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例

2024-02-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1

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和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

目前,市乡村环境总体情况较好。全市乡村实现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全覆盖,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市被列为“全国实施乡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市”但是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城市工业污染向乡村转移,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乡村环境监管薄弱等等。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把乡村环境保护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相结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村屯生态环境良好、村民生态道德提高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围绕新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优先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人文状况,基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乡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开展有效、实用的各项环保工程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3.坚持尊重意愿,注重实效。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并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实事求是科学谋划,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不搞形象工程,让建设成果惠及农民群众。

4.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乡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创新乡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环境保护。

(三)总体目标

乡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均提高10%以上。乡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群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乡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乡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切实解决乡村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乡村饮水安全

以建设“清洁水源”为目标,把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为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乡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乡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科学划定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饮用水水源地、引松工程沿线、重要湖库等水环境敏感区,执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监测、监管力度,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乡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加强乡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乡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二)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

以建设“清洁家园”为目标,通过开展生活污染治理,稳步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以规划为龙头,根据环境承载能力,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和小城镇建设;推进乡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切实改变“脏、乱、差”状况,促进村容村貌的整体改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物循环利用,促进太阳能、风能和秸秆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应用,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粪便制沼等链条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环保工程建设,提升村屯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

以建设“清洁田园”为目标,综合采取技术、工程等措施,加强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加强对基本农田、污灌区、废弃工矿原址等区域土壤污染监管,严格控制污水灌溉,重点防范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坚持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尽量减少投放量。加大秸秆禁烧监管力度,促进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和绿色无公害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对现有养殖场要限期治污改造,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要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和禁养区,建设标准化生态牧业小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要大力推进健康养殖,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方法,实现科学养殖和清洁生产。

(五)大力推进乡村生活污染治理,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对有毒有害、难降解固体废物,要集中处置,乡村垃圾处理逐步实现“户分类、组集中、村收集、乡运输、市处理”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六)防止城市工业污染转移,严格控制乡村工业污染

加强对乡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乡村地区工业污染。严把乡村环境准入关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向乡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乡村地区死灰复燃。要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和小城镇建设规划。乡村地区所有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所有的加工类项目都要进工业园区;所有工业园区,都必须通过环评;新上工业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要求。

(七)深化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加强乡村自然生态保护

深入实施“乡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继续抓好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建设,提高生态创建水平。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乡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有关要求

(一)正确处理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环保与乡村环保的关系、主动预防与被动治理的关系,坚持预防和治理并重,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乡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把乡村环境保护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要经常研究部署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乡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定工作,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二)加强乡村环境保护,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条块协调联动,农民主动参与”原则,把乡村环境保护纳入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强化组织实施,做到规划、任务、目标、资金、责任“五到位”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环保局、发改局、农业局、建设局、卫生局、水利局、国土局、林业局要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环保局要加强对乡村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管和指导协调。市发改局、市财政局要抓紧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市水利局要牵头解决乡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市建设局要加强对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指导。市农业局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关工作。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着力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乡村环境保护的工作水平和实际成效。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乡村的环境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要加强乡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乡村地区立项。加强乡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乡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要按照分片管理的模式,全面开展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管理“三下乡”活动。环境管理要入乡、进村、户,加强指导监督和服务。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乡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工作。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2

关键词:乡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环保意识;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24-03

乡村城镇化是指各类发展要素不断地向农村聚集,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1978―1990年,城镇化水平上升了8.5个百分点,达到26.4%。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自下而上的乡村城镇化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口增量占全部城镇人口增量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4,上升至20世纪90年代的1/2,与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并驾齐驱。至200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6.2%,与1990年相比提高了9.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加快。2000―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6.6%,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水平大体相当,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重视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是各种问题突发的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在这种发展方式的指导下,政府部门在推行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兼顾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之外,政府部门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也没有坚持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各地政府在乡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指标,盲目拉大乡村城镇框架,不仅造成农村土地资源与建设资金的双重浪费,还造成了乡村环境的污染及其破坏。由于受到政绩观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双重影响,各地政府部门在推进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二)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人员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破坏。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破坏以后能否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尽快地恢复被破坏的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逐渐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的经济发展结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与城市城镇化的发展相比较,乡村城镇化主要的不足就是各类发展要素不完善。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国家更多是把目光放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尽可能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发展要素。城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该给予同等的待遇,不能长期地以牺牲农村的利益来满足城市经济的发展。乡村环境的破坏以及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上的困难,这些都与乡村发展要素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乡村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

