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炀
普洱市职教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摘 要:文言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了解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其次从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师素养、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对策引言
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主,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以专业课教育为主,这也导致在实际发展忽略了文化专业内容的培养,这一问题在很多中职学校中都有所体现。从长期发展角度上看,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专业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必备基础,加强对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也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蕴藏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充分挖掘文言文价值,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现阶段,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一项本身也较为复杂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根据实际调查来看,真正对文言文感兴趣的学生对象较少,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文言文表达上较为枯燥晦涩,不愿意学习文言文。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对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从教师的角度入手,虽然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文言文教学更多偏向于篇章理解、语法运用上,文言文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取向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严重影响到了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2.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发展现状上可以发现,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实际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差,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中职学生虽然起步较低,但是只要付出就必定会有收获,从上可知,很多学生并没有对文言文教学端正态度,学习缺少主动性、缺乏主体意识,不想付出的艰辛努力。不仅如此,相比较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失,甚至出现排斥心理。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现如今,很多中职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文言文教学本身就较为枯燥,教法单一的情况下,课堂气氛就会更加压抑、课堂死气沉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实质作用的,教学目标严重错误,文言文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也没有贴合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第三,教学内容枯燥,盲目照搬高中教学模式,缺少文化素养内容。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该充分贴合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体现出中职教育教学的特性,但目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在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延伸和拓展,文言文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影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发展的因素
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发展滞后,中职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文言文学习脱离实际,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较差。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
首先,文言文教学流于形式。文言文本身的特殊性,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所包含的文言词汇、语法、句型等多方面内容,历史久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教学活动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文言文的特点,没有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是造成文言文教学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其次,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让教师、学生都默认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方式,但实际上以学生为主体才是真正的教学方式。文言文教学虽然和实践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但文言文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体系和道德意识值得每一个学生学习了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选择了错误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果,还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再次,文言文教学缺乏针对
162 ·2020年01期
性。教师素养也是阻碍文言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教师普遍没有对文言文教学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忽视文言文深层内涵对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重要性,过度强调语法、词汇、翻译等内容的掌握。导致文言文教学不受欢迎。最后,课程设置缺少合理性。科学的课程设置在提高教学效率、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在文言文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设置缺少前瞻性,专业性,不仅如此,相应的考评制度也存在问题,考核方式以基础理念知识掌握情况为主,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态度持续降低。
4.提高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想要有效促进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要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4.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会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教学活动得到稳定科学开展。由上可知,导致文言文知识晦涩难懂是阻碍文言文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确教学活动目标,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一方面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要区别于普通高中,可以适当降低对整基础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中蕴藏的精神文化理解能力,这也是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核心关键。比如:中职学校在结合新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第一,学生要掌握文言文的听说读写,做到听懂、读熟文言文,并且可以自行表达,能够阅读相关的文本,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创作。第二,学生要充分理解文言文背后的精神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精神,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坚持践行,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可以客观评判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读懂全文,还要了解文章中展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如:科举制度、宗教法律、礼仪文明等。以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一文为例,文章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详细展现出了古代尊卑座次,同时,从文章中也能够看出刘邦、项羽二人的性格差异。这些内容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提及,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2创新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创新是提高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可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科学使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和生动性,以此促进教学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由上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第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代入法等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利用中职学生的特点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鸿门宴》为例,作为古代经典故事,其中涉及刘邦、项羽、张良等多个历史人物,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对这一个故事进行演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对故事形成深刻的理解。第二,教师要提高课堂活跃性和气氛。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任务学习法等方式,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传统的串讲方式中,学生只是机械化的接受文言文知识,很多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教学效率也会随之下降,但是采用小组合作法、任务学习法,将这些文言文句法、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重点基础知识划分为多个模块,让学生通过合作,借助工具书、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配合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教育研究·
4.3优化课程设置
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体系,可以增加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对中职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的限制。优化课程设置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突出中职语文文言文教育和普通高中之间的差别,尤其是在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要突出中职学校的特点,满足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文言文诵读课程、环节,以此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程度。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国学”课外活动,包括:戏曲欣赏、经典古代名著影视观看等活动,通过直观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比如:某中职学校在早读环节中加入了文言文诵读环节,以此提高师生对文言文的重视,同时定期举行中华文化观影活动,根据教学内容,为不同学年段的学生播放不同的经典影片,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全面优化教学内容、环节设施,通过丰富教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的课堂活动中去。比如:词句应用上,中职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少,只需要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教师可以设置专题教学课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认识,以此在后续的教学课堂上就可以适当的弱化这一部分的教学。
4.4完善考评模式
完善的考评模式,可以让文言文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评价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文言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无法发挥出考评模式的作用,为此,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完善考核评价模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让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
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学校可以以传统闭卷方式得到的学
习成绩为辅,然后针对学生展开多方面的考试,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等,所得到的成绩算作活动成绩,同时对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进行评判,算作日常成绩,然后由教师、家长、学生作为评判的主要人员,综合性的评判学生表现。通过这种考评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深入了解文言文知识,增强其参与热情,让中职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得到稳定开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有待提升,教师、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要对这一教学内容提高重视。尤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完善教学考评模式,让文言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让中职学生实现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程熙.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职业,2018(24):113-114.[2]张宁.刍议一体化教学背景下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信息化建设,2016(06):188.
