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降低工程材料成本;物资采购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材料设备管理工作,搞好材料成本的过程控制,我公司制订了《材料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细则,以作业指导书为主线,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材料费占了整个建筑工程成本的65%左右,其中还有甲方从主材到辅材等材料的顾供,间接地影响了工程材料的。;另一方面是减少材料在工程中的消耗,重视材料在施工过程消耗管理控制。
一、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加强材料计划及物资采购管理
1.根据施工预算分析出具体的成本。由材料总量控制确定材料成本目标,也相当于限额总控,同时也给每个建筑工程设了一个成本会计,使我们能够实现材料管理事前的预控管理,做到先算后干,边算边干。在施工中,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找出节超原因,时时处处进行效益对比,做好预控管理,尽量减少因计划不准确而使库存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总量分析出全面、准确的采购计划,完善信息工作,快速掌握所需材料质量标准、数量、价格等。
2.严格采购程序,规范物资采购行为。采购过程中降低材料价格的潜力比生产过程中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大得多,而且由于材料市场的变幻莫测,采购过程中挖掘价格潜力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一,比价采购: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实行比材料供应质量、比材料采购中间费用,充分考察了解市场,比供货单位信誉及支付贷款方式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成为一种全新的材料比价采购,这种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以最佳的采购方式,取得最优惠的价格,最佳的质量,最好的服务,达到企业经济最大化的目的。。
在材料管理工作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材料的采购,在采购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材料价格、质量和服务,但是在目前形式下,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给材料的采购带来很多的困难,如果赊欠,价格就会比现款要高一些,工程成本就会提高,因此,要想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还必须加大资金回收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材料采购的资金问题。
二、减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消耗,重视材料在施工过程消耗管理控制
1.进场材料的验收:为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由材料员、技术员共同验收,认真进行外观检验,认真核对其规格、品种、型号是否与计划相符,各种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经过严格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入库,并做好台帐记录。
2.仓库管理是材料管理重要环节,项目部必须加强仓库材料收发和保管工作,完善各项手续,账物核算等业务的管理工作,根据材料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入库物资的完好和安全,避免因保管不善而造成额外的消耗。
3.根据预算算出某一分项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的消耗
量,然后按施工任务书下达限额领料单,仓库保管员根据限额领料单进行发料,各班组只能在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材料,如超过限额数量,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鼓励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制定奖罚措施,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加强班组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节奖超罚,达到提效降耗的目的。通过上半年已竣工3个工程,根据总量计划控制数与实耗材料数对比,实际材料成本降低率10.09%,比总量控制计划降低率8.00%提高了2.09%个点,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626.112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材料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做好建筑工程中主要阶段材料的控制加强
1.1做好设计阶段材料的控制。
设计方案决定了用什么原材料、配件、设备及工艺。设计阶段还预算了建筑工程的造价,包括人工、材料、机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它是成本控制的源头。在建筑产品设计阶段,在论证产品功能和质量水平满足业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预测建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发生的全部材料消耗。设计人员不仅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追求过高的技术先进性,更要注重产品的功能成本及价值分析,避免带来诸多的材料成本问题。
1.2做好材料采购的控制。
物资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合理的采购分工,科学的采购方式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根本保障。要实行归口管理,保持相对集中是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物资采购只有归口物资部门,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打下基础。集中批量采购是实现降本节支的前提。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实现控制,首先,集中采购,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才可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惠的服务。其次,建立采购价格考核管理网络,这是规范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保障。物资管理人员需经常深入市场,随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要网络查寻供求动态并进行价格预测,事先监控和事后管理工作相结合,达到“互比”、“互看”、“互算”的效果。对主要物资实行阳光采购、招标采购、择优选购。邀请资信较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不仅对降低成本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以较好地避免一些人“暗箱操作”、“吃回扣”、加大成本的现象发生。
1.3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 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 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1.3.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1.3.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2、加强管理人员现代化素质培训
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还应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在管理思路上,使相关部门的人员明确自己在材料成本预测、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材料保管、材料使用、材料清理过程中的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责任;。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资源管理,使材料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材料管理者要深入工程施工地点对材料价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还应该对施工地点周边材料的供应量进行细致地调查,对开工后整个施工路段、周边其他将开工项目的材料需求量进行预测,测算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以便合理确定投标单价,降低经营风险。结合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按工程量清单对分项工程的结构材料、周转材料进行测算,为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测算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3.建立系统的材料管理制度
建立系统的材料管理制度,规范材料管理的程序,明确材料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可以引导和制约材料管理人员的行为,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三员分开”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以凭证为依据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所谓“三员分开” 即负责采购的采购人员、负责仓储管理的管理人员和负责材料核算的会计人员三个岗位要分开,业务上不应相互混淆,以利于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材料管理中的凭证主要有:材料预算、采购计划、请购单、购货合同或协议、调拔单、购(运)货发票、点收单、领(用)料单、退料单等,这些凭据的核对是内部监督与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结束语: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材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了材料的管理,才有可能做到工程成本低、质量好、效益高。
【参考文献】
[1] 乔万贵.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定位的思考[J].山西建
筑,2002(5).
