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xx年财务工作总结
纵观20xx年财务工作,不尽人意,没有能完全发挥发挥到财务的作用,作为会计人员本该对公司费用了如指掌,但是今年很失败,没有对费用分析过,自然就没有发挥好财务控制成本的作用,也没有起到为公司管理层提供预测、决策的依据的作用。
一些费用款项的预支,必须要有财务总监,总经理签字才可以打款,但是公司财务总监总经理经常不在,保证了财务的正常流程就保证不了及时性,保证不了工作效率。
以上是个人感觉财务工作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任何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这里面我能看到和感觉到的还有个别员工,财务意淡薄,个别人员无视,我行我素,对财务制度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全面,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很多基本错误,具体表现在;
1. 费用电子表格提交不及时
2、费用票据提交不准时
3、费用补报现场严重
4、对账不及时,包括个人的和项目上的
5. 个人平时不定期做账记账,每月提交的报表不严谨,公司定期对账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帐多不上。
5. 对50%没有理解,导致报账错误
6. 公司油费报销制度不理解,以每次加油票累加作为报销依据,而非按照公里数
7、每月不清账不签字留下很多的弊端会
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个人剖析如下:
第一、执行力不够,对财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只做到了通知、传达到位,但是却保证不了结果;
第二、知识不够,对于财务只懂基础的理论,没有过系统的工作经验,很多事情没有考虑到,造成了一些工作上的不顺利;
第三、基础工作没做好,一些流程没有严格按照正规走,平时工作没做好,给年终对账造成了麻烦,对原始票据的保存没有做到位,对后来的查账造成了很大影响。
第四,公司的制度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莲山 课件>个别制度细则已经不适合公司目前的发展态势。
第五,深层次的原因: 个人觉得,公司没有统一的帐户,出现多个帐户交叉打款,大多笔支出收入,不经过我手,或者没有相关知会我的流程,想对账,也觉得很困难,需要和多人逐个对,这个过程难免会出现很多遗漏。
二、20xx年财务工作展望
总结20xx年的工作教训,20xx年关于对财务工作的一些想法,认为自己的工作都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财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
一丝不苟的按照制度开展执行财务工作,任何主管,任何员工不按照财务流程走捷径,要敢于坚持原则,并告知主管员工这样做不符合流程, 除非财务制度改变,才能改变流程。
新的一年重点把精力放在财务工作上,让财务走上正规化,对提交的每一个数字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公司负责。扩大知识面,提高视野高度,学习税收方面知识,为公司发展做准备。
提高对资金的敏锐度,了解每个项目的资金占用情况,回款进度,公司管理销售财务费用变化情况,潜在的一些费用,了解公司费用的大致趋向,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
1、每月2号前电子表格不提交的,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处理,后期提交时让其直接主管告诉财务主管,财务主管通知会计人员准予报销才可以报。
2、为了统计大区费用,销售人员跑的不是自己的项目的要注明,不注明的计入自己的大区费用核算,后期不调回。
3、每月报销的票据以电子表格或时间为准整理好,填写费用报销单并签字,以作为报销单据,
4、项目上的费用,每月项目负责人仔细审查,有疑问及时提出,财务部不接受后期提出质疑
5、费用补报流程,原则上不接受补报,特殊情况经过直接主管、财务总监、总经理同意签字才可补报
6、严禁坐支现象
7、票据对应的情况,采购部的材料单子和项目经理的物流单子每月都要对得上
8、对押金,定金的处理,
9、需要工程部把各项目施工队信息(合同额及支付计划)按月提交财务部,以便于统计项目费用及付款计划。
10、汲取教训,今年会把票据按月按人整理好,保存好,以备查账用。
关键词:监狱财务;制度;问题;措施
一、我国监狱系统财务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监狱系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遵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框架设计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的形式。具体实施过程中,监狱会在每年的三季度,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当年的工作任务编制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经常性经费预算、专项经费预算及其他收支预算,并报送省市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核定拨款数额并下发各监狱。监狱系统在日常运作中主要有如下三种制度:一是国库集中制,即由各监狱分散管理经费资金的方式转变为财政部门统一集中管理的方式,由原来的各监狱按实拨资金方式管理财政性资金变为市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二是政府采购制,即为了有效杜绝采购工作中的各种腐败行为,将原有的各监狱自己按需分散零购转变为政府统一招标购买;三是公务卡采购制度,即监狱工作人员因公外出不再采用“出差人员现金支付后据票报销”的制度,而是使用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待出差结束后凭发票及凭证向财务部门申报,审核通过后再将报销款项划转至公务卡中,因为整个过程避免了出差人员接触现金,从而抑制了报销中大量存在的多开、虚开发票的现象。
