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例

2023-03-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文1

由此可见,教育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培训企业正式步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标准化和专业化,将构成中国教育培训业的运营模式。就教育培训企业在邮件上的需求而言,专业而个性化的邮件营销对其提升品牌认知度和会员营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18期WPOA邮品荟,webpower携手梅花网共同展开教育培训行业的邮件营销之旅。教育培训行业邮件营销数据解读

另外,从上图可以看出,教育培训行业相较于全行业参考基准值都高出一定百分比,在全行业邮件表现中居于领跑位置之一。而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企业也逐渐投入到邮件营销活动中,但数据表明该行业最佳企业与最末企业在EDM表现上的差距也颇多。那么,教育培训企业在开展邮件营销的过程中,究竟会碰到什么难题呢?采取何种可以有效规避呢?教育培训行业邮件营销的5大难题

难题1:数据未区分,盲目发送

特点:群发、无针对性

解决要领:细分用户,实现高相关性沟通

。第一步,营销人员需要进行字段梳理及完善;第二步则需要进行数据的初级分类;第三步针对已有会员进行数据清理,剔除无效数据;第四步便需要对发送效果反馈数据进行考量和测评,根据问题调整发送策略和活动方案。

难题2:邮件设计乏善可陈

特点:图文比例分配不合理、未做响应式设计

解决要领:邮件设计需要创新

;另外,营销人员还需要改善移动端阅读体验,制作响应式邮件,便于用户能够在移动端能够有效浏览和阅读各类邮件。

难题3:邮件产品线单一无计划

特点:邮件产品线单一、缺乏发送策略

解决要领:制定多样路线,进行内容分类

。譬如,营销类邮件主要推送课程促销、节假日促销、活动事件等;期刊类邮件则可以发送每月一课、xx月刊等;而系统类邮件发送注册验证、密码找回、订单确认等邮件内容。营销人员应当完善自身品牌或企业的邮件产品线,推送符合会员兴趣爱好点的内容,取长补短,方能获得营销成功。

难题4:内容同质化,缺乏吸引力

特点:缺少个性化内容,没有亮点

解决要领:建立e-ID数字身份档案,推送个性化邮件

。教育培训行业营销应该如何制定一封个性化邮件呢?。

难题5:忽视会员生命周期

特点:缺乏二次营销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文2

摘 要:顶岗实习是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顶岗实习 应对策略

教高 [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从事营销管理类岗位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顶岗实习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施顶岗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市场营销专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顶岗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实现学生顺利就业也带来不利影响。

一、顶岗实习现状调研

1.顶岗实习时间安排。目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顶岗习主要有三阶段:第四、五学期各为期四周的实习,第六学期为期18周的实习。。

2.顶岗实习企业统计。以2012年10级营销专业学生第四学期的实习为例,有迪信通、达圣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展新商贸等10家企业,共接收130名学生。

3.顶岗实习现状调研。。(1)顶岗实习岗前调查,主要包括实习企业及岗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情况等。(2)顶岗实习过程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工作情况、教师的跟踪管理及企业的管理情况等。(3)顶岗实习结果调查,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综合评价、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系顶岗实习工作评价等。

二、顶岗实习存在问题

1.实习企业方面。(1)实习岗位单一,不能与人才培养方案良好对接。人才培养方案是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专门制定的,课程的设置以此为依据,专业培养方向涉及房地产、医药和汽车等行业的营销岗位,但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并没有完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2)企业有担忧。市场营销专业一直以来就业形势不错,有一部分企业以能留住人为目的,非常欢迎学生顶岗实习,但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担忧。

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因此企业在接受顶岗实习学生过程中,主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学生到企业需要由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如果顶岗实习时间短,学生刚能上手实习就结束,企业很难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

2.学校方面 。(1)教学计划中实习安排时间与企业用人安排不合拍。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是以学校管理的方便为出发点,安排在学期末和第六学期,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2)实习过程管理欠规范。。(3)实习管理力度不到位。由于许多企业都是第一次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双方还需要进一步协调,需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3.学生方面 。(1)对顶岗实习认识片面。对于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及家长存在认识偏差,不能正确对待顶岗实习的利弊,甚至认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签有不利于学生的约定。(2)职业意识缺乏。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实习岗位以销售代表为主,工作既有挑战性又较辛苦,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角色的变化,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时间等不能适应。甚至有学生“中途退岗",这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较大困扰。

