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2021-07-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单位代码 学10475

号 104753090002

B0-0

分类号

硕士学位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Marx’s and Engel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学科、专业 :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申请学位类别 : 哲学硕士 申

人 : 古艳芳

指导教师 : 周宏 教授

二〇一三年 五月

The Evolution of Marx’s and Engel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

By

Gu Yan Fang Supervisor: Prof. Zhou Hong

Date May.2013

摘 要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础、核心概念。本文以实践概念作为切入点和主线索,历史性的考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青年时期、19世纪50年代以后以及晚年时期对实践概念不同理解、定位,阐明不同时期实践的内涵、地位及其意义,并且清淅展现了不同时期实践概念实现逻辑转换的思想前提。同时,本文对各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的不同阐释所产生的理论和现实效应也作出了深入阐发。

本文从马克思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青年时期入手,分析了他在青年黑格尔派运动时期的思想发展全貌。他的思想最先受到康德、费希特主观理想主义影响,后经青年黑格尔派转向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又历经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阶级,最终创立了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这个思想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也经历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前提下的“行动”、“劳动”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前提下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本质”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高度。通过确立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形成了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整体理解,同时为马克思确立新唯物史观奠定了前提。这对于进一步指导共产主义运动,解放无产阶级以及解放全人类提供了理论原则。马克思运用他所创立的以实践为基点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工具,同时在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前提下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创作了《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深入把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具体确立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地位,由此将实践定位在与“认识”“理论”相对立的层面上。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特定社会将实践细化的必然过程。

青年恩格斯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不同于马克思。他没有经过抽象的自我意识哲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旁听和自学以及参与具体社会现实走上了自己的哲学道路。施特劳斯泛神论思想影响青年恩格斯转向了黑格尔哲学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中的一员。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促使他将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从社会现实出发寻找理论指导。青年恩格斯将实践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政治革命斗争。通过与马克思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他对实践的理解与马克思达成了一致。这样的一致确立了他们终生合作的前提。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情况的出现,促使恩格斯晚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实践的地位和内涵再次重申和界定,将实践确定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

I

问题的重要中介。实践被具体化为劳动和工业生产,这是恩格斯一生深入把握实践的具体逻辑过程。

通过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理解的具体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不同内涵和地位。他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演变,与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须臾不可分的。同时,这个阐明过程对于清晰定位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并最终得出他们的思想始终是保持一致的。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理解的不断深入、具体,为我们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世界观、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实践,理论,劳动,唯物主义

II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praxis is the nuclear and basal conception in Marxist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starting point and main clue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this thesis historically investigates Marx’s and Engel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lo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in their youth, after 1950s and in their later life, and clarifies the meaning, status and consequences of praxis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also clearly shows the ideological premise of the logic conversion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also makes an in-depth elucid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ffects caused by Marx’s and Engel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praxis.

Starting from Marx's youth time when his thoughts experienced sharp change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s during the young Hegelians movement. His thoughts was firstly affected by the idealism of Kant and Fichte, th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young Hegelian it was turned to Hegel's objective idealism, and then Feuerbach's humanistic class, and eventually created the new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s, Marx's understanding of praxis also turned from “action” “labor” under the premise of objective idealism to “activity in material production” “human nature” and other principles of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practice, young Marx established his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and it also helped him lay a premise to establish new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rinciple for further guidance 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the liber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liberation of all mankind.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too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wa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praxis by him and by making in-depth analysis of capitalist society under the premise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Marx created Capital. In Capital, Marx deeply grasps every aspect of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nd specifically established the status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labor, thereby positioned the praxis at the oppose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 This is the inevitable process during Marx's study of the particular capitalism’s refinement of praxis.

III

Young Engels’s life experiences and development of ideas was different from Marx’s. He didn’t go through the abstract philosophy of self-awareness stage; he embarked on the path of philosophy mainly by auditing, self-learn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specific social reality. It was Strauss’ pantheism that affected young Engel and led him turn Hegel's philosophy and become a member of the Young Hegelians Movement. The Hegelian dialectics thoughts led him combine thought and a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perfectly to fi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rom social reality. Young Engels took praxis as mater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political revolutionary struggle. By writing The Holy Family, The German Ideology in collaboration with Marx, he reached a consensus with Marx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axis. This consensus establishes their lifetime cooperation. With the communist movement carried out and capitalist society’s new development, Engels reiterated and redefined the status and content of praxis in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in his later years, identifying praxis as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solving the problem between thought and existence. Praxis is embodied as labor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which is the specific logical process of deep grasp of praxis by Engels.

By clarifying the specific changes of Marx’s and Engels’ understanding of praxis, this thesis reveals different meanings and status of praxis during the reform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changes of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raxi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y foun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clarifying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lear positioning of Marx’ and Engels’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and eventually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ir thoughts is always consistent. Moreover, Marx and Engels’ continuous intensive and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praxis provides a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 for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modern times.

KEY WORDS: Praxis,Theory,Labor,Materialism

IV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引 言 .......................................................................................................................................... 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理论来源 ............................................................................ 5 (一)康德、费希特以主体为中心的主观唯心主义能动实践 ........................................ 5 (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前提下辩证的主体能动性实践 ............................................ 7 (三)切什考夫斯基、赫斯的个人主观意志主义的道德行动实践 ................................ 8 (四)鲍威尔主观唯心主义的无限自我意识实践 ............................................................ 9 (五)费尔巴哈人本学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界的占有实践 .............................................. 10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 11 (一)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过程 .......................................................................... 11 1、确立实践主体:从类本质提升为人类社会关系活动的现实的人的本质 ............. 11 2、确立实践客体:从一般抽象劳动对象发展为具体物质实践劳动对象 ................. 14 (二)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 .................................................................................. 17 1、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 ................................................................................................. 17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19 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 ................................................................................. 20 (三)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产生的效应 .......................................................................... 21 1、实践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出发点 ............................................................. 21

V

2、实践是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方法论 ......................................................................... 22 三、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 23 (一)青年恩格斯实践概念确立的思想前提和具体内涵 .............................................. 23 1、全面关注社会现实,发现经济事实的决定作用 ..................................................... 23 2、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私有制、劳动 ......................................................... 24 3、具体参与生产活动、政治斗争和工人运动等形式的实践 ..................................... 25 (二)青年恩格斯实践概念形成的效应 .......................................................................... 28 1、验证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独特价值 ............................................................................. 28 2、提供了论证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新途径 ................................................................. 29 3、验证恩格斯学术思想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殊途同归 ............................................. 30 四、50年代以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 31 (一)《资本论》中实践具体化为劳动、物质生产 ...................................................... 31 1、实践的新探索——“劳动二重性”思想阐明 ............................................................ 31 2、人的劳动实践创造剩余价值、酝酿社会变革 ......................................................... 32 (二)《资本论》中实践转换为物质生产、劳动的效应 .............................................. 34 1、凸显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解决途径 ............................................................. 34 2、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 ................................................................. 35 五、晚年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及其意义 .............................................................................. 37 (一)实践是科学解决思维与存在辩证关系的重要中介 .............................................. 37 1、实践处于与“认识”、“理论”相对立的地位 ..................................................... 37 2、实践是解决思维与存在的重要中介 ......................................................................... 39

VI

(二)晚年恩格斯重新界定实践的意义 .......................................................................... 39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40 2、申明实践对马克思哲学变革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 ................................. 40 六、实践概念演变的重大意义 .............................................................................................. 43 (一)实践概念在哲学层面的地位及意义 ...................................................................... 43 (二)实践概念在与“理论”相对立层面的地位及意义 .............................................. 44 (三)实践概念的演变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 44 结 语 ......................................................................................................................................... 47 参 考 文 献 ............................................................................................................................... 49 致 谢 ......................................................................................................................................... 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5

VII

引 言

引 言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一个十分核心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在学术界已达成了共识。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也是近些年来学界讨论的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发展变化,实现深层次领会他们共同实现的哲学变革以及呈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的真实关系。

对于像“实践”这样重要的概念,学术界的研究是数不胜数,这方面的论文、著作更可谓汗牛充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读。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俞吾金教授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看成是本体论层面的实践,看成是马克思形成其人文关怀思想的基础,看成是“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而不是“认识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并且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精神实质同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哲学内在关联起来。2、徐长福教授倾向于把价值维度看作是马克思实践概念包含的多重维度的优先级,即从价值本体的向度把实践理解为世界的价值本质。3、杨端茹、沈洪英在文章《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两种理论视角及当代意义》中认为:马克思主要从实践本质的二重性规定与实践形态的历史性还原两个视角来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4、朱学平在文章《从哲学政治到商谈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通过阐述近年来国内学界不再囿于从物质生产活动上把握实践,而是凸显了政治实践的首要意义,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还有郁建兴及其文章《马克思哲学的政治遗产》。朱学平认为首先应从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出发对马克思实践概念做出一个前提性反思之后,再深入思考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法治建设的根本问题,由此将实践概念与我国的法治建设关联了起来。

