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独立 科研管理 发展 教学
现如今是一个各方面都讲究竞争的时代,作为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学院也需要重视竞争的存在性。科技研究是高等教育学院的主要工作之一,开展这方面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强化老师的整体师资力量,与此同时也提升科学建设的步伐,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科技的发达创造有利条件。一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进程中体现出的技术水平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到该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
一、独立学院展开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的独立学院指的就是具备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等教育学校通过和社会以及个人组织相互协调,在不使用国家财政的基础上创办的另类高等教育场所。截至2009年我国的独立学院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所左右。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校形式,创办此类高校的基础就是有别于传统办学模式的新机制,这是一种高等教育从特殊化转向大众化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独立学院,通过独立学院的推广,可以使得学校走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主要形式也变得更加多面化。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独立学院的成立为我国的大众化教育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独立学院在科研管理层面的不足
我们在高度赞扬独立学院的存在意义的同时,也要积极正视独立学院面临的一些缺陷。受到教育管理机制的影响,独立学院的人才优势以及科研管理状况受到了一定层面的阻碍。面对竞争力度日益强化的今天,独立学院的科研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该学院的长久生存。
首先第一点就是目前的独立学院没有一套完整的科研管理保障体系。现如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被运用到了教学设施方面,独立学院的主要重视点在教学工作的展开以及其他方面的制度完善,恰恰忽视了对科研体系建设。经过相关的统计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独立学院都没有设置合理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也没有为这方面的工作聘请专业人才,更不用说具备完整的科研保障政策。目前还有一部分的独立学院不帮助老师进行项目申报。由于独立学院的保障体系缺陷,某些学校也没有购买某些期刊的数据库,这就使得某些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找不到资料,无法进行学术的相互交流,研究进程会受到阻碍。某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申报时,学院方面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便利,长此以往将严重不利于教师学术的研究工作开展。
其次一点就是学校高度注重教学的重要性,反而轻视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同传统的教育学院相比,独立学院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目前大多数的独立学院认为整个学院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以此为基础学院的招生状况以及就业工作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些学院认为学生以及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认知与赞成才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教学是学院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认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促进独立学院的整体前进步伐。但是独立学院忽视了一个问题,目前独立学院中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老师,师资力量薄弱的同时还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受到教学工作经验的影响,使得教学压力过大。年轻的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教学方面,在科研方面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时间可以分配给科研工作。学院对教学质量的过分重视,使得教师没有积极性去开展科研工作。
第三点就是独立学院的科研组织整体素质不一。可以进入到科研管理队伍的人员,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专业素养层面都应该是大致稳定的,以此为基础才可以进行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对层次不一、类别不一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有效地进行操作管理,需要进行项目申报的老师也可以获得专业的指导。。许多院校的老师工作人员都不是专职,也存在一些不是管理出身的人才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这就使得整体的人员分配缺少长期的科研管理经验,进一步的工作得不到发展。
最后一点就是科研组织人员之间的交流障碍。学院组织科研团队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组织成员之间必须存在一种合作意识。但是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显示出来的团队精神始终缺少一定程度的凝聚力。大部分的组织成员态度不够严谨,进行课题申报工作时过分注重个人形式,科研平台过于狭窄。。一方面管理人员进行申报信息时,没有将课题的重点显示出来,导致申报工作的不严谨现象发生。另外一方面有个别申报人员不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结束项目研究,就会使得科研效果过分单调,显示不出独立院校的独特之处。
三、改善独立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 最初构建科研建设战略的目标
育才兴校,开始之初应该按照独立院校整体的发展战略趋势,创建出与之匹配符合的科研成果与建设策略。全方面筹划面向每一位科研人才的年龄层次、专业等级以及能力水平等等。以全面加强科研创新人才自身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先进的院校科研人才和领军人物,创建每个年度就人才开发与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做到落实科研开发与建设的每一项环节,以此为建设策略的长远发展目标。
2. 创设科研院系所谓的用、培、留、引四大机制
首先需要构建专业的教师聘用机制。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再将教师按照各种形式进行分配,例如特聘、兼职等等模式。加入竞争与激励这一新的教学体系,尽可能的落实在晋升职位这一等级中,完全打破所谓的终身制教师传统。在聘用教师的基础条件下完善绩效考核这一评估模式。
其次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最先需要做到的是积极参加学历学位进一步深造项目。尽可能的鼓励每一位教师加入到进修研究生博士生的队伍中,除此之外要协调好院校老师晋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的关系,培养自身创新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保证进修的最终成效。。有针对性的加大培训,尽可能的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动新团体进行科研开发作业,累积青年科研人才的经验,帮助他们成长。增加与国外知名教育基地的合作机会,有目的性的定期组织科研人才参加国外培训。
最后需要强化人才引进力度。。二是秉承高度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规则。三是强调全面撒网,全方位的网罗各地人才,扩大招收范围增强总体实力。最后就是适当老少搭配,提升师资团队结构,最终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的科研管理团队组织。