二、监狱财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我国监狱系统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现行粗放式的预算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直接导致了监狱经费资金的短缺或过量,加大了财务执行过程中的难度,难以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控制支出功能。
2.经费支出界限难以确定监狱独特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定位,造成监狱系统的经费支出名目繁多,涉及面很广,由于存在大量的政策性强制支出,带来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之间、专项经费内部各项明细费用以及经常性经费内部各项明细费用界限难以确认,极大的增加了财务制度的执行难度。如在经常性费用项目中,监狱警察的狱内侦查费用、罪犯特情费用等是计入监狱警察经费的公务费还是狱政业务费,就难以界定,经费支出界限难以确定就势必会影响监狱各项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形中也加大了财务制度执行的困难。
3.监狱特殊人员费用开支难以处理监狱是执行刑罚的特殊政府机构,为了对犯罪分子形成威慑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改造,需要长期驻有武警、检察院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员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在现有的监狱财务制度中,并没有对这些长期驻守人员的水电气等公用经费进行明确规定,以致常驻人员的补助经费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类似的难以进行会计确认和账务处理的经费支出普遍存在,也增加了财务制度执行的难度。
4.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脱离实际我国现行的监狱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按照现有的规定,实际工作中的很多资产,即使是使用了一年以上的物品,都是难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的,如按照相关规定,监狱自行采购的图书是视作监狱固定资产的,但是如果丢失了一本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图书,因其单位价值达不到规定标准,同时又非大批物资,是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的流程进行处理的,但是积少成多,类似的情况多次发生同样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强化监狱财务制度执行力度措施
1.强化预算管理与普通的企业类似,监狱的财务预算是监狱依据其职责以及工作任务的具体需要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能够全面的反映出监狱的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能有效地指导监狱的各项财务活动。提升监狱的财务制度执行,就要真正强化监狱的预算管理,并从预算的编制工作着手进行预算全流程的监督,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化的发挥预算经费的效益,也能直接促进监狱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2.加强对财务经费的分类管理
监狱系统现行的财务制度对各类经费的划分不明确,经常出现资金混用、错用的不规范现象,直接造成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难度加大。以监狱目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为例,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实际管理中难以把握,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监狱系统要分类管理各类资金资产,划定可行、适度、合理合法的经费支出界限,尤其是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的区分,前者主要区分设施维修费用、技术装备费用以及各明细科目,后者主要区分罪犯改造经费与监狱执法经费等。在各项经费分类管理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监狱经费的使用。同时对一些管理方式已经落后或者不适应监狱自身实际的某些经费管理办法,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减轻监狱财务人员在制度执行中的困难。
3.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控制监督 佷
监狱财务制度的目标化、具体化程度直接关乎财务制度执行的力度,因此监狱系统要不断完善内控监督机制,建立起适应时展要求的内部稽核制度。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任务分工,既要做到高效运作、相互协作,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制衡监督,防止监督缺)失带来的违纪腐败。此外,加强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也是切实做好内部控制监督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销;诚信机制;改良
财务报销诚信机制是保障高校资金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财务报销流程具备诚信,才能保证财务报销的真实性以及合法合理性。可见财务报销诚信机制不仅是保证高校资金安全的一种制度,更是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制度。
一、高校财务报销诚信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财务报销诚信机制的现状
一般高校的财务报销流程如下:
