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例

2023-03-20 来源:客趣旅游网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市人大常委会1997年第81号公告)和《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务工管理规定》(市政府1995年14号令)有关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999年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为迎接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确保再就业工作顺利实施,针对上半年部分用人单位非法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举报案件有所上升的趋势,现决定在全市开展以整顿用人单位使用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保障监察执法检查,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这次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要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999年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精神为依据,积极为建国50周年、两个重大庆典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结合我市今年提出的再就业工作目标和任务,运用政策和监察执法手段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就业岗位。通过这次监察执法检查,依法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继续加大对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管理力度,保持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二、重点监察单位

(一)建筑行业的重点用工单位和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管理上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

(二)各类宾馆、饭店和招待所;

(三)中央和军队系统驻京单位的用人企业;

(四)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各类物业管理单位;

(五)所在地区各类非公有制企业。

三、重点监察内容

(二)用人单位使用属于调剂工种(岗位)的外地务工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是否按比例安置了下岗职工,符合使用要求的具体务工人员是否办理了《就业证》。

(三)用人单位使用属于限制工种(岗位)的外地务工人员,按照规定和要求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使用的具体务工人员是否办理了《就业证》。

(四)用人单位

(一)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就业管理处组成3个监察小组,根据本通知提出的重点单位和重点内容,对中央、军队和市级建筑系统的重点用工单位进行监察。

(二)各区、县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主,就业管理科和职介中心派人参加,按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分别组成若干组,对本辖区内的用人单位进行监察(中央、军队和市属建筑企业除外),在监察方法上,各区、县可根据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片、分地段的集中拉网式监察。

(三)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实施监察中,要根据我市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有关规定,针对实际情况,对能够招用下岗职工的用人单位要按照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关要求,通过监察让其进行腾岗,各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随同监察中,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条件,为其招用、输送下岗职工提供全过程服务。

五、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劳动保障监察从8月1日开始,至9月底结束。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1日至9月10日为全面组织实施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阶段。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结合本区(县)的具体实际,摸准情况,突出重点,不让一户企业漏掉。

第二阶段:9月11日至9月底为复查阶段。市、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根据需要,对部分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管理工作问题较突出的用人单位进行复查。

第三阶段:为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的总结阶段。专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结束后,各区、县劳动监察机构于10月10日前将有关情况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处。

六、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以清理整顿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情况为重点内容的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是今年全市一系列专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情况加强管理的需要,又是为迎接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专项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制订严密的实施方案,协调好各部门的行动,把这次专项监察执法检查活动搞好。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2

关键词: 语言观体验哲学比较

1.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1.1实践性

综观哲学,实践性可谓是其根本特性。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诞生。实践唯物主义是以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为背景而产生的,它为工人运动的政治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其基本主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作为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实践性的提出在本质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两难境地,因为旧唯物主义一方面坚持自然界对于人的认识的优先地位,肯定物质世界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运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却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根本不可能简单地用自然界的规律,如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来解释。简言之,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即所谓的旧唯物主义的“精神分裂”[1]。而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到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同客观物质世界一样都是物质的活动,这就解决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里驱逐出去。

1.2认识论

在唯物论的指导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即认识论也得到了新的阐释。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贯彻于认识论的必然的理论结论。反映论的两个基本观点为:第一,认识是关于世界的主观映像;第二,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旧的唯物主义虽然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因为它单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去理解人的认识,把人对外界的认识看作消极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

值得注意的是,反映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

首先,在实践的观点上,反映论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指出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和能动性。

其次,在辩证的观点上,反映论指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绝不是像照镜子那样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辩证过程,即指出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辩证性。

同时,认识论的两大特点为摹写性与创造性。顾名思义,摹写性即反映的客观性,而创造性即人对客观事物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2.实践唯物主义指导下的语言观

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显示出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精辟独特的语言观也对当今语言哲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3],而且语言产生于实践。这也是语言观对语言的起源和本质的观点。更确切地说,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也创造了产生语言的主客观条件和可能。具体说来,第一,劳动产生了人们借助于语言进行交往的需要;第二,劳动创造了语言交往的主观条件;第三,劳动创造了语言的客观条件;第四,实践出成了语言符号的意指关系。在语言的本质这一问题的探讨中,语言观认为实践决定了语言和思维,而且语言和思维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1]。