[2]苏达根编著.《建筑材料与质量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建筑工程本身来说,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工程本身,做好的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工作,除了能有利于节省施工时间以外,还能有效避免因为验收不合格返工的情况出现。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保障每一次的现场施工质量,才能在业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而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则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一般来说,现场管理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如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设备管理等等。施工材料管理是控制施工质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企业在采购施工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每一种材料都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后才能运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施工设备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会涉及到各种设备的使用,是影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使用施工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杜绝不安全的操作出现,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管理施工成本就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一定要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当然,施工成本的控制与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密切相关的。施工企业要针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项因素进行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一般来说,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人工费、施工材料的采购与保管、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方面。施工材料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是整个施工成本管理的重点,采购管理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要做好市场价格的调研工作,严格制定采购工作程序,控制采购价格,在符合采购标准的材料中选择最优的材料,还要注意材料的采购数量,一定要对所要用到的材料数量进行预算与合理损耗,避免采购过多的施工材料,这样既增加了采购成本又增加了对多余的材料的保管成本。施工设备的成本控制时,应注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出现的施工设备停止工作的情况,若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不但需要在设备上增加维修成本,而且容易造成工期的延误。因此,施工人员在操作设备时,一定要按照相关操作步骤进行,尽量避免设备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当然,平时也要对设备进行良好的保养,减少易损部件的磨损,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与质量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也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来保障施工质量一直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企业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企业可以与专门的培训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施工技术的培训,保证企业的施工技术一直处在最先进的水平。当然,也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施工前组织设计交底工作,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文件对施工的技术、质量和标准要求。提高整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监理工程师要做好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控制工作,使工程现场各方面处于受控状态,当施工过程工中发生质量事故时,应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的办法
2.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其实保障现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立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之前,企业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调研工作,争取制定一个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就目前的调查来看,一个完善的制度必须与施工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施工的主体是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参与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服务人员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遵循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综合效益观念。因此,要建造出一个优质的工程必须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增加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2.2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是很难的一项工作,因为施工现场的环境较复杂,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要想实现施工现场合理管理的目标,就要有一个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所谓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就是要求施工企业要对建筑工程有一个合理的平面布置和资源配置,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施工企业的负责人一定要做好现场施工指导,全面布置施工生产活动,控制好施工进度,从而保证质量和安全。
2.3认真考察所需技术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中会涉及到不同的施工技术的使用。现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正式施工之前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对涉及到的每一个施工技术做到充分了解。在施工企业现有的资源配置下,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做好具体的施工工艺上技术准备。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每一项施工技术都在控制之中,保障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
2.4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工程管理的主流模式,它主要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来实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详细来说,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来替代人力管理,实现管理工作的高度自动化。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管理效率高、人力资源消耗少、管理成本低、监管范围广等特点,非常适合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此,管理部门应加快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步伐。
3.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项目管理,简称(PM)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系统管理中进行高效率的有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从而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即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和进度目标得以实现。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也在逐步得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成功管理为项目和相关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是工程项目成功管理的有力保障。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达到预期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如何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项目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1 建全质量监督机制