首先票据经手人持票据到财务窗口办事处审核原始单据,而且详细填写财务支出审批表;接着财务人员审核原始单据盖章,并且将报销单据按照不同业务类型分好类,办理后续的审批签字,最后再拿回财务部门进行报销支付工作。虽然表面上看这些财务报销流程视乎清楚,但是没有全面的对这些原始单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来确定单据的真实可靠性,导致财务报销诚信度低。
(二)高校财务报销诚信机制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业务日渐复杂,财务工作人员技能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校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加上国家财政拨款,资金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财务报销业务剧增,以至于财务报销诚信管理难度加大。财务人员在长时间压力、任务重的情况下,审核人员工作日忙于算账、报账,不具备充足的学习时间,更没有外出交流培训的机会,所以造成财务人员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创新不足,综合素质不高。
2.财务报销制度改良缓慢,报销范围难把握,造假现象产生
由于现实经费的不确定,部分经费报销标准远远低于实际,这给财务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一些困难,时不时会遇到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报销事项,造成财务人员报销的灵活性和原则性把握困难,与经手人沟通不好就容易产生矛盾。财务报销制度改良缓慢,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经济模式以调整报销事项的范围和标准,给滋生票据失真、造假的现象提供了机会。
3.财务人员与报销人员沟通效率不高
高校的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中,财务人员比较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财务制度,清楚学校领导的审批程序,可是各报销人员缺乏财务知识,所以对有关财务信息的理解有偏差,而且学校的报销制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由此造成报销人员在办理报销业务时多做工作了,或者退回票据要求报销人更正,这种沟通的不畅极易造成报销人对财务部门的不满,甚至与财务人员产生矛盾,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高校财务报销诚信机制发改良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第一,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财务人员而言,学习会计知识并不是某个阶段受一次教育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第二,推行会计人员内部交流和轮岗制度,也是符合内部控制的需要。通过会计人员内部交流和轮岗制度,报销审核人员可以掌握会计核算的多岗位工作技能;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培养财务工作中的“多面手”。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报销制度
建立健全差旅费、科研经费、学科建设费、学生实习费等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各级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高校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审核程序,减少主观判断的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核算质量,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有序的进行,促进事业发展。科学合理的财务报销制度,可以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优化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
(三)普及财务知识,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由于不同的人群所涉及的经费报销类别不同,所以普及财务知识必须具有针对性。如各类具有审批权的人员,应普及学校各项财经制度,使其了解各项经费的支出范围、用途及自己的审批权限;对各学院、处、部报账经办人员,应熟知相关财经制度及学校常规性的财务报销程序,使其能够承担日常的业务报销工作;财务部门还要建立起决策层、管理层、业务层的分级信息披露机制,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充分利用财务网络平台对财务报销制度、财务报销流程、财务报销服务指南进行,提供财务信息查询,如职工工资查询,个人往来款项查询等,同时构建互动交流平台,及时回复师生员工提出的问题。
三、结语
。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学校习惯的财务报销诚信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以此来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本文的研究成果能给部分高校带来参考借鉴的作用,而且加强财务报销诚信机制也将成为财务学术界重点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姚仲明.完善高校财务报销管理之我见[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35):56-57.
[2]王丽明.高校财务报销方式变革引发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33-33.
[3]张娟娟,马巧选.谈高校财务“报销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J].经济师,2016(3):100-101.
