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曾就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阐述过。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概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的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根据上述定义,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个体的 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生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是没有疾病的,其功能应在正常范围之内。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健康的身体特别是健仝的大脑乃是健康心理的基础。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个人的情感、意识、认知和行为才能正常运作;(2)心理方面: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各种心理功能系统正常,而且对自我通常持肯定的态度,能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现实中的自我既能顾及生理需求又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现实问题,积极调适,有良好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适应能力;(3)社会行为方面: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模式,角色扮演符合社会要求,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家庭、社会均有所贡献。
二、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善精神病患者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
的预防。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一阶段,随着临床领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也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向关注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方面发展。在1948年伦敦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通过的《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趋向,要求心理卫生工作者重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到目前,是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应该成为当今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个体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心理健康与否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相当困难,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根据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最需要的心理保证,因而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经过高考的选拔,足以表明大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且总体水平会高于同龄人。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2.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指要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并对自己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客观地的自我评价,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接纳自我。然而,不可能每个人都那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人会高估自己,而有的人会低估自己,这些一般的高估或低估自己都不能算是心理不健康,只有那些对自己的高估或低估到了不合常理的程度,才是属于心理的不健康状态。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短处。缺陷,有时只能作有限的改善,或者是无法弥补,心理健康的人会现实地接受自己,而如果经常对自己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接受现实,适应环境
在新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心理健康的人能较快地接受现实,并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东西,不要有悖于常理。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这里所讲的适应,不是被动、一味的迎合,甚至与不良风气、落后习俗同流合污,而是在认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逃避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4.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通常大部分的需要都是不能得到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的。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学上称为挫折。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合理的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相反,因一点小问题或小挫折而焦虑不安或烦躁异常,则表明此
人处于不健康状态。
5.行为与社会角色相一致
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则是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的表现。社会角色,换成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充当着不同角色,即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规范基本一致,则是其心理处在健康上常状态的表现;个体的行为明显表现出不符合其充当的角色规范,则表明其心理处在不健康的状态。
6.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也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 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具体表现为,交往动机端正,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还能自己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同时,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善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7.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人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一个大学生若经常严重地偏离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8.具有健全的人格
