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研究_陈旺

2024-04-16 来源:客趣旅游网
产业经济

则为中、低梯度地区。

未来几年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厦门、广州等城市房地产价格仍处在高水平,主要是因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指标相对较高,但是其增速逐渐放缓,说明沿海城市房地产产业发展的比较好相对比较成熟。而内陆的西安、哈尔滨等城市房地产价格水平仍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指标相对较低,但是其增速相对还是比较高,说明内陆城市房地产产业处在发展中,房地产产业发展的潜力相对比较大。因此,作为东部沿海地区要断发展创新好房地产业,比如环境,内部构造方面等,而内陆地区要不断吸收并进行再创新。

2.结论

从上面模型的建立、检验的结果及其经济预测可以看出,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层面来看,解释变量上一年的房地产价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与被解释变量房地产价格均呈现相关关系。这也从现实验证其正确性,房地产价格是上一年的房地产价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及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验证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上一年的房地产价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因素均是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推动因素,只是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分析其影响程度对于经济的调节起到很大作用,具体表现是为了调整房地产价格,短期只需调整影响程度大的因素就可起到很显著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另外,从对未来的房地产价格进行预测可以分析看出,未来几年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将比西部更早进入发展阶段。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商投资东部地区获利相对比较大,未来几年投资西部地区获利会比较大。西部地区房地产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将比较大。这也间接地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及其他一些相关企业提供数据参考。作为东、西部地区结合其各自特点采取相与本地区适应的房地产方面的措施发展本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东部沿海向低梯度地区-西部地区转移技术等,西部地区接受新技术并不断发展再创新。政府部门为协调东、西部的经济也可以提供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由于房地产价格的走势也反映出一国的经济形势,因此,为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可以根据房地产价格的走势制定一些有效的经济政策。实际上,中国已经出台了不少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措施,目前最急需做的事情是如何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熙娟 李 斌: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336):201-203

[2] http://wenwen.soso.com/z/q166005493.htm

[3]齐淑兰.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48):24-25

[4]童长锜 杨和礼: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经济,2007,(7):190-192

[5]徐 静 武乐杰: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J].金融经济,2009,(10):22-23

[6]王润华: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三大政策因素及对策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9,(3):120-123

[7]熊 艳: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经济,2009,(2):35-37

[8]http://www.yn.xinhuanet.com/house/2009-12/17/content_18523669.htm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特有的产业优势,展示着朝阳产业的旺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逐渐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今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杭州等众多城市都相继出台文化发展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和今后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对于南京而言,大力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同样是不二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体系研究

■ 陈 旺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从提出到现在,在各地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扶持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政府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南京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扶持 政策建议

一、政府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1.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来看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下,选择正确的战略产业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会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几年来,不少城市和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积极扶持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被作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尽管属于一个新型产业,但它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明显优势,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效产业,有利于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符合战略支柱产业确立的要求。很显然,各地政府都希望通过确定文化创意产业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并加以大力扶持,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一个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往往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一定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的支持。特别是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环境下,面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和严重的压力,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选择。

2.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和高科技产业紧密联系的,其进入门槛和发展成本都比较高。与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类似,存在可能高收益的同时,经过较长时间的研发和推广阶段,创意能否转化为创意产品和创新成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创意孵化的不确定导致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因此,私人投资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他们不会冒险介入。为了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在政策上给与扶持,实行多种优惠手段降低创意开发的市场准入门槛,从而解决创意开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上旬刊)总第625期

123

产业经济

文化创意企业在起步期,多数具有规模小、市场推广能力弱等特性,而一旦度过“生存期”,则会展现出很强的扩张力和带动力。目前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体实际上是广大中小企业,如果仅仅依靠其自我造血功能,要实现产业的规模发展则远远不够,只有在资本的强力支持才能高端起步,跨过原始的自我积累阶段,走向规范、规模经营。而这些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投入需求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价值评估难于确定的问题,这正是导致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制约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激励,以此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有力保障,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活率”与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呼吁强有力的立法保护。在我国,由于缺乏创意保护立法,常常使创意开发处于一个“二难境地”:公开创意会导致剽窃创意现象的发生,而不公开创意就会导致创意资源的浪费。

3.从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的效益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传统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型而兴起的“朝阳产业”,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巨大潜力,这既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又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对物质、资金等前期准备投入要求较低,需要的只是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创新开发能力,有助于增加知识型人才的就业,在创意产品化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市场,充分挖掘各类人才潜力,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而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可以从中获得收益,政府可以吸引资金,开拓税源,企业可以获得利润,市民则能够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和由文化产业发展而进一步提升的城市功能和营造的良好环境等。可以说,今天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无疑是因为它的效益十分丰厚,不仅有经济作用也有文化作用,不仅有商业价值也有社会价值。不仅如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发达的创意产业体现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一座城市的核心能力之一,成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地位。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城市功能再造,为城市规划提供新思路,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氛围,使城市更具魅力。

