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和评估心肌梗死患者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心肌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金标法检测cTnI和Mb,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速率法,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它们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①108例患者定性检测结果:在入院后24h内cTnI,CK—MB和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2.7%,84.6%和73.5%,CTnI和Mb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期值为95.7%,cTnI检测对预测所有病例30d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比率为3.08。AMI患者AST、、CK-MB、LDH、α-HBD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结果分别为195.35±59.45IU/L、1130.28±725.04IU/L、164.63±74.27IU/L、441.12±243.71IU/L、519.46±258.28IU/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cTnI检测对预测所有病例30d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比率为3.08。AMI患者检测cTnI结果为102例阳性,健康体检者无1例阳性。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它有利于对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风险评估。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AMI);肌酸激酶(CK-MB);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
近年来,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疾病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可作为临床诊断就心肌梗死(AMI)的第一标准。也可用于急诊胸痛病人的评估。本文采用金标法检测cTnI和Mb,使用速率法检测病人心肌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診心肌梗死病人108例,男73例,女35例,年龄42~81岁,平均(60.3±11.5)岁。所有病例排除肌肉损伤及肝肾功能不全史。
2 检测方法:
2.1试剂仪器:cTnI、Mb采用胶体金法由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心肌酶由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检测。
2.2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108例患者定性检测结果:在入院后24h内cTnI,CK—MB和Mb对AMI
的敏感性分别为92.7%,84.6%和73.5%,CTnI和Mb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期值为95.7%,cTnI检测对预测所有病例30d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比率为3.08。AMI患者AST、CK、CK-MB、LDH、α-HBD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结果分别为195.35±59.45IU/L、1130.28±725.04IU/L、164.63±74.27IU/L、441.12±243.71IU/L、519.46±258.28IU/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后果,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较高,且发病出现年轻趋势[1]。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需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不出现胸痛,容易误诊、漏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关,因此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率成为当务之急。
AMI早期应用特异性指标的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决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非常重要。多年来,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测定被实验室认为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但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最近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以及美国心脏学会(AHA)对检测MI的生化标志物的应用作出建议。用于有缺血症状(如急性、进展性或新近的心肌梗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SC)患者分级的重新定义的标准是由依据血清(浆)心肌肌钙蛋白(I或T)浓度的升高外,还应考虑心肌损伤的早期生化标志物(如肌红蛋白和CK-MB亚型)。cTnI和Mb联合检测对诊断 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
根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心电图的演变特点及血清酶学测定,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是大约32%的AMI由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学改变,最近cTnI在胸痛4~6h诊断敏感性达100%,其含量与心肌受损面积成正比[4],并随时间增加,发作12h后达到平台浓度,不受骨骼肌损伤的影响,血中持续5~7天,诊断窗口宽,对心肌损伤特异性优于CK_MB。并对心脏事件有预测作用,可用于患者危险度和预后的评价,逐渐成为诊断AMI的金标准。本组AMI发病4h后cTnI和Mb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K_MB。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医院都已使用cTnI、Mb、CK_MB 作为诊断AMI的新指标。可将三者联合测定作为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首选方法,能降低AMI的误诊、漏诊.
王芾,李佳等研究显示,当CK148,和(或)CK-MB29.8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11王小东;张代富等发现microRNAs microRNAs是一种非编码RNA分子,不编码蛋白质,但通过MessengerRNA(mRNA)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凋亡,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律失常、纤维化及心肌重构。研究表明miRNA已成为许多重要生物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5],所以血心肌特异性的miR-208a也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敏感的生物学标志[6]。
参考文献:
[1]高杰;汤国高.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和hs-CRP及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1,(12):47-48
[2]王芾 李佳 林艺. CK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08):26-29
[3]张爱荣血清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01):60
[4]张华,陈华,李永兴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江西医学检验.2007,25(5)104—105.
[5]王小东;张代富.MicroRNAs与心肌梗死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02):35-39
[6]姚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和尿中心肌特异性microRNA-208a水平的变化.泸州医学院.2012,(03):1-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