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例

2024-07-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1

【关键词】研究;应用;检验;进展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免疫学检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单一的免疫诊断技术发展为微量化、多基因和单细胞技术。而一些继发性和原发性免疫缺陷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往往要求更加精确的免疫学检验技术,还能对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

1免疫学检验技术的

1.1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

1.1.1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血清试验方法,它是在免疫荧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抗体利用荧光进行染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需信息进行获取,进而研制而成的流式细胞仪。其特征是拥有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主要是用于分析DNA含量,可在同一试管中,对多种靶物质的潜在特征进行检测。。

1.1.2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主要是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病原体,可使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检测提高,并使手工操作的误差降低。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可用于商品的开发。

1.2酶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在检测酶联免疫技术上,从理论上分析,相应的抗体或者是某一抗原纯品都可以进行应用,所以在该技术的检测上,抗体系统或者是可融性抗体都可以采纳。这种技术是以免疫过氧化物为基础,有较强的特异性、较高的敏感性,便于观察、操作简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检查。

1.2.2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这是一种分析技术,应用于对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是进一步衍伸和发展了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微孔内进入待检测样本后进行培养,在特异性抗原的作用下,对B细胞或者是记忆型T细胞进行活化,产生了IG或者是CK,清洗细胞之后,将第二抗体加入,IG或CK与抗体结合之后,在将酶生物素加入,发生反应,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着色斑点。此技术即可用于各类CK的T细胞的分泌,还可用于抗体B细胞的分泌,这种技术也是检测T细胞功能的标准技术,其检测灵敏度相当高。

1.3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3.1核酸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其原理是转录翻译或者是扩增核酸。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按照几何数在扩增,最终达到数百万倍,这就是扩增。而转录翻译是通过抗体DNA发生抗原反应后,测定转录翻译成的酶。灵敏性强是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共同特征,目前,此种方法仍旧用于研究阶段。

1.3.2量子点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在传统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中,有较低的酶免疫分析灵敏度,同时有很大的污染存在于放射免疫分析中,而荧光免疫分析和发光免疫分析都有着较短的发光时间,很容易发生淬灭。。量子由于有很小的尺寸,在受到刺激时,会发生荧光,所以它实际上是起到了探针的作用。在早期诊断疾病、细胞成像、测定生物多组分和免疫示踪定位时,其应用价值非常广泛。

2其他免疫检验技术

2.1微阵列免疫芯片技术这是一种小分子抗原分析平台,具有高效的特征,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它可以对复杂样品中含量极低的目标物质进行快速的定量检测。同时,还可对生物样品中全部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其优点是能够进行高通量的平行检验与分析,可使样本或药品的用量降低。

2.2液态芯片技术是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其检测平台是流式细胞技术,其载体是带编码的微球体,可用于大规模的测定蛋白质和核酸。还可用于检测多种指标,包括传染病、神经―内分泌等,可用于测试任何使用微量分析的系统。

3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要求能够准确分析从特定部位取得的微量样本。随着微纳电子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科研上免疫学检验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此趋势下,将不断应用各种更为敏感的新的分析方法,使免疫学检验技术朝着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波,吴玉章.MHC/肽四聚体复合物技术及其在T细胞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9):654-657.

[2]虞伟,武建国.ELIspot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6):476-477,479.

[3]虞伟,孙永康,顾宁,等.蛋白质与抗体微阵列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3):491-494.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2

关键词:小儿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

小儿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会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异常免疫反应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病理过程为气道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气道,导致内分泌物增多[1-2]。由于气道有炎症,使气道高反应性,细小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清和气道分泌物中总免疫球蛋白(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该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的本质是异常的免疫反应。