[4]郭敏.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会计制度 财务处理 影响
高等院校会计制度是在公共财政体制以及高等教育体制之上而进行改进、完善的,它对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进行了制度性规范,之前所应用的会计价值度主要针对高等院校会计行为以及财务管理进行规范,不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它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公共财务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而新会计制度的推出则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处理与解决,并且新会计制度的推出对我国高等院校会计账务处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高等院校公务卡改革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所谓的公务卡指的是在独立账户体制下,财政预算企业员工存有的、通常用于财务报销业务及财务支出的信用卡。此为公务业务全新结款模式,公务卡运作可归纳为“个人持卡支付,银行授信额度,单位报销偿还借款,财务监管”。基于财务单位需求,省级财务预算的各大高等院校详细推广公务卡报销机制,公务卡机制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支付机制的一种扩展。在国家财政集中支付机制在各大高等院校实施全方面推行后,高等院校的公务卡在报销上产生了很多问题,高等院校公务卡在报销操作上会需要深化改革。
(一)便于高等院校财务借款报销流程的简化,避免刷卡不还现象
公务卡在没有推广之前,员工借款时需要填写相应的借款单据,部门及财务经理都要盖章签字,然后财务部门对此项借款进行操作,如果借款数额比较大需要用现金支票去银行兑换现金,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选择公务卡结算款项之后,不仅不用财务职员从银行提取及保管数额庞大的资金,也不用持卡人预先借款,只要在指定范围内刷公务卡就可以,最后根据刷卡票据到指定银行还款就行。借款报销流程切实实现了便利与高效的功能。针对持卡人刷卡之后不及时报销还款的现象,公务卡拥有银联卡最基本的特性,要在指定时间内还款,否则就会生成滞纳金,并且对持卡人信誉会造成影响。同时因为滞纳金需要持卡人担负,持卡人害怕造成经济损失,会在免除利息的限定日期内,及时到财务单位进行还款报销。
(二)便于财政部门对高等院校财政支出的监管
高等院校实施公务卡机制后,财政单位可根据高等院校公务卡支持信息系统对高等院校持卡人的刷卡消费信心进行监管与审核。公务卡支持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持卡人姓名、卡号、信用额度、消费明细、消费地点、还款期限等基本信息。在持卡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出现变动时,持卡人、银行、高等院校三方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对公务卡支持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及维护,进而有效杜绝现金支付结算模式数据不透明造成的误导。这对公共财政的深化变革,强化高等院校财政支出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使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不断的透明化。
(三)便于高等院校财政资金使用率的提升
因为公务卡与信用卡的结算方式相同,在消费日到还款日是没有利息的,通常周期为20天-50天间,在没有利息这一期限内,代表着高等院校可以无偿使用信用资金,也就是说高等院校在免除利息的这段时间内提供充足的、没有利息流动资金的贷款。如果高等院校谋划得当,就可超额补充日常流动资金,达到理想的资金使用成果,进而使这部分资金的使用率得到提升。一般公务卡的透支额度为两万到五万不等,在公务卡机制推行之前,此部分资金全部是由院校支出,公务卡机制在高等院校得到大规模推行后,持卡人数量会不断增加,因为此部分资金银行担负,因此高等院校资金垫付数量就会减少,利息收入呈现上涨趋势。
二、会计科目改革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进行了补充与更新以及适当调整,下面主要针对会计科目改革对会计处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会计科目改革利于财务工作规范化开展
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符合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核算的科目进行了保留与继承,在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当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会计科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完善,对已经不再发挥作用的会计科目进行了删除,比如新添了应收账款这一科目以及其他应收款科目,将之前的“应收及暂付款”科目进行了删除。这是因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财务管理工作复杂性持续上升,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化调整,并且基于高校实际收费状况,需要将应收款与暂付款进行分类管理,因为这两种款项的性质是不同的,如果混在一起会增加财务工作量,并且会持续出现分类不明确的状态,新制度中对会计科目这一模块的改进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财务工作范围、内容,有利于财务工作规范化开展。
(二)会计科目改革能够真实的反映高等院校的资产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固定资产在中国高等院校的资产结构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不过在传统会计科目制度下只是根据经营与事业收入提取相应的固定资产维修及购置的部分资金。原有会计科目制度暴露出很多不足与缺陷,具体表现为:第一,在高等院校收付实现的会计科目制度背景下,提取购置维修资金的方法不能实现更好的执行。第二,固定资产不能在第一时间折旧导致报废的资产不能及时处理。由于众多因素的存在导致高等院校的真实固定资产与账册资产存有很大偏差,不能反映高等院校的真实财产状况。
在固定资产上新会计科目制度进行了改进,有了全新的标准规定,它要求高等院校每个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包括文物文化资产),在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进行评估时明确其分摊成本。基于此,在财务管理上就能避免传统制度下存有的不足,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现状。首先,折旧是基于固定资源原有价格实施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上就能打破原有会计科目规定的时间期限问题。并且,固定资产在计量上也更加的准确、真实,针对已折旧的固定资产它的净值计量将会记录为0,正在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记录都能切实反映公允价值的净值,从而使固定资产的准确性、真实性提高。
