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量不适宜
结束后,幼儿的背后没有微汗或大汗淋漓,这些都是运动量不适宜的表现。特别是在秋冬季,如果幼儿的运动量过小,对他身体的刺激就会相应的减弱,从而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如果幼儿的运动量过大,又很容易产生疲劳,也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所以要确保幼儿的运动量,我们不但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策略一:设计合理,运动量适宜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根据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环节设计要合理,运动量要适宜。在体育活动前,可和幼儿做一些热身运动,来活动舒展四肢;活动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弱到强、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后再安排一些舒缓的律动或小游戏,这样使幼儿在活动中的运动量由小到大再到小。
策略二:活动紧凑,减少等待
活动中应尽量减少说教和频繁更换器械,确保幼儿都有充分运动的时间、减少等待,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以及运动的效率和强度。在组织幼儿进行练习时,也应少用“接力式”多用“循环式”,以此来保证每个运动环节的紧凑。器械的使用也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器械,并使器械的功能发挥最大化。
策略三:形式多样,情境中保持运动兴趣
《指南》指出:“幼儿期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严格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切勿以成人的思维,妄图一蹴而就、拔苗助长”。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如:小、中班幼儿,对动物的角色比较感兴趣,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大班的幼儿,可以创设一些学习、闯关等情境。还可以从器械的外形、重量、大小,器械使用的规则等方面来增加运动的兴趣。如:自选体育活动踩高跷,我们在提供踩高跷的器械时,可根据幼儿自身运动发展的特点,提供由旺仔牛奶罐、奶粉罐等材料制作的高跷。幼儿在刚接触时,可根据动作发展水平的不同,自由选择不同高、矮的高跷,进行练习单脚走、双脚走、绕障碍物走等。形式的多样,使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运动的兴趣,从而确保幼儿的运动量。
问题二: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由于教师疏于指导,体育活动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嬉戏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尽兴、安全就行了。因此,有时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在交代了一些常规要求后,就提供一些手持轻便的体育器械,如:飞盘、呼啦圈、皮球、纸球等,让幼儿自由游戏。虽然幼儿也玩得很高兴,但体育活动的特性似乎被淡化了,并没有起到以运动来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等能力的发展。
策略一:善于观察、及时调整
。如:在中班“跳跳乐”体育活动中,我提供了用一些饮料瓶组成的同高度的障碍物,供幼儿分组练习跨跳。活动开展后我发现,这个高度对于中班有的幼儿来说有点低了,因为每一个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语言和习惯,在运动中的能力差异也很明显。所以当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很轻松地跨跳过去,在幼儿反复练习几次后,很快就失去了活动兴趣,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材料,增加了低组(饮料瓶组成的障碍物)、高组(奶粉罐组成的障碍物)、最高组(平衡木),然后让每个幼儿进行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再次进行尝试练习。当幼儿能连续三次跨跳高组的障碍物后,才能挑战最高组的障碍物,如果幼儿在最高组,不能连续三次跨跳过障碍物,就应返回高组进行重新练习。活动中高度不同的变化对幼儿形成了新的挑战,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同时也保持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
策略二:“运动”、“游戏”、“指导”三位一体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以幼儿得到充分运动为目的,多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运用有效的指导来提升幼儿的运动技能,那么如何使运动、游戏、指导三位一体呢?例如:在小班体育活动“蚂蚁搬豆”中手膝着地爬行的动作,在幼儿还不会走路前就已基本获得了,因此,在活动中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游戏,来改变爬的不同形式,如让幼儿进行大步爬、间隔爬、手脚着地爬等。通过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来挑战幼儿自身的能力,同时又在活动中赋予了幼儿蚂蚁搬豆的情境,让幼儿在宽松、自主的游戏氛围中,在适当的示范、指导下充分进行运动,最终让幼儿在运动中掌握技能、锻炼身体。
问题三:强调技能,忽视了意志品质的培养
