开展需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传统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中丰富和完善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多样化需要。

(三)当代大学生素质适应 他拓展项目发展

首先,当代大学生作为拓展训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其素质高低对拓展项目实行的最终效果影响意义巨大。现阶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已经能够支撑拓展训练的开展。其次,当代大学生和传统大学生相比,拥有更多的阅历,他们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充分激情。当代大学生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家庭压力等,这些压力对大学生个人心态进行了磨砺,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适合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再次,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当代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加上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个人素质要求不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开展拓展训练。最后,拓展练的开展危险系数不高,适合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需要。

(四)当代大学体育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当代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体育教师本身具备解决拓展训练过程中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具体的拓展训练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

(五)拓展训练具体操作内容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相适应

拓展训练的主要项目内容包括热身、个人运动、团队合作项目和活动回顾四个,这四个环节内容和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准备活动、个人练习、团队比赛、课后总结四个环节的内容相对应。从某种程度上看,拓展训练的内容和现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相适应,是对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完善化体现。比如拓展训练中的合作项目可以被应用到大学体育接力比赛中,将成员每三人、四人分成一组,为每组学生安排指定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学生接力的形式完成小组任务,最后以全队员的综合成绩作为小组比赛的最终成绩。

结束语: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是建立在实践项目活动基础上的一种注重体验的训练方式,将其应用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能够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训练的内容,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并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效果,全面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但是大学体育拓展训练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考虑学生学习需要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策略地开展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杨春歌.吉林省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

练课程研究[D].延边大学,2011.

[2]白志贤.石家庄市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白琳娜.拓展训练引入邢台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研

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钟毅,许小玲.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调查与分

析――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功(教育),

2011,08:181.

[5]李慧,卢月强.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 琼

州学院学报,2011,05:76-79.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拓展训练 团队合作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89-01

引言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较多,学校仅仅依靠思想教育工作和简单的心理咨询方法,很难彻底释放和排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拓展训练却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代中学生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团队精神、创新能力这些无形的意志和精神则更为重要。参加拓展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1.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付生存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训练方式。拓展训练在国外已经风行了数十年,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2.拓展训练的分类

2.1 团队协作项目

团队协作项目主要包括雷阵、电网、信任背摔、求生、罐头鞋、翻叶子、齐眉棍等三十几个项目,这些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相互鼓励,坚持到底的精神是团队精神的关键,在团队中,角色不能趋同,要各具特点,认同差异的存在,要主动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学会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2.2 个人挑战类项目

个人挑战类项目主要是个人或双人要完成平时难以想象能够完成的任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个人心理和生理素质,通过这种超越使学生感受到:心理保护层厚的人不能发挥现有能力,不断突破心理保护层是成功的关键。通过项目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建立自信心,增强判断能力。个人挑战类项目主要包括:断桥、空中单杠、攀岩、天梯、速降等几个高空项目,这些项目也是拓展训练中的核心项目。

3.拓展训练的特点

在拓展训练中,培训师在训练前只是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在训练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训练结束后的总结中,培训师也不做滔滔不绝的发言,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发表感慨。这样,对活动的操作、体验和总结,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是自我教育的结果。

4.参加拓展训练对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参加拓展训练可以培养人的团队精神,熔炼团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拓展训练通过开展系列团队活动项目,使每个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更加融洽地与别人合作,甘做人梯,为别人创造一切便利的条件,共同成就事业,使广大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受了团队精神的洗礼。如拓展训练中的“穿越电网”项目,这个项目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受训中学生的面前竖着一张与常人同高的大网,网上有大小不规则的多个洞,一组多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通过,每个洞只能使用一次,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许碰到网,否则就是触“电”,钻过去的人不许回来帮忙。这个项目看起来容易,但做成功非常难。首先,大小洞的分配,谁先打头阵过去接应,谁留下断后,采取什么方式钻过电网,被运送的人怎样全力配合,这些在以往不曾遇见过的问题,让中学生在短时间内统一起来,实在是有难度,但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大家做起来非常认真。通过这个项目的培训,使受训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再有本领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一个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集体中,个人的力量才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团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如果在一个团队中都充满这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那么这个团队就会稳定、健康、快速而持续地发展。

