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叠合楼板作为现代建筑产业化部品之一,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上游环节,对整个预制构建的生产、堆放、运输、吊装及安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预制叠合楼板的拆分设计的注意事项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现代建筑产业化;预制叠合楼板;拆分设计 前言
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应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各环节对预制构件拆分设计的限制,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的基本原则。结构拆分应考虑结构的合理性,考虑叠合楼板按单向还是双向考虑,构件接缝宜选在应力较小部位,尽可能减少构件规格和连接节点种类,合理的拆分设计,可以节省模具成本, 1. 楼板拆分要点
1.确定叠合板和整体现浇板的范围(卫生间、交通核部分设备管线较为密集,宜采用现浇楼板);楼板复杂部位(如开洞多、异形、降板等)可考虑现浇。 2.确定叠合板的厚度:楼层叠合楼板预制部分一般为60mm,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时,预制楼板厚度可以为50mm;楼层叠合楼板现浇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屋面板叠合楼板现浇层不应小于100mm。 3.了解构件生产厂家制作预制板的最大宽度:
原则上,一个房间内楼板进行等宽拆分,板宽度控制在2500mm(最大宽度3000mm),以实现楼板的生产及运输。(在预制板拆分大小方面:①一般厂家模台宽度为3m×9m,3.5×12m,3.5×15m;②通常蒸养窑的进口高度一般是
600mm,宽度3500mm,预制楼板宽度+甩筋长度超出3500mm,超出则不能进行蒸养窑养护,自然养护时间比较长,严重时会影响施工进度。③对于板块大小的控制,板太薄、板太大,脱模也容易裂,运输、吊装都会有困难,因此也要控制板块的大小。通常做到3m以下,2.5m左右比较合理。④考虑城市车辆宽度为3m,楼板宽度超出3m则需申请超限运输通行证等相关手续。)尽可能统一或减少板的规格,宜取相同宽度,最大程度保证保证板块尺寸的重复率。
4.确定叠合板布板形式(包括布置单向板或双向板;采用密缝、后浇小接缝、整体式宽缝;
5.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次要受力方向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后浇带宽度Lh=La+20(mm),其中La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6.楼板拆分位置要考虑房间照明位置,一般灯位、接线盒不宜设置在板缝处。 2. 楼板设计要点
1.预制叠合板边角做成45°倒角:一方面保证连接节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另一方面避免后浇混凝土转角部位应力集中。单向板下部做成倒角有助于接缝的处理。 2.板钢筋布置时,注意板搭接及梁两侧伸出板筋避让。如梁、墙柱采用预制时,也应注意板钢筋与支座的碰撞检查。
3.桁架筋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桁架筋沿长跨方向设置。当双向板对接接缝采用密拼板缝时,拼缝两侧第一根桁架筋的中线放在距边不超过设计板厚的位置且≤150mm,上部浇筑混凝土后,拼缝部位的钢筋可以实现间接搭接传力。
4.桁架筋高度的计算,楼板整体高度计算时,应保证叠合楼板支座筋及最外层底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
5.对于叠合楼板钢筋的制作,构件厂通常采用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间距为50的倍数;当桁架筋与底筋主要受力方向平行时,桁架筋下弦筋与主要受力筋在同一层,如预制楼板底筋采用钢筋网片,则桁架筋无法穿入钢筋网片,此时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调整:
①预制楼板底筋采用人工绑扎钢筋;优点:钢筋间距灵活;缺点:需要更多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②将桁架筋放置于钢筋网片上排,即预制楼板底筋有三排,此时应注意计算现浇部分支座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15mm,如不满足则需调整桁架筋高度。 6.设备管线布置在叠合楼板现浇层,桁架筋高出预制混凝土的高度,应满足一根管线可通过桁架筋,净高约25mm。
7.预制叠合楼板与柱缺角时,应在角部补充加强钢筋,加强筋可不出筋,尽量保证与同尺寸非柱角预制叠合楼板钢筋定位形同,保证同尺寸板块边模相同,提高模具重复利用率。 结语
预制叠合楼板的拆分设计对整个生产安装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好的设计要考虑构件尺寸的标准化,最大限度提高模具利用率;确定好构件尺寸,防止生产、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发生破坏;并应做好钢筋的碰撞检查,以免施工过程中板伸出钢筋之间及与预制粱箍筋打架,使构件在现场中无法安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装配式构件的拆分设计,不断总结工程中的问题,改善设计通病,以便更好地服务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