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考证制度已经经历了十年的课改,从2005年3月至今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 十年的课改从免试到连考的完善彻底改变了课堂中填鸭式教学方式,无纸化教学是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实现教师与考生同步课堂的一种模式。无纸化教学已经成为会计证考试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教法课改中按照“目标导向明确化、教证思路清晰化”的思路进行教学,使法规课中会计职业道德、税法、财政学、票据法的法规要素构成了一条主线动态平衡的完整的教学系统,现将法规课课改十年的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思路体系作如下的归纳和总结。
一、从免考到连考解点线
在这十年,会计证考证经历第一阶段2005年3月1日; 2010年1月1日;2012年7月;2013年7月1日;共进行了4次改革,改革内容如下:原规定六个专业:会计学、会计电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科目。时间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2012年7月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免试规定。同时规定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后可保留两次。目前三科通过才有效果,而不像往年一样能够保留成绩。
二、从笔试到无纸化解整合
2005年1月法规教材内容只包括四个章节会计法、票据法、稅法、会计职业道德,到2009年10月增加了财政学。从笔试的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题型是单项、多项、判断、简答题四个内容,2009年考试题库采用“全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题库”,考试时间2个半小时,评卷系统上传到省上统一改卷。到2013年7月“全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题库”,各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
通过四个阶段的会计证考证改革就如不可抵挡的“沙尘暴”,考证生大部考证中存在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接受的是应式教育,因此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和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的题型,简单的题型都无法进行知识点的分析,然而笔试的考试优势完全被计算机的操作屏幕所取代。在班级考生中根据学习基础分为三类进行互动教学,对多项题选题易错的20%的考生,可先让他们四人互学,对简单的判断题都存在问题的30%的考生,可以让他们先独立思考,然后选内容进
行回答,对单项题选题比较准确的50%的考生,可以通过无忧卡资源来准确的掌握所学的概念、原理、政策、法规、条例以及‘该怎样回答 ’的道理去进行解答,找准了在题海战术的平台上学会考试的迎战实力。
三、从“教学”到“教证”解疑惑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十年的法规课课改采取“以解知识点为突破,以寻找规律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解疑惑教学的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学习,课改前考一门法规课教学上只反映了教师以讲为主的积弊,课改后教学的和谐已有了“此时无证胜有证”的教学外教证。课堂教学第一环节达到了“知识活力+自学”学习氛围,教师并不是简单的告知客观题在教材第几章知识,或者是粗略地纠正几个 错误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给予某一套题型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引导考生学会分析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如:财政收入收缴方式缴款人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两个账户,又结合专用存款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财政预算外资金’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预算外’的要求。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基础知识+互动”的学习;以无忧卡练习为主线的讲解做到法对题清,如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的内容要以“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否相符”进行说明。这样以法规题融会贯通了考题知识。又如税法的构成要素主要 有11点 ,选择“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三个基本要素的记忆。把多个问题的疑难的知识集合起来进行分组争论,对问题进行各抒己见的解答,这样能够达到师生互动拓展知识的学习效果。
十年课改教学带教考,十年课改教证带教学,让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的从根本上得到了针对性的转变,让考生踏踏实实的学好专业技能课和掌握专业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创新性教学成为会计证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试指导》,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2]姜正川.《中国名校高效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第3版, 2012年4月版
[3]赵学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