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规划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孙笑一
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20期
摘 要:鉴于我国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各地城市绿化水平凸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由此引出对园林绿化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解决对策的探究,以期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绿化;问题;解决对策 1 城市规划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城建规模与园林绿化发展不尽协调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工程改造规模不断增大,随之引发的砍伐成年树木及绿化用地另作他用现象泛滥并无法得到有效遏制。而作为城市文明重要标志之一的园林绿化却得不到决策者的足够重视。造成二者发展步调不一。
1.2 园林绿化中植被景观单调、绿地结构过于单一
有些城市对园林绿化比较重视,也备有多种绿化树种,但植被景观却乏善可陈,在色彩及季相上都过于相似,十分单调。相对于植被景观的单调,绿地结构层次也不甚丰富。树种单一、搭配比例不协调、树种配置形式陈旧等问题都使绿化效果差强人意。 1.3 不切实际,盲目发展
有些城市过于追求园林绿化的发展速度,盲目引进他地名贵树种以期提升城市格调。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生物的生存特性都不尽相同。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因为引进不适宜树种而引发病虫灾害。另一方面,管理者过于关注人造景观的培育而忽视了自然景观。 1.4 疏于管理,观念淡薄
大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普遍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措施,粗放型的种植及养护模式使职工对修剪、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并且高质量的解决,从而派生出更多更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公民及相关单位的环保观念淡薄,攀折花木、踩压草坪、侵占绿地的现象屡禁不止。更为重要的是园林绿化事业缺乏健全且技术及管理先进的执法队伍。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处于滞后状态的重要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5 环境的日益恶劣导致病虫害爆发成灾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地上地下环境的双重破坏(如生活污水及人为破坏的加剧,建筑垃圾的大肆掩埋造成土壤环境及质地的病变)都直接导致了植被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下降等问题。而环境破坏引发的气候异常如冻害、酸雨等更使病虫害大肆爆发。
2 城市规划中针对园林绿化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园林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及自然生态的综合体现,我国南北跨度较大,气候及立地条件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因此各个城市适宜发展的植物种类也不相同。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类型定义、气候及地理自然条件等对植物群落进行较为详尽的调查,探究其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决策,选择本地适宜发展的树种。
(2)在城市规划及设计中我们应该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尊重本地所独有的自然条件,比如地形、水纹等。在保留本土动植物及微生物不被破坏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
(3)在城市建设设计上应提倡根据本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发展多元化养护模式。在园林绿化中不仅要施行花草种植、蔬果通行的基本行为模式,还应充分发挥江河湖海的作用,进行鱼鸭养殖等以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及发展。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将城市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切行为的最终归宿,不可鼠目寸光只注重眼前利益。在观念上应当有所创新,不能停留在原有以建筑为主的陈旧观念上,应将其转变为观赏与防护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观念上来。
(4)我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更是丰富异常,其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生态环境改善做出贡献且耐污染的种类逾万种。在绿化模式的选择上应该更加科学,配置应以乔木为主,花草、乔灌相辅,实现双效结合。
(5)防患于未然,提高植物抗逆性。园林绿化对土壤质地要求是很高的,贫瘠或被污染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更不利于园林绿化的进行。但是随着建筑用地的增加,建筑废料及污水都大大增加。然而施工完成后,又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专业处理,掩埋、随意堆放都是最为常见的行为。这便成了园林绿化健康有序发展的极大障碍。因此,在以后的建筑规划中应将合理处置建筑废料及禁止污水排放提到日程上来。培育良好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并选择合适的树种提高林木对旱涝及病虫害等的抗逆性并及时监测其发展势态,对突发变故做出应对方案。
(7)严格控制植物引种,加强植被检疫力度。对已经发现的感染毁灭性危害病虫害的苗木及林木予以就地砍伐销毁等处理。而较之于前者,对容易造成病虫害危害的苗木及林木进行生物及化学防治。加大检疫力度,严格控制植物引种,从根源上杜绝外域病虫害的侵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李正静.探析城市建设规划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林科技,2009(5) 2 许志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 陈丹等.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