因此,语言观是一种实践的语言观,是在能动的反映论为方法论指导下产生的科学的语言观。

3.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被当代语言学界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体验性。体验哲学指导下的语言观也是体验的,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4]。

3.1体验哲学的产生

体验哲学又称非客观主义理论,是Lakoff和Johnson在把西方哲学重新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非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客观主义,一般指的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因为它们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认为可以得到关于世界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客观主义已成为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石[5]。。而理性主义强调只有先天具有的推理能力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们错误地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截然分开,认为理性、思维、观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质环境的制约,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超验的,不依赖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3.2体验哲学的特性

体验性是体验哲学的特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心智的体验性、意义的体验性与思维的体验性。从传统的符号三角形语义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认为语言通过概念和指称来反映客观世界[6],其中的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种连接纽带。但是当代认知语言观承认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而且语言的体验观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即所谓的“心生而言立”。

4.历史唯物主义与体验哲学的异同

前面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指导下的语言观和体验哲学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将两者在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法和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4.1相同点

第一,在世界观方面,体验哲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摒弃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中的错误的观点,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既强调客观实在对认识的第一性地位,认为必须依据客观规律认识世界,又重视主观意识,主张认识活动不仅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且对客观现实有反作用。

第二,在方法论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体验哲学强调所谓的体验,即人们用自己的身体包括各种感觉器官通过互动的方式在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中体验,这与实践论要求人们需在亲身经历中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通过人的经验、理性和思维来认识客观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三,在辩证法方面,体验哲学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这与实践论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不尽相同。

第四,在成因上,历史唯物主义与体验哲学都反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反对单纯地强调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而主张把两者相结合,从实践中体验,进而得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4.2不同点

5.结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两者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不同点不是质的差别,而仅仅是量的不同而已。

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认知观方面提出了科学的见解,由于它是一种以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为社会历史背景而产生的并且是主要用来指导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理论,因此在语言观上不详尽的论述也是在人们的情理之中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它对近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的论述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的体验哲学在本质上同于的历史唯物观,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哲学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参考文献:

[1]钱伟量.语言与实践[M].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210.

[2]陶德麟,石云霞.基本原理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7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4]王寅.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3

[关键词]劳动;实践;;对象性活动

“劳动”“实践”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它们都既是活动本身也是人们交流思想常用到的概念。但是,具体到这两个概念的形成、确切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人们的理解往往又不是很明确,这种“日用而不知”的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许多误解、误读和误用由此而产生。作为唯物史观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实践”范畴有着深刻的认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经济学手稿及《资本论》等著作中进行过科学阐释。本文拟从理论源头梳理这两个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深入阐明其本质内涵、特性,辨析似是而非的问题,将这两个概念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无疑会对人们以劳动、实践范畴为基础探讨理论问题、进而深入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的活动与劳动概念的形成