通过上述研究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不同视角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从马克思关于实践问题的内涵及外延上开展研究,而未曾从马克思整个一生的思想发展的脉络和恩格斯一生思想进程中关于实践概念的演变着手分析。这些研究的盲点为我论文选题提供了切入口。另外,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研究,相当程度上是依据前苏联的传统教科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基础上,尤其是受到列宁的著作影响,对实践的理解始终定位在认识论的范围内。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学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界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研究可谓是全面而又深入,从各个方面层层分析,进一步凸显了深入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这是我论文选题的缘由。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学界关注,界内大家各抒己见、百花争鸣。主要观点集中在:1、马恩一致论。国内大部分学者都主要坚持马恩一致论,并主要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人学理论等方面肯定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的一致。2、马恩差异论。主要代表有:(1)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鲜明特点表现在:阅历、志趣、思维方式以及理论的侧重点不同才为他们一生的合作提供了前提,而且恩格斯的阅历和他注重实际经验的独特品格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第二把小提琴手。这些差异是他们一生的理论卓越合作的前提。(2)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他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视角差异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是从实践、人、本体论出发,而恩格斯是从自然界、纯粹思想、认识论出发。比如关于“实践”的理解上,俞吾金教授认为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首先定位在本体论层面,而恩格斯则只是从认识论角度阐明实践概念的内涵、地位。另外,他还认为,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概念是革命斗争,而恩格斯强调的实践是实验和工业。3、马恩对立论。持这种观点者主要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为本质上的差异。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张广照教授认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古希腊伊壁鸠鲁哲学,而恩格斯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来源的不同必然导致哲学观点的根本差别,而且在评价德国哲学、物质观、辩证法、自由观、认识论、历史观、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一切哲学问题上二者都根本不同。4、同一性基础上的差异。四川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的薛俊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不可分割,他们的哲学思想及其关系不是本质上的差异,而是同一前提基础上的“差异”,二者殊途同归。所谓用“差异”、“还原”法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无疑是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的神话和幽灵。”①

本文通过以“实践”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不同时期思想发展、演变作为突破口,把握实践概念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最终作出一个合理的认识与定位,实现一石二鸟的目的。同时,现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达到了前所未及的水平,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

薛俊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神话和幽灵——与俞吾金、何中华先生商榷[J].探索,2006(3).

2

引 言

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诞生了各种足以置人于死地的潜在危害,如环境的大面积污染、食品的安全问题、大规模的杀伤武器等等。人类的实践活动到底该如何展开,是一个亟须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结合现时代社会发展现状研究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概念产生、形成与深化不是他们个人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与当时社会经济的现实发展紧密相连的。他们通过参加现实的革命斗争以及开展艰苦的理论研究,在批判的汲取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同时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深刻阐明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只有立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并紧密跟随当代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正确认识和运用实践概念来把握他们所完成哲学变革,同时这也是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概念的产生、发展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是基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的实际状况而不断发展的。要真正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概念的的真正蕴意,就必须立足文本,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实践”概念上,通过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思想活动去追溯它们的形成,以及他们在50年代以后对实践概念理解的变化,完整地把握实践概念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思想发展中的丰富内涵。尽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践”一词成了中国哲学界的核心词语。但是,不少关于实践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单单的概念分析层次。要深入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概念,就应该转变通常的纯粹概念分析的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思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概念,借助于马克思所运用的辩证逻辑方法,揭示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以期达到完整描述事物发展过程。通过把握逻辑和历史的双重维度,进一步全面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的发展变化。换句话说,通过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思想与实践这一核心概念内在关联起来,把握住实践概念的逻辑和历史规定,即把握实践概念的理论来源、产生、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概念内涵的转化过程,才能深入把握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变革性、科学性和独特意蕴。只有辩证地把握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思想的核心概念——实践,才能深入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伟大哲学思想和哲学变革。同时,在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发展过程时,结合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历史的基础和前提下,应时刻抓住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全人类的真正解放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历史生成与发展变革,也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通过历史的揭示和阐明完整的呈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恩和格斯实践思想的独有特性充分展示出来,更好的指导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4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概念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的伟大思想传统。但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概念赋予直接影响的则是黑格尔、鲍威尔、切什考夫斯基、赫斯等人对主体能动性的强调上。自从康德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之后,“主体”作为哲学上的核心地位得以凸显,对主体能动性的强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来源。

(一)康德、费希特以主体为中心的主观唯心主义能动实践

实践首次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被引进来是在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这首先要归功于康德。康德认为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是开展真正纯粹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本质的依据。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理性具体划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是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进而规范人的道德领域的活动,具有行动的功能。康德深受启蒙运动中倡导的关于人的自由、解放思想影响,最终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明确确立了实践的出发点、主体是以“人”为中心。康德以主体为旨归的实践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康德哲学中的实践只单单局限在伦理实践的领域,仅仅是一种在善良意志支配下追求自由的善的活动,根本没有涉及现实的生产活动领域,所以也就谈不上彻底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问题。尽管康德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一种道德行为,是从伦理、政治和宗教的视角探讨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但由于伦理学在康德哲学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因而实践也就获得了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深受康德所实现的“哥白尼式革命”中高扬主体地位的影响。这奠定了他一生中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始终和深入把握 “主体”概念须臾不可分。马克思曾对康德做过很高的评价,称其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①,但马克思并不认同康德把实践仅仅理解为道德活动,局限在“善良意志”的空洞说教中。在马克思看来,尽管康德高扬了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但他对实践的理解始终打着软弱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印记。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100.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是在继承与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康德自在之物的秘密,即人们在生存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生产关系,这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奠定了重要理论的前提。

另一位倡导主体能动实践的代表是费希特。他深受康德先验哲学影响并直接继承了康德的批判哲学。他通过系统研究知识,创立了以“自我”为核心并具有深刻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义哲学,以此实现解决认识与实践的矛盾,最终达到全面解决人的本质问题。费希特的实践理论进一步发挥了康德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费希特的实践思想是“自我设定非我”的能动主体活动。实践活动主体是“自我”,即人的精神、观念的行动。它创造、生成外部世界的感性存在,即“非我”。费希特说:“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目的。”①自我就是行动本身,它创造着自己的对象、工具和场所从而丰富自我、实现自我。在自我与非我的具体关系中,费希特认为自我受到作为对象的非我的制约和决定,同时自我又通过行动或实践创建非我,决定非我。他说:“决不是理论能力使实践能力成为可能,而是相反,实践能力使理论能力成为可能(理性自身是实践的,只有当它的规律应用于那限制它的非我时,它才成为理论)。”②在他看来,实践能力远比理论能力重要的多,必须是“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③人是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实现自己,探寻知识是他的前提而不是目的。费希特将超越知识实现实践确立为自己哲学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费希特的实践具有能动改造、创造的涵义,但他的实践能动性仅仅是纯粹精神性活动。他认为,实践的对象是通过自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因为这个行动、实践的能动性是无限的,是“为我自己,由我作主”④的东西。因此可以看出,费希特的实践仅仅是没有客观基础的纯精神性活动,最终也就不可避免的走进极端的主观主义之中。

马克思通过批判继承先哲的思想,以及现实斗争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挖掘物质利益的根源问题上实现了对实践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他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揭示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在人类生存活动和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核心概念,并深入分析了“异化劳动”引起的种种后果,得出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他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扬弃异化,才能最终实现人性复归。另一方面,与康德、费希特不同的是,马克思并不满足于抽象的道德说

①②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2.