4.法律制度方面。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讲,实习期间的权益不能有效保障,在受到侵害时,没有合法途径维护,这也使得学生有后顾之忧。

三、应对策略

1.构建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顶岗实习模式。顶岗实习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要想实现三方共赢,应就顶岗实习的目的、实施、考核、评价进行共同探讨,制定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学生顶岗实习协议等,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建立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指标,设立各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将实习全过程分解并量化,使实习过程便于考核和监控,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系统,保证实习过程的信息和情况及时地反馈,构建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顶岗实习模式,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与信誉良好的实习单位建立互动,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加大校企深度融合,利用学校科研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可以与商联会等行业协会合作,主动出击,寻求效益好、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3.做好岗前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就业指导与宣传动员工作,使学生提前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心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把握好实习与学习的关系。加强学生职业营销人的道德素养,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4.明确学校、学生、实习企业三方责任。教育部教职成[2006]4号规定,“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所以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权关系,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能有效维护;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签订实习协议,明确责任,切实保障学生权利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文3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营销工作;制度

随着厂网分开和电力体制的改革步伐加快,供电部门也有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这种企业整体形式的变化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管理模式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而加强建设新的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作为新的管理模式之一,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体员工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提高,从而保证供电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电力全员营销的基本含义

所谓的供电营销就是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更新,为了能够使电力企业的服务不断满足消费者和消费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切商务活动和管理过程。要想进一步了解电力全员营销的基本含义,应该对电力商品和供电企业经营特点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首先,认识到电力也是一种商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它具有与其他商品一样的属性,其次,电力作为商品之一,与其他商品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例如,电力被消费者购买之后是无法进行储存的;电力的价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购买电力的消费者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世界上只要与人的活动相关都需要电力,电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质等。

电力企业要想建立完善的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还应该对电力全员营销工作的概念进行分析,掌握概念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在建设制度时有效突出重点。对于电力全员用小工作制度的掌握应该从实用性和实质性两方面进行理解和分析。

二、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的构建框架

(一)责任机制的明确

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其中包含各种子方案和制度,其中责任机制的建立作为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责任机制的建立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对全员营销工作进行约束和管理。

(二)加强建设全员营销的培训制度

电力全员营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营销人员的全面素质为主要手段,要想提高全员的各方面素质,就不得不加强全员营销培训制度和全员营销的责任制度的建设。全员营销培训制度的内容包括各类人员的营销专业知识的培训方案、营销人员营销技能的培训方案和新上岗员工营销知识培训方案等;全员营销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营销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的规定等。

(三)制定电力营销工作效率的考核依据

任何企业在组织人员进行产品营销时,都必须制定工作效率的考核依据,这样不仅可以使营销人员进行公平竞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营销人员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电力企业中应该以量化指标作为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的考核依据。这一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售电量指标、线损率指标和服务满意度指标。

(四)电力全员营销中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四种意识

根据电力全员营销的概念和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知道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四种意识:1.营销人员在面对任何客户时都应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树立全员获利意识,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3.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处在市场之中,因此每个人都是卖电商;4.企业的全部人员都必须履行营销义务、承担营销责任。

三、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构建策略

(一)实行员工终生教育培训模式

为了保证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始终适应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实行全员化的营销教育培训工作,对员工进行终生教育,并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在培训之后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后便可上岗,不合格的人员继续进行培训,通过对人员进行营销管理的强化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营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进行全过程的营销管理

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是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的,因此,必须在实施全过程的营销管理职责范围的基础上,着手建章立制。建立的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应该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配送等方面开始着手,建立一切为了营销、一切为了多销和一切为了促销的经营管理制度。

(三)实行商业化的营销运作模式

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建立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不断推进供电企业的商业化运营。为了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商业化经营运作的经验,逐步建立良好的商业化营销运作模式,从而促进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的完善。

(四)运行多元化的营销考核模式

电力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营销人员进行全面考核,以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营销人员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专业水平较高的营销人员,应该采用难度相对较大的考核方法和方式,对于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营销人员,应该先进行短时间高效率的培训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方式,这样便能够使电力全员营销的工作制度做到“因材施教”。