从最普遍、最抽象也是最简单的意义上讲,劳动、实践是标示人的活动的范畴。劳动与实践两个概念有区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作为动物不同于植物,植物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无须活动就可以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动物属于化能异养型生物,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水和食物等营养物质才能维持生存。为了获得营养物质,动物、人就必须要不停地活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1](P555)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就无法获得营养物质,人也就无法生存。因此,人的自然存在与人的活动是直接同一、不可分割的。人从自然中获得营养物质的活动方式与动物的活动方式是根本不同的,动物是以直接占有的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自然界有什么就直接消费什么;而人则是通过劳动创造的方式满足,即人通过改造自然对象的直接存在状态,获得人工产品来满足需要。劳动是最早的标示人的活动的概念,它总是与满足人的食欲等自然需要的活动内在相关,与农业生产活动内在相关,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起初只作为农业劳动出现,然后才作为一般劳动得到承认。”[2](P115)就是说,人类社会越是早期,维护人基本生存的农业生产活动越是人的活动的核心内容;劳动与人的自然存在内在相联、不可分割;劳动成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的活动最初表现为“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即大量地频繁地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正是在这种本能劳动中,动物式的本能意识发展成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人的认识的指导、参与下,动物式的本能劳动发展成为制造工具的真正的人的劳动。人的意识超越于动物的意识之处在于,人的意识进化出认知活动过程和情意活动过程两个方面。认知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周围环境的认知、理解和反应,而情意活动则是人对自身需要、目的、愿望等状况的认知、理解和体验;前者为对象意识,后者为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对象意识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劳动的主体,是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是外部世界的主人,由此确立了主体意识,即人对自身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地位、主体的本质力量及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由此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因此,在劳动活动中,人是主体,对象是客体;人与对象的关系是主客体关系,劳动即是主客体对象性活动。“劳动”概念的本意即是人为了生存,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变换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有过详细论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1](P201-202)“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1](P205)由此可以说,劳动范畴的核心内涵,第一,劳动标示的是人的具体的改造对象的活动,具有感性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也就是说,劳动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现实活动,是运用物质手段直接改变现实事物、获得能够满足需要的人工产品的活动过程;第二,劳动标示的是满足人的自然欲求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说,生产满足人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是劳动的核心内涵。

二、实践范畴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是标示人的活动的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概念。。劳动范畴为什么需要超越呢?这是人的活动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冲破人既有认识的局限性的必然要求。人的创造人工产品的活动根本不同于动物的直接占有自然物品的活动,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主体的认识(知识)、情感(需要)、意志、理性等等渗透、参与其中,是劳动实现的主导因素。正因如此,人的劳动才与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但是,人对自身活动的完整认识并由此形成明确的概念,却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介绍的:货币主义把劳动理解为取得货币的活动,重商主义把劳动理解为商业劳动,重工主义把劳动理解为工业劳动,重农主义则仅把农业劳动看成是劳动。亚当•斯密基本揭示了劳动一般,他说,“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也就是劳动一般。劳动一般即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劳动概念,从人类思想史上来看,劳动一般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马克思肯定了斯密在劳动范畴上所作的理论贡献,并深刻指出:“这一步跨得多么艰难,多么巨大,只要看看连亚当•斯密本人还时时要回到重农主义,就可想见了。”[3](P41)由此也可以肯定,劳动一般的基本内涵强调的是劳动的具体性、现实性和客观性,如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随着人类活动的丰富和深化,强调人的活动主体性、标示人的活动丰富性的更高层次范畴也必然产生。实践概念由来已久。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不同,注意到人的活动是有人的目的、意志参与其中的活动。实践作为“实行”“践履”,是指贯彻目的的行动,是实现“知”的行为,是主体的意志行为。因此,实践范畴常常与道德行为相联,是指主体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如康德的实践理性思想。近代唯心主义思想家还进一步从能动性、创造性角度发展了实践的内涵,把实践从道德领域扩展到整个理性领域。黑格尔把实践活动看成是达到真理的内在环节,思想极为深刻,但是在他那里,实践活动不过是绝对理念自我运动过程的一个环节,本质上是一种非现实性的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提到实践概念,但他们理解的实践仅仅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或者谋取私利的个人行为,实践活动是细小的、零散的。近代以来,人类活动空前丰富,人们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艺术创造、科学试验等的内容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人类理智的力量突出显现,这是传统的劳动概念和实践范畴所不能涵盖的。用超越于劳动范畴之上的更抽象、更普遍因而也是更高层次的范畴来概括人类的活动,就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改造了旧实践观,确立了科学实践观。科学实践观强调: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这个规定,一方面,包涵着传统劳动范畴的核心内涵,表明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对现实对象的实实在在的改造过程;另一方面,实践是能动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和过程,它表明,人在劳动中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并通过人化自然直观自身、改造身内自然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基础性、始源性的活动,是人的其他一切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科技发明、政治活动、文化创造等等以生产活动为内容和基础,同时又超越其上,引领生产活动进入更加广阔的时空。