段光玲.论康德黑格尔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98. ③

同上。 ④

费希特.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馆,1982:79. 6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理论来源

教和纯粹的道德实践活动,而是深化出了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总之,马克思始终是结合现实的前提、基础上丰富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

(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前提下辩证的主体能动性实践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是一个既宏大又具有严密结构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彻底将德国古典哲学所开创的从思维引起存在的原则推向顶点。黑格尔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论、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谢林哲学的非理性主义逻辑矛盾,在唯心主义层面彻底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形成了一个体现全部人类认识发展内在逻辑的严整体系。黑格尔的实践哲学较之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宽泛的多,它以道德问题为起点,然后深入到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这主要在于黑格尔已深刻认识到纯粹的道德教化和意志自律在社会现实性面前是多么的软弱无力。这方面为马克思恩格斯从关注、变革社会现实的前提下把握“实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供了思想源泉。

黑格尔哲学的实践一般是指“行动”、“意志活动”、“人类活动”。在黑格尔看来,“人的真正的存在就是他的行为”①,正是通过人类劳动改造自然,与自然对象构成了一种“否定性关系”,“使得这世界成为应如何”。黑格尔通过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绝对精神体系。其中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客观精神阶段展现了自然界生成、发展的具体过程,由此揭示了人类劳动的价值,详细阐发了劳动是人的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的辩证思想。他第一次使实践从伦理性实践转向了基于现实性实践范畴,确立了人类劳动对于实践的根本性地位。马克思高度评价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②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成一个过程,把劳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基于人类劳动阐释实践,把劳动理解为实践性活动,并将劳动提升到哲学层面,使实践具备了真正实现人的本质的现实社会活动。这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伦理实践转向以人的现实劳动为前提的实践原则,以及形成生产劳动中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从本质上来说,黑格尔所说的实践、劳动仍是基于精神性存在的抽象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抽象理念活动的“样式”。他“是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

①②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3.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①,把主体的人看作是“一个与人自身有区别的、抽象的、纯粹的、绝对的本质所经历的过程”②。这表明,黑格尔哲学的实践概念虽然已将社会历史内容包含了进来,但在深层逻辑上这种历史内容还只是思辨理性的外化。这种抽象思辨前提下的理念活动,实质上仍然是不了解现实的实践活动的。他的实践始终居于“绝对精神”统领之下,抽象表达了实践的能动方面,终究未能实现在现实中展现其本质。他只是抽象思辨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他实践批判活动和意义只是建基于唯心主义前提下的产物。

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所包含的批判的、革命的要素,深入揭示和科学表达了人类历史运动规律。他将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确定为人的本质体现,通过区别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提出了生产劳动的具体过程体现了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思想。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又能动的创造了人自身,马克思最终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得出世界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自我诞生的历史。所以说,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真正实现了人类实践的革命性变革。

(三)切什考夫斯基、赫斯的个人主观意志主义的道德行动实践

奥古斯特·冯·切什考夫斯基是青年黑格尔派中第一个实现从思想向行动转变的

第一人。他的著作《历史哲学引论》是从黑格尔思想体系出发逻辑运演得出“行动哲学”,也就是对后世带来很大影响的词汇——实践。他认为“‘实践’(praxis)的哲学,对社会生活施加直接影响的并且在具体活动范围内发展未来的哲学”③。他的这种实践思想主要源于法国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的思想。但总的来说,他的行动哲学只是一种个人主观意志的活动,是通过主体意志活动来决定未来历史的发展过程。他没有将个人主观意志行动与现实对接起来,最终仍受困于唯心主义牢笼。

赫斯是在继承切什考夫斯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行动哲学。他的著作《欧洲三头政治》首先阐发了行动哲学思想,将实践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他企图通过摆脱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运用哲学实现干预现实的目的。他借助于费尔巴哈的“类”、“人的本质”等核心概念,在继承费尔巴哈先验的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哲学共产主义的观点。但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5. 同上。 ③

[英]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夏威仪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12. 8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概念的理论来源

赫斯的共产主义只是通过逻辑运演出来的。因此,他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具有空想和虚构性质。赫斯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在于:他进一步将人的异化扩大到了社会经济领域。他的《论金钱的本质》一文揭露了金钱与宗教一样是人的异化的根源之一。金钱的异化导致了社会贫富悬殊,最终必然会爆发社会革命。赫斯是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中从宗教和政治批判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批判的第一人。赫斯关于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共产主义知识的传播、力求精神与自然统一的观点以及私有财产的批判等,这些方面的独特思想无疑对马克思从思想接壤现实,挖掘实践作为解决思维与现实矛盾的唯一途径提供了思想来源。

但赫斯的不足之处在于:他的“真正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只是凭借道德说教。他说:“我们大家应该信仰什么宗教?爱和人道的宗教。这种宗教在何处呢?它就在一切善良人们的心里”①。赫斯认为通过道德说教可以实现人们的良心发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这表明赫斯仍局限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道主义窠臼内,并未实现根本的突破。他害怕社会革命,总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他根本不可能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必要性。

(四)鲍威尔主观唯心主义的无限自我意识实践

鲍威尔通过与施特劳斯关于宗教的论战中,将人类的“自我意识”看作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所认为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在历史中产生的绝对的能动主体,指导并创造所有历史行动和实践活动。鲍威尔认为基督教是自我异化的产物,它把自我意识的普遍性看成是异己的神的力量。所以他认为要扬弃并消除异化,只有通过“批判”的手段。他克服了黑格尔绝对精神中逻辑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代之以人的自我意识。同时,鲍威尔也彻底批判了黑格尔对宗教和国家始终处于调和的立场和态度。他批判基督教“违反自然”,开始注重自然界物质的实在前提。鲍威尔认为批判必须与当前的现实联系起来,他说:“行动,正如实践的对立面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补充或间接的手段。不,理论的原则必须直接变成实践的行动……主要的目的必须是推翻现存的事物,因而哲学也必须在政治领域中从事活动和……攻击现状”②。这说明鲍威尔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最强有力的形式。马克思深受鲍

①②

[英]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夏威仪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169. 布.鲍威尔.对无神论者、反基督者黑格尔的最后审判.1962:82.

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威尔影响,在《博士论文》中曾说“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①。因而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的实践是通过哲学作为武器的批判活动,即哲学要想世界化,前提是必须先打破体系,改造自己,实现解放的基础上改造外部世界的缺陷。

但是,鲍威尔的哲学始终坚持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他的“自我意识”也就无法代替现实个体,只局限于脱离现实的精神层面。他的理论批判活动只是将神学批判的内容转换为政治语言,根本没有针对任何现实的政治。最终将其哲学畸形的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立场的“无限的自我意识”的绝对统治。

(五)费尔巴哈人本学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界的占有实践

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不同于黑格尔及其它唯心主义者的重大区别在于他第一次将实践与人的感性活动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前提下理解实践概念。这个转换奠定了他在实践这一哲学范畴发展史上的变革性地位。

费尔巴哈的哲学出发点是以“人”为中心展开。他说“使人从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束缚下解放出来,乃是他的哲学的唯一目的。研究和批判宗教的目的,是为了人本身。所以费尔巴哈也把他的理论称为‘人本学’。”②正是费尔巴哈的哲学立场使马克思开始站在“现实的人”的立场上,有力地扫除了有关自我意识哲学的各种幻想。费尔巴哈正是通过研究人与宗教的关系分析了实践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摆脱了抽象性的精神活动对实践的束缚,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本身。因而他的实践特征表现为感性,直观性,他以此为工具批判了宗教的本质,使人重新回归到了现实生活世界。费尔巴哈所阐述的“感性”和“对象性”原理,奠定马克思和恩格斯建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来源,并为他们将实践的主体定位在进行感性活动的人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是,由于费尔巴哈自身所处的远离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又使得他的实践哲学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③这说明实践在费尔巴哈的视野里始终处于一种为追求自我利益、私利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就抹杀了人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本质。他的缺乏社会历史维度的实践,是无法把握到实践的

真正本质的,而这关键一步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哲学实现了根本变革。

①②

马克思.博士论文.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4.

[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一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325.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 10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理想主义阶段、青年黑格尔运动阶段、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阶段以及最终确立实践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时期。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正是基于这个思想前提下,通过改造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将劳动从一般的抽象劳动地位转换为具体的物质劳动,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转换为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青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能动发展过程。他的实践概念不仅批判旧唯物主义,也批判唯心主义,它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它既体现为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又受到现有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时期马克思是从哲学层面把握实践概念的。实践概念奠定了他历史哲学和新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对于指导共产主义运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一)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过程

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具体把握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握实践主体。通

过揭示“人的本质”过程中考察了物质生活条件。正是主体的物质活动条件即他们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这是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中,思想发展经由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上升为体现社会关系活动的人的本质演变过程。二是把握实践的对象即实践客体。具体表现为把握人的劳动对象。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经过了抽象劳动、异化劳动最终确定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的不断发展过程。这两个方面的全面把握,确定了青年马克思抓住实践的本质,宣告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1、确立实践主体:从类本质提升为人类社会关系活动的现实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大学时代深受启蒙思想影响,接受了康德、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以人为主体的核心地位。通过参加以及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运动,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发生了密切联系,实现了“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本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身去寻求理想”。费尔巴哈为马克思从黑格尔左派转向唯物主义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这主要源于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前提。他最终得出: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人的自我异化产生了宗教,宗教进一步加强了人作为人的本质丧失。但费尔巴哈哲学根本缺陷在于他过多的注重自然,而忽视了政治,不懂得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也生活在社会之中,是社会的产物。这是马克思在转向唯物主义观点之后明显区别于费尔巴哈的地方,即费尔巴哈的批判主要停留在自然界和宗教的范围内,而马克思却是从对政治和法的批判开始。马克思说过:“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①这表明马克思一开始就与费尔巴哈存在着分歧。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立场只在马克思思想上空盘旋了短短一阵子。一旦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从费尔巴哈的“类”上升为现实的社会关系时,这个稍稍显露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就得到了真正发展。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在结束宗教批判后就转向了批判国家和社会。

