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答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
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
A.禁止适用习惯法 B.禁止类推制度
C.法有普遍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2.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问题上采用了( )原则。
A. 属地管辖 B. 属人管辖 C. 保护管辖 D. 普遍管辖 3.狭义刑法是指:( )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附属刑法规范 D. 刑法总则
4.甲欲杀妻别娶,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5.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 )
A. 盗窃罪
B. 制造毒品罪 C. 抢劫罪
D. 破坏交通工具罪
6.甲欲枪杀乙,不料发现乙与丙二人并肩而行。甲知道自己枪法不准可能误伤丙,但考虑到杀乙的机会难得,遂抱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枪再说”的念头开枪向乙射击,结果将丙打死。甲对杀死丙的心理态度属于:(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7.犯罪特殊主体是指:( )
A. 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犯罪行为而构成的犯罪主体 B. 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C. 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D. 法律有特别规定,不需要具备一般主体的条件即可以构成犯罪的主体 8.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的精神,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故意分为:( )
A. 有预谋的故意和无预谋的故意 B. 必然的故意和可能的故意 C.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2 -
D. 确定的故意和不确定的故意
9.乙某,男,35岁,某日傍晚,将骑车回家的女中学生小兰截住,先将小兰推倒在地,然后疯狂地用一把钢锯伤害小兰的下体。乙某被捕获后,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性变态患者,则对于乙某( )
A.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 B.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应当减轻处罚
C. 乙某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D.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可以从轻处罚
10.一日,甲带邻家男孩乙到公园玩,甲想“吓唬”乙一下,就提着他的双脚将其倒悬于一座桥的栏杆外,乙边喊“饶命”边挣扎,甲手一滑,乙掉入河中,甲急忙去救,乙已溺水而亡,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A. 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11.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B. 客观行为与主观态度之间的联系
C. 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 D.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12.防卫过当行为是指:( )
A. 防卫手段与不法侵害手段不相适应 B. 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者死亡
C.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 给第三者造成损害的
13.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乙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开了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乙的行为是:( )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不适时防卫
14.某日,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合的乙,甲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乙。乙边抵挡边冲到甲的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甲慌忙逃走。乙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防卫对象错误
15.某甲和某乙赌博,输给某乙3万元,某甲认为某乙“抽老千”作弊,不愿将钱给某乙,某乙为拿到这笔钱,将某甲打伤,将钱抢走。则某乙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故意犯罪
16.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 甲欲杀乙但因被人发现而停止犯罪
B. 甲欲抢走乙的提包但发现乙是熟人打消念头 C. 犯罪分子以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 2 -
- 3 -
D. 甲欲强奸乙而发现乙其实是个男的
1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 提刀在剧院里寻仇人
B. 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查 C. 守候在被害人回家的路上 D. 将毒药投入被害人的饭碗中
18.某甲因私仇蓄意杀害某乙。一天,某甲在某乙回家的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某甲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某甲的行为是:( )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预备 D. 意外事件
19.甲欲毒杀其弟以独占其父的遗产,其弟服毒尚未死亡,甲念及同胞之情,翻然悔悟,急送其弟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 故意杀人未遂 B. 故意杀人既遂 C. 犯罪中止 D. 意外事件
20.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教唆犯 C.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21.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
A. 以从犯或者胁从犯论 B. 以主犯论
C. 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 D. 以从犯论
22.甲让乙去偷摩托车,并代为销售,乙偷了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让甲卖得赃款4000元。甲的行为( )
A. 构成销售赃物罪 B. 构成盗窃罪
C. 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应数罪并罚 D. 不构成犯罪
23.某甲潜入某工厂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遂跳窗逃走。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
24.甲某见自己班的两位女同学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反遭攻击。此时,便衣警察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斗。甲某视乙某为流氓的同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乙某刺成重伤。甲某的行为属于:( )
A. 故意伤害罪
B. 过失致人重伤罪 C. 正当防卫 D. 意外事件
- 3 -
- 4 -
25.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禁闭于室内十数日,待乙女无力气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
的行为属于:( )
A. 连续犯 B. 牵连犯 C. 结合犯
D. 想象竞合犯
26.某甲酒后驾车,借着酒劲超速行驶,导致两个行人死亡,某甲对此结果:( )
A. 可以负刑事责任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应当从轻处罚 D. 应当负刑事责任 27.刑罚特殊预防的目的是:( )
A. 预防特定的人犯罪
B. 预防社会上不稳定分子犯罪 C. 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D. 预防特别危险的人犯罪
28.我国现行刑法所采用的大部分法定刑是:( )
A.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C. 不定期刑
D.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29.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如何处罚?( )
A. 可以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30.甲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私自去外地探亲,监督机关得知后,多次通知其速回原籍,甲却置之不理。对其应该:( )