(三)会计科目改革利于培养学生成本的精确计算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教育重视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发展逐渐大众化。但对于高等教育学校如何收费、收费体系是否合理并不是很清楚。并且在高等院校中会开设不同专业的学科,比如文科学科、理科学科,两者之间的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等级院校之间,比如本科院校和职专学校,两者之间的收费标准也是不同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培养学生的经济成本存在很大不同。但基本上所有高等院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是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此类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对高等院校的预算资金流动方向进行体现,为国家预算监管提供便利,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院校之间的财务管理差异。
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首先,它把高等院校的教学经费与科研经费进行独立核算。然后将基建会计化为“会计大账”这一类下,采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培养经济成本进行了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成本的精确计算。
(四)会计科目改革利于引入新的财务指标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推出有利于引入新的财务指标,比如将适用于企业管理的相关财务指标引入到高等院校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去,进而切实提高高等院校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通常而言,同一类型的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经济成本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应用新会计制度之后,可以将不同高等院校之间的培养成本进行对比。此举有利于加强对高等院校的监管,可以促进培养学生成本的合理化,并且还能够切实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
三、结论
总而言之,全新高等院校财务制度的执行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机制的一次深化变革,财务管理中的收支调整、预案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的创建、资产管理的强化、财务风险监督与预防体系创建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力,所以各大高等院校要与当前时展趋势的步调保持一致,积极进行创新,对原有体制进行深入变革,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管,不断提高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改进与完善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机制,实现高等院校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彭华.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的创新及意义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9).
[2]张利民.浅析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经济师,2010(2).
[3]张艳.谈高等院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企业家天地,2011(3).
[4]梁茜.新旧高等院校会计制度比较[J].经营与管理,2012(1).
【关键词】 高校;和谐财务管理;构建
。高校目前资金困难有目共睹,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校区建设、设备及图书购置、教职工福利、学生救助等的需要无法及时满足,财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处在无人理解的困境中。。
一、高校和谐财务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什么是和谐的高校财务管理?笔者认为,能够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用财、基本满足高校需求和利益各方关系、长远与短期并重平衡,使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与高校利益主体各方相对满意的财务管理,就是和谐高校财务管理。和谐高校财务管理的本质在于: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长远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和谐财务管理的特征是:
(一)高校利益主体各方财务关系相对融洽
高校利益主体主要是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师生关系、系部关系、部门关系、党政关系、辖域关系、财务部门与非财务部门的关系等,各方由于站位和角度及信息掌握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对资金投向及时间、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有很大的认识差距;外部主要是银校关系、校地关系、校财(政)关系、校厅(教育)关系、校邻关系、校企关系等。这些关系形成了高校利益主体。而利益主体各方的财务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和谐财务首先必须体现出人和。当高校利益主体各方所有人的人格和利益都受到尊重,就会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氛围,构建出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高校利益主体各方财务关系的相对融洽。
(二)高校财务活动的合规有序
高校财务活动主要表现在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高校的各种收入必须做到依法按章,公开公示,不能擅自规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对资金的筹集在高校内部必须进行科学论证,民主决策;选择的资金筹集对象必须是有资质的金融机构,不能擅自向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集资。另一方面,高校支出必须做到合规节流,开支标准必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点是在高校财务活动的合规、科学的前提下,不断增加高校收入,这是和谐财务的基石,决定着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成效。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财务收入、筹资、支出的合规有序,必将奠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高校财务制度的制定公开、执行透明