3. 强化完善科研组织鼓励体系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激励才会有动力。作为独立的院校,其在政策以及组织团队层面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竞争体系。学院应该有条件的设立竞争环境,保证这个环境应该有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竞争比较,筛选出素质高实力强的教师,实现发展与生存结合的局面。在此原则之下保护有上进心的教师人才,杜绝走后门现象的发生。在组织科研管理人才团队时,学院应该突破身份学历的传统条件,高调激发教师团队的自主积极性。大学的文化之一就是自我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师们在创新的驱使之下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知识研究权力和帮助。科研组织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必将会提升科研效果。切忌个人主义思想的出现,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多人的思想结合,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开展独立学院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教育层面扩大。作为特殊的教育群体,其自身肩负的教育责任不可忽视,但是教师自身的科研事业也要放在首位。只有全面提升了自我素质,才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受教范围。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组织应该为教师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院校在进行科研队伍人才选拔时必须多方面考虑,组织出一个更利于学院发展的团队。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姜莹莹,蒋天颖. 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与经济,2006(6).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不明确,水平参差不齐,致使企业管理效率较低,甚至因为财务问题而导致企业破产。招聘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积极分析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全面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的财务专业人士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为进行有关财务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本文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企业类型,通过在招聘会上请招聘企业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共收到100家企业的有效问卷。根据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定位等四个主要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回收的问卷对以上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的要求
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业务知识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全面教育。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如图一所示:
企业除了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外,还对专业人才的法律知识、金融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经济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数学知识有要求,其中对法律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知识的要求相对较高。
2.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
企业财务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如图二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上,企业更为重视敬业精神(18.21%)、责任心(15.86%)和职业修养(16.56%),以上三个方面是职业道德的主要要求,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重视远高于对业务素质(19.88%)的重视程度。
3.企业对财务人员能力的要求
业务知识不等于实践能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比较重视财务人员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企业财务人员需要经常与银行、税务、政府部门等打交道,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
4.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岗位划分
调查数据显示,100家被调查企业中赞成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存在差别、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不同从而导致财务人员与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有差别这一观点的占68.59%;赞成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差别不大,从而会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要求差别不大这一观点的占29.12%;而持财务管理就是会计这一观点,将二者等同的比例为2.29%。基于以上认识的差异,企业关于财务管理与会计岗位的设置也存在很大不同,将会计与财务管理分开设置的大约占35.12%,在会计机构中设置独立财务岗位的占28.59%,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占36.29%。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竞争的加剧,大部分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有了清楚的认识与区分,这就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关于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定位等四个方面要求的调查分析,能够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明确方向。
1.重财务专业课程,轻相关业务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会计、财务、金融、税务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而目前高等院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尚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而忽视金融、税务、法律等课程。法律、金融等本就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而教学中对以上课程只是停留在学生了解相关内容的层面上,并未让学生深入学习,有些院校甚至将这些课程作为考察科目,一学期结束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了什么内容。这种教学状况导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财务管理课程学好就可以了,极为不利于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
2.缺乏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财务管理在现实当中体现出更多的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如果财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隐患,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最终的失败。财务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修养,相比业务素质,用人单位更看重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修养。目前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基本没有,高校将精力主要放在学生财务业务知识的培养上,对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培养基本忽略,只是在大一的公修课《思想道德与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缺乏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特点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课程。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缺乏有效的实践课程
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财务工作人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更注重学生业务知识的培养,而轻视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就是缺乏实践课程,目前高等院校的实践课程基本上仅限于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增加ERP沙盘模拟实训课,而该课程虽是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但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效果。有些院校在毕业前安排了实习,但这些实习多以学生自由自愿的形式开展,学校没有相应的监督,也缺乏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难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4.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财务与会计是等同的,这一观点不仅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着用人企业,更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教学工作。