[3]马华冠,汤海明.论中职语文文言文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02):29-32.
[4]赵艳梅.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58-159.
作者简介:高炀(1978.03--),男,云南宣威人,彝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上接第156 页)
5.未来发展及策略研究
优质的教育一直致力于寻找让受教育者凭借良好的身体享受良好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将思想和身体重新联系,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旨趣。同时,学校体育也一直在为争取应有的文化主体地位而不懈努力。尽管影响学生学业成绩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学校对健康体能的重视,但体力支撑攻略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到实践的天平上进行称量,才能决定取舍。首先,提高认识,丰满理论支撑。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查。对此,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必须厘清体能储备对高考的影响,提升学习效率,实现自身梦想,体能优势为智力发挥创造了良好的生理条件。高考犹如超级马拉松,比拼的是持久的耐力,成功来自于持续的体力支撑。所以,体能的大考,是学生实现以高考为目标的必要前提。而体能储备带来的强健身体和体育品德,同时也会成为陪伴学生一生的财富。其次,保证体育课质量,实施靶向性运动干预。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与中介,体育课堂教学,是以掌握定量体育知识与技术、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并致力于让课程适合每一位高中学生的发展。优化学习项目的比例关系、必修与选修课时分配,注重课程内涵、科学的内部数据呈现,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后体育课质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才会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最高的追求,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质,搭建其发展平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保障每位学生学习、享受体育教育资源和发展的权利。如体能模块教学,在保证模块完整性的基础上,实施靶向性运动干预。教学中不仅仅通过课课练形式来完成,通过功能性动作模式筛查,针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及动作缺陷区域,教会学生更多的体能补救练习方法,让课程的功能延伸至课外。同时,体能模块要与技术性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不可孤立存在。第三、加强课外学生健康促进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采取人人主动参与、班班有项目的由下至上的推动方式,形成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模式,回归教育本真。学校体育工作严格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进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厘清条例中的职责划分,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一方面,在开足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必须完成两次由班主任参与、体育教师指导的活动类体育课程;另一方面,加强对大课间操管理,在保证学生承受适宜运动负荷的前提下,
提供利于体能储备的大课间操内容。如有氧运动的跑步、健身操等内容。本着学运动为运动的原则,学校定期开展体育赛事活动,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开展“零点体育”活动,理解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提升学校对健康体能的重视;改善学生静坐生活方式、体力活动不足、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差等方面习惯;如课间、家庭中的静力拉伸动作,下肢正压腿,上体的体侧与体转动作的静力30秒拉伸。第四、保证大脑的营养供应。生理学实验证明了世上没有一种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所有的营养元素。所以,按个体大脑的活动规律及每天的学习习惯,保持饮食足量、合理、多样化,是保证大脑获得全面营养的基础,更是提升较高智力水平的前提条件。一方面,保持营养的持续供应,避免空腹、忍受饥饿式学习方式。如间食式能量补充。另一方面,除一日三餐外,保持营养的合理性、精华性,避免摄取能量过多用于消化系统。如按低奶、中蕉、高蜜的及时能量补充方式。 第五、加强体育锻炼与体育品德的有机结合。根据高中生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坚定的意志、承担风险的能力、学会竞争与合作、理解成功与失败的现代人必须的健康人格,并融入生活。如注重体育学科特殊的育人功能,适时开展“高考快乐营”、“拓展项目训练基地”等活动。一方面,体育活动中“自由空间”的内敛、自律,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的规则意识,促使学生从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转变为主动追求。同时,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并选择适宜的方式去直面挫折、摆脱困境,具备超越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2]韦钰.神经教育学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促进[J]北大教育评论,2011[3]葛詹尼加.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
[5]王德军.人的目的性活动与人的自我生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6]邵朝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5作者简介:宋野(1963--),男,198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为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艺体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学校体育教指委委员、辽宁省体育名师、辽宁省优秀人才库专家,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培训、体育科研、特殊儿童康复、幼儿智力发展研究工作。
2020年01期 · 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