马克思主编《莱茵报》时期,社会阶层间严重的物质利益冲突进入了马克思的研究视野,他开始动摇黑格尔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国家观对于实际立法问题的无力解决。于是新的研究课题就诞生了,马克思开始着手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发掘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真正关系。马克思广泛研究各类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初步确立了“现实”决定“观念”、“事物”决定“逻辑”的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类平等就必须消灭私有财产,这同时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从革命民主主义立场转向共产主义立场。

在批判黑格尔国家学说时,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属于典型的折衷主义和二元论性质。他说:“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种矛盾,这是他较深刻的地方。但错误的是:他满足于只从表面上解决这种矛盾,并把这种矛盾当做事情的本质”。黑格尔企图通过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解决矛盾,以便最终统一国家所代表的普遍利益和市民社会的私人利益。但由于黑格尔保守的政治观念又常常陷入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之中。马克思曾说:“黑格尔在市民社会和国家间构思出来的同一是两支敌对军队的同一”③。通过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折衷主义,马克思阐述了自己对矛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38.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07. 12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盾的理解:即“普遍性和单一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是真正的对立面。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做了本质颠倒,得出了国家决定于市民社会的重要结论。但对于市民社会的把握,马克思还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方面来考察,而是着力从“真正的人”的观点来观察现实的社会关系。他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国家是根据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批判了费尔巴哈类本质。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建立在其异化理论基础上。他把人的本质异化归结为宗教,认为宗教异化的哲学形式是唯心主义,是人在理性方面的异化。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出发,将宗教异化扩展为政治异化,从而把自由、平等看作人的类本质。一旦当马克思把批判触角伸入到经济领域,需要用人的本质异化说明私有财产的根源时,就不能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般的自由和平等,而必须从经济生活关系中得出人的类本质。这也就是说,人的类本质只能体现在生产劳动的活动之中。但此时马克思所规定的劳动还只是抽象的一般劳动或劳动本身,而不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具体、现实的劳动。所以说,基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的逻辑框架理解异化劳动,只能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最终获得理想社会关系的人,这种人在现实和历史中是不曾存在过的。

同时,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还研究了对象化劳动,认为它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界活动。而与之相对立的异化劳动则带来了私有财产的发展,并且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日益分化和阶级斗争。此阶段的马克思并没真正弄清楚劳动对象化和异化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对私有财产只注重批判它的否定方面,而未看到它的肯定方面。《1844年手稿》只是以隐含的形式触及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但这个初步分析,为马克思进一步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后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寻求问题解决,就要求马克思必须抛弃人本主义思想前提,首先研究对象化劳动即生产力发展在人类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此时已认识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历史才是人的本质力量展现的具体过程。他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工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①这表明马克思一旦开始将工业作为对象化劳动分析时,他总是根据唯物主义观点,说明生产劳动对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是马克思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历史观和人本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哲学视界由异化劳动转向实践的具体过程。马克思初步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这一切都表明他已经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哲学变革道路。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以唯物辩证的实践宣告了新唯物主义的诞生,以革命实践的观点批判并克服了费尔巴哈消极、直观的人本主义,使实践实现了在历史观和认识论上的真正变革。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只是从卑污的犹太商人活动把握实践,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能动原则,因此,费尔巴哈根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不是精神、理念,也不是纯粹自然的个人或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实践的客体是被历史和社会规定下的客观实在,即客体的属性实际上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能动性原则运用到实践的客体即物质自然界和实践的主体即现实的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把握人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的本质。

总体来说,马克思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经历了《神圣家族》、《提纲》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作了系统阐发。他认为,人的本质只能体现在全人类中,单独的个人不能实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存在于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统一之中,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分工和交换活动。这个活动是通过劳动来证明的。

2、确立实践客体:从一般抽象劳动对象发展为具体物质实践劳动对象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深入阐发、吸收了黑格尔劳动和辩证法思想。他越来越感受到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巨大魔力,犹如找到了解决具体现实事物的锁钥。但是,马克思是以批判和发展的态度继承黑格尔的劳动和辩证法思想。同时结合社会的具体现实,通过分析劳动的成果把握了私有财产的来源,进而分析私有财产和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14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的关系、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的关系,最终得出了人的本质蕴含于自由自觉的劳动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在广泛研究各种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深入研究私有财产和国家的关系,得出了“难道国家制度的支柱不是国家制度的基础的基础吗,不是第一性的真正的国家制度吗?”这个国家的支柱和基础就是私有财产,但这个国家并不是真正的政治国家,真正的政治国家应该把公共的、普遍的利益置于私有财产和私人利益之上,应该是使私人利益从属于公共普遍利益的代表。在马克思看来,政治国家应该摆脱私有财产而独立,私有财产和私人利益不应当成为政治国家的本质内容。他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①由此可见,马克思已经开始力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国家和法的问题,但是由于马克思受到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处在萌芽之中。

《1844年手稿》是马克思运用哲学观点研究经济学的最初尝试。他借助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原则和范畴,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同时在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性及政治经济学对事实基础的研究,深化、改造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开启了通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1844年手稿》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异化劳动概念。它是马克思批判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收获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用来表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化和反人道性质的核心。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辩证过程。这表明马克思开始从劳动的立场而不是从资本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他认为,既然财产是劳动创造的,那么劳动就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只有从劳动出发,才能揭示出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的真实关系。也正是基于这个关系,马克思全面阐述了“异化劳动”概念。他异化劳动理论从哲学上来说,仍然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曾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82.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①通过分析异化劳动,马克思把劳动看成人类借助于劳动而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过程,是人类通过劳动而实现人类普遍本质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但此时马克思并未完全摆脱黑格尔思辨方法的影响,只是从抽象的形式和意义上理解“人”和“劳动”。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完成的第一部著作。他们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试图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社会物质生活基础上,即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论证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性地位和作用。这是马克思在批判性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前提下,得出了无产阶级所处的客观历史地位,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彼此对立而又相互制约的运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研究了共产主义实践运动的理论基础,认为只有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才能成为现实。他们肯定“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 只能是唯物主义学说。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他们已开始从“人类概念”转向生产关系概念,所以马克思在研究犹太人社会生活时说:“犹太精神是依靠历史,通过历史并且同历史一起保存下来和发展起来的,然而,这种发展不是神学家的眼睛,也不是在宗教学说中所能看到的,而只有世俗人的眼睛,只有在工商业的实践中才能看到。”②这进一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而他对“社会”概念的理解也赋予了现实社会关系的历史内涵,最终实现了从人类概念转向生产关系概念。

马克思在制定生产关系这一科学概念的同时,必须同时解决历史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问题。这就促使马克思从现实的客观矛盾出发,分析在私有制度下劳动的对象化如何变成了劳动异化?这就是《神圣家族》区别于《1844年手稿》的地方:它着重于从研究异化劳动转向了对象化劳动,从生产力的角度研究劳动的创造作用转向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性质。正如恩格斯所说:“工人甚至创造了人”。此时期实践概念的内涵较《1844年手稿》时更加广泛扩展了,它不仅包括工人的生产劳动,还包括市民社会中资产者经营工商业的活动,以及革命阶级变革旧制度的革命实践活动。只有当革命思想和革命的活动同时存在时,才能实现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40.

