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

2024-06-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总第94期)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CPCZhengzhouMunicipalC

ommitteeNo.4,200S(Sum,94)教育探讨

浅谈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

郭竹梅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把学校建设成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本主义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08)04-0152-02

和谐校园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2.以人为本。用制度文化规范和谐校园。以人为本,旨,实现学校全面和谐发展,让学校成为有文化、有内涵、就是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体现人的价值理念,为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整体。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在构建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行政管理人员的

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具体实践行动。笔者认为,先进的才能发挥创造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

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引领和推动着和谐校和行政后勤服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服务园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的主体。因此,学校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从工作、学习、生活等

校园文化从形态上可分为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制方面全方位提升支持力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良性

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校舍及各种教

竞争、激励、监督保证等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育教学设施。这些物质文化的布局和造型蕴含着学校的性、创造性,建立一种宽松、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氛围。

办学规模和追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体现着学校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育教学的行为准则,约束并且激励着师生的工作、学习行

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为,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着制度保障;精神文化包括学校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报校刊、学校网页、师德师风和引导和教育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

文体活动等非物质校园文化,狭义上的校园文化即指此,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所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学生潜能、兴在,应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渠道和形式。

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才,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特长得到充分1.以校园环境建设,打造和谐校园。校园环境,包括

展现,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雕塑、校园景点、宣传牌,等等,是

3.以校园精神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的物化形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外文化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在表现之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通过优美多姿、和谐有的精髓应该是和谐精神。一是以育人为理念,培养和谐序的校园布局、校园建筑、校园景点以及融合到其中的校精神。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具备和谐精神的人才。中学园雕塑、宣传牌,可以给人以和谐之美和生机勃勃、积极

生是校园的主要群体,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和向上的力量。生活、学习、工作在其中的师生受到这种环

谐意识及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这大多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境的熏陶,就会潜移默化,达到陶冶性情、锤炼品质、塑造理念之中。如笔者所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就是德能兼精神的效果,把外化和沉淀在环境中的和谐因素内化、升备、和谐发展;人才目标则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和谐华为个人和谐的意识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从

摆在突出位置。二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氛围。而实现校园的和谐。所以,校园环境的建设对于和谐校

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载体,丰富的校园文化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学校的和谐相处。

收稿日期:2008—05—02

作者简介:邦竹梅(1964一),女,河南商丘人,本科,商丘师范学院讲师。

152

郭竹梅:浅谈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教育探讨

的文艺才华和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和谐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产生了良好作用。三是以校园文化舆论为导向,传播和谐声音。校园文化舆论以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校报校刊等为媒体,从不同的角度传播和谐之声,营造和谐氛围,为更多的人所获知、所接受,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认同感,能产生传播和谐的效应。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校园文化以其广泛的影响力、活泼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对于传播和谐精神、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其他渠道和形式无法替代的,需要引起关注,应该大力实践。

[责任编辑董清民】

活动;而旧唯物主义则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理解为消极被动的,仅仅是直观机械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抹杀了人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动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从

从形式上看,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就是促进和谐校园的有

效手段。文化活动把学生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拉进一个群体,为形成和谐氛围提供了机会,群体活动既充满了竞争,又往往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能让学生体会到和谐的

合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培育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这就为

促进和谐创造了条件。从内容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内容可以让师生受到教育和启发,增强和谐意识并外化为行动,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在当前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师生教与学矛盾突出的状况下,更有助于改善师

生关系,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使命,理解教师,努力学习,成人成才;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引导学生健康

成长。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学年都以“一二九”爱国运动和“五四”青年节为契机,举行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学生

(上接第151页)

体现。

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是能动性的最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超越了旧哲学,正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并且将人作为一个“主体”,也因此就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忽略人的主体作用;唯心主义虽然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忽略人作为主体具有实践能力。

三、“物质第一性”的两种理论归宿

在坚持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的基础上将哲学分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流派;在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下,又可将唯物主义分作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他们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正视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具有实践能力。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即是漠视社会实践,充满对人的本质的空泛议论和对“爱”的抽象说教,故而它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陷入唯心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从主体出发,主张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对象,因而认为“为人的”世界与主体不可分割。

新旧两种唯物主义对“物质第一性”的两种不同理论,事实上成就了哲学功能的改变。旧唯物主义忽略主体能动性,不能将实践活动赋予“为人的”特点,故而它的实践活动是有缺陷的,更重视的是理论问题的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在旧唯物主义着重研究理论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的活动理解为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实践,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即是不仅重视解释世界的活动,更开辟了改变世界的新路径。我们重视认识,重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研究,同时也将认识与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强调

人,尊重人,重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将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从认识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发展。改变世界最需要解决的是认识和实践关系的问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也是认识的最终目标;而认识对实践也有理论指导的作用,在我们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和认识不断相互作用从而合理统一。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实际上是进行了哲学功能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实践,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抛弃了唯心主义缺乏社会实践基础和旧唯物主义不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仅仅强调客观性、物质性,同时也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实践出发理解人,既要从客体客观方面理解人,又要把人看作主体,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既避免唯心主义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抽象发展,又能避免旧唯物主义对人的消极直观,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进行实践、进行“改变世界的活动”。

“解释世界”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的,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更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实现“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但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发挥主体能动性,真正实现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参考文献

实践有机结合。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进行合理的社会实践才会不断推进社

会的进步和认识、改造社会的进程。

四、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它也需要认识的指导、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在这个方面,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有缺陷。唯心主义虽然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它只是抽象发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

[3]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1).

[责任编辑常和平]

展,它不以“物质”为世界的本原,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实践

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