《指南》指出:“3-6岁的幼儿是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但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还是不能以单纯的技能练习为主,还应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及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等一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策略一:引导幼儿在运动中遵守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体育活动之前,要提出有针对的要求,并让幼儿尽量明确要求,让幼儿有规可循;活动中,应及时帮助幼儿理解要求,从而遵守规则。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则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商讨制定运动规则,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由他律变成自律,从而养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策略二: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挑战
。如:小班一名胆小的幼儿在参加平衡练习的活动时,刚开始,畏惧胆怯不敢上平衡木,我们可以先扶着他的手走,然后逐渐过渡到牵我们的一根手指走,多次尝试练习后,再鼓励他勇敢地挑战自己,独立完成走平衡木。
策略三:支持幼儿在运动中合作交往
练习固然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不二法门,但受时间、精力、情绪、心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轮复习旷日持久的题海鏖兵,机械重复的题型训练,严重压抑和消耗了学生的才情和兴趣,使语文复习变得僵硬冰冷、面目可憎,仅靠教师挤牙膏式的强力催动,在学科学习中语文就会渐趋边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二轮的专题复习就应在指导方法上有别于一轮复习而求突破,在课堂的“灵”与“活”上做文章,讲求共性就是“功”,讲求个性就是“利”,让有效的方法成为复习效益的倍增器,把练习课变成语文实践的活动课,以探究、合作、乐学、高效引领二轮复习。现将我们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开展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归纳如下。
其一,辨识语病,从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基本要求如下:(1)识名目:能够熟练准确地列举出《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名称,(2)分细类:了解前四种是结构性语病,后两种是语义性语病,能够说出这两类语病的根本区别,把握每种语病的具体表现;(3)集病例:能够搜集典型例句来支撑上述分类梳理的结果。
其二,正确使用熟语,从积累知识、提高辨析能力的角度出发。基本要求如下:(1)厚积累:借助词典完成原始积累,建立成语积累本,每天查、写、记十个;(2)群共享:小组内化,互通有无;(3)理方法:明词性,分谦敬,辨色彩,看对象,查范围,解两义,抓语素;(4)类归纳:分类归纳特例,使厚积的知识催化出敏锐灵活的运用能力。
其三,诗歌鉴赏。(1)抓本钱:先入为主,以笔记整理的方式奠定诗歌鉴赏的知识基础的本钱,让分析思维有抓手,主观表达有术语。具体到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别、景物形象(画面)的描绘方式及意境特点,事物形象的人格化特点;诗歌语言涉及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炼字炼句;形象塑造、主题表现、情感表达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的术语用词。(2)读赏析,扩视野:大量诵读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唐宋诗词及赏析文字,丰富对画面想象、意境涵咏、主题提炼、术语表达等方面的认知。(3)审题型,定格式:给出不同题干要求和题型的解答思路,分层次设要点,给出基本的条理格式。
其四,文言阅读理解。实词通则文言通,为此,(1)转观念。结合实例认识四个“宁可”:宁可将文言文的意思理解得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宁可将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理解为两个单音节的词;宁可将看起来像虚词的词理解为实词;宁可将这个词理解为动词。(2)夯基础。文言实词全梳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认特征: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3)明方法。找动词法:①有动词,则准确地解释这个动词,看这个动词是否活用(使动、被动)。向前找主语,若无主语可考虑是不是主语省略句。有主语,解释这个主语并考虑是不是被动句。向后找宾语,若无宾语可考虑是不是宾语省略句。有宾语,解释这个宾语并考虑是不是使动用法。②没有动词,则考虑是否由别的词活用为动词,是不是使动或意动的用法。句子考虑是不是判断句,是不是谓语省略句。
其五,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明意图。。(2)练方法。筛选信息要精,验证信息要准,比照信息要细。文学类文本:(1)伴读注解,典型引路,引领学生熟悉文本中鉴赏的具体材料和思考的触发点。(2)分类总结,以点带面,讨论归纳情节类、环境类、形象类、语言类、主旨类、技巧类等题型的答题模板。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保健室的认识是“注射疫苗的地方或是幼儿受伤了,应该立即带去上药的地方”;家长更是把保健室作为“安排幼儿正确服药的机构”,这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们没有真正了解保健室职责与功能与幼儿园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有何种关系。
那么,保健室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呢?