1、遗传学背景

哮喘为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高达77%,但环境因素仅占23%。。目前已发现11q与过敏体质(atopy)有关,其控制总IgE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因位点位于染色体5q31成簇的细胞因子(IL-4,IL-13和IL-4受体)中。这些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胞内信息传递因子信息传感和转化活化剂-6(STAT6)活化[4],促使atopy和哮喘的发生。而且β2受体的突变与哮喘有紧密的关系,位于14q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特异性IgE反应连锁。由此可见,哮喘的发病和atopy的形成均具有遗传背景.。然而近几十年,哮喘的发病率却在成倍的上升,这说明不仅仅是候选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变化。此外,从已知的哮喘候选基因来看,均属免疫因子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多态性的表型(临床表现)必然关系到免疫学改变[3]。

2、TH1/TH2 细胞功能失调

TH1 细胞的主要通过分泌IL-2和IFN- γ等细胞因子对抗细胞内细菌及原虫的免疫反应,对诱发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以及抗感染色疫中起面议调节作用,而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IL-13,能够在诱发过敏反应中调节体液免疫反应,并辅助B细胞合成转化免疫球蛋白,其中,分泌出的IL-4能够促进IgE的合成,IL-5和IL-8能够延长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的存活时间,所以,形成过敏体质的基础便是TH2的功能亢进[4]。

在一般情况下,TH1/ TH2细胞处于恒定状态,二者功能发生变化时又会产生相互影响,例如当哮喘患者TH1细胞功能下降时,TH2细胞的功能就反而增大,导致生成大量炎症因子,IFN- γ水平降低,IL-4、IL-5水平升高,说明患者体内TH1/ TH2功能失调,当然,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功能并不是相互独立的,TH1/ TH2细胞起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当TH1内的细胞因子IFN- γ拮抗TH2的IL-4和IL-10时,会导致TH2细胞的活性减弱,相反,当TH2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拮抗IL-2和IFN- γ时,TH1细胞的活性就会减弱。总免疫球蛋白会促进肥大细胞和嗜酸粒形细胞分化,进而形成以IgE为特征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即迟发型哮喘反应。

从最近的小儿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结果:诸多哮喘患儿的体内并不存在TH1细胞功能低下或者TH2细胞功能亢进的现象,由此表明,TH1/ TH2细胞失衡并不是导致小儿哮喘发病的唯一因素,还尚有其他亟待可知的机制参与。

3、TH2细胞引起免疫反应

1、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嗜酸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其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气道全层会在TH2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L-5和 IL-13的诱导下聚集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从而释放出炎症介质,主要有嗜酸细胞神经毒蛋白、胶原酶、NO、以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等。

2、免疫球蛋白(IgE) IgE是人体的一种抗体,存在于血中,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L-4能够促成lgE的合成,它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释放出炎性介质,从而产生免疫功能。

3、细胞黏附分子(CAM) 细胞黏附分子能够通过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及其他气道结构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白细胞在局部的聚集与归巢等活动[2],由于TH2内细胞因子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刺激,导致炎症细胞大量在气道聚集。同时,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分泌因子都会到气道参与聚集。

4、趋化因子(chemokines) 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趋化因子(多为8-10KD),同样,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也会参与到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

5、内皮素(Ets) 内皮素存在于血管内皮以及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能够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系统稳态。其合成主要取决于巨噬细胞原炎症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控。内皮素不仅能够有效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而且还能促进黏膜下腺体的分泌以及促使平滑肌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4、树突状细胞(DC)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自身有很强的免疫刺激能力,对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常少量分布于与外部接触的皮肤部位,DC主要分为髓样DC(DCl)和淋巴样DC(DC2),DCl分泌的IL-12和IL-18促使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由于IL-4的刺激,TH0渐渐向TH2发育,同时IFN- γ的正反馈刺激DCl 使TH1分泌更多的IL-12,因而导致DCl功能不足,TH1/ TH2细胞功能失衡,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人的过敏反应[5]。

DC有成熟状态和未成熟状态,在人体内, DC大部分是非成熟状态,未成熟DC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摄取抗原或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就会分化为成熟DC,而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微环境因素对不成熟DC发育可能造成的影响,比如细胞因子。