4.1参加拓展训练可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现代社会中靠一个人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成功需要合作,需要团队每一个成员积极默契的相互配合。拓展训练中有很多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例如,“求生”、“罐头鞋”、“有轨电车”等项目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可当融入团队后,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整个团队就能发挥1+1>2的力量,完成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

4.2 参加拓展训练有利于启发想象力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而设计的。例如“罐头鞋”、“扎筏”、“电网”、“雷阵”等等。你没有在书本上学到过这样的知识,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挖掘你的想象潜能,发挥你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想象力是那么丰富、动手能力是那么强。很多大学生参加完“雷阵”这个项目后体会最多的是: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勇敢地去尝试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4.3 参加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信任感和包容心

在相信自身力量的同时,相信他人及团队的力量也变得更加重要了。“信任背摔”这个项目揭开了每个人于每个时刻的内心演变过程。在高台上向后倒下的一刹那,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担心下面队员无法接住自己。而越是不能信任对方,向后倒时越是不易被接住。大部分做得好的学生认为:在下面接的时候,上面的队员越是表现得相信自己,自己的信心就越强,接的就越轻松,而当自己向后倒的时候也相信下面的队友同样能很好地接住自己,因此倒的也就越好。这个项目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任,不仅可以增强同伴的信心,同时可增强自己的信心,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朋友的支持,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团队,发挥最大的潜能。

小结

拓展训练能让团队中的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与辛酸,这种氛围下使得每个人都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拓展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素质培养方法,它能够让中学生学会主动适应环境、把握环境、积极进取、迎接挑战、磨练毅力,拓展自我,最终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剑梅.论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J].世纪桥,2006

[2]李协吉.拓展训练对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分析[J].体育世术,2006.(9)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运用[1]。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方式,对训练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化以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也会而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与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身体素质培养与体育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体验化的学习方式和基于模拟场景的训练方式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特点,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让高校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天气、温度、场地环境等因素会给训练过程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运动强度的项目也会给素质拓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师资队伍

。素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把握,并要对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解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也是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学生自身因素

从高职院校学生队伍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或朋友有着较强依赖性的问题[2]。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可能会表现出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问题。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不肯吃苦,对素质拓展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的问题。

三、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由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组成。对参与者的身体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提升,是这一训练体系的主要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潜水运动、划艇运动为代表的水上课程、以户外生存、溶洞探险为代表的野外课程和以高架绳网、雨中穿越为代表的场地课程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以外,学生在军训期间接触到的一些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也可以被看做是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

。热身环节既是学生建立团队关系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气氛的过程。第二是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的设置,个人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承受考验,团队项目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彼此信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第三是素质拓展或活动的点评、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总结,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评中对拓展训练后的体验成果进行充分认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科学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二是学生体能意识的培养;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一些让一些单一性的素质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一些教师对集体跳绳项目进行了应用。教师采用了以10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完成一分钟跳跃50次的目标。在这一活动的进行初期,学生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难以完成目标的问题,在训练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会有所上升,每个小组的成功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以后,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是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师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九块塑料地毯,其中一个小组的队员站到地毯上面以后,让另外一组随意减少地毯块的数量,进而对不同队伍留在地毯块上面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这一活动项目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让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促进师生沟通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性原则是素质拓展训练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也需要在对训练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器材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训练项目,教师需要在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学生负载保护管理,也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规范化的保护方法进行明确。

(三)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地区优化,可以为素质拓展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性等问题,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这一模式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对这一项目缺乏了解的问题。。为了让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之中,以便让教师对相关的训练手段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方式,让教师对素质训练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解。在对教师的训练能力进行培养以后,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各个训练环节中的表现入手,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在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让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也需要从实践过程入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以便对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进行完善。

(四)优化素质训练课程的测评体系

;二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训练前后的辩护,三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的变化[3]。可以说,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分值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无法这一课程的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课程的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素质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对素质训练课程的课程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为这一训练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163-164.