16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的人。”①这表明,马克思已明确规定了与主观思维相对的客观实践活动。

另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考察了社会实践的功利性方面。整个资产阶级经营工业和商业的实践活动,尽管被“利益”所驱使,但在历史上曾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既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又具有能动创造历史的双重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思想必须从属于利益,而不能和利益相背离。正是利益推动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正义和美德的思想只是装点历史的花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本身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此时期《神圣家族》比《1844年手稿》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已不再抽象的、理想化的看待人的本质问题,而是更加关注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现实处境。马克思说:“不拥有是最令人绝望的唯灵论,是人的最完全的非现实,人的非人生活的最完全的现实。是极其实际的拥有,即饥饿、寒冷、疾病、罪恶、屈辱、愚钝以及种种违反人性的和违反自然的现象的拥有。”②马克思把工人丧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看做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他认为,只有那些得到实物、实现了人的本质的人,才是现实的人。虽然《神圣家庭》时期,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还依稀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仍限制了马克思思想的完全表达。但明显地,马克思先前的理想的伦理关系视角已经转换到了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的视角上,这就成了马克思理论批判的主导逻辑。

通过具体展现马克思把握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演变过程,得出实践范畴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它明确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③因此,实践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形式;作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作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确定了下来。

(二)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

1、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

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基石地位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提出的。但实践概念的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7.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具体社会历史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深入展开的。马克思将《提纲》中的“实践”具体化为《形态》中的“物质生产”这是符合逻辑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所确立的实践范畴是通过联系一定的社会关系来阐发的,而真实的社会形态只能是通过人类具体的物质实践活动得以确立,所以在《形态》中马克思就结合具体的物质生产详细阐发了《提纲》中提出的实践。

《形态》的第一章首先是批判了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认识到在社会领域费尔巴哈的哲学依然是停留在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上。主要原因在于,费尔巴哈的哲学和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局限于对自然界的直观,缺乏能动性原则。他哲学中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没有自身的运动,没有发展的历史。费尔巴哈以自然为基础和前提的人取消了黑格尔的神秘的绝对精神,但需要他去解释历史的时候,费尔巴哈就违背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前提,再次遁入唯心主义窠臼中。恰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①要想克服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只需要将能动的原则归之于物质的自然界和人,即人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懂得实践活动的革命意义是费尔巴哈的致命缺陷。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站在实践的立场上,才能解决诸如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而费尔巴哈显然是看不到这一点的。唯物主义上的局限性,必须导致其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他把人只看作为感觉的主体,而没有理解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从形式上看,费尔巴哈紧紧抓住感性的人,但那只是离开了现实历史发展和社会联系的“人自身”。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满足于从抽象的个人出发,而是从生活在现存社会中现实的个人出发。他们说过“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②这说明,要研究人,就必须深入到人所生活其中的物质条件中去研究。这也就验证了马克思从哲学出发,经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最后再次回到哲学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同于黑格尔的实践的地方在于对劳动的理解上。黑格尔的劳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

18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动概念指的是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这种劳动的能动性只不过是思辨思维的抽象能动性。这是马克思根据唯物主义原则需要加以明确批判的。马克思把黑格尔的抽象劳动范畴改造为“物质实践”,他首先经过政治经济学阶段,批判研究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最后又上升为哲学的高度抽象了出来。

马克思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主要体现在用唯物主义理论前提改造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借助异化理论建立了人本主义宗教理论。他不同于黑格尔的地方就在于,他把人的本质不是看成神秘的“自我意识”,而是看成他们的现实的感性需要。这个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但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在改造和运用“异化”理论的问题是不同于费尔巴哈的。马克思不仅把异化概念运用于宗教批判,更主要的是,他把异化理论用于研究“劳动”。马克思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将异化劳动的扬弃看作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的合乎规律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18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无法说明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的起源及其发展,只有经过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才能深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马克思从《18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转换到《形态》中“实践”观点的必然过程。只有实践的观点,才能既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又能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进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的现实生活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变革,即通过变革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状态,才能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的本质。在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费尔巴哈始终将宗教看作人的本质的回落点。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类意识”。费尔巴哈认为,通过“高级的哲学直观”就可以把握到“人的本质”,也就是作为“类存在物”的大写的人。由此他再次跌进了唯心主义泥潭。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区别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宗教、意识或其他东西,而是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通过包含着人对自然界以及人对社会的双向互动的实践中得出人的本质概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

同时,马克思在《形态》中第一次明确了社会经济形式这个概念。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解,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从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不同的社会阶段总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与其相适应。所以人的真正本质是在一定经济形式下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提出:“实际上,事情是这样的: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②这种自由,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同时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解放。并且生产实践与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打破地域的限制而走向全世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全球性奴役。这就是马克思50年代后倾其全力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写作《资本论》的根本原因。

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

通过上述阐述可知:只有基于现实,从现实的矛盾出发,才能揭露出矛盾的根源。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领域中,实践的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观点、立场,从实践出发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他认为,共产主义也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因为它要求把唯物主义原则和实践原则统一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后,就开始致力于把这一理论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通过批判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错误思潮,不仅使工人摆脱了错误思想影响以确保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工人运动的广泛实践发展并检验他们刚刚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身。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也正是基于现实的社会需要。具体的实践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现状,这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正是基于这个前提下,分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的暂时性,它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都是以《形态》作为标志的。科学共产义理论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得出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明确声明:“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07.

20

二、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①这表明科学共产主义“是以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实际运动”。这个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必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共产主义者的理想与信念必须时刻建立在深刻理解现实历史的运动、正确认识现有的客观情势的基础上。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的重大意义所在。

(三)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产生的效应

通过呈现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具体过程,剥离出他对实践的理解是与他思想的复

杂变化须臾不可分的。青年马克思将实践定位在一般的世界观、方法论层面,具有很高的哲学地位。确立实践是作为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指导现实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需要的理论原则。

1、实践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出发点

马克思在《提纲》、《形态》中所阐明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整个历史哲学理论的支点,也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重大转折。马克思实现了从异化史观转向通过实践观点来说明历史的唯物史观。所以说,只有正确理解实践概念才能把握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

由于巴贝夫主义传统的共产义思想和赫斯的“真正社会主义”蔓延,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开始批判费尔巴哈以及清算整个德国哲学。马克思在《提纲》的开头部分就直截了当的批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尽管费尔巴哈强调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但仅仅凭借感性直观是无法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的统一的。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统一的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同时,马克思借助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了黑格尔的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根本性变革,诞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通过借鉴德国古典哲学体系思想的基础上,不仅吸取唯心主义实践理论的合理因素, 把实践理解为主体创造、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同时又克服了唯心主义实践理念的抽象性,把实践理解为现实前提下人类所进行感性的物质活动。同时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通过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现状,逐步得出了经济社会的矛盾是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马克思在50年代以后倾其全力转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结构的真正原因。正如马克思实践概念是基于现实的社会需要,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因此,马克思必须首先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才能以其作为理论武器实现与旧体系哲学相抗衡。所以,青年马克思的实践是作为一般的哲学地位出现的。

2、实践是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方法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移居到巴黎和曼彻斯特时,就开始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英法工人运动,并与工人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正是基于工人运动的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理解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而逐步深入的。

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发展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演变,使他们认识到无论是法国的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还是魏特林式的共产主义,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事实上都是不科学、不适用的。要想使共产主义真正成为科学,就必须将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原则开展共产主义运动,这方面已在《形态》中作了深入具体的展开。恩格斯晚年在回忆《形态》的写作过程时这样说道:“当我们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马克思已经从上述基本原理出发大致完成了发挥他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于是我们就着手在各个极为不同的方面详细制定这些新观点了。”这表明此时的马克思恩格斯仍是基于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来阐释实践的。

马克思通过批判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使工人运动摆脱了错误思想的影响,同时检验并深化了他们刚刚创立了新历史理论,诞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即《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开端。它指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客观必然性,以及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宣言》明确论述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即用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和战略也作了详细论述。这些都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阐发。

22

三、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三、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的思想发展道路有其独特的特点。他受到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逐步接近并研究黑格尔哲学,实现了从主观唯心主义转向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恩格斯在批判谢林启示哲学的过程中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同时他深入考察英国工业发展现状,参加工人的社会革命。这些现实生活矛盾和工人运动的实践经历奠定了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更加关注现实,为他迅速转向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提供了前提。

(一)青年恩格斯实践概念确立的思想前提和具体内涵

1、全面关注社会现实,发现经济事实的决定作用

恩格斯是在柏林服兵役期间与青年黑格尔分子建立了密切联系。他深受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影响,在思想上通过施特劳斯的泛神论影响实现了从主观唯心主义转向客观唯心主义立场。通过深入阅读黑格尔的著作,恩格斯很快就抓住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中理性和辩证发展原则,随之开始批判谢林缺乏辩证法原则并且随意调和知识和信仰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批判活动主要从现实的实际生活着眼,然后通过寻找理论来解决现实中的矛盾。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达英国的曼彻斯特。他开始深入工人运动并注重研究英国工业发展史,敏锐的发现了英国社会生活完全不同于德国。通过研究英国工人普通贫困的现状得出,革命在英国爆发将是必然的。他说:“这个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成为原则,这就是说,革命将不是政治革命,而是社会革命。”①恩格斯开始认识到物质利益的冲突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基础,是认清英国社会各种斗争的根本。他写道:“在英国,至少在正在争统治权的政党中间,在辉格党和托利党中间,是从来没有过原则斗争的;它们中间只有物质利益的冲突。”②由于英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始终是和经济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恩格斯一到英国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著作。上述这些思想认识标志着恩格斯的世界观发生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5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47.