三、深入理解实践的内涵和本质特性

首先,要正确把握实践的内涵。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自然界中事物(如动物)之间的对象关系是固定的,狭窄的,有限的。草是兔子的对象,老鼠是猫的对象,等等。动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是自然形成的,天生就有,兔子生来就是吃草,老鼠的天敌就是猫;并且,草是兔子的生命,老鼠是猫的生命,动物与自然界是直接同一的。而在人与事物的对象性关系中,人与自然界不是直接同一的,“与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人主要不是以自然物质的现存形态为自己的对象,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事物的现存状态而后使它成为自己的对象的”[5](P256)。因此,一方面,人的对象是无限的,随着人的能力发展,人可以将任何存在物都变成他的对象。另一方面,重要的是,人以自己的创造物为对象,当人改变自然界直接存在性质的时候,人就在自然物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愿望、知识、情感和意志等人的本质力量,这个创造物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关于对象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曾经使用过这个概念。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主体,外化为客体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自我意识对象化就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费尔巴哈也把对象化与异化当作同一个词来使用,但他认为对象化的主体不是自我意识,而是人。马克思沿着费尔巴哈的思路,但他把对象化和异化区分开来,强调异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而对象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存在基础。马克思认为,对象化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对象中,并在对象中肯定、实现自己,对主体而言,这就是对象化。劳动及其产品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劳动产品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2](P91)对象化表明作为主体的人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通过劳动活动改变自然的自在形式,创造出人工产品,并在人工产品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主体将自身的需要、愿望、目的、知识、经验及情感、意志等渗透进对象之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产品上,创造出满足人的需要的人工产品;另一方面,对象客体虽然被改造过了,但是它的客观性并没有丧失,它仍然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而存在,它不仅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而运动,而且,也以自己的本性去规定主体,迫使主体服从自身的内在属性和规律。这样,主体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对象过程中,客体的客观属性和规律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沉淀在主体的目的、愿望、经验、知识、能力等之中,变成人的本质力量。与此同时,人创造人工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占有和享受。正是在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过程中,人在人化对象中直观自身,“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P97)。人在人化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过程中,通过反思、欣赏,知识与目的相结合,产生了理想;理想与情感相结合,产生了信念,由此,获得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意义世界,这个属人的世界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是人的创造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其次,要深刻认识实践的本质特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在于,实践具有能动创造性、社会历史性和普遍性。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动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享受的却不是自然品,而是人所创造的、自然所没有的人工产品。实践的创造性源自于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主要是人在动物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人的意识、思维及与思维密切相联的语言文字等中介工具系统。人的思维及语言文字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等特性,思维及文字的概括性使人的认识超越了感官的当下局限性;思维及文字的间接性使人的认识突破了时空限制。由此,人借助思维和语言文字,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观念世界。人总是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在观念世界中构筑体现主体的目的、愿望、理想、价值追求的可能性世界,即意义世界,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物质生活。由此,人在实践活动中,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文化世界,一个只有人才具有的精神生活世界,这是人的活动不断超越现存世界的源泉。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无论动物还是人,离开群体是无法独自生活的。。动物的社会是本能行为,而人的社会性活动是人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人能认识到个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结合为集体,形成社会力量,才能战胜自然。。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在于,人能够借助于劳动工具及语言文字等中介工具体系,将前一代人及自身这一代人的实践经验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代人;后代人总是在前人实践成果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把前人实践积累的人的本质力量纳入到自己的活动之中,壮大自己的本质力量和实践能力。因此,人的实践总是包含着以往发展全部成果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并不是意味着只有集体的联合的行动才是实践,个人的活动不是实践。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前者是实践的性质问题,后者属于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性质则是统一的。”[5](P365)实践的普遍性。实践具有能动创造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人们的一个个孤立的活动,不是偶然的、凌乱地发生的,而是彼此相联、内在相关,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动物与自然发生关系,仅仅是以与维持生命有关系为限,而人不仅仅与他所直接改造的具体的自然对象发生关系,而且指向整个自然。马克思指出:“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活动不单纯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而是超越本能活动的全面活动,“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2](P96-97)。。。。因此,在人的实践中,人在直接改造某一具体的对象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人与其他对象、及至整个世界的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普遍的关系。最后,要注意区分广义的实践和狭义的实践。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明确区别广义的实践与狭义的实践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所谓狭义的实践是指在认识论领域,与思想活动相对应的实践范畴,其含义是与对象发生现实关系、直接改变事物的活动,与劳动概念相近。而与其相对应的思想活动本质上是主体思想、观念范围内的活动。狭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思想活动是非现实性的活动。在认识论范围内强调实践与认识的区分是非常必要的。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思想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6](P7)。在谈到认识辩证过程时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认识论范围内,狭义的实践强调的是:与人的思想活动、精神活动相比,实践活动才是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活动,是实践决定思想、精神而不是相反。广义的实践概念是对人的活动的整体性的规定,除了指对外在自然界的直接变革和改造活动,还包括主体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等等,是一个内涵深广的范畴。在广义实践中,认识活动、思想活动内含在实践活动中,是实践的一个环节。广义的实践概念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普遍性、社会历史性等的本质特性。不理解广义的实践,就不能深刻理解人类活动的本质。