[2]赵双云.试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37,39.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65-02

。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潜能、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发挥着积极的现实作用。

一 拓展训练的基本特点

拓展训练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提高团队意识、磨炼意志、开发潜能、提高身心素质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让个人或团体在游戏中完成相关活动。它具有如下特点:

1.兼具共性与个性

拓展训练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考察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集体协作能力。成员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以及相关的要求,对自己和团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尽量发挥个人特长,彰显个人作用,提高集体合作优势。

2.体验式学习

拓展训练的实践性决定了其中各种教学活动也具有体验的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并且不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给予学生适当的线索与素材,让学生针对问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自主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新问题,完善自己的答案与见解,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得出结论,完成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一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来,通过亲身体验得到深刻印象,挖掘自我、提升自我、培养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总的来说,拓展训练中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它符合了高职教学的目标,同时为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3.拓宽极限,挑战自我

在拓展训练中,所有的活动项目都具有一定难度,在面临种种困难时,学生需要鼓起勇气克服心理的恐惧,充分发挥自我调节作用,调整好心态,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挑战、战胜、提升自我。这一过程中学生既突破了自我、挖掘了潜能、树立了自信,又培养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4.自我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简要讲解课程的相关内容、提出教学目的、任务要求以及需注意的安全事项,不给出方案流程,也不参与讨论,将自交给学生,充分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使是课后的总结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而教师只是稍作小结,这样一来便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对于提升高职体育教学水平也具有良好效果。

二 拓展训练的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以及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要求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走进高职体育教学的环节中。无论在身心健康还是思想品德方面,拓展训练的开展都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1.有利于形成高职体育课程的特色

高职体育教学的拓展训练课程与其他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借鉴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创新的培训

项目,并不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常规的课程模式。拓展训练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校园地理特色,在要求、内容上与体育课程互相渗透,在体育课上推广拓展课程,形成体育精品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有利于体现课改要求,推进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往往得到更多重视,而心理素质以及其他的非智力因素却常常被忽略。把拓展训练纳入到体育教学中能有效弥补和改善这一缺陷,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真正领会体育的内涵、运动的本质,并切身体会到坚持、毅力、团结和意志的重要性,让学生投入课程设计与活动过程中,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处于青春期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超乎常人想象。拓展训练不仅在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职业性体育素质和健康的工作实践价值观方面效果明显,而且能满足学生们对拓展训练的好奇心,规范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体系,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4.有利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下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未经受过真正的磨难与挫折,而如今社会却又充满着竞争与压力,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心理承受力亟待加强和提升。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观当下,成功的关键都不只在于接受教育的背景、智力,而是一个人能否集中精力、下定决心,拥有永不言弃、奋勇向前的精神。而素质拓展训练中亲身体验的特点正符合了要求。

5.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结合

拓展训练的一大特点是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包括了认知活动、意志活动、情感活动和交往活动,操作步骤明确,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在拓展活动中,学生所要进行的不仅是简单的生理活动,更需要的是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克服胆怯心理,进行积极的思考。如此便达到了锻炼学生身心的效果。

6.有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由于素质拓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性、团结合作性以及面临困境时顽强不屈的精神,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顺逆境平和以待的心态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对构建和谐校园有很大作用。

7.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十一世纪,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推动力,创造力所推动的知识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创造力也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尺度。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见,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自然成为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它提供给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广义的健康包括了身心、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通过对拓展训练的探析,结果表明把拓展训练纳入到高职体育教育中,既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又培养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促进和谐、增强团结的有效手段,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它发挥了体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第二,高校教育者还应当借鉴素质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项目和理念,不应局限于以体能训练、个人竞技为主的项目内容中,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应当促进教学多元化,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活动过程,切身领悟拓展训练带来的精神收获,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由于目前开展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仍处于初级阶段,拓展训练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拓展训练,因此高职院校在开设拓展训练方面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而这也正好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具有积极的意义。

2.建议

第一,在拓展训练的教学中,教育者会面临一些诸如训练场地建设的问题,因此应当事先做好调研、探讨论证、设计和实施的准备,充分认识与利用拓展训练的特点与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真正受益于拓展训练这一优秀的教学方式。

