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型底栖生物论文论文:广东南彭列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

2024-02-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大型底栖生物论文论文:广东南彭列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

落特征

摘要:分析了广东省南澎列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调查采获的大型底栖生物标本共46科64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三者占了总种类数的86%。大型底栖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02.08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01.67个/m2。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位,栖息密度以多毛类居首位。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在2.58~3.41,平均为2.99,属较高水平;均匀度(j)为0.86~0.96,平均为0.93。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南澎列岛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benthos community in nanpeng island water

sun dian-rong,li chun-hou,wu qia-er,zhan han-hua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

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quantity distribution and biodiversity of macrobenthos in nanpeng island water of guangdong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otally 64 species belonging to 46 families in the 6 investigated sites. species of filose, crustacean and mollusk were the richest, and comprised 86% of all species. the average biomass and density were 102.08 g/m2 and 201.67 ind/m2, respectively. the crustacean and filose contributed to the bigg

est biomass and density, respectively. the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h′) was at a high level, distributing in the range of 2.58~3.41 with an average of 2.99. and the evenness (j) was 0.86~0.96, with an average of 0.93.

key words:macrobenthos; species composition; quantity distribution; biodiversity; nanpeng island

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摄食、掘穴和建管等活动与周围环境发生着相互影响,其群落结构是海洋环境特点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1]。南澎列岛地理位置紧贴北回归线,为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因其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成为“南中国海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中国南海北部活的自然博物馆”,并被列为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对南澎列岛的大型底栖生物开展调查和监测,对保护南澎列岛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

南海海区底栖生物的研究,在大亚湾、珠江口、广东海门和深圳海域等海区均有过报道[2-9],但对南澎列岛海域泥采大型底栖生物的系统研究则未见报道。笔者于2008年冬季开展了大型底栖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并较为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南澎列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旨在为南澎列岛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站位布设和调查方法

于2008年12月6日开展了粤东汕头南澎列岛海域的底栖生物调查,共布设调查站位6个,该调查海域位于南澳岛的东南部(图1)。底栖生物调查方法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6-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6-2007)中有关底栖生物的规定执行,用大洋50型采泥器(开口面积为0.05 m2)采样,每站采2斗,采样水深为25~45 m。样品经“wsb1”型底栖生物涡旋分选器分离,经1 mm和0.5 mm套筛淘洗,所采获样品用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与计数,生物量以g/m2为计算单位,栖息密度则以个/m2为单位。

1.2群落生态学参数计算

以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来衡量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水平。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法计算大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11],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h′表示种类多样性指数,s表示样品中的种类总数,pi表示第i种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

采用pielou提出的均匀度计算公式计算物种的分布均匀度[12],其公式为:

j=h′/hmax

j值范围在0~1之间,一般j值大时体现种间个体分布均匀,j值小时反映个体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下的j值是较低的。

2结果

2.1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共发现了包括多毛类环节动物、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和腔肠动物等6大门类在内的大型底栖生物46科56属64种(含个别未定种的属,下同)。以多毛类环节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有20种,占总种数的31.25%;其次为软体动物,有19种,占27.78%;居第三的为甲壳类动物,有16种,占25.00%(表1)。

2.2各类群平面分布

调查表明,各主要类群的平面分布有较大的差别,腔肠动物有1种,只出现在s3号站;多毛类环节动物以s2和s3号站出现最多,各出现了4种,其余各站均出现了3种;软体动物以s2号站出现最多,出现了4种,s1号站最少,仅1种,其余各站均出现了2种;甲壳类动物以s6号站出现最多,有4种,其次为s3和s5号站,各有3种,最少为s2号站,只有1种;棘皮动物在s1、s2和s6号站均出现了2种,而s5号站未出现;脊索动物仅在s6号站出现了1种(图2)。

2.3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本次调查区海域内各站位底栖生物的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最高生物量出现在南澎列岛海域保护区东北部的s4号站,达340.50 g/m2;其余站位生物量不高,均不超过100.00 g/m2;最低生物量出现在保护区南部的s5号站,为36.00 g/m2,其他站位生物量在40.00~70.70 g/m2之间,该海区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02.08 g/m2。平面分布趋势表现为:高生物量区出现在保护区的东北部海域,向西南则逐渐递减,以南部海域为最低(图3)。

各站位栖息密度差异不大,最高出现在保护区东部的s6号站,其栖息密度达250.00个/m2,其次为保护区南部的s5和保护区西部的s2号站,密度均为220.0个/m2,最低密度出现在保护区北部的s1号站和东北部的s4号站海域,密度均为170.00个/m2,平均栖息密度为201.67个/m2。其分布趋势与生物量的情况不同,高密度区出现在保护区的东南部,其次为西南部,以北部海域为最低(图4)。

2.4多样性指数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本次调查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属较高水平和高水平(表2)。多样性指数在2.58~3.41之间,平均为2.99,最高出现在s6号站,其次为s3号站,最低出现在s4号站;均匀度范围为0.86~0.96,平均为0.93,最高出现在s3号站,其次为s6号站,最低出现在s5号站。

3讨论

调查期间共检出底栖生物46科56属64种,以多毛类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共占总种数的86%。

该海区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02.08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01.67个/m2。生物量比大

亚湾(42.13 g/m2)、珠江口(13.08 g/m2)和珠江口东南部(6.70 g/m2)高,比海门湾(133.20 g/m2)低;栖息密度比大亚湾(128.50个/m2)、珠江口(168.80个/m2)高,比珠江口东南部(679.40个/m2)和海门湾(543.00个/m2)低。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南澎列岛-勒门列岛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在广东省是属于较丰富的海域[13],其后的20年来,由于广东沿海的大力发展临海工业,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型底栖生物造成很大的破坏,但由于本海域离岸较远,又处在保护区内,受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较小,因此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基本保持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j].生态学报,2004,24(3):531-537.

[2] 张敬怀,肖瑜璋,王华,等.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海洋环境科刊学,2007,26(6):561-564.

[3] 张敬怀,周俊杰,白洁,等. 珠江口东南部海

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研究[j].海洋通报,2009,28(6):26-33.

[4] 张敬怀,高阳,方宏达,等. 珠江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特征[j]. 生态学报,2009,29(6):2989-2999.

[5] 厉红梅,李适宇,蔡立哲.深圳湾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5):93-96. [6] 厉红梅,孟海涛. 深圳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4,23(1):37-40.

[7] 黄洪辉,林燕棠,李纯厚,等. 珠江口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j]. 生态学报,2002,22(4):603-607.

[8] 江锦祥,蔡尔西,吴启泉,等.大亚湾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a]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ⅱ)[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237-247.

[9] 李荣冠,江锦祥, 蔡尔西, 等. 广东海门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j].台湾海峡,1997,16(2):217-222.

[10] 黄劲绮,许洁忠, 金兆根,等. 深圳沙头角湾海域底栖生物分布状况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0):226-228.

[11] shannon c e,wien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m]. urbana: univ. il. 1963, 1-65.

[12] pielou e c.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heory in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succession[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66,10:370-383.

[13] 广东省道经岛资源综合调查大队. 广东省汕头海区海岛环境、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55-3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