四、辨析两种观点

(一)关于实践的界限之争

在反思、深化20世纪以来中国的实践哲学研究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实践哲学研究中存在“泛实践论”倾向,即无限扩大实践的范围,把本来不属于实践范围的活动也归入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只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活动,不是人类活动的全部;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不是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能算是实践,不能把认识活动和思想活动也算作实践活动[8]。很多学者反对这种观点,强调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最一般抽象,是对人的活动的整体性的规定,应该包括对思维活动的规定。笔者认为,仅从狭义上理解实践的涵义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单纯否定狭义的实践概念也并不能把问题说清楚。需要对狭义的实践观的合理性作准确的解释和说明。在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上,在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上,理性的思想活动和感性的物质活动是有明确区分的,实践对理论的根本性意义是需要明确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它可以运用物质手段使现实事物直接发生改变,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而“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P152)。当然,超出这个范围,观念活动、思维活动是实践的内在环节,是人的活动的根本特性。

(二)关于实践的本体之争

实践本体论者主张,“‘世界本身是什么’与‘认为世界本身是什么’是同一个问题”。感性活动是一切观念的根据,而它本身是以自身为根据。因此,感性活动即实践才是一个真正的本体论范畴,即它是一切观念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根据[10](P80、84)。很多学者反对这一提法,如有学者指出:“实践论属于历史观或社会观的范围,不是世界观。”“在哲学中,世界观是最高的(层次最高,范围最大),是核心部分,实践观不是最高的,不是核心部分,不能以实践论取代世界观。”“这种辩解是把世界观问题同认识论问题混为一谈了。”[11]笔者认为,实践是一个关系性范畴,它同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范畴相比,不是一个类别的概念。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改造客体的活动,没有主体和客体,实践活动不可能产生,实践自身并不能独立存在。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一个古老问题,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意义,对此我们要尊重历史,不能借用这个概念而改变它本来的内涵。第二,实践与哲学基本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范畴,实践范畴不属于本体论范畴。实践是关系性范畴,实践功能再大,也必须以客观对象为前提和基础、以满足主体内在需要为根本目的。客观对象与主体需要是实践的两个基本关系要素,没有这两个要素也就无所谓实践。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高清海.哲学体系改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赵家祥.准确把握实践界限克服泛实践论倾向[J].学习与探索,2005,(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4

[论文摘要]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把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始终贯穿其中,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植,实践活动的人性化设计,认知评价指标的建立,都是基于大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丰富着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但德育的效果和影响力还是表现出不尽如人意之处。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在丰富和创新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准确的把握,或者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干预,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偏离了预期的轨道和要求。

所谓认知能力,是指人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而认知水平的提升,就是通过不断调整对事物认知的角度和衡量标准,使个体认知向着符合社会公共认知水平和公共道德标准方向发展,并接受一定的社会实践检验的过程。 ,以我为主,认识判断标准惟一化;。这些不成熟的表现成为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要取得这方面的突破和改进,需要以认知水平的提升为突破 口,有针对性地改善德育的途径。