(五)推行品牌化的营销战略

如今,在电力行业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品牌的建立方面,应该首要考虑的是企业各种形象,例如,安全形象、产品质量形象、公共服务形象、员工素质形象等,电力企业只有树立全面的品牌形象,才能不断完善电力全员营销工作制度。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做中学理论;商业活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78-03

1982― ,男,广西桂平人,硕士,南宁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用性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了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应用学科。它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又是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实现产品和服务价值的转变,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的是理论基础扎实,营销创新能力较强,能够发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市场营销学”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市场营销学”等实用性的课程都存在过于理论化而脱离了企业实际需求的问题。课程结束后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实践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最终导致学生在求职与工作中屡屡受挫,造成了学生就业及从业的困难。因此,“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找到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杜威 “做中学”教学理论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指引。

二、杜威“做中学”教学理论

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既然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那么学校教育就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并相互影响。据此,杜威针对儿童提出了著名的“做中学”教育理论。他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吨的理论”。如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难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而阻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为解决现实问题,必定会积极思考并搜集材料,确定问题所在,进而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假设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实施尝试,最终检验假设方案的可行性。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达到了“做中学”的目标。这就是“做中学”教育理论所呈现出的“五步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待解问题、提出解决假设、尝试解决问题、验证假设真伪。“做中学”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五步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各个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引。

三、商业活动的课程教学价值

商业活动的类型和形式多样,主要有产品会、庆典活动以及商业比赛等。对于大学校园内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许多学者从利弊两个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内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商业活动利大于弊。相关研究认为,校园商业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尽早体验社会生活,积攒社会经验,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在参与商业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升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甚至部分学生在商业活动的历练中开创自己的事业。

杜威“做中学”教育理论认为,在“学”的过程中要有“做”的情境和机会。刘杨敏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商业活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中 84.2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校期间参加商业活动有利于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以后工作;有89.4%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校期间参加商业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这正是大学校园商业活动体现出的课程教学价值。

在本文的研究中,商业活动主要界定为由商家赞助而又给予学生一定自的商业比赛。本文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娃哈哈格瓦斯杯营销大赛”为创设情境开展“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

四、杜威“做中学”理论与商业活动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运用

在学校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学校共同举办“娃哈哈格瓦斯杯营销大赛”的商业活动。结合杜威“做中学”教育理论的“五步教学模式”,在营销大赛的真实商业活动情境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开展过程如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教学目标

通过营销大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商业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营销策划方案撰写、营销推广技能,将市场营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在比赛中积累实践经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实践基础。

2.大赛背景

在饮料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名为“格瓦斯”的饮料新品。“格瓦斯”将作为营销大赛各团队的必选产品,同时各团队还可以根据自身对市场需求的了解选择十种以内该公司的其他饮料产品配合销售,如营养快线、茉莉绿茶、爽歪歪等。营销大赛以综合评分作为大赛排名和课程考核依据,比赛包括撰写营销策划案、店铺产品陈列展示、产品销售等环节。

3.大赛组织

大赛整体组织管理由学生会负责,大赛评分由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和该公司工作人员负责。参赛对象为必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所有本校学生及对营销工作有浓厚兴趣的本校学生。学生可自由组队参加 队员控制在6个人以内 ,每队设置队长一名,每个团队配备一名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提供大赛相关的指导服务。

4.效果分析

此次营销大赛是真实的商业情境,冠名企业是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公司,学生获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的机会,可以在比赛过程 “做中学”。在完成“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需要的同时,能够积累一定的营销工作经验,还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 奖金及证书 。因此,课程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二 明确待解问题

1.准备工作

营销大赛涉及“市场营销学”及相关课程的多方面专业知识。为了让学生顺利开展比赛的准备工作,在学生团队组建完成后,由市场专业教师提供一次综合营销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产品推销技巧、营销策划案撰写等。此外还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资料及资料查找的途径。

2.分析问题

学生团队在队长的组织下开始分工合作,分析本次比赛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学生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到底哪些才是他们在本次比赛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格瓦斯”作为一种饮料新品,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给学生顾客?怎样才能吸引他们来了解和购买?其他配合销售的产品这么多,到底要选择哪几种才好?其他团队会有什么绝招吗?如何才能销售更多的产品?诸如此类。