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准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因此,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其行为表现出一贯性或统一性,反之,其人格缺乏统一性,行为表现则不连贯,变化无常,比如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个体的成长,经验的积累以及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因此而改变。因此,我们可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尺度,它不仅提供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还指明了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都可以为之作出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自己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四、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的鉴别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人的精神正常与否看作是黑白分明的事情:要么你是正常的人,无论你的思想和行为有多大的变化与异常现象;要么你就是一个疯子,无论你的疾患有多大的好转。这种将人的精神正常与否的判断,未免过于简单。国内学者张小乔提出心理健康“灰色理论”的概念,即人的精神正常与不正常无明显的界限,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如果将人的心理正常比作白色,心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域。灰色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区域与深灰色区域。处于浅灰色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工作学习不顺心、人际关系不和睦等生活矛盾所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某种异常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等。一般而言,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后者往往包含了前者。尽管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之间没有非常分明的界限,但根据处于不同
健康状态的临床特点,可分为三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一)轻度心理异常
属于浅灰色区域。大多数人都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情绪失调或情绪紊乱,而出现适应障碍。
1.一般特点
1)有明显的原因,如工作受挫、考试焦虑、失恋等等。
2)遇到刺激后,情绪反应超过正常人的状态,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3)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婴儿适应不良常哭闹不安,尤其是与母亲分离时;儿童则表现为行为退缩,拒食,哭闹或不语;成人以躯体症状多见。
4) 情绪紊乱通常不超过三个月。
2. 主要表现
1)以焦虑为主的适应障碍。表现为紧张、神经过敏。
2) 以忧郁为主的适应障碍
3)品行紊乱。中小学生多见。不适应或不顺心时就打架、怪叫或破坏公物、偷窃东西或欺侮他人。有些小个子学生如平时经常被人欺侮,也会出现品行紊乱,行为暴躁。
4) 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头疼、失眠、周身不适、月经失调等等。
5)行为退缩。
做事情没劲头。
6)上述表现混合的适应障碍。
(二)中度心理异常(神经症、神经官能症)
心理疾病也称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为千分之50-80。这类患者由于症状的困扰,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未能及时治疗,可发展成精神病。
1. 一般特点
1)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通常,正常人也会出现焦虑,但焦虑是有针对性的,既有清楚的原因和指向性。焦虑的程度也是恰当的,与所指向的事情一致,所谓大考-大焦虑,小考-小焦虑。恰当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习。神经症的焦虑常常是泛化的,无明确的指向性,焦虑程度与其对象也不一致,同时,明显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焦虑情绪持续三个月以上。
2)有一定的人格缺陷。
如强迫症患者大多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癔病患者的人格特点则表现为情感特别丰富,高度自我中
心,易受暗示,情感表达非常夸张,故有人称之为“戏剧性人格”。
3) 应付方式常采用不恰当的防御机制,如过度压抑。
4)人际关系敏感。
5)有自知力和较强的求治欲。这一点与精神病截然不同。
(三)重度心理异常(精神病)
1.一般特点
(1)有严重的精神病症状(认知、情感、意志障碍)。
(2)社会适应能力丧失。发病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无法工作。
(3)有明显的人格改变。
(4)缺乏自知力。发病时不能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异常状态,要想方设法才能将病人送进精神病院。总之,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整个人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生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
2.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认知障碍(如幻听、妄想)、情感障碍、意志及意志行动障碍等方面。
五、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旧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被否定,而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完全确立。新旧交替之际,缺乏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的引导,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当面临着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自我价值选择、取舍矛盾时,容易无所适从,失去人生导向。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这些变化大大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许多人失去安全感、稳定感,从而变得茫然无措,严重的甚至因为焦虑、担忧而引发心身疾病。另一方面,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也是心身疾病产生的间接原因之一。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一部分家长不懂得科学教育观念,多采用简单、粗暴或专制的传统家长制手段,这种落后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等不健康的人格特征。
二、各种心理应激源
心理应激源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等。如果应激的强度超过了个人承受紧张刺激的能力,会使人陷入负性情绪之中,对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学生除了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日常方面经历的生活事件之外,其心理应激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压力。主要发生在大学新生群体之中。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容易感到不适应。少数学生也会因为较长时间的不适应,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产生悲观、失落等负性情绪;
2.就业压力。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制度的改革,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加剧了就业竞
争,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对大学生形成压力;
3.经济压力。我国大学现行的收费制度,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我校2007级心理普查资料显示:在普查的总人数中,16.9%的学生觉得比较困难,需要勤工俭学,11.03%的学生感到很困难,需要资助或贷款,1.53%的学生感到非常困难,无能为力。由于贫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费用得不到保证,容易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此外,由于大学特有的环境,来自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家庭的学生,与来自富裕地区、富裕家庭的孩子在消费方式、消费观念面的攀比,也易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
三、个体心理因素
面对或经历同样的心理应激源或生活事件,不同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对困境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这说明客观环境只是心身疾病发生的外部诱因,而最终是否引发心身疾病,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个体的内部因素。