乡村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使乡村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比重逐渐提高。人口的急速增长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第一,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的压力;第二,通过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和促使消费结构变化,过度浪费,使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促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1]

在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环境的最大承载容量,合理控制乡村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尽量避免因人口的过度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

(四)乡村城镇生态保障制度缺乏,环境法制不健全

传统的工业社会制度是基于“经济理性”而非“生态理性”的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制度维护着‘经济人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忽视了经济行为过程中的外部性,并且,在工业文明制度下,‘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不会为自己制定额外的‘制度’来限制自己追求最大化的行动,他要遵守的仅是‘资源约束’和‘技术约束’等自然规律,这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公共排污地。”[1]由于乡村城镇生态保障制度的缺乏,导致工业社会制度无法建立“生态理性”制度,无法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考虑经济行为的外部性,也就不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法律法规大多是以政策性的为主,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能成为执法部门的主要依据,在处理与环境有关的案件时,不能从现行的法律中找到具体的处理细则,不能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间接地助长了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五)乡村教育环境落后,环保意识淡薄

环境的保护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工作中去。教育,是最好的宣传“武器”,发挥和利用好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减少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乡村的环境教育事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健全的环境教育制度和实施方案,无法让环境教育普及人民群众,改变人民群众落后的环保观念。另一方面,针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概念。这就导致了在乡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无法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二、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缺乏,才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三大产业污染

1.乡镇工业污染。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的发展方式也正经历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第二产业依旧是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就目前而言,乡镇工业仍然是推动乡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以乡镇工业为代表的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乡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

2.农业污染。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在乡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因农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成为推进乡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服务业污染。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最终将取代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是旅游业产生的各类垃圾污染以及餐饮企业和商场产生的油烟、污水和噪声污染。

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为了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注重当地环境的发展状况,肆意地开发旅游景区,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这些措施不仅没有提高经济水平,反而增加了乡村环境的污染量,不利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经济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作用于自然,进而表现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对物质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只能是破坏。因此,在经济与环境需要双重发展的条件下,提高每个人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解决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的难题。

(一)民众层面: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是推进乡村城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国家在践行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应该用正确理念引导民众,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1.健全乡村环境教育体系,从意识层面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在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分别就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中期和末期阶段,编写各种简易教材,开设专门的环保宣传课程,并聘请专职教师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基本的环境法律和环保知识,帮助群众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的内涵及其基本作用;中期阶段,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普及本地区和其他优秀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让人民群众能够用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末期阶段,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以本地区发展为事例,介绍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并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2.建立“环保模范人”制度,从行为层面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除了在意识层面上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在具体的行为层面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各部门应该广泛地寻找当地优秀的环境保护人员,每年评比出“十佳环保人员”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开展“课堂上的模范人”活动,为这些优秀的环保人搭建一个与群众交流的机会,通过模范人员的亲口讲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环保模范社团”制度,吸纳更多的人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为了规范“环保模范人”制度的实施,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个监督机构,惩处弄虚作假的行为,实现榜样模范的正面宣传作用。

(二)政府层面:“天人合一”的发展观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主要以“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准则。这两大思想的主要行为原则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分离,这也是人类社会初期,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首要原因。因此,面对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政府部门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运行规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要求政府部门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观念。

1.健全乡村城镇化发展机制,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在乡村城镇化发展初期,政府部门应该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落实各项发展机制。首先,在经济层面,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防止因基础设施落后产生的次生环境污染;其次,在环境保护层面,严格遵守环境法规,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建立健全环境监督机构,定期对环境的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从整体上规划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遵守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规律,促使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目标――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转向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1]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要实现,从经济利益转向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生态环境在实现这一目标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政府部门不能只单单地以提高经济水平为目标,应该注重经济和环境双方面的发展;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以损害子孙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因此,政府树立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为前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的环保法律多有不健全之处,其原因就在于环保法律多从整体上,而不是依据各地环境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则。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在充分了解本地区环境状况的前提下,建立本地区独有的环境问题处理细则,设置量刑标准,对破坏环境的集体或个人,分别根据破坏程度,给以不同的惩罚。

合理的人口数量的增长,有利于推动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面对当前人口的不合理增长,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本地区环境人口的最大承载量,尊重环境的发展规律,并制定相关的人口准入制度,制止外来人口的不合理流动,减少因人口的过分增长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最终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3

自2000年环保部提出创建生态文明省、市、县以来,目前全国已有11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区如:山东蒙阴县,发挥地区优势,开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其做法在省内推广;四川双流县以“七大”环保、“”生态示范工程的“双流经验”,在西部第一个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浙江安吉县“生态立县”,成功实现从“污染大户”到首个“国家生态县”的转变。