2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了重大转折。这表明他已开始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奠定了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石。

2、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私有制、劳动

恩格斯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他首先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私有制的合法性问题,分析了私有制本身的合理之处。恩格斯认为,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人们之间相互敌视,相互竞争。他说:“在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的敌对状态中,人类目前状况的不道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竞争就是顶点。”①恩格斯从竞争入手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矛盾,进而阐述经济运行的规律。他利用自己对英国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深入了解,分析了竞争和垄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他指出: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一架“强大的机器”,它是“造成了人们今日所处的相互奴役的状况”的凶手,导致了人们的利害关系达到敌对状态的顶点。但是,竞争又总是和垄断相互联系。竞争以垄断为前提,竞争转化为垄断,垄断引起竞争。竞争和垄断的直接后果是危机“像慧星一样有规律地出现”。所以,竞争的矛盾和私有制本身的矛盾一样不可避免,要消灭竞争和垄断就必须消灭产生它们的根源,即私有制。恩格斯因而得出结论:竞争的规律是“ 一个孕育着革命的规律”,它“势必引起一次社会革命”。这些思想进一步说明恩格斯不再把共产主义只看作是理想的要求,而是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分析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后得出:只要竞争和垄断存在,那么就必然导致商业危机,最终也必然会引起社会革命。但此时的恩格斯思想上仍是基于私有制的反人道性质展开批判的。

恩格斯还从私有制包含的矛盾及其历史发展论证了私有制灭亡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劳动和私有制的关系提出了劳动分裂的思想。他深刻指出,正是私有制的存在造成了人类本身分裂为资本家和工人,才造成了他们之间日益加剧地尖锐对立和斗争。同时,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还结合利润问题,分析劳动分裂思想和利润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出了只有从研究劳动入手才能正确的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层本质。

此外,恩格斯还基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深刻批判了德国泛神论思想和英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12.

24

三、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崇拜史观。他说:“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同时恩格斯还对18世纪英国工业史作了深入考察,发现“只有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也必然以社会革命为依归;这场社会革命在英国已经进行了七八十年,目前正在迅速地向着决定关头迈进。”他认为科学和哲学的结合的结果是产生了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而科学和实践的结合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恩格斯说:“英国工业的这一番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它的第一个结果,上面已经谈过,就是利益被提升为人的统治者。①”通过这一时期恩格斯对英国工业发展历史和社会状况的独立研究,逐渐摆脱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影响转向历史唯物主义。

3、具体参与生产活动、政治斗争和工人运动等形式的实践

通过接触社会经济现实和广大工人群众,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这主要涉及实际的政治斗争和革命战争,而不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主要是由于他未完全摆脱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影响。黑格尔始终认为精神活动的本质只表现在意识活动领域的理论活动,而现实的革命实践活动始终在他的视野之外。青年黑格尔派同黑格尔一样,只重视理论的批判活动,他们认为仅仅靠这种批判,就能达到改变现存制度的目的。他们当然是不懂得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奥·切什考夫斯基的行动哲学最早曾提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试图把哲学“从理论的云端下降到实践的大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恩格斯,但由于这种对行动实践的理解只停留在对现实的批判上而未深入到革命实践活动的层面。所以,他的实践终究未逃脱抽象的理论实践。

《大纲》时期,恩格斯已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抽象等局限性,即“它只是把自然当做一种绝对的东西来代替基督教的上帝并把它和人类对立起来”。②根本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是,恩格斯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重视人的能动作用,他指出:“土地没有人耕作仅仅是不毛之地”。③也就是说,生产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维持、创造生存条件的具体活动表现。这也就是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合著的《形态》中进一步强调的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对改造自然的意义。恩格斯此时将实践理解为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97. ③

同上.

2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生产”,他认为,生产体现了各种不同要素的辩证统一,他还具体分析了生产的不同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人的活动即劳动是生产的主要要素。

尽管恩格斯此时对实践的理解还不全面、不完善,但显然已超过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他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制约性出发,认识到只有把先进的哲学与革命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这为他晚年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开辟了道路。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与马克思合著了《神圣家族》,着重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和方法。同时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以前所信奉的黑格尔哲学开展的第一次系统清算。在批判鲍威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时,恩格尔运用并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十分明确的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认为现实的人是全部人类活动的本质和基础。由此实现了从抽象的人的观点转向现实的人的观点,从人类概念转向生产关系概念,从异化史观转向了实践的观点。这在上一章已做过具体的阐述。

1845年3月,恩格斯完成了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从新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着力于研究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把工人群众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全面考察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它充分体现了恩格斯通过不同于马克思的路径而逐步接近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恩格斯主要通过研究英国工业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开展探讨,这就使得他以更快的速度摒弃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从而得出了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这与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时的。恩格斯说认为,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不摆脱德国哲学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产生。

恩格斯研究了英国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工人阶级的成长过程,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高度评价了英国产业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揭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重要作用,得出无产阶级在英国政治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恩格斯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阶级像英国资产阶级那样堕落,那样自私自利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那样腐朽,那样无力再前进一步。”①通过深入分析,恩格斯把握到了英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变化与发展,初步得出这些关系的变化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他通过研究英国工人运动的各种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64.

26

三、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式,分析英国的宪章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认识到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把工人运动看作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对抗性矛盾的必然表现。恩格斯认为,工人运动只有在新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才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任务。正是英国社会的现实矛盾和工人运动,推动了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恩格斯认为英国社会革命的可能性和客观基础正是基于物质利益的冲突,他说:“革命在英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正像英国发生的一切事件一样,这个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成为原则,这就是说,革命将不是政治革命,而是社会革命。”①恩格斯非常深刻的了解到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的经济事实,在现代世界中是却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它是阶级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和历史的基础。

恩格斯列举了黑格尔关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来说明哲学晦涩的言语背后所包含的革命意义,即在发展的进程中,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失去自己的必然性,成为不合理的,而一切在人们头脑中合理的东西,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所以,凡是现存的,都应当是灭亡的。 他在黑格尔哲学影响下,将理论的重心转向实践,这个实践集中在反宗教的斗争中。恩格斯认为宗教斗争的一个积极的成果就是促使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返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立场上。

恩格斯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对马克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列宁曾说过:“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须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②列宁强调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时,决不能忽视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思想结晶。恩格斯一生思想的发展,从青年到老年是一个统一完整的过程,比如他晚年对实践的理解正是基于青年时期对实践概念把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全面把握青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对于准确、具体地把握恩格斯整个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重要贡献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恩格斯是与马克思和合著的《形态》中彻底清算了自己过去的世界观,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原理,又在哲学层面论证了共产主义。《形态》中所建立了新唯物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51.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2.

2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人的活动及其活动的物质条件。通过分析人类的历史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明确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得出了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历史的真正动力是实践、革命,而不单单是理论的批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还第一次详细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思想。进一步精确、系统化了他们在《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手稿》中提出的思想。

总之,恩格斯不同于马克思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经过抽象的自我意识哲学批判的过程,而主要是受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原则和辩证法思想作为自己的分析现实的依据。他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统治者的政治改革,而是号召人民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旧的统治。而指导革命的有效工具就是建立以实践为前提的新唯物主义。这表明青年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也是立于一般的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之上。

(二)青年恩格斯实践概念形成的效应

研究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和著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阐明青年恩格斯提出的重要思想,有利于深刻把握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它验证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于创立马克思恩格斯的新哲学的必要前提,同时验证了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确立了实践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基石性地位。厘清了青年恩格斯与青年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相互关系。

1、验证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独特价值

青年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以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变化,是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传统哲学影响分不开的。这个时期的恩格斯形成了唯心主义哲学观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观。由于恩格斯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明显不同于马克思,所以,他的思想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早期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经了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尤其是在批判谢林启示哲学的过程中,开始转向黑格尔哲学,形成了唯心主义哲学观。但当恩格斯通过研究英国的经济现实的具体实践,开始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视角看待黑格尔哲学时,就立即发现了其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谬误,转而开始了批判黑格尔哲学。通过发现物质利益对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地位之后,随后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独特的研究