第二,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不是简单的游戏和娱乐的叠加,这便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拓展自身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开设这一课程所需要的软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设计出的课程活动能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展开,从而达到拓展训练的真正目的。

第三,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校园特色,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明确个人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促进素质拓展训练精品课程的形成。

第四,拓展训练具有体验式学习“先行后知”的特点,学生体验过久会失去一开始的新鲜感,因此要求尽量避免重复,教师应当设计新方案,不断丰富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

[1]顾洪伟、黄玉涛.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3)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 拓展训练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44

1 概述

。1995年拓展训练被引入中国,最初只是企事业单位提高团队精神的一种手段,由专门的培训公司运作。训练利用特定的场景,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让团队或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增强身体素质,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意识。其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拓展训练逐渐被学校教育所认同。近几年我校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计划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拓展训练在高职教育中的相关问题及运作模式。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特点,分析“国王与天使”拓展训练项目在学生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为高职学生管理提出新的思路。

2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是一种新型的专科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

2.1 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高

高职院校高考分数低于普通高校。因此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普通高校的来讲较差。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相对较差。有的学生还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加之就业压力,学生们的学习心态浮躁,学习能力普遍不高。

2.2 对高职教育认知有偏差,学生心理素质复杂

长久以来,社会、家长对高职教育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高职是次等教育,甚至连专科都不如。学生因达不到普通高考分数线才选择高职院校。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不被重视的感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叛逆心理。同时因高职教育理念和普通高校不同,学生常常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作比较,觉得在高职学校的学习不是大学生活,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学习劲头不如普通院校的学生。

2.3 生源复杂,学习动机多样化

在生源方面高职院校接收对象较为复杂,有普通高中学生,也有“三校生”。生源背景的复杂性,造成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多样性。有些学生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稳定的职业,有些仅仅为获得一纸文凭。特别是一些通过单招考试进校的学生,没有通过艰苦的高考便轻松进入大学学习,学习不太刻苦,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气也不够好。

2.4 学习自控力较差,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

与一般普通本科学生相比,他们除了要学习“必须”、“够用”的理论课程,更多的是要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较丰富的职业知识,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有很多需要学生自己学习实践的实训课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自控力较差,自我管理意识较弱,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

3 “国王与天使”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3.1 “国王与天使”训练项目概述

“国王与天使”是拓展训练项目破冰课程中的活动,该活动贯穿课程始终,是一个关怀与被关怀的游戏。

项目目标:增加参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与亲密感。创造彼此关心氛围,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

项目程序:先由拓展教师发给每人一张“国王与天使”卡。请每个人在国王的旁边填上自己的名字,拓展教师收齐卡片,将卡片背面向上,请每人抽取一张。。大家在卡片中“天使”的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牢牢记住“国王”的名字,直到整个训练结束拓展教师才公布所有的卡片,在揭秘的时候,引导成员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项目总结:在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谁是自己的“天使”,谁在默默地关心和帮助自己。通过活动希望成员能明白自己应该做谁的“天使”,应该如何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自己关心和帮助的人。

3.2 “国王与天使”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目标:从改变学生个体的心理准备状态开始,对个体及其所在团队进行有目的的塑造,鼓励学生以开放互助的态度参与学习,应对各种变化。培养积极进取、坚守承诺,乐观自信、共享成功的人生态度。帮助团队融洽,建立凝聚力。

程序:以班级为单位,以一学期为周期,建立“国王与天使”互助体系。每位学生先将自己的名字填上卡片,同时在卡片上写下本学期要实现的学习目标。教师收回卡片请每人抽取一张,每个人便成为所抽取卡片上“国王”的天使,并牢记“国王”的学习目标。在一学期内暗暗关心自己的“国王”,帮助“国王”实现目标。学期结束时由教师公布帮助对象名单,同时检验自己完成目标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活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总结:在整个学期的活动中,学生们是否能按照最初的承诺一直坚持帮助自己的“国王”,同时为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探讨与交流审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总结经验和教训。

3.3 “国王与天使”拓展训练项目运用结果与分析

笔者抽取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11、12级文秘、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观察分析。