一、 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自我认知是主体对自身的状态以及自身与外界关系的反映,它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在主体从事的实践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主体性条件。自我认知的形成是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它决定着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对象和方向“ 。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应以完善学生个性意识和形成对 自身与外界关系的理性认识为 目标。

1.完善大学生认知结构,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认知学派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用图式(schema)一词来描述认知结构,图式就是被内化的动作呤]。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理解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或者是已经被内化的行为状态。,学生头脑中知识结构愈合理 ,行为状态愈稳定愈能自觉 自主地同化更多的知识经验,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

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道德人格的认知,即对自身道德主体意识的认知,包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活动,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 自信和人格尊严等。其次,要弓}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与博、雅与俗、传统与现代等关系,形成一套相互渗透和自我发展的知识结构,为行为内化 、人格完善提供判断依据。再有,要引导学生优化其认知结构的“可辨性”和“稳固性”。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在环境与学习者的相互作用中,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增强知结构的辨别判断功能,使原有观念与外界影响产生有效动,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合理矫正。

认知的生成性是任何教育过程的逻辑特性,而德育过更强调这一点,因为德育是要求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程。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外在的强化作用趋于减弱,来 自学生本身的内在的控制作用 日益增强。。由德认知上升到道德信念再落实到道德行为,是主体自然生的,而非外力强加的。

3.开展大学生 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自我认知教育,是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客体实施教育的动过程,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相渗透,共 同完成的双交叉活动。因此,不能单纯地把学生看作“客体”而忽视他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自我教育主体的参与是大生思想道德冲突和失衡的原动力 ,也是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引导大学生 自我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特别要在大学发生道德认知冲突和失衡时 ,对大学生进行恰 当的引导,促进大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

二、社会价值观念与法律意识的根植

1.加强时事与政策教育,在充分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提认知水平

让大学生们充分自觉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 ,正确把握国情,并将其作为自觉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前提 ,这是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初衷,也是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转型期德育的发展空间首先是基于国家内部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社会发展进步,同时 ,其他国家 民族的相关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也正在影响着我国的发展进程。因此,认真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确立诚信意识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已基本成型,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 ,具有可塑性的“缺陷”,这主要是由于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形成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的巨大反差 ,导致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理念产生移位。

3.坚持社会公德和公共行为规范教育,强调入的社会权利和责任

学生道德认知的形成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它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根据皮亚杰的实证研究,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学校德育中,要培养学生形成某种品德或行为习惯 ,必须先教育学生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从这一角度上说 ,学生的道德认知首先是“告知”的,其次才是“自知的。。

三、实践教育与辅导活动的细节设计

社会实践教育符合认知教育的客观规律。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与社会之间开辟了一条通道,使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与推动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使促进个体认知水平的提升与接受社会价值标准的检验统一起来。

1.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性化、生活化设计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成为教育活动的一种行政指令,它必须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有利于消解传统德育普遍存在的空泛、教条、与现实脱节等弊端因而,在组织社会实践项 目时,有必要进行精心的人性化、生活化设计,人性化主要是针对于活动的形式化倾向,而生活化主要是针对于政治化倾向,使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参与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方案等。

2.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观察教育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环节,首先就需要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深入观察与分析,并在这~过程中使大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认识教育,获得思想认识的升华与进步。社会实践的观察教育,主要是通过接触、了解、观察社会实践 ,把社会实践前后的结果、情况、问题加以比较、对照,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形成和强化正确的思想认识。

3.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动参与性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就要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强化正确的思想、情感,实现思想意识的升华。投身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亲自证实和接受正确的理论,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的过程。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自运用思想理论,来证实和把握正确思想理论的真理性。进而增强运用正确思想理论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的自觉性。

四、思想道德评估体系中认知水平指标的引入

能力做出认知判断并对 自已的行为负责,因而忽略了对学生认知能力本身的评判及干预,而这恰恰正是德育工作最根本的作用因素。以学生思想道德评估为依托,合理引入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评指标,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措施。