最近研究表明又出现了低3种表型的DC[6],即低分化DC,其吞噬功能很强,但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较弱,它与DC1、DC2不同的是,在提呈抗原的过程中并不会激活TH0细胞。由此看出,树突状细胞对小儿哮喘的发病具有关键作用。

5、免疫耐受现象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应答状态,如在抗原或过敏原刺激下,树突状细胞内不成熟的DC能够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但准确机制尚不明,导致不成熟DC诱导T细胞的无能化,可能是由于它们之间缺少共刺激分子。

6、哮喘的发作与因素

哮喘发作的前兆便是出现过敏体质,与TH2细胞不同,T细胞主要产生IL-10来抑制TH1细胞和TH2细胞,而TH3细胞主要分泌TGF-β来抑制炎症的反应,通过诱导共刺激分子,T细胞、TH3细胞由于与其配体的相互连接而被活化 ,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缺乏,免疫耐受状态被破坏,便出现了过敏体质。

由于近年来哮喘发病率急速上升[7],随之便出现了各种导致因素,感染便是其中之一,感染的抗哮喘机制是极其复杂的,通过toll样受体细菌会促使TH1的发育,由于缺乏经常性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导致TH1不能完全发育,使新生儿时期,TH2细胞的功能亢进发展迅速,便形成了过敏体质。已有医学证明鼻病毒、腺病毒、衣原体或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哮喘的发作,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呼吸道感染都能诱发哮喘的发作。是否导致哮喘的发作取决于病原体的抗原成分,成分不同,可能诱发哮喘也可能抗哮喘,哮喘的发作与感染机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7、哮喘的免疫学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已研究出许多控制哮喘发作的方法,如气道吸入糖皮质激素、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以及LgE单克隆抗体治疗等疗法,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哮喘,,如糖皮质激素,它只能控制哮喘症状,必须持续用药来预防复发。所以深入研哮喘发病机制探索出一种新的能够抑制哮喘的发作的疗法是有意义的。

由于哮喘发作的机制是免疫耐受被打破,所以想要研究出预防和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就需重建免疫耐受,增强免疫耐受的方法如下:

7.1益生态学治疗:为激活黏膜免疫系统NOD2的活性来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可口服乳酸杆菌。

7.2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反复接触少量过敏原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使机体产生耐受性,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便可减少介质释放,减轻气道炎症,从而降低气道反应性。

7.3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有口服过敏原和皮下注射过敏原,为提高其特异性免疫耐受,可通过诱导IL-10来抑制IL-4的产生。皮下注射过敏原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哮喘的临床。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对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3(5):487-490.

[2] Zora, J.E.,Sarnat, S.E.,Raysoni, A.U.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urban air pollution and pediatric asthma control in El Paso, Texa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3,448:56-65.

[3] 郑春盛,林青,林丽婷等.小儿哮喘与白三烯关系的研究 (附109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25(3):167-169.

[4] 李忠东.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1(11):29-29.

[5] Saglani,S.,Lui,S.,Ullmann,N. et al.IL-33 promotes airway remodel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steroid-resistant asthma[J].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3,132(3):676-685.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3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历史背景

免疫分析的发展伴随着抗体制备技术的改进而不断提高。美国科学家Yalow等人首先将标记技术引入免疫分析,他们首先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测定胰岛素。由于这种试验方法限制了试剂的寿命,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检测标准,同时由于存在同位素的使用,不仅会损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也会带来污物处理困难的问题。为了找到更为合理的免疫分析法成为以后20年来研究的热点。。因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卫生、食品、环保和军事等领域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激素、蛋白质、肿瘤、毒物、病毒等成分检测。

2 免疫分析基本原理

由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两个关键部分组成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主要氧化以及催化的作用于化学发光物质,产生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在处于稳定状态时,发射出光子,然后通过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通过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进而测出被测物质含量。而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抗原或抗体上直接标记。