一些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与会计的教学目标上定位不明确,甚至出现混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课程与会计课程的设置基本相同,最多是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偏重于财务,而对会计专业学生更偏重于会计学,以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身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在职业选择上更多的是偏重于会计;二是教学方式基本相同,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理论,学会公式套用,缺乏案例分析与讨论课程。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财务人员与会计人员差别不大,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管理手段的改进,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全面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实际工作中仅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而欠缺金融、经济、法律、税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很难全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不懂金融、经济,就很难从微观以及宏观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准确把握。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高等院校应全面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改变过去仅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而轻视相关专业课程的做法,切实加强对金融、经济、法律、税务等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
2.增加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财务管理工作可以说是高危行业,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修养不仅可能给自身带来麻烦,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
3.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财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注重理论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令学生眼高手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应充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一是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ERP沙盘模拟等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活动,配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开展案例分析课程,以增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安排实习机会,高校可以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工作状况,摆脱过去学生实习的管理方式,将学生每个学期的实习状况进行反馈计入学分。
4.明确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定位
。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彭敏,王碧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9,(12).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尝试把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希望对改变这种困境能有所帮助。
一、教育目标从“治疗和矫正”到“预防和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且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预防和发展性,而不仅仅是针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和矫正。
二、教学过程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突出学生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就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动态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情境或活动为中心,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动态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三、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
传统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教材编写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授课,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出现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评价从“教师说了算”到“多元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学习的程度和价值应由学习者自己来评价,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相信,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理念引入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对促进人的真正发展,促进教学的改革和模式的转变,将会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朝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2010(03).
[2]肖三蓉,王 挺,刘 颖.人本主义教学观对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启示[J].新课改研究(高等教育),2011(03).
[3]简福平,吴雪梅.当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其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关键词 教学 二级管理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贵阳中医学院作为贵州省为数不多的几所医药学类普通高等学校之一,随着近年招生专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工作日益繁重,一级教学教务管理的各种问题日益突现。为了提高教务工作的效率,真正发挥教务部门对教学的宏观调控、指导作用,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尝试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逐步实行教学二级管理。我校于2010年初步提出推行学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即学校一级的职能主要侧重于宏观指导、调控和服务,院(部)作为学校下属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实体,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建立这种二级教学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及教职工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扩大各二级学院部的办学自,打破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管模式,建立以各院部为重心的管理机制。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体制的这种发展变化对于诸多环节的管理工作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出现问题再所难免。主要出现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定位不明确,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将对我院教学二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力图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1贵阳中医学院二级管理的现状
1.1 二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贵阳中医学院的在校生人数从两年前的 6000人到现在的1万多人,专业从9个专业21个方向增加为14个专业33个方向,教学管理人员从两年前的17人到现在的12人。。作为教学管理中重要的学生管理部分现在仍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很多时候学校教务处要直接面向学生和辅导员,教务处的教师成了二级学院的“兼职辅导员”,这很不利于学院的二级管理的推进。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贵阳中医学院虽然试推行二级管理制度,也做了一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的事,如将排课、学生成绩打印、密码查询等事务放到了二级学院,但是至今仍没有建立明确的二级管理制度,到目前有二级管理制度影子的文件只有《贵阳中医学院教学秘书职责》,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二级管理制度方面的文件。由于没有制度的保障,各管理层面的职责就没有清晰的界定,学校各教学管理层面的管理定位不是很明确,没有明确地规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管理部门的定位。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甚至教学教务处的管理人员都不知道自己明确的工作定位。所以目前学校的二级管理推行缓慢,教务处还是整天都在做一些很具体的事务性教学管理的工作,有的二级学院对二级管理的做法思想认识不到位。