28

三、青年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过程,为他彻底转向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早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启示了马克思,使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社会的重要和必要性,以及研究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意义。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为发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和一般规律提供了前提。这些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马克思的思想成熟过程。马克思认为恩格斯的《大纲》是一篇天才文章。他在随后的《1844年手稿》中,就是受费尔巴哈理论影响,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指出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和标志,逐步明确了异化劳动的根源和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和方法。

恩格斯主要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奠定了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尽管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通过不同的路径开展研究,但是他们却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结论,并以自己的成果互相补充了这个结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他们亲密合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把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奋斗了一生。

2、提供了论证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新途径

恩格斯在1845年3月完成了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从新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通过研究英国工业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的成长过程,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客观必然性。

恩格斯首先高度评价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历史意义。这个产业革命带动了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全面变革,最重要的产物是诞生了在英国政治和社会运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无产阶级。恩格斯具体考察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现实处境,得出这个阶级不断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状况必然会导致阶级解放斗争的爆发,他们阶级的革命本性决定了推翻、灭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必然性。

同时,恩格斯通过分析英国工人运动的各种形式,发现现有的革命运动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任务。这就是恩格斯不同于马克思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材料论证了工人阶级按照历史辩证法必定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创造出社会主义社会。

2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3、验证恩格斯学术思想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殊途同归

与马克思精深的逻辑理路研究不同,恩格斯不是基于哲学的理论批判、运演,而是通过研究英国工业发展的现实进程,分析英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问题,考察英国各个政党的阶级基础,并在总结工人运动等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了经济利益与政治原则的关系,发现了经济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研究前提奠定了恩格斯与马克思密切合作,共同建立新历史观理论。

通过与工人朝夕相处以及深入实际的工人运动中,恩格斯从现实的视角研究了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的必要和重要性,在哲学立场上经历了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又从唯物主义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立场的复杂过程。他首先从物质利益出发,揭示了“物质利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进一步肯定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最进步力量。他认为,无产阶级必须消灭一切旧的社会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解放。由此恩格斯得出了历史的真正动力是实践、革命,而不是理论的批判活动。只有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实际地推翻产生观念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消灭它。他通过另外一条不同于马克思的研究路径也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最为突出的标志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合著的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已开始运用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认为,人类的历史首先应是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发展史,是体现着物质生产活动的人类实践。所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把握首先是以物质生产作为主导形式,脱离客观物质条件的主体活动决不能纳入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走向了同一。

30

四、50年代以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四、50年代以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他们就借助于唯物史观确立的原则和方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前提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唯心主义方法实行了彻底决裂,这是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的出发点上发生的决定性变化,尤其表现在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态度上。他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改变了先前对古典经济学从根本上加以否定的片面评价,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劳动价值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发点,只有肯定劳动价值论,才能发现劳动异化形式中的劳动的肯定性内容,进一步揭示劳动的二重性,为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生产过程,发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探究了剩余价值的秘密,进而开始研究由剩余价值所导致的阶级对立,目的在于改变剩余价值存在的不合理性,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及全人类的解放。这个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才能最终完成。《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它第一次系统阐发了社会生产关系总体系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此时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也进一步转换到劳动、物质生产等与“理论”、“认识”相对立的概念上。这是从马克思从哲学视域转换到政治经济学视域把握人类生产劳动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在《形态》中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之后具体运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

(一)《资本论》中实践具体化为劳动、物质生产

1、实践的新探索——“劳动二重性”思想阐明

马克思是从《1857——1858年手稿》时期开始系统阐明、剖析劳动二重性理论。这是马克思通过运用矛盾分析法考察了商品的二重性之后,紧接着运用同样的方法考察劳动的二重性,深刻揭示了商品二重性的根源正是在于劳动二重性的存在。这里的二重性是指任何一种劳动都同时具备劳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的两种基本属性。马克思的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深刻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般规定性和内部矛盾。马克思通过研究劳动

3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的二重性,揭示了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具有的物质性和社会性两种内在规定性,即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限制以及人能动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劳动二重性思想是马克思对早期实践观点的重大突破和创造性发展,这表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实践活动的更具体、深入的认识。它不仅肯定了劳动实践活动的自然物质前提和对象性特征,还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通过研究商品生产过程分析出劳动二重性思想,才能区分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才能辩明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也才能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劳动过程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发挥作用的,而价值增值过程则是通过生产关系发生作用的。由此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凸显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是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价值增值过程的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动二重性思想的阐发,标志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实践观思想已趋于完备和系统化。

马克思正是基于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下,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他首先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揭示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不仅统一于商品本身,而且生产商品的劳动也统一于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决定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而且,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完备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同时他把价值理论运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在这个前提下,马克思还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关系,并最终得出了无产阶级必然革命的历史使命。

2、人的劳动实践创造剩余价值、酝酿社会变革

从青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可以看出: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奠定了他们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提纲》、《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1848年欧洲革命运动进一步验证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使马克思进一步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必然性。同时,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研究《资本论》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在《资本论》中阐明剩余规律验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正确性。

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人们总是倾向于依照传统教科书中将哲学、政治经济学

32

四、50年代以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和科学社会主义划分为三部分来研究,这无疑会引导人们不自觉地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区分开来,因而也就限制了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马克思的研究视角首先是关注经济学,借助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资本、货币以及“商品拜物教”的起源及其本质,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与物关系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在《提纲》、《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实践”确立了研究历史运动的新起点,彻底摆脱了费尔巴哈抽象人道主义影子。他反对撇开人的活动、撇开历史过程,抽象地谈论“物质”和“自然”的旧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历史不同于自然的历史,人类是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或物质世界打交道,从而创造生活,延续历史。马克思与恩格斯早在《形态》中就将 “感性活动”理解为物质生产与社会交往,离开社会历史的具体过程和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是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概念。这表明,马克思一直以来就注重批判抽象物质观,批判撇开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仅空泛谈论“物质”、“自然”或“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言: “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①只要人们不停留在抽象物质观上,就会发现他们周围的“物”,作为“物质”的具体样态和现实的表现形式,无不打上了人的意识、意志和实践活动的印记。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的具体样态,即作为“社会的物”的商品是如何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又如何通过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导致资本的产生和无限制的扩张。

马克思始终是将实践与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联系起来考察社会内部结构,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因为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只能从具体的社会物质生产中派生出来,所以毫无疑问,《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②马克思开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时,就已将物质生产概念代替了实践概念。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等问题,就必须把它放到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只有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才能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原则。如果缺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实践概念的实质,因为以经济学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独特的视角。具体来说,首先是生产劳动始终处于基础性的、核心地位。只有这个前提存在,马克思的最终目的——改变现存世界、解放全人类,也才能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3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形式,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资本论》是“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主要的著作”①。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商品,揭示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巨大的创造价值,这是资本家无偿占有所得的财富来源。通过厘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马克思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对立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根本对立,并且深入探讨了这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并揭示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处的阶级地位以及无产阶级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物质基础和途径,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以及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这就进一步在政治经济学层面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②。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不会自动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现实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这表明马克思在50年代以后始终是将实践理解为具体的物质生产、劳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等与“理论”相对立的意义上。

(二)《资本论》中实践转换为物质生产、劳动的效应

《资本论》是马克思运用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具体过程的重要理论成果,进一步验证了新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它揭示了物质生产、劳动的重大意义,极大的丰富、发展并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是马克思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诞生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为马克思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具体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仍未脱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矛盾范围。这一再表明具体挖掘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概念意义重大。

1、凸显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解决途径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确立了唯物史观之后,运用唯物史观作为一般的原则和方法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实的重大成果。马克思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现了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通过论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内在矛盾关系,得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决定了它必然灭亡的结果以及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这不

①②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4

四、50年代以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及其效应

仅验证了唯物史观的正确性,而且深化了马克思的历史观理论,使唯物主义历史观从假说转变为科学的理论。所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全面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成果,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经济现实的经典结晶。马克思曾说过:“它是十五年的,即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①

马克思第一次在历史动力问题上,正面肯定了商品、交换、货币、资本的重要作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 “由于同外地人交往,由于有奴隶,由于要交换自己的剩余产品等等,这种发展使那种成为共同体基础的,因而也成为每一个客观的个人的基础的生产方式发生解体。”②马克思在此揭示了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必然性、实质。他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元素的运行看作是实践的全面展开,全部表现。这个展开的过程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找到了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药方,即通过共产主义的实践实现人类解放。

2、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发现并阐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运行规律,不仅为当时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和改革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尤其是对现代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动态经济学理论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对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关系;对于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资本论》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我们必须要结合现时代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结论,而不能只把它当做教条。我们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不能拘泥于马克思的个别论断。

《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价值。只有弄懂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找到通向社会主义现实道路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结合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才能确保马克思的历史观具备更广阔的视野,使每个概念和范畴在新时代下获得新的生命力,确保其发展、上升为一种科学。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5.