事实上,卫生部门的要求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有关规定,幼儿园保健室职责有如下几条:
组织实施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度;晨检;食品质量检查;制订食谱,做好营养分析,搭配和改善幼儿膳食;对体质异常幼儿和慢性病幼儿进行管理;每半年测量幼儿身体发展状况;向家长和教职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由此看来,保健室身兼数职,掌握着幼儿园最为重要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和保健服务的质量。。
二、制定科学的方案指导教师和家长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我园自承担全军“幼儿体育规范化研究”课题三年来,保健室在兰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先后四次对我园幼儿进行了体质监测。2006年10月中旬第一次体质监测结束后,保健室所做报告中分析指出,我园半数以上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不达标:12%的幼儿为肥胖症患儿,19%的幼儿表现为营养不均衡或营养过剩。该报告使教师和家长都为这类幼儿焦心不已,教师和家长们提出采用简单地增强运动强度和延长运动时间以及粗暴地减少幼儿饮食数量、次数的方式强迫幼儿摆脱亚健康状态,保健室认为这种方案容易使幼儿产生抵抗情绪,不肯配合,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了科学的为肥胖儿“瘦身”和帮助营养不均衡患儿改善体质的方案。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保健室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肥胖度幼儿的多样化需要制定了相应的“瘦身食谱”和科学的“运动安排计划”,这使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摘掉不健康的帽子,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成为可能。
三、定期体测,给出体育活动指导意见和食谱方案
1、充当监督员: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测,监督体质数据变化。
3~6岁幼儿生长发育很快,不仅仅表现在外显的身高、体重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平衡、协调、柔韧和力量等能力的增强。。我园曾经有一名幼儿,走路时腰背总是挺不直,腿脚内八字,行进步走的时候还表现左右摇晃的现象。教师简单的认为该幼儿缺钙,向家长建议补钙。家长为该幼儿补钙一段时间后前往医院检查,钙质已经显示充足,但是孩子依然腰背不直,走路左摇右晃。保健室的医生告诉我们从该幼儿的体质监测数据来看,他身高相比同龄幼儿偏低,平衡能力弱,协调性较差,针对这类幼儿不仅仅要求其增加钙质,也要注意加强在平衡和协调方面的训练,以纠正腰背不直,走路左摇右晃。所以,幼儿园保健室通过对幼儿进行定期的体质监测,从数据上观察幼儿诸如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和平衡、协调、柔韧等各方面能力的变化,及时向老师、家长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
2、充当指导员:依照监测结果分析,指导教师科学地安排好体育活动。
部分学者认为大多数幼儿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相当贫乏,导致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方法和手段针对性不强,也不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活动的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等。借我园承担的全军课题的良机,我园保健室在兰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先后四次对实验班幼儿与对照班幼儿进行了体质监测,掌握了先进的测量技术,提高了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体质检测资料,我园保健室实行专人负责、合作建档的措施,原始资料集体收集,然后专人负责整理;重新制订了各班次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逐步完善各种统计资料,做到管理有序,查而有据。对每一名幼儿每一次的体质监测结果,保健室的工作人员都做了详细分析和对比,针对幼儿在体质监测中的表现制定下一阶段健康活动开展的的建议书,包括对活动类型、活动量和活动密度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这份建议书为教师和家长们指明了科学地安排不同体质特征幼儿群体体育活动的方向。例如,针对园内的肥胖儿,保健室建议把肥胖儿集中起来进行相对活动量较大、密度较高、动作训练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同时,保健室也根据不同体质幼儿需要制定了较为均衡的营养食谱,迎合体弱儿及肥胖儿等特殊幼儿群体的需要。
3、充当宣传员:举办“体育活动好处多”宣传专栏,积极与家长沟通。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如:
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
鞋袜。
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1.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2.会自己系鞋带。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
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
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1.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
开门。
2.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3.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
4.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
教育。如: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
方法。如:
。
。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一、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幼儿身体素质不容乐观。。而这些动作在我国家长和老师看来是十分危险的,家长怕孩子摔伤,幼儿园怕出事故。目前,我国多数家庭都是多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重视对幼儿吃穿玩乐、智力开发和特长学习等方面的投入,但是对于体质锻炼往往不重视。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国民体质是国之根本,因此,幼儿园更要重视幼儿的身体锻炼,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结合实际,制订体育活动计划
