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机制,推进教学改革》
——混龄走班活动的研究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贯穿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在鲜活的教育实践情境下,教师尝试着将教育理念落实在实践之中,推动着幼儿以及幼儿园的发展。
我园是浦东新区一所普通的二级一类园,和所有老的公建配套园一样,存在着园所规模小、教育辅助房少等缺点。长期以来,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基本上是以班级集体活动为主,即使是以小组或个别活动为形式的区域活动,它也是以班级为格局,除了户外体锻,幼儿大多数活动范围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教室里;由于园所设施差,操场小,教室小,班级幼儿人数又多,因而幼儿的一日活动始终处在拥挤之中。老师的精力很大一部分被维持幼儿秩序保证幼儿安全所牵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同时幼儿主动性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介于这些不利因素,本学期我们尝试着对教育教学活动模式进行改革,开展了混岭走班制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改进计划的途径,来推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学习理论, 全面认识混领走班活动的教育价值;
2、以走班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突破口,制定与个人成长相适宜的教育教学改进计划。
由于每个教师的个体有差异,每个人的教育教学优势和弱势是不一样的,因而改进的目标、措
施也就不一样。于是,我们根据教师在混龄走班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列出了影响走班活动进程和效果的一系列问题,让教师对照和选择,然后在教研组中组织教师相互间进行分析判断,最终找准每一个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策略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订出自己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改进计划。如:由于活动采用的是幼儿自选的形式,每个活动室中幼儿的年龄有差异、能力水平有差异,如何提供适宜的材料使教师可能面临的问题;幼儿来到活动室后,临时组成了一个混龄活动班,指导老师,观察到的只是孩子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零星的片断,因此观察、指导的难度很大,容易导致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指导缺乏连续性等;这可能又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3、在实践中学习、讨论、反思、分析、提高
主要有做法是:
①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讲述自己在混龄走班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困惑。
②发挥团队互动作用,共同分析、讨论问题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请看以下两个场景:
场景一
建筑室的指导教师说,在刚开始几次的建筑活动中,她经常发现:幼儿由于手小,每次只能取放一两块积木,频繁地取放积木减缓了幼儿搭建的速度,并且频繁地走动很容易碰倒搭建物,从而影响搭建的成果。在讨论中大家给了她一个建议,在建筑区中投放各种各样的小筐,让幼儿根据自己所需材料的多少,利用小筐来收集相应数量的建筑材料,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幼儿来回取放积木的
时间,而且也培养了幼儿游戏的计划性和目的性。通过实践,情况果然大有改观,同时,教师还发现这些小筐又可以成为一种辅助的材料,因为小筐是半透明的、形状各异的,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小筐当作建筑物顶部进行装饰,使自己搭建的物体更加美观。
我们在表演活动室观察教师的活动情况时,发现青年教师盛老师对表演室活动的指导比较茫然,于是我们实录幼儿的活动片断,把盛老师的困惑带给了大家,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分析、讨论、建议。
场景二
表演室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兴冲冲地从各个班级聚集而来。盛老师介绍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有打击乐区、木偶表演区、时装表演及制作服装区、铝片琴表演区等等,他们简直乐坏了。只见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打击乐器又换了时装表演,整个活动室只看见川流不息的孩子们。而盛老师呢,一会儿忙着教孩子打击乐器、一会儿又忙着去指导孩子故事表演,还要时不时地叫那些跑来跑去的孩子回到自己的活动区内。她感到力不从心,无从着手,不知道怎样来指导孩子们进行有序的活动。
通过讨论,大计家找出了盛教师在活动中的失误:
1、整个表演区幼儿只有14人,一下子提供了那么多的活动区域和内容,使孩子感到兴奋,无所适从。
2、活动区中缺乏规则意识,因此导致无序状态
3、老师的指导没有重点,活动中过多地干预幼儿。
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1、活动开始,应先集中幼儿,介绍一下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让幼儿有一个计划的时间,想想自己相玩什么,怎么玩等,还可以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2、让材料说话,使规则隐性或显性地存在。如:提供服装制作样图,并配备各类辅助物让幼儿学习粘贴、裁剪、搭配等,有了吸引幼儿动手动脑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就能有始有终有序地进行活动了。
3、在预设活动区时,应考虑有一个指导的重点,当幼儿发生问题时,适时给与指导,不应过多地去干预幼儿。
我们第二次去表演室看活动时,情况就大为好转。
可见,将教研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分析反馈机制,对改进教师教育教学策略有很大帮助。
③加强在实践中反思。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教育活动就象一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同时还有那么多的幼儿让教师应接不暇,如果不反思,它们就会象流水帐一样在老师的脑海中流过,因此,养成反思的习惯对于一个善于研究、敢于创新、富有智慧的老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求教师经常这样想:“这个活动开展的成功吗?”“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活动中我还可以怎样引导?”、“如果换一下提问方式会有什么结果?”……这些问题在老师回忆时不断出现,帮助教师反思、更
改策略,从而生成智慧,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就能及时地生成有效的活动。
本学期,我园对“混龄走班制”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改进计划还只是限于观察、分析和指导的策略层面上,并且是粗浅的。但是,这初浅的尝试,也已经使教师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研讨和实践反思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家的体会是:
1、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已经从最初活跃氛围的追求者成为氛围的调节者;从直接干预者逐渐为观察者;从直接解决问题者到问题幼儿的帮助者;从单纯活动实施者为实施效果的反思者;
2、在幼儿来方面,初步实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为幼儿达成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机会与条件。幼儿的活动需要,能较好的转化为早期良好行为品质的萌芽。
3、混龄走班活动营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
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进的速度和力度,并继续以混龄走班活动的研究为切入口,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深层次管理策略,如:设计与反思的策略、反馈与回应的策略(语言与非语言的方式)、与幼儿沟通交往的策略、以评价与期望激励幼儿的策略等等。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坚持、不断深入,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一定会层层推进。
上南七村幼儿园
2005年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