;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1.2.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编制质量控制书和指导文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通病详细说明,指明对策,明确责任。
2、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最终按时完成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项工作。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针对上述情况,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
3、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为了保证完成项目的实际成本、费用不超过预算成本、费用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资源的配置,成本、费用的预算以及费用的控制等项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反映的是各地区建筑业的平均水平,是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套用相关的取费标准计算得出的。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特点,施工成本管理要紧紧围绕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几个方面展开,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4、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安全生产是项目的生命线,是项目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
三、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1、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化
工程项目必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并落实到工程的每个环节和参建单位,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建筑产品。针对特定项目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按单位分主要有:业主和项目管理公司的制度和流程、监理公司的制度和流程、总包单位的制度和流程、分包单位的制度和流程等;按内容分主要有:项目管理架构、项目参与各方关系、各部门岗位职责、计划管理制度、进度控制流程、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制度、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流程、工程资料审批流转流程、原材料检验管理流程、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流程、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和流程、工程例会制度、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等。
2、项目部架构和人员配备标准化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工程项目成功实施奠定基础。加强项目部人员管理,提高项目部管理水平,必须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人员整体素质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保障。
3、沟通与协调管理标准化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参建单位多,包括业主(或项目管理公司)、设计、监理、总包、分包、设备材料供应商等几十甚至上百家,各单位之间关系协调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健全项目各方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建立及时便捷的沟通渠道,形成高效的协调管理体系是干好工程的前提和关键。
4、过程控制标准化
工程进度的控制从工程的整体到局部,由控制计划到控制作业,都需要逐一细化,直到对每个作业点的控制,使项目总进度牢固地建立在局部作业进度控制基础之上。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使之有利于实际作业。
四、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原则
1、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化的原则
建筑工程的参建单位多,虽然成熟和规范的参建单位都已建立起各自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但还需要为特定项目制定特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这些制度和流程虽然由不同参建单位制定,但一定要相互匹配,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统一的制度和流程。此外,项目管理制度不仅要健全,更重要的是切实可行。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实际,措施的制定要具体实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落实,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技术管理不到位,工程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技术管理工作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2、项目部架构和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原则
2.1建立健全项目部组织架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应具备项目综合管理的能力,具有领导水平和市场意识。注重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在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决策能力、领导艺术、公共关系等方面要优势互补。由项目经理组织成立项目部管理机构,设置前期部、采购管理部、设计管理部、工程质量管理部、成本控制部和安全、进度管理等部门。根据项目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可分设,也可合并,使项目部组织架构配备合理化。
2.2按照项目部组织架构中的岗位设置合理设置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针对每个岗位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配备人员,形成标准化的项目部人员配置。定期对项目部成员根据岗位职责进行任职考核,提高项目部人员的工作效率。
2.3按照工程项目技术的要求,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管理技术人才,才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项目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沟通与协调管理标准化的原则
应建立项目高效的沟通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与相关各方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并形成标准化的体系。项目沟通与协调的对象应是项目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有关组织及个人,包括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服务等单位以及其他有关组织。建立起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消除沟通障碍。
4、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原则
在计划控制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根据项目预订目标和现场情况,编制各作业单元具体执行的作业计划,严格按作业计划进行作业,做到不赶进度、不误工期,按工艺作业,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在作业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既要保证进度又要保证质量。要掌握现场实际情况,搞好各工序间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做好记录,排除故障,解决好随时出现的问题,使作业计划能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把好质量关。
实施全过程动态目标考核,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互为补充的方式,对各项目部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必须定期对标准化的内容进行评审和更新。保证标准化的内容不断得到改进。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完善和升级,来提高施工建筑的效率和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制度的建立、数据资料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图纸的绘制、安全管理、新型技术的开发应用等。建筑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其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为达成以上技术管理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各技术部门之间应相互协作和监督,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在规范的技术标准下进行。企业还应设置一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进程进行监控和管理,杜绝施工过程中违法违纪。同时,企业应注重施工技术的创新,通过高新科技的应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技术的应用,也应根据具体项目的实施加以选择,使每个项目能在最佳优化方案下得以实施。
2、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意义分析
