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技创效计划范例

2023-12-31 来源:客趣旅游网

科技创效计划范文1

关键词:情景创设;兴趣;策略;应用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难题,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以前都有至少三年的英语学习时间,但是他们大多数英语基础都很差,表现在词汇量相对较少,学习能力不强,对英语兴趣不浓,有自卑感等等。但他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加上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会把注意力放在就业方向上,要提高就业能力,就需要培养一定的英语技能。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是搞好中专英语教学的关键。

一、借助直观,创设语言情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象思维起重要作用,所以借助直观情景进行教学是创设英语语言情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在教饮料coke,juice, coffee,tea,beer,mineral water等词汇时,可以把实物带进课堂,在实物上贴大大的英文标签。在学习“What do you think of something?。又如,学习Asking the way一节时,事先准备好几张手画的简易地图,在图上标有 book store, hospital, bank, people’s park,railway station, traffic light等,把学生分成几组,试着扮演警察和开车问路的人,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印象比较深刻,从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情景

。它把大量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以电子化,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出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例如,学习生词时,在课件中配上实物画面、发音朗读,并做一些游戏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视听刺激下参与到语言活动中。。例如在Weather一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不同的自然天气画面, 让学生给每个画面配音,使学生形象生动地学会了谈论天气。总之,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让枯燥乏味的外语教学生动丰富起来。

三、认真钻研教材,创造真实情景

在实际交际中我们不可能只按照书本上的对话来说话,所以教学活动不能只是教材内容的再现,而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挖掘教材的基本语言,利用真实情境的信息差来有效训练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例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提问学生更多的是操练语言,而之后How does your father/mother go to work?的提问就给了学生一个继续交流的空间。。因此我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个名片,交换名片后,大声说出所见到的号码,让其他学生记下来,做成一本通讯录。这样在游戏练习中掌握了语言的应用能力。

四、根据课文内容,设立问题情景

好的Guide Questions对理解信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头脑风暴反应,能集中精力去交流课文信息。例如,学习shopping一文时,我从超市入手,用What do you usually buy at the supermarket?Why do you do shopping there?等来提问,学生通过不同的回答,能很快地进入对课文的理解。在Travelling一文中,我用Where,How,How long来对旅游进行调查,做成表格,让学生边阅读边填写表格,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问答活动,可以不断调节信息,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

总之,情景教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角色是多样化的,学生有了更多主动性。学生通过情景学习、理解和记忆单词、句型和课文,在情景中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不仅快速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也掌握了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体验语言、实践语言、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活、教师教得新。

参考文献:

[1]何秉正.英语情景反应教学法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6(06).

科技创效计划范文2

一是政产学研沟通和结合不足。政产学研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造成科研规划、技术研发和工业需求脱节,科研人员的研发成果非企业所急需,而企业急需的技术又无人研发,造成“成果一大片,应用看不见”的窘境;由此迫使部分企业选择研发生产“一站到底”,又面临成本和风险的双重压力。同时,政产学研各方评价体系和价值导向有明显差异。追求短期经济指标导致“短平快”成为政府和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在技术方面重引进、轻学习,重模仿、轻创新,重规模、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往往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上大项目,快速形成高产能和高GDP,装点各级领导的业绩;。

。。例如,近年来体现我国原始创新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多次空缺。同时,大量技术引进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削弱了自主创新的积极性。2010年我国只有27.6%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研发人员数量只占职工人数3.3%,研发经费只占主营业务收入0.93%。行业、企业的研发逐步演化成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原始创新方面鲜有作为,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

三是成果转化的政策及环境亟待完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匮乏、科技服务业薄弱、对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扶持政策不给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社会各界应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着眼长远发展,立足自主创新。建立能够有效激发创新的科技人才事业发展通道,避免使用简单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将科技人员的价值取向错误地导入行政级别的“独木桥”。。优化科研活动的软硬环境,吸引和稳定人才潜心研究,厚积薄发。重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着重采用减免税、政府采购等后端补贴方式,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壮大。

二是建立政产学研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明确政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定位,加强政府对公共科技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政府在成果转化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建立政府各级部门科技咨询制度和企业科技顾问制度,形成政研、产研有效沟通的纽带。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有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参与的管理委员会,及时有效地了解产业发展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工作。大力发展提供研发、设计、认证、咨询和知识产权等服务的科技服务业,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科技创效计划范文3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司负责“111计划”的具体组织工作。核心内容是按照“统筹规划、限额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以项目形式建设100个左右引智基地。。