3 化学免疫分析分类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主要以标记法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目前习惯上将免疫分析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主要是标记免疫分析法,其次是酶免疫分析法,前者是以化学发光标记,后者是以酶标记,以化学发光底物作为信号试剂来进行发光,其原理是不相同的。除此之外,包括荧光免疫分析法以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也是目前存在的化学免疫法分析方法。

3.1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

将化学发光剂如吖啶酯类化合物,直接标记在抗原上或抗体上,其基本原理是启动发光剂发光,快速闪烁。这种标记物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须催化剂;夹心法用于大分子抗原,竞争法主要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另外本底低,非特异性结合相对较少光量不会因为分子大小而受影响,因此能增加灵敏度,一般常用的化学发光物质主要是通过启动发光试剂NaOH-H2O2作用而发光,其发光非常迅速,小分子物质多采用竞争法,夹心法主要用于大分子物质。

3.2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通过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剂的作用下发光,然后用发光测定仪进行测定。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酶反应的底物是发光剂,按照标记免疫分析,应属酶免疫分析,其操作步骤与酶免分析完全相同。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种类大致有三种,首先是HRP标记CLEIA,一般常用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作为底物,也即是鲁米诺或者用其衍生物4-氨基邻苯二甲酰肼也是可以的,这两种都是重要的发光试剂。需要注意的是该底物需要在碱性缓冲溶液中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当然这需要在过氧化物酶及活性氧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中间体回到基态时就可以发光,此时的波长一般在425nm。曾经先前有人用该标记底物标记抗原或抗体,但后来发现其发光强度多受灵敏度的影响。目前用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其发光强度主要依赖酶免疫反应中的酶的浓度大小;其次增强发光酶免疫分析也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一种,它主要是在将增强的发光剂加入到发光系统中,加强发光的信号强度,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便于多次测定。目前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上,还可以由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操作,比如,往系统中加入发光试剂以及混合、温育、洗涤等,甚至后期的数据处理,进而绘制标准曲线,最终完成患者血清样品的分析并打印出结果;最后一种就是用ALP标记的CLEIA,这种分析方法一般多用环-1,22-二氧乙烷衍生物作为发光底物,它的发光原理主要是其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底物而设计的分子结构稳固,其中的芳香基作为发光基团和酶作用,在发光试剂的作用下发光,该底物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磷酸酯基发生水解而脱去一个磷酸基,就会产生一个稳定的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发生裂解会产生金刚烷酮和激发态的物质,这种常见底物是AMPPD,其作为磷酸酯酶的直接化学发光底物,多用来检测碱性磷酸酯酶和一些配基的结合物。

4 应用

4.1 激素、蛋白质和肿瘤检测

该系统使反应物形成均相混悬液,顺磁微粒作为固定相,增大反应面积,加速免疫反应,快速分离,自动洗涤,减少酶和催化剂的使用,pH调整即可,避免了许多影响因素,广泛应用于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肿瘤标志物及心血管等项目。

4.2 病毒、毒物检测

杨秀岑等用ABEI标记兔抗大肠杆菌lgG,试样温育、离心、沉淀峰值用luminol-H2O2-NaOH 发光体系测定;章竹君等测定了粪样中的轮状病毒以HRP酶标记;为研究TNT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提供方法,张丽民等以HRP标记免疫测定了血清中4-氨基-2,6-二硝基甲苯,效果非常显著。

4.3 其他方面的应用

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免疫测定中的HRP酶标记生成核酸探针,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靶DNA杂交,将HRP直接标记在探针上,同时增强的鲁米诺试剂检测加入分离后的杂交体。另外一种是将DNA探针标记在生物素及地高辛上,然后与靶DNA杂交,再用HRP标记的亲和素和抗地高辛与分离后的杂交体结合,最后加入鲁米诺试剂氧化发光。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4