蒙阴县:生态乡村建设“四种模式”

5月23日至25日,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在蒙阴召开,推广该县生态村建设做法。蒙阴县是山区县、库区县,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近年来,蒙阴县发挥山水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出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实现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十一五”期间,蒙阴县11个乡镇有6个成为省市级文明生态乡镇、7个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464个行政村中有312个生态文明村,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蒙阴县特色文明生态村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风景名胜带动型。依托蒙山、孟良崮等风景名胜,大力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自然风光、购农家特产”的农家乐旅游。二是乡土文化传承型。发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质文化等资源优势,推动文明生态村建设。在红色文化方面,如在野店镇烟庄村规划实施“沂蒙六姐妹纪念馆”。三是特色产业主导型。实施“一园一社三对接”,即农业精品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与市场、企业、旅游对接。四是庄园经济开发型。对村庄的荒山、荒地进行承包经营,由农户集中连片开发,在房屋周围栽植蜜桃、苹果等果树,在房前或庭院发展长毛兔、獭兔等畜牧养殖,规划建设一批农户庄园式的文明生态村。

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强调,要把构建生态高效的产业体系摆在首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低耗低排的乡村工业、服务业,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相互促进。

双流县:“七大”环保工程,“”生态示范

2010年10月,四川省双流县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并于2011年4月通过国家生态县公示。今年5月22日至3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中央媒体总结包括双流在内的全国6个生态县(市)的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2007年以来,双流县通过高水平规划、高水准投入、高标准打造,全面实施了城镇生活垃圾处置、河流综合整治等“七大”环保工程;完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人居等“”生态示范工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环境教育“三大”全民环境友好行动,形成了环保与发展并驾齐驱、环保能力建设全省第一、推动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个“全覆盖”等一系列“双流经验”,先后荣获四川省生态县、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等荣誉。

2010年,该县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并制定了《双流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拟投入近10亿元资金,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强力推动双流县生态建设大提速,文明建设大攻坚,城乡环境大改善,城市形象大提升,把双流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生态县。

安吉县:生态立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4

关键词:村庄;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重视城市建设,轻乡村建设,导致乡村建设存在村庄空间布局不合理、村庄产业规划缺乏、村庄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缺乏,生产生活环境差,村庄建筑风貌有待改善等问题。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把焦点指向了农村,在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农村规划和建设必须做出回应和调整,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政策要求:村庄统筹规划、农村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规划建设问题,村镇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科学,更高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实践和理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解决方案,才能引导我国的乡村建设工作走向更高的台阶。

1 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空间布局

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对现状资源挖掘不足,在空间上缺乏区域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村庄规划与上位规划衔接不协调;在时间上对规划的动态连续性把握不够,规划缺少应有的弹性,有些村庄规划追求房屋的整齐划一,这样所做的村庄规划虽然比较好看,但没有尊重村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对村庄历史机理的传承,对村庄规划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

1.2建筑材料陈旧

长期以来,农村住房建设、公共事业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村集体和农户个人之间微薄的力量,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和完善改造机制,导致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不完善,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加上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水平陈旧,导致农村房屋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安全及质量问题。村庄道路曲折不齐,存在农村公共绿化、公共活动场地普遍缺乏,用地结构失衡,使村庄建设不能顺利的进行。

1.3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配置不足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目前,村镇基础设施配置仅考虑了道路供电、邮电、供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忽略了村民供热采暖、生活燃料、有线电视等设施的规划配置,使的村庄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规划指导远远超出村庄规划规范所涉及的内容。即便村镇规划考虑到的内容也仅仅是村镇规划建设的原则性问题,强制性有待加强。对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缺乏从规模等级角度对一般镇、中心镇、中心村及基层村进行分类,很少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共享共建问题,公共设施的配置也没有作为强制性指标纳入规划体系内容中,保证不了村庄建设不能顺利的进行。

1.4生产生活环境差,村庄建筑风貌有待改善

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农村随时可见垃圾乱倒、电线乱拉、污水乱排、管道乱铺等现象。。从长远发展来看,往往整体损失大于局部收益。许多村镇领导对环境保护及生态保护的重视远远不够,有的甚至没有相关的保护意识,在建造工厂时丝毫不考虑其污染对村庄环境及植被破坏,只想着眼前的经济效益。

2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健全完善规划部门

要想确保村镇的规划建设可以正常进行,首先要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健全规划建设部门,无论村镇大小,都要设立专门的规划建设机构,并配备专人对村镇规划进行专业综合的规划指导,为了提高规划建设部门的集体专业水平,要吸纳一些高素质人才,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并定期对村镇规划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规划建设部门要结合当地村镇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村镇总体规划控制,使其尽快的达到国家的标准。