根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要求,今年,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将于近期启动2008年度 “111计划”的申报工作,再建设一批新的引智基地,进而完成“111计划”的整体布局工作。为方便申请者申报,现就有关具体事项做些说明,供申请者及相关高校与部门参考。

受理条件

申报程序

1.了解申请信息

“111计划”自2007年起采取网上申报方式,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访问网址stmp.moe.省略/)进行。

“111计划”项目申请者和依托高校在组织项目申报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把握“111计划”的性质、内涵和意义,以及申报资格要求等事项。。

2.为申请者设立账户

“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系统是为满足教育部科技管理工作电子化办公需要而建立的,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各高等学校推广使用。高校使用此系统进行项目申报时,必须拥有相应的帐户和密码。目前各高校科技(研)处(部、院)拥有本校管理员账户和密码。凡通过学校外事处、国际合作处等部门申报“111计划”项目的高校,需与本校科技处协调设立申请者账户事宜。

3.申请者网上提交申请书

。填写完成后,进入“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系统,选择对应的支持领域,按提示要求逐条在页面上填写相关内容,并将申请书电子版本通过申报页面在申报系统中提交。

4.依托高校审查并提交申请书

申请者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提交申请材料后,依托高校须对申请书内容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在管理平台中填写项目审查意见。特别注意必须在受理期限内通过网络提交申请材料。直属高校的申请可通过管理平台直接提交到教育部科技司,部门所属高校的申请在管理平台中只能提交到相关部门,须经部门进行审查后方能提交到教育部科技司。

5.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审查并提交申请书

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必须对所属高校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提交后,申请材料方能到达教育部科技司。

申报注意事项

鉴于前两批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避免今后项目申报发生类似情况,现将申报中需注意的事项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供申请者参考。

项目组织要求

1.“111计划”主要目的是引进海外人才并与国内团队形成较紧密的结合,以带动学科发展。强调的是“强强合作”。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要求拟建立的引智基地需同时拥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2.在注重海外学术大师的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个人影响力,考虑其能否团结和凝聚整个团队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研究等。

3.海外学术骨干要与学术大师及国内研究团队有一定的前期合作基础。海外团队的人员组成结构必须合理,避免临时拼凑、避免海外团队与国内团队研究方向不一致等情况发生。特别注意要避免海外人才的重复引进聘用。

4.国内科研骨干要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拥有能够与海外人员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的能力。国内研究团队的人员构成要合理,团队成员间要有较为稳定的前期合作基础,避免临时拼凑。不建议将外单位研究人员加入到国内研究团队中。

5.要注重斟酌和凝练拟建基地名称,避免基地名称不能反映申报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申请材料撰写与提交要求

1.申请者应严格按照申请书中的“填写说明”和各条款中的“填写要求”填写。

。。同时,申请者提供的纸质材料内容须与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内容完全一致。

3.项目依托高校需组织本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讨论项目申请,并对拟建引智基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作设想的科学性、预期目标、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签署具体意见。依托高校管理员须对项目申请内容进行审查,确认申请书填写无误后,在“审查意见”栏填写审查意见,并提交至上级管理员进行审查。各项目申请只有通过教育部管理员审查通过后,方视为有效申请。

4.申请者提出的首年度申请经费一般不得高于“申报通知”中规定的经费额度,项目依托高校应按照《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请书”中的相关要求出具匹配资助经费等条件的书面承诺,否则不予受理。

网上申报流程

为避免项目申请者因不熟悉申报要求和申报流程而失去申报资格,“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供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报注意事项及网上申报流程”,供申请者在进行网上申报前了解申报流程。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在进行网上申报时,必须严格按照网上申报流程操作,否则“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将无法显示申报项目信息。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而言,申报操作流程为:项目申请者填写学校管理员审查教育部管理员审查;对各部门高校而言,申报操作流程为:项目申请者填写学校管理员审查部门主管司局管理员审查教育部管理员审查。如果低一级管理员没有对项目进行审查,则更高级管理员将看不到该项目。。

学术人才要求

1.国外人才规定

应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其中包括:不少于1名学术大师、不少于3名学术骨干、不少于6名来华短期学术交流学术骨干。已被其他高校引进聘用或已在前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受聘的海外专家,不得重复引进聘用。在拟引进的海外人才基本条件方面,《管理办法》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具体如下: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且与拟建基地有良好的相关合作研究基础。