1.政治品质评估。基于认知水平的评估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对祖国的感情,对国事的关心程度,是否维护国家利益,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积极要求上进,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是否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2.思想品质评估。思想品质是指个体的思想和观点,包括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具体的思想方法。基于认知水平的评估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学生对于周围同学、周围事物的态度看法,学生对于劳动和实践的态度 ,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是否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 ,是否能够辨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进步的人生理想。

3.道德品质评估。道德品质是知、情、意、行的集合体 ,主要包括文明修养、集体观念、生活作风等。;是否勤奋好学;是否具备诚信、谦逊、合作的良好品德 。

4.法纪品质评估。法纪品质 由法纪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构成。基于认知水平的评估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校规校纪的态度,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 ,是否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是否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格守法律。

学生思想道德评估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评估体系中认知水平指标的建立和应用,对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通过来自各种渠道的评价信息的反馈 ,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思考认知能力对个人思想成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强化认知水平要接受外界评价的意识 ,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调整个人认知标准,拉近与社会公共道德认知要求的距离。

注释

[1]马嘉.自我意识:舆论主体的当代诉求[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1):140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5

关键词: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岗位与基地建设分析;内涵;分类;特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7-02

一、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的内涵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之外,深入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良好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提升社会认知、增强社会责任。2007年,山东大学在全国首次提出“岗位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所谓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指的是大学生深入公司、事业单位等具体组织中,在一定持续时间段内,从事某一岗位的具体工作。它与之前的“调研”、“志愿服务”等类型不同,不在以外在的眼光感悟社会,而是亲身体验社会的某一行业和岗位,其中,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可以分为非专业型的岗位体验和专业型的岗位体验。非专业型的岗位体验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而专业型的岗位体验则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特别像山东大学这样的高校,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每年都要开展实践活动,就使得社会实践的学生基数大量增加。其中很大部分比例的学生都会选择岗位体验类实践。二是岗位相对比较固定,能够长时间存在。这样,在保障岗位数量的同时,也宜于实践的组织和经验总结,推进实践的发展。三是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把大学生的岗位需求和社会的人力需求对接起来。这种信息渠道可以发展为信息平台,甚至是专门的第三方组织。四是在实践经费和相关法律问题上有相关的保障机制。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岗位”及提供岗位的社会实践基地问题。

二、岗位体验的岗位分类及特性

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存在着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实践岗位在专业需求、时间、技术密集程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由此带来岗位体验实践的管理方式上的差别。按照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可以分为专业型岗位体验和非专业型岗位体验。同样的岗位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不同类型的。如某机械设备制造公司的生产岗位对机械制造的同学就是专业岗位,而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同学就是非专业岗位。在能力培养上来说,专业型岗位实践重在对专业素养的培育和锻炼提升,非专业型岗位实践则存在着更多的“体验”意味,增强感性认识。有些岗位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只能由专业符合的学生参加,比如伤病员护理等,有的岗位是半专业性的,专业符合的学生参加最好,相近的也可以,非专业的学生经过短期培训也能够胜任,如流水线制造工人。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分为长期岗位、短期岗位和临时岗位。有些岗位如制造类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长期固定岗位,这种岗位稳定,易于管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三到四年的时间内可以一直从事这种岗位,那就可以说是长期岗位。1-2年内存在的岗位可以称为短期岗位。临时性用工的岗位也存在,数量较少。此外,按照岗位的组织单位属性可以分为企业岗位,事业岗位等。企业岗位会比较重视经济效益。长远看,学生参加企业岗位应该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才能保障岗位的长期运作。

三、实践岗位的探求、挖掘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在同学们中的欢迎度是比较高的。但经过调查发现,同学们虽然很乐意参与这类型的实践,但不知道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岗位。多数问题其实都涉及了岗位的探求和管理问题。。一是以学校为主导的岗位探求模式。。这属于自我推荐型。二是以岗位提供方为主导的模式。这类似企业的“招工”或“校园招聘”。当企业或事业单位出现岗位人才需求时,会主动在相关媒体上信息。目前的调查看,这种模式的岗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用工需求。这类工作岗位一般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半专业型岗位。大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就能够上岗。企业在某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出现生产紧张、工人不足的情况,如果这时雇佣一般社会人员,成本会比较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不能保障。因此,大学生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二类是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这类岗位大多带有志愿服务的意味。如某地区召开大型会议或其他纪念活动、运动会等会务服务;某地方街道办事处开展某项治理活动,完成上级部门的特殊活动如人口普查等。三是以第三方为主导的模式。第三方是指除了学校方(团委、其他学生管理机构和学生本人)和岗位提供方(企业或事业单位)外的其他机构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而后进行。这种第三方组织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和团组织,专门的非政府组织或中介。

