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一、 设计题目: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
二、简述
2.1实训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信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掌握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高低,正左右着现代人的成败。作为21世纪的祖国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将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综合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好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不仅要学习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方法工具,而且要结合开发管理系统的实践,深刻领会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的理论实质,才能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研制信息系统的能力。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了这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设计实验。
2.2分析对象的选择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的活动基本限于校园之内,能接触到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化、大型化的企业ERP系统,我们很难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但对于学院的学生选修课选课系统应该都不陌生,每一个同学都亲自使用过该信息系统;因此对于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操作方式和流程有比较全
2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面的了解。利用本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习,本组成员针对该选课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
三、内容
3.1系统开发背景
21世纪,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企业界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
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大学校园,推广和发展信息系统,普及信息化观念,更显得尤为迫切。随着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扩招和校园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选课难这一问题正日渐突出,每年近万人的选课信息集中处理,使原来传统的纸质化信息传递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的发展要求。因此针对本校开发一套简便实用的学生选课计算机系统,对于解决这一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选课信息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的。
3.2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高校的课程管理也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在校学生8000余人,在传统的选课过程当中,学生首先领取选课课程表,从中挑选课程,再上报本班辅导员,由辅导员层层上报,信息传送缓慢且难以共享,结果导致某些课程报名人数超过预定人数,而其它一些课程人数又不足。另外由于选课信息在传输过程当中容易造成丢失,因此频繁导致学生选不上课的现象出现。
本系统立足于教务处的角度,面向全校同学和老师,对全学校的学生和成绩做统一管理,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自动化,最大限度的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方便,
3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节约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彻底杜绝以前那种老师工作量大,工作步骤繁琐,学生有问题不知道找哪里解决的现象,而且消灭由于信息冗余而造成的数据不一致,和数据查询困难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应该做到:
1、信息传送快速准确,且共享性强,杜绝重复选课现象;
2、信息传递过程中避免出现数据丢失,减少因选课环节漏洞而造成的“漏报”现象;
3、选课系统简单易操作,减少选课时间; 4、系统稳定,且运行方便,节省系统安装费用。
3.3系统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中小型学院的学生选课管理。通过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加强学校对学生选课的管理,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选课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实现学校对学生选课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1.经济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开发的费用分析和效益分析,现有的大部分学校的系统开发的预算都可以满足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设备投入和人力投入。
2.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当前条件下,大多学院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善,而且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能满足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的要求。加上现在很多学院都有一批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在能力上基本上都符合开发系统的要求。
3.组织与管理可行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辅助手段,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具备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基础上实现的。该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学生,且学生对该系统开发的大力配合、学院领导层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极力的支持都促使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和正常运行。
4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4.操作的可行性
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界面设计简单,数据输入和输出都相当的方便,管理员管理起来很方便,用户查询也很简单,因此该系统在操作方面绝对符合广大用户和管理人员的需求。
3.4系统业务及数据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分析
通过对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归纳与分析,了解了学生、选修课、及教务处统计等一系列的选课过程,及选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各环节所需信息的内容、及处理方法,调查结果通过业务流程图表示如图3-4-1所示,该流程图为建立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的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打下基础。
业务处理实体:教务处。
业务处理:教务处排课,学生选课,选课统计等。 收集/统计数据:教务处收集学生选课数据并进行统计。 信息传递:表示学生选课流程。
5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图3-4-1
2.学生选课数据流程分析
学生选课数据流程图主要是将学生选课、教务处排课、及选修课查询等过程中所掌握的相应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主要分三个层次,分别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层图,二层数据流程图,三层数据流程图。其流程图如3-4-2、3-4-3、3-4-4所示。
学生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教务处 任课教师 图3-4-2
6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图3-4-3
顶层数据流程图主要是反映新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边界,即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从运行环境中取得选修课的输入数据和为学生教师提供选修课的查询信息等输出数据。从图3-4-2可以看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输入边界和选修课的详细信息都是固定数据项,但选修课的课表是变动数据项,输出边界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的是将所有的输入数据转换为学生跟教师所需的信息,在下层数据流程图中,需要对顶层数据流程图中“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这一处理进行分解,以得到更详细的系统处理过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二层数据流程图如图3-4-3所示。
其中,“选修课安排”处理框可以继续分解,形成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三层数据流程图,如图3-4-4所示
7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图3-4-4
至此,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所有处理都十分的明确,不需要在分解了,因此,这就可以得到一套完整的分层的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3、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图3-4-5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完全是以学生选课业务为主体的树状表,其目的在于描述学院组织内部各个部分的业务和功能,然后自上而下逐层归纳和整理,形成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目标为核心的整体系统功能层次图,功能层次图描述了从系统目标到各项功能的层次关系,如图3-4-5所示。
选修课查询 选课信息 选课管理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选课截至时间 选课限制科目 课程预览 选课 删除选课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划分子系统后,每个子系统都可以视为系统总体目标下的第
一层功能。每层功能还可以往下继续向下分解,逐层细化。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就是按照系统功能的从属关系画出的图。在图中,每个方框称为一个功能或功能模块。
8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每个功能模块的大小有具体情况而定。图3-4-6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系统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 学生选课管理 课表编排管理 学生学籍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 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图3-4-6
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至此,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任务已基本完成。
四、总结
经过几天的学习,研究和分析,我们选择的课题学生选课系统基本完成。在此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的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学到许多知识,也了解到团队力量的强大。我们组三个成员,各有分工、职责明确。大家互相探讨,顺利完成此次课程设计!这也是大学里又一次比较完整的一个小项目,虽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下都一一克服了。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我们在此次实训活动中不断的提高,得到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这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实训,我们认识到信息与知识作为生产力的特殊要素,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和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信息化的参与和渗透改变了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使之更加信息化和高级化。因此,必须从传统的认识和传统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认识信息化对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没有信息化的参与,我们的企业、产品、技术都难以生存和发展。
9 / 10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我们认为,应该把推进企业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地区组织,同企业内部的管理、开发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认真把握好三个度:
(1)认识要有高度。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而不是现代化的内容;无论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信息化是企业迅速崛起的极好机遇,必须防止信息化与企业内部发生“鸿沟”,否则在今后发展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因“鸿沟”而企业失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2)认识要有广度。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信息技术在各部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过程;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三是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四是信息活动规模扩大和作用强化的过程;五是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劳动者信息素质提高的过程。信息化是这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有序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企业信息化不仅要经营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而且要以管理和业务两个方面促使企业各部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开支,同时更使企业职员普遍享受有益的信息服务。
(3)认识要有深度。信息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的解决必然与经济社会问题相联系、相结合。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化就是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是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过程,这种联系和结合越紧密,信息化水平就越高,也就是说企业应借鉴其它企事业单位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组建符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统。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