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报及评审流程图

(2)海外人才所属学科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等。

(3)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所在国家或地区永久居留权,对中国态度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 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4)学术大师应为国际著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能够把握国际科学发展的趋势,引领本学科保持或赶超国际领先水平,汇聚国际上本学科的学术骨干,解决对学科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

(5)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拥有创新性思维,与学术大师有合作基础,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6)国内工作时间: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有一名学术骨干留在基地工作;每年来华短期学术交流的学术骨干不少于6人次,时间不限。

2.国内人才规定

申请负责人,亦为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和拟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需要有很好的全局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也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并有能力统领一批高水平人才进行长期合作研究,其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国内科研骨干,要求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科研骨干成员需具有博士学位,5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国内科研骨干的一半以上。

3.资助经费使用

“111计划”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持采取分阶段滚动资助的办法,首年度支持经费一般为180万元,各申报单位应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相关经费使用原则和“985 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预算。资助经费主要用于:

(1)聘请海外人才的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开支;

(3)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4)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相关的费用。

4.项目申请者与依托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1)申请者的责任和义务

申请者要按照本年度“申报通知”中支持的指南领域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提交的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有义务向拟引进的海外人才说明“111计划”的性质及相关要求,不得制作虚假合作证明,更不得通过非正常方式获得海外人才签字。对于故意在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该申请负责人申请资格,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2)依托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科技创效计划范文4

1.1粗糙集基本概念设信息系统S=(U,A,V,ρ)其中U,A均为非空集合,分别称为论域、属性集,A=C∪D(子集C和D分别为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V为属性值域,ρ为信息函数.

1.2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和规则提取粗糙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研究对象是由一个对象集和属性集共同构成的二维关系数据结构,通常称作决策表(如表1所示),其关键步骤就是属性约简和规则提取.属性约简就是化简决策表中条件属性,但化简后的决策表与化简前的决策表具有相同的决策功能,同样的决策只有基于更少的条件,从而使问题简化,也就是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可以客观、科学的降低决策条件维数.目前,有关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很多,本文采用分明矩阵方法.基于粗糙集分明矩阵方法的指标选择模型如下.基于粗糙集规则提取实际上就是规则的约简,即利用逻辑分析分别消去决策算法中每一个决策规则的不必要条件和多余属性值,从而获取极小化的决策规则.实际上,在复杂信息系统中一般都包含噪声,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完全信息,致使求取信息系统的极小决策规则是NP难问题,因此,本文从多个约简规则中选取置信度αr,覆盖度kr,力度sr比较高的规则,在一定程度消除噪声干扰。

2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根据高校创新能力的内涵,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可操作性、对比性、可获得性的基本原则,同时认真征询有关专家建议,本课题组集中讨论初步确定基础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4个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体系,具体参见表1.

2.2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规则提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涵比较复杂,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定义,所刻画的指标也是多维度的,构建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系统存在一定噪声,故本文选取规则置信度、覆盖度以及力度都比较高的规则(参见表2)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于是按照此要求我们选取的规则如下,从以上提取的规则中可见A1,A3即科技经费总额、科技课题当年投入人数对安徽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有很大影响,以此说明安徽省地方高校当下科技创新还处在基础投入阶段,这与安徽省地方高校除几所老牌本科院校之外,大部分均为新升格院校有关.同时,这些规则也体现科技创新能力中诸如科技经费总额、科技课题当年投入人数基础创新指标基础作用.随着安徽省教育振兴,科技兴皖战略实施,安徽省最近十年高校规模发展很快,教育投入也比较大.但与全国其他教育强省相比,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仍待加强,离教育强省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认为安徽省应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经费投入,促其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地区发展等三大战略服务区中发挥应有作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安徽省提出的“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加速崛起,建设创新安徽”战略部署.