建筑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及调整等进行科学的管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在高标准的质量下完成施工。
建筑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并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进而有效的防止在工程施工中应操作不合理导致的安全事故。
另外,科学的施工技术优化管理,也能有效的对工程项目的资源进行优化,这主要表现在控制建筑施工资料浪费,改善工程设备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作业效率,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由于建筑企业的之间的差异较大,配备的软硬件也存在不同,企业中的分包管理制度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没有办法建立起通行的规范标准,但是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就无法完成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目前,在总分包的制度下,施工技术的管理就是对总包部门的技术管理,具体的操作内容就是利用分包合同将总包建筑单位与分包建筑单位进行结合,但是这样的技术管理工作无法对整个工程管理进行完整的连接。由于分包单位缺乏相关的管理软硬件设备,对于最初制定的施工技术管理任务难以实现,不能完全依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采购、保存和堆砌,所以导致工期一再延后,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量提高了施工成本,不能实现企业间的完美交接。
3.2、施工技术管理体制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部分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很多不良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对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操作规范、安全措施等都没有落实到位:另外,没有对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和操作考核,造成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操作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出现,影响了工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工作人员的分配中,很多建筑企业出现重视岗位人员超员的现象,而一些行对较为偏冷门的岗位则出现没有工作人员的现象: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场地操作具有危险性的作业时,没有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主要都归咎于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问题,由于大、小规模施工管理体制的不足,从而会造成极大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同时事会直接诱发安个事故的发生。
3.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不严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没有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管理人员没有完全按照标准的规程和专业的指导书实行管理工作,从而造成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滞后以及施工质量的下降。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措施分析
4.1、构建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构建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充分贯彻落实,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另外,还应定期对施工队伍实施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促使其进行标准化的施工;提高施工监督管理,对于威胁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的行为应严格摒弃,对于违反规定及政策的施工人员及行为应依法给予严厉的惩处。
4.2、加强施工原材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属于建筑工程的管理第一步,也是工程基础的保障,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中应融入大量的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工作。原材料的管理主要由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材料适应性检测管理及后期保存及使用的管理组成。
①施工原材料的采购优化管理中,应在材料选购时,不仅需要加强新技术对材料质量的检测鉴定力度,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还要对施工材料市场供应商进行分析,对当前材料市场的情况准确掌握,对市场、运输、保存等各方面因素对施工材料采购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科学的计算出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②设立全面的材料试验室,对建筑施工材料的适应性技术管理进行加强,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材料应用标准、施工技术参数及相关技术管理方法等,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各项施工要求都能符合标准;③提高对施工材料的保存及应用的管理技术,通常建筑工程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对此经常出现应材料保存不合理,引起的材料变质问题,如,水泥、木材、混凝土等施工材料易受到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另外虫蛀、腐烂等也将引起材料变质。因此在材料保存过程中应结合施工材料的特点合理保存,对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合理考虑,降低材料的变质腐败。在材料的应用时,每次领料都应科学的对材料耗用量进行预算,并在领取材料是做好相关信息的详细记录,在材料应用中应加强管理,杜绝发生浪费及贪污的情况。
4.3、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①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专业性的技术讲座,使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改善技术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是施工人员时刻自律规范操作,并不对提高他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制定严格的责任制管理,保证各项施工技术的安全操作都能落实到个人,进而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水平;②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起到监督的作用,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高质量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扎实的施工技术,也应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及管理施工技术的意识,对于工程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及时处理存在的不足,全方位的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责任制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管理人员应秉着高度负责的心理,对建筑工程各个项目进行检查,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准确的将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严格实施施工图纸中的设计内容。另外还应对工程中计算测量的数据进行检测,对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及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
4.4、健全图纸会审体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应准确清楚了掌握设计意图,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应联合监理单位、设计师等,对建筑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核。若在会审中发现问题,如材料标记出现错误、施工设计未满足国家标准等,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准确计量,做好设计变更的通知;并组织施工人员及时学习设计图纸,了解图纸,通过图纸的会审,对施工中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进行明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总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档案管理、图纸审核、技术交底、人员培训、安全管理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需求不断提高,为建筑企业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筑工程是人们生活及工作的重要的场所,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施工企业应全方位的提高自身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获取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石昱.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16:63.
[2]韩守军.浅析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178-179.