4.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推进创意产业发展并能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和作用举足轻重。这是为世界各地的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作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理念的国家,英国从一个世界制造工厂成功转型为“世界创意中心”,而这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英国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为了使政府切实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英国政府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门小组, 负责跟踪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规划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条款,致力于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在国内,以北京为例,文化创意产业从概念的提出,到实施发展战略,北京市政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2005年8月提出的《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将北京市定位在“成为世界的创意中心,提高北京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成为能与纽约、伦敦等创意城市相提并论的、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世界城市”。同年年底,北京

124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上旬刊)总第625期

市财政工作会议决定从2006年开始设立的每年5亿元的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扶持资金(三年累计投入1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146亿元,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202个项目)。2006年1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成立。2006年4月,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领导亲自担任,成员由各相关委办局组成,通过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同时,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资金规模5亿元,分三年投入,重点支持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建设。200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运行;2008年北京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并设立了16个专项资金支持贷款贴息项目。这样一种从政策、资金、学界研究全方位、多角度的政府支持,为首都北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如今已成为北京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北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南京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针对市文化资源特色,南京近年来逐步明确了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产业布局和主要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从环境配套、服务平台、贷款贴息、纳税奖励、重大项目扶持等5个方面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的倾斜,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集聚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处于起步培养阶段,发展过程中还难以避免地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整体规划、指导和服务不力

由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还相当薄弱,对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界定,致使产业统计缺乏指标体系,产业发展缺乏指导目录,工商登记难以准确界定产业范畴。也正是由于认知程度的不够,迄今为止,我市还没有一个高级别的、能统一协调各方力量的专门领导小组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规划、协调和指导,文化创意产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尚未出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条块分割、管理政出多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系统引导,不少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无序状态,具有明显的盲目跟风倾向,产业布局重叠、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主打的品牌文化符号,这对于优质特色产业资源的集聚十分不利。

如今,虽然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猛,但是由于前期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论证,对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尚处于初级实践阶段,很多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还只是停留在做房地产和物业配套服务上,不仅缺乏明确的规划,而且内部的协调和交流也还不够充分,未能很好建立与文化产业发展配套的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不善于策划和举办各种展示、推广、交流、交易等活动,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驻企业较少,资源利用率不高。与北京、上海等先锋城市相比,南京集聚效应呈现明显差距。

2.政策扶持体系尚不健全,政策的执行力和综合效益尚未整体

显现

产业经济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中指出,经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南京市先后发布施行33部设计推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政策支撑体系可以说初步形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政策和规定都是由宣传、文化、经委、广电、科技、新闻出版、旅游、体育等各职能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策和规划制定的部门化、部门利益制度化的倾向。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一些更为重要的政策和规划,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工业布局时,在主城区如何保留产业用地,如何利用原有的工业厂房建设适合的创意产业园区等,至今仍是空白。另一方面,综观我市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制定的一些政策,总体来说,一来政策的配套性、统筹性不够强,力度不够大,政策导向尚不明显,二是总体上比较宏观,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措施,迫切需要出台土地、工商、科技、财政、税收等领域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市场培育和带动不足,产业发展基础有待提升

尽管南京处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第一方阵,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位列第一,但与同类城市相比,南京的民营文化创意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除少数拥有自主创新体系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依靠的仍然是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在低水平、同质竞争的状态下勉强生存。在创意人才瓶颈方面,南京的情况仍未取得明显突破。早在《2007年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这一问题就得以提出,但时至今日,南京创意人才培养、发掘和引进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人才瓶颈问题仍未有所缓解。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在依靠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同时,部分政府拥有的文化资源和大量的社会文化资源常常处于闲置状态,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文化产品的消费环节,尽管随着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南京市民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与同等城市相比南京市民的文化素质不低,但南京市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文化消费只占可支配收入的3%,而周边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等则达到12%以上。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市场自身发育的阶段性表现,但也与政府培育和带动不够积极有效有着很大关系,政府在此方面的工作尚有很大的加强和改进空间。

4.未能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产业发展环境不尽如意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其中,知识产权为其核心资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文化产品的易复制性使创意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风险更大、成本更高,只有实施比传统产业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承认和保护产品的原创性,才能为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就会损害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再创新的积极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就不能健康有序。现在许多文化产品如音像制品、图书出版、电子出版物等盗版严重,就严重影响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当务之急。然而目前,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知识产权中介代理体系和交易平台尚未建立。而且由于知识产权涉及专利局、版权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难以有效协调、统一步调,再加上有关部门对假冒产品打击乏力,未能形成有

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营造一个公平交易、多方共赢的市场环境,因而极大地打击了创意产业进行文化创意的积极性。