2.2改善村庄陈旧建筑

制定村民住宅技术规范标准,注重对城乡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规划,村庄规划应该做到规划的全覆盖,合理布局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村庄体系等,村庄规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标准和要求,并维持乡、村的地域特色。加强对村民住宅设计、建设的指导,使村民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积极向村民提供符合不同经济水平需要的住宅设计图,供村民挑选使。

2.3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完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是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水平。目前,村镇基础设施配置不仅要考虑道路供电、邮电、供水、排水等工程设施,也要使村民使用供热采暖、生活燃料、有线电视等设施配置,使的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规划指标达到村镇规划规范所涉及的内容。对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缺乏的,从规模,等级等角度对一般镇、中心镇、中心村及基层村进行分类,使公共设施共享共,将公共设施的配置也作为强制性指标纳入规划体系内容中;使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都达到标准。

2.4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当前的村镇建设中村民生态保护意识较差,村镇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区域的自然资源,村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及村庄环境卫生。村镇规划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地形地貌、资源、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共生共存关系。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在加快村镇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农村从事养殖业的村民,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规划,在养殖中也要保护好村庄的环境,不能只为自身的利益而破坏村庄的环境,从而在村镇的建设中多做一些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工作,给喧嚣的城镇化进程中多留一片碧水蓝天。

结束语

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片面追求城市化景观,为加强村庄建设管理,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健康快速发展,在今后的村庄规划中要改变目前乡村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保护乡村田园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正确引导乡村的发展与建设,塑造生态平衡的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总之,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规划建设问题,村镇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科学,更高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时间和理论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靠的实行方案和解决方案,才能领到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走向更高的台阶。相信在各层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村镇建设一定能取得全面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静岩.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苏州市为例[J].北方经贸,2013,09:66-68.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5

(一)抓好环保警示教育,从思想上提升队伍环保意识。召开专题学习会,通过学习环保相关知识,县局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红线是决不能逾越的“雷池”,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要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与司法行政工作的关系,自觉做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参与环境纠纷调解工作,以钉钉子精神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纳入“七五”普法规划,持续推进环保宣传进程。

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纳入“七五”规划,通过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在“七五”普法期间,全县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晓率、覆盖率得到有效提升。

2.抓牢“法律七进”载体,有声有色开展环保宣传。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县“法律七进”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县以“法律七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案》,将环境保护法律宣传工作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寺庙”中进行细化,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七进”中有抓手,有内容。

二是更新专题宣传栏。将位于人流量集中的人民路一段(县人民医院对面)宣传栏内容更新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列举群众身边常见的噪音污染、烧烤油烟、污水排放、乱扔垃圾、焚烧秸秆纸钱、使用塑料袋等环境污染行为,倡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吸引了广大群众驻足观看,同时各基层司法所也将乡镇法制宣传栏更新为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在“三月法制宣传月”、“6.5”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举行法治讲座等各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知识。2017年,结合“6.5环境保护日”等宣传节点,全县累计开展环保集中宣传30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3.5万余份。

(三)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一是探索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衔接机制,定期通报环境违法案件受理、调查的线索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的办理情况,研究制定预防和查处环境违反犯罪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等。目前,召开联席会议3次,通报曝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典型案例11件51人。二是分17个片区实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一级网格由环保成员单位分片监管,主要监管重点源、风险污染源单位5个;二级网格由乡(镇)监管,主要监管辖区内各类企业;三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网格监管员,主要负责村(社区)环境管理的日常巡查,发现环境隐患问题及时上报。目前,开展日常巡查34次,上报环境隐患线索3条。三是发挥人民调解优势,及时化解环保纠纷。及时将《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涉及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雅调办〔2017〕11号)下发至各基层司法所,把环境保护作为近期调解重点领域开展排查化解。2017第三季度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纠纷9件,调解成功9件,调解成功率100%。

(四)健全环境治理制度。。二是深化法律顾问制度,提升环保法律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荐律师26人次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在项目环评、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常态化开展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的成效,公布一批联动执法典型案例,打赢“环境保护大会战”。目前,开展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36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4万余份,刊播环保宣传标语70余条,推送环保短信1万余条。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6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