3.明确问题

经过全面的分析,学生明确了本次比赛的问题所在:要在营销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排名,除了要卖出更多的产品,还要综合考虑策划案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的表现等方面。要获得学生顾客的支持和评委教师的肯定,就必须在每个环节中进行营销创新,突显本团队的市场差异性。因此,如何在营销大赛进行营销创新就是问题的关键。

4.效果分析

通过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的观察和对营销任务的分析,学生从困惑逐渐变得明朗,最终明确了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下,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 提出解决假设

1.提出假设

要在营销大赛中进行营销创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头脑风暴,智慧的火花不断发生碰撞,每个成员针对要解决的某个问题都有可能提出不同的方案设想。最终选择哪一个假设方案,从比赛的角度看,这也许仅仅是一次试错的过程;但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次市场策略的选择和冒险。

2.效果分析

借助团队的力量,学生们开阔了自身的思路,分析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系统和全面,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思考产生智慧结晶的乐趣和成就感,营销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 尝试解决问题

1.求得方案

在团队的努力下获得尽量多的解决方案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在商业实战中解决特定的营销问题时,并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能付诸实施。所以,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对于团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决策难题。在队长的主持下,团队成员根据对市场和营销任务的理解,将待选方案进行综合的推理评估,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选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2.效果分析

在尝试解决具体问题、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充分的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市场判断决策能力外,还要在团队中不断地进行妥协,最后凝聚在一起,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 验证假设真伪

1.实施方案

这个阶段是充满压力和惊喜的,团队的市场决策和市场表现是否有效将得到验证。学生根据明确的假设方案亲自动手去“做”,在实施的过程中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在“做”的过程中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找到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办法。面对市场变化引发的不可预估问题要积极地进行应对,以保证在营销活动顺利开展。

2.效果分析

学生团队通过真实的商业活动将方案付诸实施来验证假设的真伪,营销活动组织、实施和控制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通过对假设方案验证的结果,进一步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开展营销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施予,何红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 2 :154-155.

[2] 冯一纲,陆红.关于普通本科营销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训的几点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 :155-159.

[3] 李燕.从杜威的“从做中学”角度看我国的职业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 3 :4-5.

[4] 马靖.对比中西方大学实践杜威“做中学”理论探究[J].求知导刊,2014 7 :24.

[5] 刘杨敏,程秀仙,李奎.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调查研究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4 :154-155.

[6] 李曙明,何杨勇.高职课程改革的批判性思考――对杜威“从做中学”的偏离和误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4 11 :85-88.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文5

[关键词]教育培训;产品宣传;产品附属品升级;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化经营模式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不仅家长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孩子从小也面临着各种竞争压力,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成为每个家长的奋斗目标。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希望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可是有时候迫于学区房、学费、交通的压力,家长不得不选择相对适合家庭情况的学校,但是从家长心理上来讲,孩子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补习,以此弥补没上最好学校所造成的心理空缺,那么如何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呢?大多数就是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比如美术培训班、口才培训班、舞蹈培训班等。在被教育需求的推动下,很多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大多依附于小区或者幼儿园、小学、初中校园而成立。大墨蒲公英海亮时代校区成立于2019年11月,校区开设在西安市雁塔区的海亮新英里住宅区的沿街商铺,在校区周围有两个幼儿园、两个小学、五个住宅小区、一个公寓楼和一个正在建的高中,整体的教育需求量很大,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校区周围开了很多家培训机构,包括美术培训、音乐培训、舞蹈培训、口才培训等,那么如何在众多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独特的美术培训机构?校区首先确立产品的品牌定位,制定产品的宣传策略;完善教师团队,优化校区环境,提升产品附属品的竞争力;识别适配于校区教育理念的客户,针对客户订制专署的培训方案,最大程度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最终形成体系化的经营模式,让校区教育产品获得良好的口碑,推动校区的良性发展。