进入21世纪以来,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研究有了新的突破。纵观其发展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 每项重大的突破无不包含着新的分子(细胞因子、 膜受体、 转录因子)、 使我们从整体水平不断深入地去认识免疫系统和功能及其复杂的免疫网络。

1 Foxp3和IL35是Treg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功能分子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无疑是近10年来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20世纪80年代, 在体内外实验的基础, 提出了抑制性T淋巴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 Ts)概念, 认为Ts主要是CD8+的T细胞, 并且一度将Th/Ts比例的检测作为判定机体免疫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Ts缺乏明确的表面标志, 无法获得特异性表型的细胞亚群, Ts细胞的研究逐渐冷落下来。目前发现在CD8+细胞群中确有一个抑制性亚群, 这与最初Ts的概念并非相同。CD4+CD25+T细胞是一群具有抑制作用的Treg。 occurring regulatory T cells, nTreg)和诱导性(或称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induced regulatory T cells, iTreg)。Treg的研究迅速从基础免疫学扩展到临床免疫学, Treg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或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并为自身免疫病、 过敏性疾病、 移植排斥、 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Foxp3在Treg中, 无论是表型或者是功能都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Foxp3是forkhead/wingedhelix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 得益于一种动物疾病的模型, 即Foxp3基因发生突变(2个碱基的插入导致基因移码突变)的Scurfy小鼠。随后在人类发现了免疫调节障碍、 多种内分泌病和肠病综合征(IPEX)。由此得知, Foxp3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Foxp3是Treg细胞一种最为关键的表型, 更重要的是, Foxp3调节的靶分子如Smad7、 IL35中的EBI3亚单位等与Treg的负调控功能相关。以往认为, Treg发挥负调控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如Treg膜表面膜型TGFβ、 CTLA4和GITR分子)和分泌抑制性的细胞因子如TGFβ和IL10来发挥作用的。新近, Vignali和Liew两个小组发表了有关IL35的论文, 并初步证明IL35主要由Treg分泌, 是Treg发挥免疫负调控的效应分子[1]。IL35是IL12家族中的一个新的成员, 是由p35(同IL12共有亚单位)和EBI3(与IL27共有亚单位)所组成。在体外, 当Treg与效应T细胞共培养时, Treg中IL35基因表达上调。目前已知, EBI3是Treg细胞中Foxp3转录因子作用的下游靶分子。IL35可促进CD3 mAb+CD28 mAb诱导小鼠CD4+T细胞的增殖, 包括具有抑制作用的CD4+CD25+ Foxp3 Treg和 CD4+CD25-T细胞亚群。在其他不同的条件下, 如CD3 mAb+APC活化T细胞, 或OVA肽段刺激转基因小鼠OVA特异性CD4+CD25-T细胞增殖中, IL35则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L35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体内和体外均可抑制Th17的分化及其IL17的产生, 可明显降低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病情。缺失Ebi3和IL12a基因(分别编码EBI3和IL12p35亚单位)的Treg丧失对效应T细胞的抑制能力, 也不能有效治愈动物模型中小鼠炎症性肠炎。IL35成为继TGFβ和IL10后一种新的抗炎细胞因子, 可能成为治疗肿瘤、 感染性疾病(如HCV)和自身免疫病的靶点。目前有关IL35的受体及其信号途径还不清楚。

2 IL17家族和Th17细胞

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家族的发现, 明确了一个新的T细胞亚群的存在。IL17A/CTLA8最初于1993年发现。IL17及其受体的结构不同于已发现其他细胞因子和受体。IL17家族有6个成员IL17A、 IL17B、 IL17C、 IL17D、 IL17E/IL25和IL17F, 其中人IL17A和IL17F基因都位于6p12, 两者同源性最高, 并且结合相同的受体IL17RA。尤其重要的是只有IL17A/F是由Th17细胞所分泌, 而IL17家族其他成员与Th17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无明显关系(表1)。

表1 人IL17家庭成员及其特征(略)

*IL17F两种异型与IL17A同源性程度不同.