1.3对二级管理的思想认识不够
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对学校从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改革必要性认识不够,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对二级管理没有总体的认识,教务处对学校的二级管理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推行方法,二级学院也没有认识到他们才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体,对学校教务处推行的二级管理举措持有抵触情绪,使得教学二级管理推行十分缓慢。虽然有些文件里有规定学校教务处就是掌握学校整体的宏观管理,掌握方向的,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以至于教务处的管理人员成了大包大揽的人,而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成了“会话筒”。
1.4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教学管理具有业务性强和事务多的性质,因此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我校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上,有的认真负责,有较好的爱岗敬业精神,工作及时认真还有创造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助手;而有的没有责任心,心思不在工作上,总是消极应付,总是不按时完成应做的工作,给整个的教学管理增加困难。
2解决问题的建议
2.1建立和完善二级教务管理制度
有效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没有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即使有再好的教学设施和条件,也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建议学校教学管理职能应当建立在“校院二级管理,重心在院系”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二级教学管理的现状,制定和完善校院(部)二级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教师教学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教学管理人员责任制等。这样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一方面要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任何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才能切实做好;另一方面相关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才能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地运行,使教学工作纳入良性循环轨道,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教学管理制度化,是教学管理上的一项基本措施,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我院的二级教务管理制度体系,二级管理改革才会取得成功,才能使教学管理高效化、教学效果明显化。
2.2加强管专职的管理人员建设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教学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一样是学校教学管理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教学的教学管理服务的,只是各自的职责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各二级学院是教学管理的基层,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直接对各师生服务,也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联络者。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就是要加强各二级学院管理队伍的人员和工作能力的建设。
人员建设方面:目前各二级学院已有教务科这个教学管理岗,为了工作的方便,建议学校将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和学籍管理员分别设立。原因是教学包含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管理岗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学活动,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如汇总整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安排教学任务,整理教学档案,协助分管领导做好教学质量调查、教学检查等工作。而学籍管理岗主要面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学生注册、学籍管理,各种考试安排、毕业生审核等等。分别设置教学管理岗和学籍管理岗,有利于各司其职,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好,有精力研究教学教务管理的方法、规律,以充分发按其教学管理的功能。
工作能力方面: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实施者,除了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先进的管理意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建议学校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参与一些有益的教学研究会议和参与一些工作技能的培训,这样能多方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
2.3 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学校各二级学院教务科的管理人员是学院基层教学单位院(部)最直接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是学校与二级学院(部)及师生这三者之间的信息沟通的链条,他们的工作从属于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和本院(部)教学院长,受到双重领导,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管理本院的教学事务,围绕教学活动主体做好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在教学管理中只有各个管理岗位职责明确,才能各司其职,做好整个的教学管理工人作。
作为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头,土地出让收益一直是地方政府自己管理的小金库,是地方财政弥补其事权与财力不相
>> 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议 财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对策思考 云南省金融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银行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政府腐败审计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绩效影响研究 浅析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公共利益范畴的意义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 浅议如何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保障性安居工程提速 打造保障性安居工程 关于加强代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探索与建议 对云南省金融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三旧改造”土地出让附加条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关于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机制的思考 浅谈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中应注重的几点问题 关于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的几点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发[2006] 31 号.
[3]《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务院[2006]100号.
[4]《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2011〕45号.
[6]《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5号.
[7]《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财综〔2011〕41号.
[8]郑永流《法律判断的形成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9]郑永流:《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载《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10]土地出让金制度与地方政府行为.