高校财务制度决定着高校财务收入、筹资、支出的运作,关系到高校利益主体各方。特别是作为高校内部利益各方,即高校内部的各系部、各部门、各分管领导、广大教职工、学生等,都十分关心高校的财务收入、筹资和支出。高校财务制度如果只由财务部门来制定,而缺乏应有的内外部调研,制度草稿拟完后没有必要的征求意见,这样的高校财务制度即使出台也没有生命力。。如果不按制度办理,就会引发非议,影响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财务制度的制定公开、执行透明是和谐财务模式实现的一个要素。
(四)高校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
高校完善的财务机制包括了财务治理结构、财务道德、法规体系以及财务信息的生成体系,等等。在完善的财务机制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财务活动、财务关系三者的和谐。因此,笔者认为,完善的财务机制是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基本保障。
二、影响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因素
(一)债务沉重,影响高校和谐发展
。自2005年以来,学校已经步入付息高峰期,向全校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南昌大学负债20亿元,每年利息就要1.1亿元,全校收入不到3亿元,每年仅够付息,只能采取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办法维持债务。1999―2005年甘肃省高校总负债高达51亿元,每年支付利息4亿多元。甘肃政法学院院长王肃元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该校财务危机已经非常明显,所有教职工的差旅费报销基本停止。如果再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到高校的办学师资,而且可能影响到现状的维持。2002年到2005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贷款9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开始,该校每年要向银行偿还近2亿元的贷款本金,而在过去5年间,每年偿还利息5 000万元。该校财务处处长说:“还利息我们已经觉得压力很大了,将近2个亿的本金我们肯定还不了。”据哈尔滨师范大学财务处处长张呈余介绍,学校原定到2013年还清所有本息,还贷最多的一年要偿还本息2亿多元。但目前学校每年的预算收入加起来有2.3亿元,财政拨款为7 000多万元,总共是3亿元,而学校维持正常运转的支出每年是2.5亿元,每年只能剩下5 000万元用来支付利息,按目前收支水平,如想把银行贷款本息全都还上,在收入不减、支出不增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面对严峻的债务问题,2008年1月15日,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在湖北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五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2007年两会期间,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坦言,“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
(二)高校财务人员在高校内部的人际关系不和谐
尽管高校财务部门在高校内部处于从属和服务地位,但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一些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教职师生有求于己,话难听、脸难看、工作拖拉,由此引发高校财务人员在高校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测评、考核往往居后,进一步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财务部门和非财务部门中一些系部及部门不和谐
财务部门和一般非财务部门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初预算在项目和资金方面;二是报销时原始凭证和财务制度的认证程度方面;三是资金使用的及时性方面。这里的特殊非财务部门主要指基建、设备、图书等资金用量大的部门。这些用款大户在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方面与财务部门在认识上差异较大,有时甚至是公开的。
(四)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不和谐
高校资金短缺、经费紧张,切盼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能够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解决高校面临的运行与发展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要求高校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及时上交收入。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对高校的要求完全正当,但由于高校无力做到上交返还后再使用资金,所以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上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存在着不和谐现象。
(五)高校现在与长远的发展存在不和谐
如何统筹兼顾高校现在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些高校一方面存在着可怕的运行困难;另一方面又不顾现状继续新项目的投入,缺乏现在与长远的协调。
三、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重点
和谐社会对财务工作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的新要求:一是要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财务工作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财务人员要妥善处理不和谐的财务矛盾,使其达到和谐的境界。二是要协调好各种财务关系。财务人员要着眼经费供求的基本矛盾,协调好各种经济关系,解决好财务管理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三是要促进财务工作科学发展。和谐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工作关系。财务部门只有统筹兼顾,大力推进科学理财,才能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一)友好平等,构建人本和谐