三、构建政策扶持体系的建议

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然,政府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是有限度的,否则就会削弱社会资本的力量。所以,最佳的方式就是政府营造各种平台,在知识产权、市场竞争、融资方式、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强制度供给。针对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政策扶持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就是要在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资金、税收和投融资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1.加强对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切实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对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和协调;二是大力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和规划本身的研究。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要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南京的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和城市定位,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适时出台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通过全面和系统梳理目前所有政策和规划,对政策和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促进综合效益的发挥。可以召集国内外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地对一些重大课题、项目进行深入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研讨,为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三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尽快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门服务机构。要引导创意产业协会及其各个分行业协会的成立与功能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以强化导向、构筑平台,调动各创意产业企业与创意人才的积极性。要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多种所有制参与文化中介和经纪人市场,大力发展经纪机构、代理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的文化中介体制,充分发挥其在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促进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渠道畅通。要采取建立公共(指基础的或共有技术的)开发平台、提供必要的设备、组织专业学术研讨、提供风险资金支持等有效措施,支持创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意产业的规模。

2. 积极创新思维,努力拓宽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

创意产业要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针对目前创意产业投资主体仍相对单一的现状,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一是深化财税改革,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扶持。要利用财政支出方式创新、税收制度优化等手段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形成的财政税收政策,并通过优惠投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向成长性好、有发展优势、有市场潜力、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优势整合中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上旬刊)总第625期

125

产业经济

的促进作用;二是努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要通过制定和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促进企业、民间、外商对我国创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可探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评估中心等机构,对拟进行融资的企业进行动态权威监测与评估,以打通投融资瓶颈,鼓励社会资本向评估等级高的企业注资;三是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积极设立和筹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尤其是对具有公益性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应当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在设立基金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建立对股本进行投资的创意卓越基金,以及对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融资的地区创业资本基金。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贴息、政府信用担保、产权质押等方式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更为灵活的民间信贷机构,并大胆尝试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培育壮大创业板市场,为中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3. 加快引进和培育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核心因素。目前南京的文化创意人才还比较缺乏,使文化创意企业的原创力不足,自主开发的创意品牌不多,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人才。一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利用南京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一批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归困人才。在人才引进时,要引进具有较高原创水平的人才,更要引进那些既懂创意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性人才;二是建立多渠道人才培育开发机制,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经验表明,在人才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学周围,容易形成各种创意工作室乃至创意群落,政府可以顺势推动,依托南京相当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使已经建好和正在建设的大学城或园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要加强岗位的职业培训,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资格培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系统规范的社会培训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专业竞赛、行业评比、资格认证、公开招聘等方式,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发现和集聚人才,选拔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到国外进修、观摩、学习深造,拓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开发途径,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三是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吸引各类创意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培养和引进文化经纪人及中介机构,为创业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制定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如房屋租赁补贴政策、优秀作品奖励政策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给予奖励和支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人才的生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要吸引创意人才,就必须营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特别是通过完善包括教育研究机构、文化设施、会议场所,以及相关社群结构与社会网络系统,构建文化产业人才良好的工作设施和优质的生活圈。

4.真正落实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保证文化创意创业的健康发展

126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上旬刊)总第625期

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对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其认知的程度,以及国家的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一是要制定健全的知识产权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目前的法律尚存在一些不明晰的地带,需要尽快制定、完善和补充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刺激创意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要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齐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尤其要突出对出版、网游、动漫、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影视制作等重点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可考虑建立版权中心,集知识产权的登记、展示、发布、保护、策划、交易、服务于一起,重视企业和个人的专利申报和保护,积极发展知识产权的代理、推介和交易等全方位的服务,以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借鉴英国政府的做法,设立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网站,提供使用者和创作者关于版权、商标、专利及设计等信息,促进资讯的自由流通。三是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与教育,组织和支持有关社会团体参与管理反盗版活动,不断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鼓励和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文化氛围,创造出保障文化创意产业有序发展的软环境。

5. 培育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积极刺激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加快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交易市场,重点扶持瞻园路、夫子庙工艺品市场,积极发展动漫、音像、广告等文化产品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在交易方式,服务规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激发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这一方面可以学习新加坡。政府要带头使用优秀的创意作品,在公众场合和公众节日积极采用艺术和文化作品来装扮和设计;可以实施“创意社区”计划,将艺术、文化、设计、商业、技术等整合进社区的发展计划;可以设立媒体城、建设艺术博物馆;等等。这些都是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可以促进文化消费的措施和手段。此外,政府还可以积极举办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在打造设计师们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同时,激发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随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相当的产业集群,政府还要积极帮助产业拓展国外市场,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国际化的博览会、论坛等咨询交流与推广机制,健全政府采购、后期赎买等一站式后期扶持政策,设立相应的国外创投陪同基金与出口引导基金,支持和引导优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赵瑾璐 潘志恒:浅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2]黄 瑶 林东东: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2期

[3]徐机玲 蔡玉高:“文化南京”催生文化产业.瞭望,2008年第5期

[4]付启元: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1期

[5]谭志云:浅议地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以南京为例.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