Th17细胞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另一个热点。Th17是继1986年发现Th1/Th2效应细胞亚群以来, 出现的第三类效应性T细胞。在小鼠, TGFβ和IL6共同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7[2, 3], 而单独TGFβ则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reg。Th17所分泌的IL17主要作用于非造血细胞(图1), 因此IL17A/F成为连接适应性免疫和固有性免疫重要的桥梁。由于IL17介导炎症性反应, 可能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 炎症性肠炎、 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要的致病环节, 也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靶分子。

图1 Th17细胞介导的促炎作用(略)

3 IL12家族与CD4+T细胞分化

目前所知, IL12家族有4个成员: IL12、 IL23、 IL27和IL35, 其结构和受体见图2。其中IL12、 IL23和IL27主要由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以及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产生; 而IL35主要由Tre生。此外, EBV转化的B细胞和胎盘也可产生。

图2 IL12家族和IL12受体家族的结构(略)

APC细胞接触抗原性质以及活化的环境不同, 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其分泌不同IL12家族成员, 参与不同CD4+T细胞的分化。IL12是Th1分化的关键细胞因子,IL27是Th1分化的协同因子; IL23对于Th17维持存活和扩增发挥重要作用; 而IL35则由Treg分泌, 不仅是Treg发挥负调控的重要细胞因子, 也参与Treg的分化(图3)。如此看来, 以DC为主要代表的APC细胞对于适应性免疫的调节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 一是加工提呈抗原, 激活初始T细胞; 另一方面, 根据其接触抗原的性质不同(尤其是病原微生物), 通过分泌不同的IL12家族成员以及其他的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系统发挥相应的免疫应答, 从而最有效地清除相应的病原生物等抗原。Th1介导的细胞免疫清除胞内感染细菌, Th2介导的体液免疫介导抗蠕虫和抗菌免疫, Th17/IL17介导的固有免疫如中性粒细胞以及角朊细胞合成β防御素等多种抗菌肽, 可抵御真菌、 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图3 小鼠CD4+效应及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略)

4 结语

CD4+T细胞亚群可分为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两类。Th17是效应性T细胞中新的一员, 其分泌的IL17主要作用于非造血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IL35是新近发现的Treg的效应分子, 参与对其他CD4+T细胞亚群的负调控作用。IL12家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其不同成员分别对不同CD4+T细胞的分化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Collison LW, Workman CJ, Kuo TT, et al. The inhibitory cytokine IL35 contributes to regulatory Tcell function[J]. Nature, 2007, 450(22): 566-569.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5

关键词:自然杀伤T细胞 肝脏疾病 治疗 进展 前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6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54-01

NKT细胞可使免疫反应增强,同时能够对免疫反应进行抑制,在抗感染、抗肿瘤、抑制自身免疫等疾病中有重要作用[1]。为此,本文从NKT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NKT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NKT细胞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现汇报如下。

1 NKT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

NKT细胞的抗原识别不能够对经典的MHC-Ⅰ、Ⅱ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进行识别,单纯对细胞表面CD1d分子提呈的糖脂类抗原进行识别。CD1分子分成CD1a、CD1b、CD1c、CD1d四类,并将CD1a、CD1b、CD1c划分在Ⅰ类,而CD1d则为Ⅱ类。

2 NKT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

肝脏的天然免疫反应可对病毒、肠内寄生菌、恶性转化细胞等的侵害产生抵御作用。NKT细胞在肝脏内的含量较高,在肝脏T淋巴细胞总数中约占20%-30%左右,可见NKT细胞在肝脏局部免疫中占有重要地位[2]。