在和谐社会的宗旨下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系部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系部与职能部门之间、管理与服务之间等的和谐共生。体现在和谐财务管理建设上,首先必须友好平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师生,让广大师生感到财务人员尊重他们的人格,从感情上逐步接受和理解财务管理,构建和气、尊重的人本和谐环境。而不是在师生中根据行政级别和职称及学历的高低,把师生人为地分出三六九等,然后看人办事,造成广大师生对财务人员的心理忌恨,使广大师生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进一步影响和谐财务管理建设。
(二)服务为先,实现宗旨和谐
服务是财务工作的重大功能,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财务服务上。其重点是热情周到,优质服务。优质的服务是人性的需要。财务管理是一项具体工作,每天都与人和钱打交道。不少人反映财务人员看人办事,以权压人。因为管钱,所以来财务办事的人大都态度非常好,表现出求人办事的样子,这是很不正常的人际关系。作为财务人员,平等礼貌地接待每一位报销人,耐心解答财务问题,娴熟地处理报销事项,实际上也是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应将财务报销的相关要求告之报销人。人多等待报销时,采取接一、问二、招呼三的办法,使焦躁的报销人都觉得重视他。对没粘贴好报销凭证的人,要边帮忙边培训他们如何粘贴,票据粘贴好了报销时等的时间自然也就短了。
对新调入的人员,在工资启薪后应同时启动公积金、保险,办理存折、医保卡、补发工资等,让每一位新来的职工安心工作。只有财务报销处处从小事、细节着眼,为广大教职工着想,才能使同志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友善。
充满人性化的服务提升了服务水平,拉近了与同事间的距离,同时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和环境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们在现今商业化气息浓重的环境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
(三)注重细节,实现服务和谐
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现着人的真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可将日常工作全部分类,出纳会计工作合理分工,对每类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笔者认为,规范的工作程序不仅保证了工作质量,而且可以避免差错。坚持无差错服务,对工作范围内的问题有问必答,即可处处体现对教职工的真诚。
财务人员要将工作中零散的个人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建立教职工个人基础信息数据,将工资卡号、医保卡号、特殊疾病注册号、调入时间、退休时间等方面信息全部记录备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教职工随时查阅个人信息和办理遗失挂失。。优良的服务重在过程,在服务中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只有为教职工办事及时、有效,使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的事情都得到圆满解决,才能使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真诚、和谐。
(四)财务公开,实现师生关系和谐
财务公开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谐财务管理建设一定要坚持办事公开化、程序化,公正地处理每件事情,必须将财务管理公开的理念渗透到细微之处。例如,实行系部经费包干后,每季度就需要将各系部经费使用情况交分管领导,将各系部每笔支出的原始记录流水账交各系部核对,各系部随时可以到财务科查账等。
财务收支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开透明,实际上对是―个监督,也是对者的制约。财务管理包括报销标准、报销过程、报销内容的公开,减少了教职工对财务支出的疑虑,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五)加强法制,构建和谐监督
1.注重监督艺术和方法。在常规财务审核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和错误,主动与当事人分析和探讨差错的原因,耐心讲解相关制度、政策,有效避免与相关人员、部门负责人乃至批准人的对立。2.查错纠弊和内控制度并重。在加大查错纠弊力度的同时,着力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3.由事后审核向事后、事中、事前并重转变。通过审核支出预算等形式进行事前参与,确保系统工作正常运转;通过 “追踪问效”制度,进行事中控制,从而实现事后、事中、事前监督的有机结合。
(六)健全制度,实现秩序和谐
1.要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预算执行审批程序,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2.建立健全支出制度,明确审批权限。3.重大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4.注重内部控制:第一,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第二,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财务业务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第三,注重责任牵制,在财务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科室内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及奖惩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宏善.实现高校财务和谐管理的途径[J] .经济师,2007,(4).
[2] 关勇军等. 浅谈和谐财务模式及其路径选择[DB/OL].省略/Public_Management/05205L492007.html.
[3] 王治.和谐财务主体论[J] .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
[4] 刘培胜.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监督服务和谐性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肖刚.51亿贷款压得高校喘不过气[M] .兰州晨报,2008-01-25.
[6] 朱永新关于尽快解决高校巨额贷款负债问题的建议[DB/OL]..2007-3-13.
[7]徐宜军,王建威.黑龙江部分省属高校陷入以贷还贷困境[N] .经济观察报,2007-03-29.
[8] 盲目扩招负债4000亿 部分高校负债濒临破产[N] .中国产经新闻,2008-01-21.