(一)认知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样的事物常常流露出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 考入同一所大学,有的同学高兴,有的同学失望;同样的分数,有人兴奋,有人沮丧。这与个人的认知系统对某事件的自我评价有关。对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来说,本希望考上重点大学,结果却考上的是一般大学,则难免出现失望情绪;而对原本考大学没希望却意外被大学录取者,当然喜出望外。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事件本身所直接引起的,而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认知和态度所决定的。对于同一件事情,个人的思维与看法不同,则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而不同的情绪反应,又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和后果。因此,人的思维与观念对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影响很大,而不合理的认知或错误观念是造成情绪、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辨证思维方式,但形式逻辑思维仍占优势地位,其特点是,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不能全面客观、理性辨证地看问题,对事物常常做出非善即恶、非好即坏的简单评价。一旦出现心理危机,个体常常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失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或自卑。在思维模式上,往往采取“聚焦式”的方式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把全部思维都聚焦在眼下的遭遇上。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表现为从眼光朝外着重认识外部世界到转向内部认识自己,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关注他们的所思所为,使得对他人的评价过分敏感,有时会因一次很小的失误导致持续的自我封闭而不能自拔,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
(二)人格因素
人格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特征和某些性格缺陷是心身疾病易患素质的主要因素,是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因和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临床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性格类型与心身疾病发病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因素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聪慧性和兴奋性呈负相关,与忧郁性、怀疑性和敢为性呈正相关,说明情绪稳定、乐观兴奋、敢作敢为和自律谨严者的心身健康状况较好,而敏感多疑、悲观忧郁者的心身健康状况较差。从健康和生活适应的角度看,心理特征的作用表现在,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着人们对各种刺激物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外界的适应和应对方式,同时它还影响着一个人同他人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支持的数量和质量,人格特征通过这些中介作用影响了人的心身健康。良好的人格特征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能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作出科学的应对,并且良好的人格使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使人的身心都得到良性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六、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1、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常常用访谈法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感受和意见,从而对他们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活动进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行为表现或活动进行考察,从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两种形式。前者指在自然情境(如家庭、学校、幼儿园或工作环境)中,被评估者的行为不受观察者干扰,按照其本来方式和目标进行所得到的观察。后者指在经过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所进行的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取得观察对象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够报告的行为数据,并且在行为发生的当时作即时记录。因此,观察数据比较客观、全面和淮确。同时,观察是在行为发生和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具有较多的“时间信息”。
3、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评估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系统地了解人们的满意度、基本需要、学习和工作动机、工作紧张、工作负荷、价值观和态度等。问卷法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作出书面回答。根据提问的方式,问卷法
又可以分为有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又称为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
4、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运用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心理测验包括广泛的测量技术,通过测验将人们的反应收集起来加以分析,从而提供关于其心理功能的准确信息。常见的心理测验法主要人格测验、智力测验和投射测验。
七、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也称神经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其共同特点是:(1)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有病前素质与人格基础;(3)症状多样化,尽管患者有各种躯体不适的感觉,但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4)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等,给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但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基本正常;(5)精神痛苦,自知力良好。患者对自己的病态表现有充分的自知力并为此痛苦,主动求医,求治心切;(6)病程迁延,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特别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中。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易兴奋,也容易疲劳。具体症状可分为三种:
1. 脑功能衰弱症状
(1)精神易兴奋,即联想与回忆增多且杂乱,注意力不能集中;(2)精神易疲劳,这种疲劳常伴随不良心境或有情境性,如,一看书就注意不集中,而上网或聊天缺精力充沛;(3)虽然疲劳,干什么都没精打彩,但并无动机或欲望减退,因此,常会有“心比天高,苦于力不从心”之感。
2. 情绪症状
(1)烦恼。神经衰弱病人,至少一半以上有显著而持久的烦恼。但面对各种烦恼,常常不能把“我不要烦恼” 的愿望当成“我要快乐” 的实际而有效的行动。他们只是不断地向人诉说自己的一大堆烦恼,尽管也会问:“我应该怎么办?”但却很少真正有行动。所以,神经衰弱病人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他不能通过有效行动来应付烦恼。
(2)易激惹 。易激惹指容易生气和发怒,容易急躁,其典型形式是反复发生的“三部曲”:急躁发怒一后悔一加强压抑和控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三部曲又重演。易激惹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①容易伤感。看电影看戏剧或看小说,忍不住流泪。病人常说,他们过去并非如此,不知为什么病后变得这么脆弱了;②好打抱不平。在街上或公共汽车上遇见不讲理的人就忍不住跟人家争吵起来,有时比当事人还气愤、久久不能平静;③弥散性敌意,对什么都不顺眼。
(3)紧张。神经衰弱病人常感心情紧张而无法松弛。一方面有紧迫感、有责任心,希望把各种事情做好,对自己有强烈的自控感,另一方面又精神过敏,工作学习效率下降。这种矛盾情况使神经衰弱病人的紧张心情持续,不能在客观情况允许松弛的时候(例如吃饭、休息和睡觉的时候)放松自己。这种持久的紧张是很痛苦的,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劳感、失眠等症状。 .