最后访问时间2012-6-1
[11]加强土地出让金监管 遏制土地出让金使用乱象
最后访问时间2012-6-1
[12]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学生管理
学籍管理是每一所高校对于学生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较公立高校相比,学生的学籍管理更是较为频繁的,从新生入学之初的学籍注册,到在校期间的成绩管理,特别是学生休学、退学、参军、转专业、留降级等等学籍异动,乃至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证、学位证以及学历注册,都是和学籍管理息息相关的,可谓学籍管理贯穿着每一个学生的大学时代,也并不为过。
一、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
就一般的民办高校而言,学籍管理分为两大块:学籍管理和成绩管理。。成绩管理:收集整理期末成绩,补考成绩,省级计算机考试成绩、四六级成绩,组织开设学校的重新学习班,安排学生课程补修,录入对外交流的学生返校后成绩录入和存档,出国留学学生的成绩单制作,学生申请查卷,异常成绩录入,毕业生成绩单打印,毕业生成绩审核,配合学工处对于学生的评优评先、党建等工作的成绩证明,以及学校其他部门对于学生的学籍认定和成绩证明等等。从工作内容不难看出,学籍管理工作不论是和学校整体工作还是学生本身都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更显示出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这些年的学籍管理工作中,经过不断总结和分析,发现学籍管理上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二、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一)对学籍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学生从入学之初,对于学籍管理的内容非常陌生,更没有深入的了解,也并不知道学籍管理对于学生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未来都有着深远影响,甚至有些思政辅导员或者二级学院的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和制度都知之甚少,这样会对学生学籍以及学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学生挂科已经达到降级的地步,自己却还不知道大学里还有这么一个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是对学生不负责,不仅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利益,同时也把学校的管理水平落下一个台阶。因此建议:在新生入学报到后,加大对于学籍管理工作宣传力度的推广,针对学籍管理制度开展专题讲座,详细讲解学籍管理的具体内容,并可以组织开卷考试,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学籍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本身的重要性。
(二)民办高校的学籍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就一般的民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较公办院校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也导致民办高校的教职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学籍管理这一项工作,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离职后,新进的管理人员对于各项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了解不够深入、透彻,导致新进管理人员对于学生出现问题的很难给予准确的解决方法,遇到较为棘手、特殊的问题更是无从入手,与其他兄弟院校和上级单位的学籍管理人员又很陌生,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更甚者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因此建议:比照公立院校的相关制度,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给予教职工更强的归属感,以确保教职工队伍的稳定性,为民高校长远的发展确立坚实的基础。
(三)学籍管理制度中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力度有待提高。就近几年的情况看,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目前不论民办高校或者是公办高校在学籍管理的方面都没有出台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较为优惠的学籍管理制度。特别是民办高校中,学生因为创新、创业而休学退学的人数比较多,与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相比,对于学生因为创业而休学的年限卡的还是比较严,只有两年的休学时间;另外对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在学业上也没有比较优惠的管理制度。因此建议:民办高校应针对此情况当出台相关的学籍管理制度,在成绩管理或者修业年限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如参加国家、省一级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学生教学计划内如有相关课程,可以给予该课程免试政策,或学生因为创业、创新休学的,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材料,可以给予延长休学年限等。
(四)学院或系部的二级学籍管理欠缺。因为学籍管理是涉及到全校每一个学生的庞大而细致的工作,经常需要各个学院或系部的协助完成。但由于学院、系部的教学秘书或是工作比较繁忙或是缺乏相关的学籍管理经验,导致传达不够准确,工作进度缓慢或无法按期完成,不仅影响了学生本身的利益,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因此建议:建立学院、系部的二级学籍管理制度,由学院、系部教学秘书或其他行政人员兼任,负责学生的成绩和学籍的管理与通知,由教务处组织相关的学籍管理培训,定期召开学籍管理会议,将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或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安排加以分析、总结和布置,形成一条新的工作链,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校统一管理,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全国高校都提高了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素质的要求,而学籍管理作为整个高校运转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作的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并且每天都要与学生打交道,是一个真正最接地气的部门,更要求学籍管理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修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换位思考,不能还是用老的方式方法和制度来解决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建议:将服务好学生的理念落实在实处,在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同时,勇于创新,并不断地拓宽视野,积极参加各类学籍管理的交流会议,多汲取其他兄弟院校在学籍管理方面的经验。
三、结语
学籍管理工作既纷繁复杂又不失严谨,它需要学籍管理人员要有这非常大的责任心、耐心、细心,要求管理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地总结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每一位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是为学校的整体顺利运行和树立学校品牌创造良好声誉的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殷建群.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熊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几点思考[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3]陈素红,王思.民办本科高校学籍管理现状与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9
[4]吴东升,阚洲.基于网络平台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
[5]林秀兰,朱艳.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