3结束语

科技创效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效教学;化学实验设计;创造性思维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教学目标,这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如何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呢?化学实验在打造化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仅对进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作初步探讨。

1 化学实验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不仅是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著名化学家,都是在实验室里创造出科学上的奇迹。。新课程更强调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仅增加了化学实验的数量,而且对实验技能的要求也有提高,这就对我们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效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

什么是高效教学呢?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认为,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结果一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化学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投入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投入,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而高效教学则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天津教科院的王敏勤老师认为,教师上完课后只要问自己4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的效率如何。这4个问题是:(1)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2)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3)让学生怎样获得?(4)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听过的很快会忘记;看过的有一些印象;做过的才能理解、掌握。这句话说明,学生只有亲自操作,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刻,记忆才能牢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继而通过交流、优化、深化,他们对知识理解会更透彻,运用会更灵活、准确,学习的效率就会更高。而化学实验在使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为我们打造高效化学课堂提供了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上课的45分钟时间,通过对话讲解、实验探究、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效的整合到一起,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化学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学目标的要求。

2 高效课堂教学需要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下列情形:将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进行分子间隔实验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不明显;做粉尘爆炸或氢氯爆炸实验时,不能按要求爆炸而使实验失败;做电泳实验的耗时较长;在学习熵的概念时,只有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无直观实验……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化学课堂教学不但不是高效课堂,反而会给学生学习化学带来负面影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打造化学高效课堂的前提,就要确保每一个实验都要安全、成功、高效。化学高效课堂教学需要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运用创造性思维,积极主动进行化学实验创新方案的优化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知新先生结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际和设备条件,鼓励化学教师积极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并提出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标准,这就是:教学效果明显;绿色化,操作安全;装置简单;易操作、用量少;步骤少、时间短。因此,我们在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要以此标准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达到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3 创造性思维是提高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水平的催化剂

化学实验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伴随着化学实验设计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笔者通过对天津市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的部分获奖教师在化学实验设计时所应用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后得出:在化学实验设计过程中,融合着分析归纳、发散聚合、联想迁移、逆向、类比、组合、直觉……等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过程就是多种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运用过程。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例如,“电泳”实验一般都是在U形管中进行的,在通直流电时,带电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在进行移动时,一方面要靠正、负电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克服重力的吸引。因此,此实验所需要的电压高(110V),时间长(约20分钟),实验现象不明显。某老师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在不改变操作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自制电泳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即用的倒置U形管进行实验,电压只需12V,3分钟即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效果。改进后的实验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是将以前阻碍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向上移动的重力,转变为促进它向下移动的动力。

科技创效计划范文6

(一)制定并完善了课程体系、重视课前的导学课程

。。相反,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上学好,艺术类学生要耗费很大力气。Actionscript在动画设计课程中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尽管很难,但是通过C语言这一前期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和推理能力,并能使他们掌握简单的程序控制,这些都为后续的交互打下了基础。

(二)编写专业对口的教材

市面上的教材种类琳琅满目,选择教材要选择对口的,合适的,笔者认为我院选择教材要以专业对口为主线,高职院校是要为地方经济提供专业人才,学生要为地方提供专业服务,专业的方向是教材选择的目标,教师的教学也要始终围绕专业。举个例子,制作交互动画之前,需要掌握其控件相关的内容,如控件的属性,控件的方法,事件等,综上,一个客观的课程标准和选择对口的教材高职院校首要完成的。

(三)不断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动手能力

很多学校中的动画专业都是先在多媒体教室学习文化课,过几天之后再进入机房之内进行操作演练。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有很大的欠缺。我院直接采用机房上课机房演练的方式,教师一边理论教学,一边配合相关演示与案例,现场指导学生学习与练习,通过这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动画设计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它不像某些类似公式的课程,想法,它需要的就是活力与创造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新,从而指导学生不断创作出发散性思维的动画作品。

(四)采用对课程进行延伸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常规教学方法都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培训之后,采取实习的方式进行培养,这种教学方法虽然非常普遍,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大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掌握知识,但是通常随着培训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也就把前面的内容忘记,可见对课程进行相关的延伸十分重要。。等到学生进入实习阶段时,直接与企业项目相接触,不仅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工作氛围,还在其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习与协作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其自身的动手能力,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优秀人才。而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呈现出螺旋状的提高趋势。

二、创新培养的作用探讨

很多研究学家对课程的效果十分在意,因而也就相应的研究出较多的课程效果考核办法,这些方法应用较为普遍,且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然而,笔者认为,采用比赛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考核更为切合实际。事实证明,此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动画的兴趣与创新潜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我院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动画专业的学生找到了满意而对口的工作,可见,从对口就业率这个方面来分析,我院动画专业毕业生已经达到本行业的标准。

三、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