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具有高职学生普遍特点的同时也有其特殊性。文秘专业学生历来男女比例失调,女少男多是常态。12级文秘更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积极性都不高。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好,但多数是因高考不理想而进入我校,对该专业并不感兴趣,因此学习态度较为消极。

活动开始阶段,因项目本身具有游戏性,学生兴趣极高,按照要求制定了第一学期的学习目标,并抽取了自己的“国王”。教师收回卡片,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不同的原因泄露了自己的身份,但仍能坚持完成承诺。教师也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生的变化。

活动结束时,教师公布了帮助对象的名单,对一学期学生们的变化做了总结评价,并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84%的学生认为这个活动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和同学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11%的学生认为这个活动的意义不大,效果不明显。5%的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别人,在活动开始不久便放弃了帮助自己的“国王”。

虽然活动具有保密性,但还是有26%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其中12%的学生仍能坚持帮助自己的“国王”,8%的学生勉强完成了任务,6%的学生最终没有完成自己的承诺。

4 总结

“国王与天使”拓展训练项目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之间自觉的互助行为,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律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塑造人,提升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迫使人去思考自己。”在我们实施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管理者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进行行为的转化,而是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自己改变,达到自我约束和调控的目的。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学生多数因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较差。加之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克服高职学生的依赖思想,增强高职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便成为学校管理者迫切的任务。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制定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竞争,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依靠理性、信念,进行自我约束,在完善个性、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克服自身某些不良习惯,提升自觉学习的能力。

“国王与天使”拓展训练活动从学期开始到结束,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始终,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同时因为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地投入才会有结果。

其次,时间的周期性需要学生向自己的耐心挑战,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在长期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感知生活,获得人生的真知。

第三,虽然活动过程具有保密性,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群体中,因此每个学生会从集体中寻求帮助,通过集体合作完成任务,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四,当学期结束帮助“国王”完成目标以及自己目标也达成的学生会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第五,整个学期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不参与其中,即使在结束后的总结中,也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生自己来讲体会和经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红娟,曹乃悦.适应高职教育的拓展训练问题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

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拓展运动;普通高校;开展

1.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拓展训练活动是拓展训练活动本身特点所决定的

体育课一般是通过一定的体育手段,即一定的身体练习和体育游戏,使学生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并保持最好的体质,特别是增进并保持最适宜的身体素质水平,发展实用的身体技能,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发展有益的娱乐活动的技能,发展丰富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表现自我形象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协作吃苦耐劳等的精神。其中,体育课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即一种冒险精神和无畏精神。体育课与拓展训练在目的和手段上有许多相似部分,都是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获得一些社会精神等等;在环节上也非常相像,体育课的环节一般是准备活动相当于拓展训练中的团队热身、个人与集体运动项目相当于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课的总结相当于拓展训练中的回顾总结。学校教育中再也没有别的课程像体育课那样与拓展训练这样相仿与殊途同归。

2.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拓展训练活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创设各种方式方法来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素质的首要特征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拓展训练让学生在集体中、在合作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社会适应的知识、领悟做人的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教育的创新。

从课程内容上讲要体现创新教育,首先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性,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内容也是时展的要求。目前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各地新建了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其中有许多带有拓展训练的性质如河南省鸵鸟园,风乐葵园,龙湖国防教育基地等地点。拓展训练始终是以学生的创造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思路的一种练习方法,因此开设拓展训练符合时展的需要。

3.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拓展训练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第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英国课程专家劳顿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这里的技术变化是指教师应熟练掌握获得知识的先进设备,如录相、多媒体、电脑等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的利用和开发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新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正好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学思想的变化要求教师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思想,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实施方式与国家课程有所不同,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必然引起教学思想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因素上都有较大影响。

第二、促进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教师知识分类学认为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体育教师一般在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习中可以获得,而且对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的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的成分,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大都是体育院,系的本科毕业生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师来说,他们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钻研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目标。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给体育教师精神领域、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精神世界有重大的影响,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毛振明,赖天德. 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3):21-22.

[4]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郭叶.学校体育呼唤人文精神[J].体育学刊,2003,(3):29-31.

[6]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5 ,(3):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