四、基于岗位体验类实践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要长期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充足数量的岗位,而充足数量的岗位的建立和维护,必须依赖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因此,基地建设是岗位体验类实践的基础保障。

1.基地有数量充足的非临时性岗位。每年至少可以容纳15人以上开展实践。

2.基地的岗位体验性强。或具备较明确的专业性,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有衔接,有关联。参与此岗位有利于提示学生的专业素养。或着岗位属于非专业性岗位,但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社会认知、与人沟通交流等基础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街道居委会干部挂职岗位。

3.基地具有良好的指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如按照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运行的加工制造类企业。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企业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人担当指导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4.基地具备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条件。这一点是所有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都必须具备的。如食宿条件、安全保障等。之所以在岗位体验类实践基地的条件中提出,是因为岗位体验类实践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对学生的基本保障要求应更高些。以上四点是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基地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学校团组织还应该认真考虑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否复合基地的生产运作要求,能否为基地带来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岗位体验类型的社会实践是对基地单位的生产运作影响最大的实践类型。与岗位实践比较起来,其他活动都是从接触单位,而岗位体验类实践活动则不同,大学生进入到单位后,会直接参与到单位的生产运行中,学生的实践成果对单位的劳动成果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察,看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础素质能不能有效担当起所实践的岗位职责。至少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后能够胜任岗位。基地的良好运转,不能单纯依靠基地与学校的良好关系,也不能单纯依靠基地与学生本人的劳动合同关系。要考虑能否建立学校-基地-学生三者都受益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学生在第一次参与岗位体验时,兴趣较大,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就会非常熟悉企业的生产运作。这时厂家希望继续开展实践。而大学生们的热情却已经减退,失去了新鲜感,就会退出岗位实践。

1.明确岗位对专业素质的需求,选派能够胜任、或短期培训会能够胜任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2.明确岗位是有偿服务还是免费体验。要求签署三方实践协议。

3.在同一个基地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岗位体验服务模式。如同一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熟练程度、不同性质的岗位体验。针对第一次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体验式实践,企业不发放报酬。针对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参加同一岗位的,熟练了岗位需求的学生,进行用工式实践,公司按照学生的生产成果发放报酬。针对特别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甚至可以签署长期合同,直至就业合同等。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6

关键词:劳技课;学生;探究能力;新课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19-01

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劳技课教学中的新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传统的劳技课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活动的模仿,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指定作品的制作,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课程标准对劳技课教学的要求更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强调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挖掘,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较强的时期,教师在劳技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条件,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实践操作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在《泥条盘笔筒》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说明自己动手制作笔筒。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明显的发现许多同学盘的笔筒不能保持平衡。这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这些笔筒会东倒西歪而不是平衡的站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地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的具体情况,告知学生笔筒站不直是因为重心不稳,让他们再思考怎样才能让笔筒又好看又能站稳。这样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究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积极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锻炼

实践操作是劳技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更快提高。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保持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彩塑小动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之前,可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动物制作比赛,看谁的小动物制作既快又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拿出自己制作的小动物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制作的要领。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教材知识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体会到探究学习中的乐趣和信心,激发探究欲望,促进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进行劳技课外实践的锻炼,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

劳技课外实践是对学生劳技课堂实践的延续和补充,也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课外活动。教师在劳技课的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意识。在劳技课之外,教师积极开展与劳技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在劳技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的锻炼,帮助他们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如在讲到果树栽培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要在课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按照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亲手去栽培果树,让他们在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中进行学习探究,加深对劳技知识的认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劳技课外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实际生活的认识和感知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实践力和创造力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劳技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在实际的劳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地结合,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积极开展的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对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浦惠琴.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