2016年,我园在原有体育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课题,开始在全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一是我们举行了隆重的课题开题仪式,以此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活动顺利实施。二是做好课题开展活动安排。经过认真商量、讨论,制订了幼儿园体育课题研究计划,结合季节特征和幼儿园工作,规划不同阶段活动内容,有序推进教研活动开展。
三、抓好落实,分段推进活动
课题活动关键在落实。根据制订的教科研计划,分阶段、有目标地开展课题活动。一是设计与添置大型户外体育器械。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械,组织教师研究体育器械的玩法,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好物质准备。二是开展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看法和建议,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三是创编民间体育小游戏。鼓励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我省地域文化特点,创编出形式多拥摹⒑猛娴拿窦涮逵小游戏,并按照幼儿年龄特点编成教材,每天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四是开展创新体育教学活动和听评课活动。5名教师为一组,进行研课、磨课、授课,最终设计出优秀的体育教学活动教案。五是开展“一物多玩”活动。各班创编出体育器械“一物多玩”的玩法,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幼儿的体质锻炼。六是通过对比幼儿身体的变化,定期进行达标评估。七是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冬季运动会、音乐体操评比、民间体育游戏等,保证课题实施,促进幼儿体质发展和提高。
四、交流总结,认真梳理成果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题交流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理归档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翔实资料。同时,认真归纳了取得的成果:一是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意志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幼儿体质增强,在园发病率明显降低。二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明显增强。三是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提升。
一、尊重差异,提供多元的、可选择的体育活动环境和材料
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我们应该为不同的幼儿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使每个幼儿都能喜欢体育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精心设计了幼儿体育活动的环境,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
在活动场地的安排上,我们因地制宜,巧用活用有限的活动空间,尽量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体育活动环境。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对“顶沙包过小桥”的游戏不再感兴趣时,便改变游戏的计划,变换游戏的玩法,组织新的平衡游戏,使幼儿保持对本活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器材的提供直接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影响幼儿锻炼的效果。因此,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是开放的、丰富的、可选择的。为了满足每个幼儿活动的需要,我们通过教师自制、幼儿动手做、家长协作和废旧利用等方法来丰富体育活动的材料。如:在“空罐娃娃”的教学中,笔者用易拉罐制作成贴近幼儿生活的娃娃,用布条、珠子、皮筋等作为辅助材料来装饰,使其能够开展跑、跳、平衡等多种练习,给幼儿选择活动的自由。还用易拉罐制作了高跷,用娃哈哈瓶做成拉力器,用布和棉花缝制了拳击袋等,发动家长为孩子缝制了沙包,做了毽子、飞镖等小巧轻便的体育玩具,丰富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的机会。
二、在自主开放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激励创造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应该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过程的设计、场地的布置、活动的评价等。以游戏“炸暗堡”为例,活动前,笔者先组织幼儿讨论“敌人”的“封锁线”应该用什么材料来做,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用毛线,有人说用牛筋,还有人说用布条。笔者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在钻过“敌人”防线时的情形?一位幼儿提议在线上挂一些铃铛,如果一不小心碰到铃铛,铃铛就会响起来,别人就会知道。他的这个主意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笔者也暗暗惊讶幼儿的创造力。同样的,幼儿通过比较,在纸板和积木中选择了用积木搭成一条小河,因为积木有宽度,又有一定的高度,为“”“炸暗保”增加了一些惊险和刺激。最后讨论“炸暗保”用什么材料投掷时,幼儿又激烈地争论起来,有的说用皮球扔,有的说用纸团掷,还有的说用沙包投,笔者及时肯定了大家的想法,建议他们在玩游戏时,试着用不同的材料投掷,看看哪一种材料投掷的效果最好。游戏结束后,幼儿跑来叽叽喳喳地说:“老师,我扔沙包时一投就打中了。”“我觉得纸团轻飘飘的,不容易打中。”“皮球很轻,扔得不远,没打着。”幼儿在自己亲历的活动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了问题,真正成了体育活动的主人,既锻炼了身体,又激发了创造潜能。
三、改变评价方法,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自信,获得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