2.1 NKT细胞与肝炎。NKT细胞在肝炎发生中承担着免疫清除和监视作用,且可对肝细胞产生损伤。肝脏内的NKT细胞可以被a-GaCer活化,病毒性肝炎活化后的NKT细胞会产生IFN-γ,对HBV复制进行有效抑制;活化NKT细胞产生的IFN-γ会使NK细胞激活,经NK细胞可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且大量动员后续获得性免疫细胞,产生NKT细胞而抑制HBV复制,实现抗毒效果[3]。有学者研究发现[4],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分高者的NKT细胞数较肝组织学活动指数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NKT细胞与肝脏肿瘤。诸多研究显示[5],NKT细胞在动物模型肿瘤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有学者经研究发现[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鼠肝脏内NKT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增加,并且CD8+/CD4+淋巴细胞比率也名增加,经分析其可能是受到NKT细胞与CD8+/CD4+淋巴细胞分泌参与抗肿瘤反应的IFN-γ的影响,进而利用IFN-γ作用对肝肿瘤生长进行抑制。

除以上途径外,NKT细胞会利用穿孔蛋白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7]。研究显示[8]抗-FasFasL、抗-Vβ8、抗-NK1.1、抗IFN-γ以及抗-CD1d等均无法对NK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细胞毒作用产生阻断作用,然而对穿孔蛋白活性进行抑制,便可以阻断该细胞毒作用。

大量研究显示[9],NKT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与抗肿瘤转移效果。肝脏肿瘤患者的肝脏或肿瘤组织中NKT细胞数量的改变可以对肝脏局部免疫状态进行反映,从而证实了NKT细胞与肝脏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其给予重视。

3 NKT细胞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研究发现[10],过量免疫细胞浸润会导致须知损伤或者是新的破坏,因此对握治疗性NKT细胞数量进行控制,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实现降低伤害到最低为一个关键问题。随着对NKT细胞认识不断深入,NKT细胞免疫学疗法在肝脏疾病治疗中不断获得完善已成为可能,其将会为肝脏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张建明,石统东.NKT细胞在HBV感染中的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0,14(09):1023-1024

[2] 周志侠,张彩.NKT细胞的发育分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状态的调控机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13(06):344-345

[3] 谭锦泉,肖威,王岚,等.NKT细胞发育及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19(06):448-449

[4] 芦丽淦,王军朋,卫琮玲.NKT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9,11(06):321-322

[5] 李子涛,杨滨燕,吴长有.人外周血NKT细胞亚群表型及生物学特征[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14(02):337-339

[6] 叶志坚,王效民.NKT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J].现代免疫学,2009,14(03):279-281

[7] 谢谆怡,陈永文,付晓岚,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PD-1的表达研究[J].免疫学杂志,2007,23(6):602-605

[8] Aukrust I,Hollas H,Strand E,et al.The mRNA- bindingsite of annexin A2 resides in helices C-D of its domain IV[J].J Mol Biol,2007,368(5):1367- 1378

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6

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新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神经源性肺水肿

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临床特点

单纯性肥胖患儿的内分泌改变

急性重型感染性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儿童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进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症及其处理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小儿癫癎的免疫学进展

输尿管镜在儿童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

小婴儿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儿童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治疗

男童性早熟的临床诊断程序

与感染相关的婴儿肝炎综合征

小儿急性胰腺炎的特点与认识

干细胞向肾脏实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黏多糖病研究进展

孕妇甲状腺疾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日常生活的标准化管理

儿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其防治

病人触发通气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

儿童白血病并发感染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防治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免疫抑制药物肾损害及其防治

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与儿童肠道发育

婴儿持续性和复发性低血糖的诊断和治疗

P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防治策略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处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及其治疗进展

儿科应选择性淘汰心肌酶检测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和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

儿童肺部空洞性病变6例

宫腔镜诊治女童阴道疾病25例

神经母细胞瘤24例临床和病理特点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与高体积分数氧肺损伤

去甲斑蝥素致凋亡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早产儿与足月儿1岁内生长速度的比较

癫痫持续状态的发展历程与分类进展

脑性瘫痪患儿足外翻的康复评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