关键词:教育系统 财务管理 集中核算 问题 措施
一、会计集中核算涵义
集中核算又称之为一级核算。它是指将企业所有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企业下属各职能部门,包括生产部门及职能科室只对本部门成本科室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定期地递交会计部门,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及所属的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一核算方式便于减少核算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企业职能部门机构庞大,生产复杂,则会计部门工作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二、现行教育系统中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运作方式
(一)预算资金的管理
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各项经费及各种专款由财政局根据预算数分期拨入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然后由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各单位数额分别计入各单位账户。
(二)第二预算资金的管理
各单位收取的第二预算资金全部上缴财政专户,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每月根据各单位上缴情况和用款申请额度向县财政局申请拨回后分别计入各相关单位账户。
(三)收费管理办法
各学校(单位)收费前必须向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报告,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根据“一费制”的规定和票款分离的原则,审核其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时间后,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提供财政规定使用的专用发票,并通知收费银行,除代收款项外所有事业性收费必须及时上缴县预算外资金专户,严禁坐支坐收。代收款项不得支付其他费用,委托单位付款后不得结有余额。
任何单位不得自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要常年公示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定期公布收费管理使用情况,按规定及时填写“收费卡”,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
各单位收取的其他预算外资金(如捐款等),必须及时存入财政专户,不得随意坐支,严禁私设小金库。
三、现行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教育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应该对各单位的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否则,会计核算中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实事上教育系统各单位的财务预算的开支标准与实际发生的支出又有很大的出入,给财务人员的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时,教育系统很难将统一的财务开支制度做到完全适应实际的支出情况,相反,如果对各单位超支的部分不予报销则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各项发展;但如果核算中心将各单位超支的部分给予报销,就违背了财务制度,也失去了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资金支出进行会计监督的作用,也进一步助长了事业单位的这种不正之风和腐败,导致的结果是影响各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银行结算体系与核算中心的模式还不完全配套
一些教育系统在推广会计集中核算后,涉及的单位面比较广,各单位离的也比较远,也会造成一定的交通不便,各单位的报销基本上实行一周报销制度,如果有单位急需用钱时,借款虽然从可以到核算中心进行办理,但需要从银行划入到借款单位,资金到账的时间就会过长,影响到了单位使用资金的效益。
(三)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教育系统实际会计集中核算后,虽然各单位的会计统一由核算中心来管理,但是各单位的资产物资仍由各单位自行管理。长期的会计核算与物资的分离管理导致各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薄弱问题不断出现,造成大量财产物资的账实不符,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出现更大的现象。
(四)各单位报销时间等待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目前,教育系统在推广会计集中核算后,涉及的单位面比较广,有些单位离的也比较远,也会造成一定的交通不便,各单位的报销基本上实行一周报销制度,等到报销时票据增多,核算中心的工作量大,导致各单位报销时间等待较长,这也是核算中心要需解决的问题。
四、 目前对教育系统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改进措施
(一)处理好实际开支与财务制度规定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现行财务制度的开支标准与具体的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给“中心”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带来新问题。统一的财务开支制度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见单位审核后就一律报销,则违背了财务制度,放弃了会计监督,而日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对此,“中心”除了积极向教育局、财政局提出改进建议外,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单位支出定额”和“内部审核标准”,从而便于“中心”会计人员在操作上区别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例如差旅费报销,现行执行标准是1996年制定的,其中的住宿费报销标准与现实差距太大,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住宿费普遍超标。如果死板地按规定标准执行报销,必然影响核算单位开展业务的积极性。经“中心”向教育局有关部门反映,在厉行节约的同时,制定出了相应的“中心”内部审核报销办法。对于超出财务制度标准但属合理范围内非开支不可的支出,在单位进行详细说明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也可给予报销。
(二)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是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即使单位负责人签了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单位的领导长期习惯“一支笔”,对于“中心”的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力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费用报销手续。
(三)会计核算中心加强服务意识是做好核算工作的保证
会计集中核算后,各直属学校(单位)经费收支业务的会计处理要到“中心”来完成,这无疑给单位带来很多不便;加上有些直属学校(单位)或多或少对“中心”存有疑虑,因此,“中心”应特别注意把依法理财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加强服务意识,以优质的服务质量来取得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具体来说,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加强与直属学校(单位)的沟通,把会计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满足学校财务管理上的需要;主动帮助直属学校(单位)规范管理;加强对报账员的业务培训和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美华.教育系统运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探讨.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
[2]胡锦.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6
[3]马剑锋.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对策分析.事业财会.2004
[4]李可为,温茗畅.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对策.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5]吴学知.湘潭市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现状与对策思考.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6]王桂凤.浅议教育系统财务集中核算.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