A. 撤销缓刑,按原判刑加重处罚 B. 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C. 撤销缓刑,按原判刑从轻处罚 D. 按脱逃论处
31.被判处管制,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 )。
A. 1日 B. 2日 C. 3日 D. 不折抵
32.被判处没收财产,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若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则:( )
A. 执行没收财产,不予民事赔偿 B. 没收财产和民事赔偿各一半
C. 先执行没收财产,民事赔偿待被执行人有能力时再付 D. 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3.对判处管制,但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可自由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自由的权利 C. 可担任某国有企业的销售科科长
- 4 -
- 5 -
D. 仍然可以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34.甲女因犯故意杀人罪,情节特别恶劣,一审被判处死刑,审判期间未发现甲怀孕。一个半月后,经高级人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中院在对甲验明正身,准备押赴刑场时发现甲已怀孕4个月。此时对甲应:( )
A. 继续执行死刑
B. 中止执行,待对其进行人工流产后再执行死刑 C. 中止执行,待其分娩后再执行死刑
D. 停止执行,报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35.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A. 1年以上5年以下 B. 3年以上5年以下 C. 1年以上10年以下 D. 3年以上10以下
36.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经过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A. 10年 B. 15年
C. 10年以上15年以下 D. 原判刑期的1/2
37.某甲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7年间,某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如何处理?( )
A. 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 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 可以假释
D. 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38.某甲原为解放军某部战士,1974年杀死战友后叛逃A国,1996年,某甲回乡探亲时被抓获,如要对某甲追诉,须报请( )核准。
A. 当地人民法院 B. 当地人民检察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检察院
39.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时效中断的条件是在追诉期限内( )。
A. 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B. 犯罪分子故意逃避法律制裁 C. 犯罪分子又故意犯罪 D. 犯罪分子又过失犯罪 40.减轻处罚是指:( )
A. 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 B. 在法定刑的中线以下判处刑罚 C. 判处最轻的法定刑
D. 在法定刑内适用最轻的刑种或较短的刑期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答在答题
卡上,少选、多选、错选不得分)。本部分为41—50题,每题1.5分,共15分。 4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5 -
- 6 -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
42.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是:( )
A. 醉酒的人
B.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C.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D. 发病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43.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
A. 防卫挑拨 B. 互相斗殴
C. 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D. 假想防卫
44.甲某,某医院内科医生,在为病人乙某治疗的过程中,与病人家属发生争执,后病人发病,甲某不闻不问,病人家属百般哀求,甲某称,“平时你们不是什么都懂吗?现在来找我干吗?”结果病人乙某因并发症死亡。则对于甲某的行为:( )
A. 甲某的行为应当批评教育
B. 甲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方式的故意杀人罪
C. 甲某的行为是由于病人家属吵闹引起的,乙某的死亡应当由家属和甲某共同承担责任 D. 甲某对乙某的死亡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45.甲仇恨乙,某日甲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的水杯中,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 )
A. 意外事件 B. 对象错误 C. 手段错误 D. 故意犯罪
46.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
A.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 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工作人员 C. 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 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47.下列行为是共同犯罪的有:( )
A. 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将毒药投入饮用水池中
B. 甲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而同时乙也向丙开了枪,但据查,甲乙并无通谋 C. 事先无通谋的两抢劫犯在抢劫过程中因单个人力量薄弱而互相配合抢劫 D. 甲邮寄了一枚炸弹给乙,邮递员在投邮时发现了炸弹,仍然予以投递 48.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判处刑罚。
A. 主管人员
B.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 责任人员
49.以下情况,可适用假释的有:( )
A. 甲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B. 乙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有确有悔改表现 C. 丙被判无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D. 丁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身患重病 50.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
A. 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 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 6 -
- 7 -
C. 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
D. 不是累犯 三、论述题。15分。
51.试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四、案例分析。请结合刑法理论对下述案件进行分析。共30分。每题15分。 52.案情:
某日傍晚,农民丙某与丁某等在晒谷场上联合脱大麦粒,当为丁某家脱第二遍麦粒时,丙某拿起铁叉叉麦草,结果一铁叉戳在躲藏在麦草堆里捉迷藏的12岁女孩戊某右太阳穴上,丙某发觉女孩倒地以后血流满面、一声不响,立即放下手中铁叉躲到一边。为了逃避责任,丙某非但没有及时抢救小女孩,反而佯做不知。直到丁某去拿铁叉时才发现,将戊某送往乡卫生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贻误了抢救时机,于当晚8时许因失血过多死亡。 问题:
(1) 丙某用铁叉戳中女孩戊某的行为是什么主观心态?
(2) 丙某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承担什么责任,罪过形式是什么?
53.案情:
杨某(女)与张某长期通奸,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杨某与张某共谋杀害杨某的丈夫王某,并商定由张某设法去弄砒霜,由杨某伺机下毒。张某找到在医院工作的钱某索要砒霜,钱某不给,张便以揭发钱的隐私相要挟,钱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包硫酸铜(一种会引起呕吐而不会致命的药物)冒充砒霜交给了张,张又转手将药交给了杨。某日,杨在王的饭食中下了药,王吃后翻胃呕吐,十分痛苦。杨见王痛苦难忍,顿生悔意,立即叫人将王某送到医院紧急抢救,王某不久即恢复了健康。 问题:(1)被告人张某的犯罪形态是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为什么?
(2)被告人杨某的犯罪形态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 为什么?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