1产品宣传方案的制定

1.1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为品牌在目标市场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使品牌能够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品牌定位就是帮助企业解决“如何与竞争对手在头脑中区隔”的问题[1]。确立品牌定位可以为营销活动指明方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文章中论述的大墨蒲公英海亮校区美育培训机构,通过加盟全国连锁品牌,获得完整的课程设置,进而确定品牌定位为针对3~16岁儿童进行的美育培养,该品牌拥有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厚的教育资源。再结合地域特点,将课程特色设置为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和对色彩的掌控,分不同年龄段开设课程,采取小班制的措施,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真正感受到动手创作的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提高自身的定力;将学习过程分为试听体验课、暑期特色课、季度进修课和全年培养课,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素质的整体提升,形成大墨蒲公英海亮校区独特的产品品牌定位。1.2营销方式的选择。传统经济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主要将市场营销活动作为一项较为单纯的营销手段加以运用,在发展中多注重市场营销渠道扩展,多在物质层面以物品交换在完成既定利益为准。企业在此背景下,多注重产品本身的价格问题,而忽视了其作为产品附加产值的效应,因此多以低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为战略规划。这种战略本身起点较低,且目标客户无细分,低成本大批量生产活动的进行多通过占据市场份额来增加自身利润[2-3]。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果单纯依托传统的营销模式,将会使得市场的覆盖面积大大缩小。机构在进行传统宣传的同时,还加设了周边住宅小区的井盖彩绘宣传、儿童色彩填充等活动,切实让孩子和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看到校区教师专业实力的同时,切实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提升对课程产品的认可,为下一步成为校区客户打好基础;考虑到校区针对的孩子年龄大多在4~9岁,大部分家长都是“80后”,对于手机网络的使用非常频繁,便进驻美团和大众点评等平台,通过线上的方式,扩展校区教育产品的市场覆盖面积,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校区的课程设置、校区的环境和校区教师的专业水平;寻求合作伙伴,针对品牌的定位,校区的产品定位高端的素质美育,前后与玛莎拉蒂4S店、奥迪4S店进行合作,举办彩泥蛋糕制作等亲子活动,增加校区知名度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归属感,让更多重视孩子美育培养的家长加入到校区的构建。

2产品附属品的构建与升级

2.1校区环境。基础性建设是一个机构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础,独特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客户产生归属感,为进一步推广产品提供基础性条件。校区在建设初期,灯光设计上主要采用墙灯,墙面涂料采用温馨明快的色调,墙壁主要以老师和学生的画作作为装饰,分为动漫展墙、油画展墙、水彩展墙和拼贴作品展墙,这种装饰会让孩子有自豪感、让家长有品牌自信感;室内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加独立新风系统,构建舒适的室内环境,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温馨专业的学习空间;教室的设置采用进阶式,针对3~4岁孩童设置豆豆班,教室的整体设计为可爱主题,桌椅的设置为较矮的原木桌椅,既安全又适合孩子进行绘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进阶变化教室,在不断提升孩子对色彩掌控和美学鉴赏的同时,增强其对新鲜事物学习的好奇感,让孩子在快乐中提高美学素质。2.2教师团队构建。教师团队的构建是彰显校区专业性的决定因素,是培养孩童兴趣爱好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获得家长反馈、收集家长信息的关键因素。教育团队成员包括销售推广员、前台服务员、任课教职工。销售推广员是介绍校区和教师资源的窗口,是增加校区客户资源的首要因素。对于销售人员和前台的选拔,首要条件是对美术有自己的理解,能在品牌定位上达成共识,并能将校区文化灌输给家长,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校区的意愿;其次是有企业荣辱感,有责任心,对企业人员的管理采用奖惩制度,用制度去激励与约束员工。对于任课教职工的选拔,专业性是决定性因素,只有专业的教师团队才能提升品牌产品的质量,将产品的独特优势通过孩童的整体提高来展现,进而获得家长的信任,树立校区独特的口碑,为产品的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3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3.1客户群体识别。客户群体识别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主要是完成客户信息的筛选与分类。。。第二,在交谈过程中,发现家长本身很喜欢美术或者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行业,认为该对孩子从小进行美学的培养,会让孩子受益匪浅,这种家长的认知与产品的品牌定位很符合,在校区环境和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吸引下,较容易获得家长的信任。上述两种家长属于积极型的潜在客户群体,可以大概率成为校区的现实客户群体。第三,在校区招生运营过程中,大部分的家长对于校区的课程安排和师资力量还处于怀疑状态,而且对于孩子是否能够稳下来完成课程持有怀疑的心态,所以对于这类家长,将其定性为被动接受类家长,采用免费试听课程的方式,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来获得家长的认可。3.2客户群体维护。对于已成为校区客户的家长,后期的维护是校区进一步发展、建立良好口碑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产品推广必不可少的因素。校区要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开展“一对一”服务模式,针对客户对于孩子教育提出的个性化要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客户回访制度,完成销售策划、销售产品后期的追踪与按时回访;建立客户关怀制度,定期询问家长对于孩子课程接受度的满意情况,定期进行孩子的作品展示,提高家长的品牌归属感,针对价值贡献高的客户,赠送产品、发送节日祝福[4]。

4结语

参考文献:

[1]倪.浅析市场营销中的品牌定位[J].上海商业,2020(6):39-41.