建筑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建设以及竣工阶段做好投资管理极为重要。新时期,工作人员应在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之中强化管理,严格管控,方能预防设计变更、决策不合理、建设质量不过关、竣工验收不合格等不良问题,以合理的投资赢得最大化效益。
2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投资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应合理选择体现较强技术性以及经济性的施工建设方案,有效明确建设规模,参照项目实际要求明确建设标准,通过科学规划确定具体投资规模,并优选具有高适用性以及可行性强、先进科学的工艺设备系统与技术手段,真正完善建筑项目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应做好投资估算,创建良好的投资系统,明确投资管理工作各项责任,严格预防项目形成三超问题。再者,应做好建筑项目工程投资评价,尽量由多方渠道入手做好经费筹措,实现优化投资效果目标。评价阶段中应合理应用经济分析手段,对项目工程建设经济性做好评估分析,通过调研评估项目工程建设阶段之中包含的多重因素,进而提升决策管理整体水平。
3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投资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做好投资管理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涵盖下述几个层面工作。首先,应强化设计标准管控,该过程中应通过招标管理制度有效选择设计单位,令其在提升设计质量水平的同时尽量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投资管理目标。为夯实基础,可合理选择限额,增强设计单位以及工作人员责任感,引入竞争制度,令其选择多元化技术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进而确保选择方案体现良好的选择价值以及性价比。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工作人员应依照设计工作标准,参照具体投资额度设定可靠的投资方案。再者,应基于此基础制定执行力强的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设计单位审核监督,在恒量对投资影响成因的基础上,全面激发投资管理在预控工作中的核心价值。
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阶段投资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阶段做好现场控制监理、变更管控以及采购管理尤为重要。建筑工程项目监理管理工作可对其施工环节管控发挥决定性影响,为此应注重施工建设现场监理。基于建筑项目施工建设周期持续较长,包含较多变化因素,因此需要具备较强实力同时取得优质社会效益,拥有高公信力的监理单位方能辅助建筑单位行使监理管理工作职能,合理管控施工建设环节投资。为此,在选择监理单位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同监理单位明确各自权责范畴,构建形成互相信任的双赢工作模式。令监理工作职能全面发挥出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管控目标。
工程项目变更在施工阶段中极为常见,只有通过严格管理监控,方能预防建设成本的不良增加。为应对该类问题,应合理的管控项目变更,完善管控方案,降低由于不科学变更引发的投资增长。而后应通过工程项目总量、引发变更的成因、经费等按照月份形成变更台账,通过细化分析统计,做好监督管理,构成更加完备的工作机制。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设备、应用材料、施工技术手段日益完善。该过程之中,建设单位应全面考量现实状况,由施工建设质量、工作进度目标、成本管理等多层面入手,衡量利弊,依照现实需要明确投入怎样的资金经费来配置新型设备或采用更环保的新型材料、技术手段等,合理的缩减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建筑工程项目材料设施采购经费为一类较庞大的投资金额,在项目承包合同总价格中达到高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为此,做好采购设施材料投资的科学管控,对项目施工环节投资经费严格管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采购设备材料的阶段中影响投资施工的因素包含两个层面即材料设备的成本以及质量水平。为此,为有效管控上述两类因素,在签署合同前期,应针对该类设备材料的具体价格、质量品种做细致的摸底调查,依照项目建设具体目标以及需要,选择更加合理的价位,契合质量品牌,制定更加科学的供应方案,并在签署合同过程做进行细致规定,清晰工作责任,明确应急管理方案,预防由于材料进场没能及时到位,或是材料设备各层面无法明确的因素而导致工期延误而形成投资经费的不良提升。一般来讲,建筑项目工程建设阶段中,不能有效预防投资现实状况同预算管理存在的偏差。施工阶段中,分步骤环节的细化各个分项工程投资管理目标,对具体投资状况作分析研究,建筑机构应同监理单位就整体项目施工各个环节做实时管理监督,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力度。倘若引发偏差现象应快速核查引发偏差的因素,并应用合理的措施有效处理,预防由于偏差等多层面因素的累加导致偏差问题无从处理。
5建筑项目竣工阶段投资管理策略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竣工计算为最终的环节,在验收合格后,应针对结算报告以及有关资料做整体的分析整理,通过发包方评定审核之后,明确最终结算的项目价款。审核阶段中应依照建筑工程竣工、施工图与有关合同材料做核对分析,衡量手续有否齐全,还应明确各类经费文件与收费管理标准,做好竣工决算管理。
6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