3. 心理生理症状
常见的有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和个别内脏功能的轻度或中度紊乱。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心理障碍。焦虑虽然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但焦虑并非都是“坏事”。一般而言,适度的焦虑对人的学习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研究表明,具有适度焦虑的人往往在学习中伴有轻度的紧迫感、警觉感和忧患感,他们精神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行动积极努力,学习效率很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所说;“如果学生要进行学习,某种最低程度的焦虑是必需的。” 但是,长期过度焦虑,都将对心身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引发心身疾病。
1.广泛性焦虑障碍
指不明原因的长期、持续焦虑体验。具体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害怕,但又不清楚什么原因。由于焦虑,不能正常学习与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整日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或失眠等症状。
2.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又称,常在无特殊刺激情境下,突然产生惊恐体验,感到一种大祸临头,陷入不可回避的绝境,随即产生胸闷窒息、心悸、大汗淋漓、眩晕、晕厥等症状,甚至出现濒临死亡的感觉。惊恐发作一般5-20分钟,也有持续一小时的,并可再发作,之后体力耗竭。
(三)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核心的心理障碍。多数缓慢起病,无明显诱因,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内缓解,但也有持续较长时间的。强迫症通常具有三个特征:①病人体验到思想或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受强迫的体验;③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③有症状自知力,即病人感到这是不正常的,并希望能消除强迫症状。 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强迫症有以下几种类型:
1.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强迫症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包括强迫性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对立观念等。主要表现有:(1)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3)强迫疑虑。总怀疑自己是说错了或做错什么了,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4)强迫性穷思竭虑。穷思竭虑则是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老是固定在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问题上,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5)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有时听到某人去世,认为死者真不幸,同时却认为他该死。当对立观念涉及到父母、老师或朋友时,会感到十分痛苦。
2.强迫动作
(1)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2)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3)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四)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有学者归纳为“四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自杀率高,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也是当前最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五大洲15个国家的调查结果表明,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抑郁症为10.4%,近几年仍有上升趋势。抑郁症有以下六个主要的表现:
1.兴趣减退甚至消失
如果病人原来有许多爱好活动,对各种事情都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那么他患上抑郁症后,一切兴趣爱好都减退,甚至消失。他会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无味。
2.无望或绝望
抑郁症患者觉得生活、工作、学习都前景暗淡,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和不可收拾,对前
途悲观失望。严重者感到绝望。
3.无助感
感到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感到对处境毫无办法,这是许多抑郁症病人常见的诉述。同时,抑郁症更具特征性的体验是:病人感到别人对他也爱莫能助,尽管他完全能体会到别人的善意,感受到别人在为他操心努力,但他感到无济于事。
4.活力丧失
似乎精力已经耗尽,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至少无法持久。病人感到缺乏动力,似乎没有别人催促或推他一把,他就什么也不想做,也动不起来。
5.自我评价降低
感到自己什么知识和技术都没有,毫无用处,对实际上的成绩也不认为有任何价值,或者几乎只看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似乎什么长处和优点都没有,过去引以自豪或可以自慰的品质在病人心目中也消失了。抑郁症患者的自卑总是隐含着追求的目标或标准太高,而“理想”的追求实际上是不自量力和自我估计过高。抑郁的自我评价下降,伴有自责,甚至有罪恶感。
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常常感到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常有自杀念头,甚至有自杀行动。
上述症状或表现中,只要明显出现其中任何一条,就要想到抑郁症的可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