[2]任玮.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3):68-70.

[3]于加琛.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思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5):133-134.

培训教育营销方案范文6

(一)卓越人才培养应重视能力培养

应用本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书本知识,首要是基本的人文素质,包括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其次是专业能力,是将来从事某一工作的职业技能;最后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道德与职业观念,诚信客观、遵守职业准则、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

(二)卓越人才培养应体现实践优先

卓越人才培养区别于研究性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前者更重视实践的作用。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实践载体,确立学生本位,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改革教学体制,灵活考核机制,一切都围绕职业技能的培养,把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多主体、多平台、多目标、多形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与校外良性互动。

(三)卓越人才培养应鼓励创业发展

在卓越营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业发展观。研究表明,70%公司的总经理都有着营销的经历,营销是竞争最强,但也薪情最好的专业。有必要在学生中进行创业教育,按照SYB教育理念,适当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帮助注册各种小微公司,并为它们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办公场所,让学生有机会将创业理念付之为行动,并实实在在去感受市场的魅力。

二、卓越营销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据有关网络调查表明,市场营销专业仍是就业缺口最大的十大专业之一,是最具挑战性与“钱”景的专业。但现在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我校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包含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主干、专业发展、实践教学几大模块。通识教育占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专业课程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限于实验室且所用方法手段有限,无法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各种实习也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实习场所和机会,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使得实习流于形式。如果卓越营销师的培养仍然是原来的人才培养思维,是无法培养出卓越人才的。

(二)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外部性问题严重

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中社会成本与收益以及私人成本与收益的不一致,其可正可负。如一家4S店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就可获得合格的汽车促销员,好像是各取所需,实则不然。按照目前的学生招生规模,大概为40人一个班。一个中等规模的4S店也就40人,它是无法消化掉这个班的全体学员的,即使能够消化,也担心他们会在工作形成一个强大的学员团体,将团体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从而妨碍公司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职业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学院师资外聘极少,少数兼职教授也大多为知名专家与学者,鲜有来自于生产、营销一线。学院教师大多缺乏双师经验,很多管理类教师缺乏工程背景,有可能影响到教学水平。卓越营销师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他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是卓越教师。而要成为卓越教师,学校应该专门进行培养,但这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四)教育经费相当缺乏

按照培养要求,学生有很长时间在公司,生均附加经费增加不少。对于学生多的基地,往往还需要派带队教师,差旅会有较大增加;学校教师的培训与工厂教师聘用都需要大量费用。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基地数目少学生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基地数目多建设费用又是问题。在学生学费增加必须遵循严格途径的前提下,实践教育经费的缺乏是常态。

三、卓越营销师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纳入国家卓越计划的高校,可以在财政上获得国家补贴。要想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学校必须选择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地位,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职业培训服务的企业。作为企业本身来说,除了获得良好声誉外,至少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这是合作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

(二)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是双方共同参与,一般采取3+1培养模式,即大一至大三在校学习,大四在企业学习,中间需要穿插实践过程。根据职业导向,实施“工程项目驱动”培养方式,即采用适合教学的典型工程项目,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环境,进行全仿真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接轨,让学生提前熟悉职业环境。学校采取弹性学分制,修满学分可提前实习,提前毕业。做好前三与后一的衔接,学生进入企业后,应允许企业实施企业考核机制代替学校考试,通过考核权转移增加企业的责任心和主导性。

(三)尽快打造卓越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职业习惯、职业认识甚至职业技能受教师的影响很大。高效扩招后,双师教师明显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学校出台政策,年轻教师上副高职称必须有半年的企业工作经验。但政策实施之前必须弄清楚,教师下什么样的企业?学什么样的技能?一切都应该以专业为出发点。。

(四)培育职业教育集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