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蒙顶山的茶意与禅意

2024-09-1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客居山中

6月的318国道,正值骑行进藏高峰开始之时。菜叔开着车,我看着窗外的骑行者。曾经,我也是这些骑行者中的一员,在路上寻找“在别处”的生活。很多年过去,当年一起在路上的朋友都已经分道扬镳,很多人从离经叛道回归生活日常,也有些人人到中年依然在路上找寻。

我们此次的“寻茶五人组”,包括70后、80后、90后,每一个人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找寻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找茶人”菜叔试图用他的“茶味蕾”发现心中理想的生态茶;画家谷苗想用画笔记录寻茶路上的“真与美”;我和摄影师则力图用键盘与镜头记录“在路上”的生活。

找“雅茶”,先要上蒙顶。蒙顶山有一家名为“知青茶场”的客栈。20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在此恢复了蒙顶山中断多年的种茶传统,客栈主人的父亲就是当年的老知青。 我们住在“知青茶场”的二楼,推开窗往下看,有一片青翠的茶园,一位头顶草帽的老人正哼着歌儿采茶,他便是“知青茶场”的老主人。再往上看,此处已经在云层之上,原本高耸入云的蒙顶山成了小土丘。

菜叔想体验高山云雾茶生长的环境,摄影师想拍蒙顶日出,大家一拍即合。于是,凌晨五点,我们选择了一条名为“天梯”的山间小道上山。1400多级台阶冲霄而上,两边高大的松树如列队的士兵。走到一半,太阳挣脱云层挂在半山腰,看日出的希望破灭,菜叔却非常兴奋――穿过“天梯”两边的松树,他在树林与云雾之中发现了隐藏着的大片高山茶园。 守护者

接近山顶处,有一座气派的寺庙,名为“天盖寺”,环绕着十来棵两人合抱粗的银杏树。树下只见茶桌不见僧人,庙中供奉的也非佛像,而是一个白胡子农夫。走近细看,这农夫正是吴理真――史料记载中第一个将野生茶树进行人工栽培、影响茶叶发展轨迹、奠定了蒙顶山在茶山中超然地位的人,被视为“茶神”供奉。 前两天我们寻访过的茶人杨天??说:“要弄清蒙顶山茶,就不能不说蒙顶山的僧。”杨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西南农业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蒙顶山,恢复蒙顶山的茶叶生产。老先生退休后一直致力于蒙顶山茶文化的研究,编撰了一本名为《蒙顶山茶事通揽》的茶书,记载了在蒙顶山流传的僧与茶的故事:蒙顶山向来有僧人制茶的传统,山中各寺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分工协作制禅茶,鼎盛时期山中有30多所寺庙,各司其职,有的采茶,有的制茶,有的护茶,有的品茶,还有的负责鉴茶„„其中,最重要的鉴茶职责,交由天盖寺的僧人来完成。除了因为这里供奉有“茶神”吴理真,还因为天盖寺后有一汪清泉与几株御茶树。 我们走过天盖寺后蜿蜒的石径,路边出现一口直径约30厘米的古井,名为“甘露”,井上压了一个龙纹井盖。当地山民说,古井通灵,只要掀开盖子就会引来大雨,因而长期用龙纹封印。

再往前走,出现一个小小的山间盆地,砖石砌起高大的围墙,养着几株看上去似乎营养不良的茶树。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当年却是进贡皇帝的“御茶树”。围墙边有一只吊睛白额的石老虎,就像护住甘露井水的龙纹井盖一样,是这片茶园的守护者,勾起了茶人对自然的敬畏。

蒙顶山的寺庙,不见香火鼎盛,却尽显“佛门清静”。我们拜访的另一处寺庙“永兴寺”,始建于西晋初年,几经兴废,如今只剩下不多的几位僧人,但不改千年古刹的风范。寺中一位法号普照的师父,据说种得一手好茶。

普照师父拎着开水瓶去伙房打水泡茶。伙房门口的对联写着:扫来竹叶烹茶叶,劈开松针煮菜根。永兴寺是蒙顶山最早修建的寺庙之一,我们向普照师父求证寺中制茶的历史,希望能发现蒙顶山禅茶的端倪。可惜的是,永兴寺制茶可能早有渊源,但这传统似乎没有延续。

普照师父10岁就在此出家,做茶20多年,基本都是自学成材,每年2―5月,她会制作一些茶叶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心中有禅

听闻蒙顶山各寺庙负责茶叶的不同生产工序,我们决心多加走访,探寻禅茶之秘,于是驱车而下,偏离主干道,寻找一座名为千佛寺的禅院。

走过一条羊肠小道,茂盛的竹林遮蔽了上方的天空,让这条路似乎成了一条绿色的时空隧道。石道的另一头,有芭蕉出墙,有古树参天,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千佛寺大雄宝殿中的佛,虽然慈眉善目,眉目间却有一种威严和神采;韦驮殿虽然供奉着佛像,但整个殿堂的造型却完全是一个和大雄宝殿相对的戏台。住持玄静师父说,现代雕刻佛像的很多都是美院科班出身,雕工无可挑剔,却未必有虔诚之心,这样雕出的佛总缺乏那种肃穆庄严;而古代工匠造像,本身必定是信徒,雕刻对他们来说首先是对佛的供养。 玄静师父18岁出家,从基层的小沙弥一直做到住持,主持修复了千佛寺的诸多殿堂。他特地修建了一座如戏台一般的韦驮殿――为了教化世人,旧时寺庙中经常会请戏班来唱戏,用通俗的方式让百姓了解佛经的教义,修这样一座韦驮殿,目的就是为了回归初心,以戏弘法、娱佛。

在玄静师父眼中,所谓禅茶,目的与韦驮殿异曲同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