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之艺术的分类
艺术的分类:亚里士多德:从艺术是摹仿现实的观点出发,将艺术加以分类,认为史诗、悲剧、喜剧等都是摹仿的艺术。黑格尔:依据理念内容和情感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对艺术做出逻辑的历史的分类,即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三大类。近代颇为流行的分类方法,有的从艺术存在的外部状貌出发,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联合艺术。有的从主体对艺术的感受出发,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想象艺术等。根据作品的再现与表现,和所用的物质手段不同,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语言的艺术。
表现的艺术:工艺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建筑也是静态的表现艺术。建筑本身虽然是静止的、不动的,但由于形体变化却呈现出流动感,好像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一样,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形体高低错落,空间大小纵横。就像歌德所说的,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音乐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艺术,也叫表情艺术。舞蹈和音乐一样,也是动态的表情或表演艺术。
再现的艺术:雕塑是静态的再现艺术。绘画和雕塑一样。绘画最基本的词汇是线条、色彩和构图。摄影也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真实、优美的造型再现现实、反映生活,又被称为“瞬间艺术”。戏剧是动态的再现艺术。它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成份综合而成,所以又称综合艺术。电影也是动态的再现艺术。
语言的艺术:文学。
美的形态(种类)——优美与崇高。中国的传统美学亦称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一般是指优美。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的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秀雅的美。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
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微微风”。如果说优美是主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的话,那么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大”这一美学形态。在西方美学史上,古罗马的朗加纳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崇高这一范畴。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博克,详细地研究了崇高与美的不同特点。他认为所有情感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这就是自我保全和相互交往。属于自我保全的一类情感,主要是与危险和痛苦相关。它不能产生积极快感,相反倒会引起一种明显的痛苦或恐惧的感觉,由于危险和痛苦的消失,也会产生一种愉悦。这种愉悦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这就是崇高感的起源,产生这种情感的东西,就是被称为崇高的东西。属于相互交往的一类情感主要是与爱联系在一起,所产生的一积极的快感,这就是美感的起源,凡能产生这种积极快感的东西,就是美的。因此,他认为崇高而伟大的对象引起我们的惊异情绪,并带有某种程度的痛苦或恐怖之感。但不是哪一种痛苦或恐怖之感都能产生崇高的对象,只有当危险或痛苦与人隔着一定的距离,不能加害于人的时候才能产生。他认为,凡是能引起人们恐怖的东西,都是构成崇高对象的因素。如晦暗与朦胧、空虚与孤独、黑暗与沉寂等,都使人感到可怕,从而形成崇高的对象。力量也能形成崇高。因此,只有人无法征服的自由不拘的、对人无害的力量,才会使人产生崇高。此外,在量的方面,如庞大的体积,无止境的长度、无边无际的沙漠、浩瀚无际的大海、一望无际的天空,往往产生无限的观念,也能给人崇高感。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崇高的分析》中,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他说:“它们却更多地是在它们的大混乱或极狂野、极不规则的无秩序或荒芜里激引起崇高的观念,只要它们同时让我们见到伟大和力量。”这就是说,它不受形式的限制。当它的“无形式”使人得到无限性的表现,同时却又想到它是一个完整的形体,这就是崇高的表现。
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和谐统一,产生比较安宁平静的审美愉悦。崇高则是想象力与理性相互矛盾斗争,产生比较强烈激动、震荡的审美感受。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它是一种仅能间接地产生的愉快。康德:“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的快乐,更多地是惊叹或崇敬,这就可称作消极的快乐。”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是指对象的体积和数量无限大,超出人们的感官所能把握的限度。但是,审美有一个饱和点,是感官所掌握的极限……。崇高只是理性功能弥补感性功能不足的一种动人的愉快。所以,“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的心情里寻找,而不是在自然对象里。”(康德)力的崇高表现为一种力量上的无比威力。自然的力学的崇高,以其巨大的无比的威力作用于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无从适应而感到恐惧可怕,因而要求理性观念来战胜它和掌握它,从而发现我自己“是在安全地带”,由想象的恐惧痛感转化为对理性的尊严和勇敢的快感。“即巨大的自然对象,通过想象力唤起人的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之抗争,后者在心理上压倒前者,战胜前者而引起了愉快,这就是崇高感。”所以崇高的审美判断,最接近伦理道德的审美判断。康德认为,崇高是人对自己伦理道德的力量、尊严的胜利的喜悦,是与理性观念直接联系。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崇高是绝对理念大于感性形式。车尔尼雪夫批判了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崇高是“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他忽略了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关系。在社会生活里,崇高则主要是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要征服和掌握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自然的崇高,虽不在于自然对象的本身属性,但是自然对象的巨大体积和力量以及粗犷不羁的形式等,都对形成崇高的对象起积极的作用。如汹涌的波涛、直泻而下的瀑布、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奔腾的长江黄河等。
艺术中的崇高。崇高通过实践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最真实、最集中的反映。如南朝的《敕勒歌》,具有豪迈而粗犷的气魄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苏轼的《赤
壁怀古》,其境界千古壮观。俄艾伊凡佐夫斯基的油画《九级浪》……。柯勒惠支《磨镰刀》,表现了农民战争的前夕整戈待旦的瞬间,好像火山立即就要爆发、岩石就要喷发、农民战争就要开始了。中国的雕塑《奴农愤》中的农民形象,也表现了这种崇高。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高昂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加显得崇高。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生民之多艰”……。小人物的质朴、憨厚和善良,有时也给人以崇高的印象。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势力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经常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正义的灾难、困苦等等。关于悲剧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说明,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也曾说过:“黑格尔在某些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这是形成悲剧的客观现实基础。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艺术类型:体现英雄人物的牺牲,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体现善良的普通人物的不幸和苦难,如《祥林嫂》;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在西方美学史上对悲剧艺术又可分为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性格悲剧(哈姆雷特、《罗米欧与朱丽叶》等)和社会悲剧(如茶花女、高老头等)。
艺术中的悲剧是现实中的悲剧的能动反映。由于在悲剧艺术中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在严重实践斗争中的苦难或死亡,美暂时被丑压倒,因而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即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震撼。这就是悲剧中的崇高感。这和欣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所产生的愉悦是迥然不同的。悲剧必然会使人悲痛,但它能唤醒人们,鼓
舞战斗,使人受到教育。
喜剧。关于喜剧的本质在美学史上曾进行过各种探讨。唯心主义美学家康德认为“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情感。”唯物主义美学家首先肯定喜剧的基础,认为喜剧反映特定的生活对象。如亚里士多德从摹拟说出发,提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车尔尼雪夫认为“滑稽的真正领域,是在人、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喜剧观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马克思在分析喜剧形成的原因时指出:“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喜剧性体现了生活中美丑斗争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崇高和悲剧中,丑展现为一种严重的敌对力量,对美进行摧残和压迫;喜剧正相反,美以压倒优势撕毁着丑,对丑的渺小本质进行揭露和嘲笑。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中显示真实。中国古代曾对滑稽的特点作过分析:“滑乱也,稽同也。以言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能乱同异也。”(史记·滑稽列传)夸张,是喜剧艺术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此外,还有其它表现方法,如巧合、重复等等。
喜剧形式:讽刺与幽默。讽刺,所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现象,幽默不仅而且反映生活中的肯定现象,它比讽刺更带有快乐的色彩。讽刺较严厉、辛辣,幽默较轻松、温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