1.1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

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农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且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乡村生态旅游。①观光农业园区。是指具有农业产业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观光的农业园区,如以大田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果树生产为主的观光果园,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观光菜园,以花卉生产为主的观光花园,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观光养殖场等等。②景观农业。是指具有形态特殊、布局优美、气势宏伟的农业景观(如满山错落有序的层层梯田,图案种植的大地艺术农田)或专供参观学习的农业示范区(乡)、示范带。

1.2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

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民族的和区域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内容。①民族村寨。我国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自然环境和农民住宅有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有特色,操作工艺有特色,而且节日庆典、服饰、饮食等也有特色。②特色村寨。它是指具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江南园林式宅院、华南骑楼、云南村寨、竹楼)、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湖南的张家界)、独特的风味佳肴(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它们都有特殊的韵味,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1.3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

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且可供居住生活、农事操作、休闲度假,或提供漫步休息、健身娱乐的广场式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载体,根据设施、规模、功能和承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庄园休闲型和庭院休闲型。庄园休闲型是指可供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人家的短期或中长期修养、创作、度假、举家欢聚、喜度蜜月之用的园林化生活小区。庭院休闲型一般是为富裕阶层租购而建的固定财产,专供休闲度假或养老歇息。

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2.1功能分区

基于生态保护的原则及要求,可以将乡村生态旅游区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游憩区及生态服务区等三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体现了其在乡村生态系统及旅游功能中的不同作用。

生态保育区是维护乡村生态平衡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一般来说,其应该位于旅游区的上游。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旅游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保持旅游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如水源保护区、林木保护区等。生态保育区应该是生态环境的缓冲区域,必须限制游客的进入。而生态服务区则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应该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清新乡土情调,同时还应该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由村落、集镇及各种旅游服务设施组成,可集中开展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休息等活动。生态游憩区是介入上述两个区域之间,该区域应该具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及各种自然的生态条件,是生态服务区的延伸,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一种原生态的自然体验感觉。

2.2旅游容量的估算

当前我国旅游区域对环境容量的估算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地方游客过度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容量实际上是衡量旅游区域环境与旅游活动之间是否和谐的一个指标体系,也就是在保证旅游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区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与满足游客休闲旅游心理最低需求的饱和度,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容量、社会经济容量、旅游氛围容量等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

图1旅游容量分割示意图

2.3景观设计

景观结构及合理的生态设计是旅游区域吸纳游客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乡村生态旅游区域的景观结构包括斑块、廊道与基质三部分,三个部分之间形成合理的镶嵌搭配格局即是景观设计。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域中基质是该区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生态景观,即是斑块与廊道的环境生态性背景,基质形状的大小及其形态特征是相对的,主要取决于斑块与廊道的分布状况,一般来说,大片的山林、广袤的农田、大面的水域都可以成为基质。。廊道不同于基质,是基质周边的狭长通道,可以是线性廊道,也可以是带状廊道,是物质与能量迁移的通道,主要包括道路、篱笆、河流及带状洼地等。这三个部分,斑块是主要的生态载体,廊道是游客流动及物质转移的主要渠道,将斑块、廊道与基质有机结合,构建一个自然天成的乡村生态景观格局是景观设计的任务。

3规划原则

3.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3.2多方参与原则。乡村生态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及社会的多方参与,共同促进乡村生态游的开发。

3.3生态设计与规划原则。乡村生态游突出的是乡村与生态,是以乡村原生态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规划设计乡村是生态游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在路线选择、景观设计、生态环境布局等方面应该就地取材,倡导生态设计。

4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策略

4.1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推进规划先行,整体提升生态旅游层次,是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可行的旅游现代化策略,而是盲目发展必定会终结乡村生态旅游的生命。以保护当地生态为前提,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要将乡村田园景观、建筑景观、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地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域表现出来,达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4.2创新农村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

创新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农村的生态旅游产业、旅游业和游客管理、社区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乡村生态旅游要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通过法律法规和企业机构规范个人行为,改善采取与承载游客人数的客量,以降低破坏自然的最小系数,最终达到旅游业的经济与当地居民共享的目的。

4.3注重培养高素质生态旅游管理与导游服务人才

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知识作为支撑,那么,旅游区就需要通过有序的培训和引进人才的过程,才能提高旅游从业者和房地居民的出行意识和业务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高旅游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

而导游作为带领游客的第一人,则要熟悉旅游区地形气候的特点,以及当地文化、风格,以助游客能够在旅游期间顺心开怀,能够在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贯穿一些有趣的故事、笑话等,用来解除游客在旅途中由于过于疲劳而发生意外情况。同时,更要强调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要懂的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回归。

结束语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很强的产业,单纯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方式,无法满足市民追求高层次、有文化品位的专门化活动的需求。乡村生态旅游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