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所涉及的知识有:
1.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2.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指作者用来塑造形象的个性化的语言。它包括语言的表现力(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和语言的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艳丽等)。 3.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它是指作品运用了哪些原则、方法来塑造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的。它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其中包括叙述人称的选择及人称的变换;叙述的顺序安排;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语言风格;线索等)。
②选材剪裁(主次详略、选材典型、真实、生动、新颖等)
③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扬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
④结构技巧(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烘托铺垫等) ⑤修辞手法
附:几种常用的表达技巧在文中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方面: 1.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即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交流,抒发情感,增强亲切感。如果面对“物”,则应加上“运用拟人化手法”一句。
第三人称,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客观理性,增加作者调度材料的空间,即能比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
人称的变换,一是为了真实而形象地展示人物心理,增强文章的波澜和感人的力量;二是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性。
2.叙述方式:
顺叙,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便于掌握事情变化的来龙去脉。 倒叙,能突出结果,造成悬念,使文章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插叙,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丰富文章内容。 补叙,使情节更丰富,细节更明白。 3.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可以鲜明地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言行描写,透露人物丰富微妙的内心秘密,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 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言行的思想依据。 4.环境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衬托作者或人物感情和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背景;可以渲染环境气氛,从而烘托人物的性格;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为人物活动提供大的社会背景,以揭示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客观因素;可以烘托人物的志趣、爱好、秉性、气质、理想情操等思想性格。
1
场面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5.细节描写,可以让形象更鲜明、更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强艺术感染力。 6.线索:
以时间、空间作线索线,会使结构合理,条理井然。
以关键的人、事、物作线索,会使文章繁而不乱,题旨分明。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会使文章有抑有扬,散而不乱。 (二)选材剪裁方面:
1. 详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 典型,使文章产生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的效果。 3. 真实,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 生动新颖,给人以新鲜感,增强阅读兴趣。 (三)表现手法方面:
1.象征:使文章含蓄隽永,避免直露浅近。 2.对比:
纵向对比,可以鲜明地显示人物或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和矛盾,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变化和事物的本质变化。
横向对比,可以鲜明地显示人物思想、气质和性格的差异和对立,突出事物间的本质差异。
纵横结合对比,可以避免对比手法的简单化,使人物、事物、情节更具复杂性。 3.衬托(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以景衬情、以物衬物、以景衬景,正衬、反衬、互衬)使被衬之人、之物、之情、之景更加突出,更加光彩照人。
4.扬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使表现对象受到更为深刻、更为彻底的否定,是文章体现出新鲜的含义。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使表现对象在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得到肯定,是文章翻出新意。
5.虚实:可以用简洁的笔墨表现出对象的特点和精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动静:使意境更优美、生动含蓄。
7.庄谐:使庄重严肃的内容含蓄而风趣地表现出来,使娱乐性和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四)结构技巧方面: 1.过渡:
词语过渡,用“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关联词过渡,一般放在句首或段首。
用句子过渡,一般放在段前或段后。
用段落过渡,一般放在两个段落或两个层次之间。 它们的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更清晰,结构更严谨。 2.照应:
结尾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 正文与标题照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行文中互相照应,会造成悬念或期待,增加读者的兴趣,使结构更严谨且富有戏剧性。 3.悬念:可以激活读者的疑惑、关注、紧张与期待的心理,制造波澜。 附:几种常用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1.比喻,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明白易懂。
2.拟人,生动形象,便于抒发自己的感情。
3.排比,可以壮文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4.双关,有时含蓄委婉,使人有意在言外之感;有时幽默诙谐,在谈笑中露出战斗锋
2
芒。
5.借代,一是突出某人或某物的特征,引起联想,加深印象;二是使内容表达得含蓄委婉。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