35

五、晚年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及其意义

五、晚年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及其意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是恩格斯通过批判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曲解费尔巴哈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本质区别混淆起来而写作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它所阐述的思想代表了19 世纪中后期时代生活在理论反思上的最高水平,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合著《神圣家族》和《形态》之后,时隔40 年后又一次自觉地、系统地、全面地和科学地阐发他们所创立的新哲学即“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终结》序言中恩格斯曾说过:“我又把1845——1846年的旧稿找出来看了一遍。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已写好的部分是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种阐述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是多么的不够。旧稿中缺少对费尔巴哈学说本身的批判;所以,旧稿对现在这一目的是不适用的。”①这表明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凭借50年代以后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上,再次具体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此时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与定位再次凸显。他晚年所阐释的实践始终是作为与认识、理论相对立的层面来界定的。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同时也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唯心主义历史观,论证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实践做了明确的界定。

(一)实践是科学解决思维与存在辩证关系的重要中介

恩格斯在《终结》全文提到“实践”一词有17次之多,均是作为与“理论”、“认识”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的。他主要通过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及所有旧哲学,提出了人类的实践的物质活动是科学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重要中介。

1、实践处于与“认识”、“理论”相对立的地位

恩格斯在《终结》第一章主要分析和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及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展开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通过黑格尔辩证法分析其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得出一切事物都会转化为自己的反面。也就是说,人的认识总是从认识的低级阶级向高级阶段上升,但不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

3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可能达到绝对真理。恩格斯说:“在哲学认识的领域是如此,在任何其他的认识领域以及在实践行动的领域也是如此。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①由此可以看出,晚年恩格斯将实践始终是界定在与哲学认识、以及其它任何认识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的。同时,他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辩证的发展观。恩格斯还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他说:“正如资产阶级依靠大工业、竞争和世界市场在实践中推翻了一切稳固的、历来受人尊敬的制度一样,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②在此恩格斯详细阐释了实践是与制度、观念相对的工业实践、竞争实践以及世界市场实践等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但由于黑格尔:“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在哲学的认识上是这样,在历史的实践上也是这样。人类既然通过黑格尔这个人想出了绝对观念,那么在实践上也一定达到了能够在现实中实现这个绝对观念的地步。因此,绝对观念对同时代人的实践的政治的要求不可提得太高。”③这表明:由于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性导致了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被保守性所吞噬。根本原因在于他终究未逃脱德国资产阶级的保守、妥协本性。所以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才能避免绝对观念走向极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批判性吸收黑格尔辩证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上创立了他的新哲学。

恩格斯说:“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需要,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同时由于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的适时出版,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的宝座。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但是简单地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

①②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 同上. ③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 ④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3. 38

五、晚年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及其意义

学。”①费尔巴哈凭借“爱”而不是科学的认识和实践实现人类解放,那只会是一种空谈。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在经济上改革生产才能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由此恩格斯开始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来阐述哲学基本问题,详细论述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

2、实践是解决思维与存在的重要中介

恩格斯通过分析总结全部哲学史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他曾经典的表述过:“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

恩格斯探究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两大方面,以及它们在哲学史上的重大意义。首先,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其次,针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恩格斯提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③由此恩格斯确立了实践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有力武器,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不同于黑格尔纯粹精神性的实践,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爱的生活实践。它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④所以说,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有力的驳斥了诸如休谟、康德等不可知论者。得出了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同时还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得以开展、延续的根本性前提。

(二)晚年恩格斯重新界定实践的意义

恩格斯在《终结》中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见解,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关系,尤其是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在界定的过程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他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明确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和地位。第一次科学的规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科学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供了标准。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

①②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9. ③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

3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在《终结》中,恩格斯主要是通过透彻把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阐释实践观点的。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在本质上不同于以往所有哲学派别,主要表现在:1、恩格斯从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强调物质不依赖于思维而存在,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2、他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中,正确解决了意识和思维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发展,克服了形而上学的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3、他把唯物主义推广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提出并解决了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明确区分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实践提供了驳斥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武器。费尔巴哈曾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对不可知论者(如休谟、康德)进行过批判:“我们也没有理由可以设想,倘若人有更多的器官,人就会认识自然界的更多的属性或事物……人的感官不多也不少,恰合在世界的全体中认识世界之用。”①费尔巴哈的批判尽管机智,但仍未指出根本,即实践的深刻含义以及认识的辩证性质。在《终结》中,恩格斯所说的“工业和实验”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人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活动。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起点。而且恩格斯还认为,物质生产实践的开展不仅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材料,而且向自然科学提出问题和要求。

2、申明实践对马克思哲学变革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

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在处理人与人的现实关系中,只看到道德一个方面,他所理解的人始终是抽象的、毫无差别的人。和黑格尔的伦理学相比,费尔巴哈的道德观严重缺乏现实性。“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以是爱!),这就是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其他一切准则都是从中引申出来的。”②爱的原则极其抽象,因而在现实面前软弱无力。尽管费尔巴哈提出了唯物主义理论,但这个理论并没产生积极的成果,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费尔巴哈没有走完的关键一步,终于由马克思来完成了。马克思用现实

①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3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7.

40

五、晚年恩格斯对实践的理解及其意义

的人极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替代了费尔巴哈对抽象的人的崇拜。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主要成果,即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恢复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革命方面。

恩格斯还从历史观的角度证实了人类实践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还从人的意识的能动性说明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他们的社会本质是由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无产阶级的能动作用表现为开展阶级斗争。此时期的实践是恩格斯结合具体实际,对马克思《提纲》中的实践从人的能动性、社会实践性、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的具体阐发。

41

六、实践概念演变的重大意义

六、实践概念演变的重大意义

通过前文展现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期、19世纪50年代以后以及到晚年时期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演变,明晰了实践概念从产生、核心地位的确立以及再发展的过程中内涵、地位的发展变化。实践的概念从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唯物主义基点的哲学层面转换到一个仅仅与“理论”、“认识”相对立的具体概念,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实际变化。这对于全面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以及他们所实现了哲学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实践概念在哲学层面的地位及意义

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上通过不断地接受、批判,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碰撞、发展,形成并赋予了实践的独特地位和内涵。这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实际思想发展逻辑的。

青年马克思思想上经过了理想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阶段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阶段以及最终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阶段。这是马克思不断吸收、批判体系哲学的过程中,确立了实践从唯心主义前提下的理性实践到以人为主体的能动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地位。此时期的实践概念作为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实现共产主义的一把锁钥,是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的指导地位而确立的。

而青年恩格斯由于独特的深入英国社会现实的生活经历,并且通过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批判吸收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形成了实践概念的早期雏形——物质利益、工人运动和革命活动。由于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较早涉入以及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对马克思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思想借鉴意义。这为他们在《神圣家族》以及《形态》的合作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此证明了他们通过不同的研究道路却最终共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实践概念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来说,是一个基础的核心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找到实践的锁钥之后,开启了他们新哲学的宝藏。正是在此基础上确

4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立了实践作为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的地位。这个前提和方法的诞生为马克思恩格斯在50年代以后开展具体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二)实践概念处在与“理论”相对立层面的地位及意义

马克思在50年代之后以及恩格斯在晚年时期对实践概念的理解较青年时期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主要根源于深入资本主义社会具体结构的需要,是发展、深化和升华唯物史观的必然。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现实当中,马克思对实践的定位转换到与“理论”、“认识”相对立的层面上。

50年代之后,马克思倾其全力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写作了耗费一生心血的伟大著作《资本论》。通过深入挖掘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每个具体环节,阐明了物质生产、工人劳动的重大作用。他运用唯物史观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原则和方法论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它一方面验证了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深化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确立了无产阶级开展革命运动的物质基础和革命手段,为最终实现解决全人类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晚年恩格斯根据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以及批判旧哲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在《终结》里再次界定了实践的地位,明确提出了实践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重要中介作用。他首先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缺陷,说明了马克思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恩格斯通过科学概括和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确立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和地位。第一次明确的规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科学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们在青年时期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三)实践概念的演变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国内外的新情况、新形势错综复杂。借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对实践概念的不同界定启示我们,只有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状况、新任务,才能有针对性指导、服务新时期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概念的演变过程为我们解决现时代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

44

六、实践概念演变的重大意义

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概念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基础,并不仅仅是纯哲学批判、演绎的产物,而是通过深入具体的社会现实并从总体上科学概括出来的。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支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只有通过把握实践概念的具体产生、发展、变化,才能正确领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所开创的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彰显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关切,把马克思哲学与传统的学院化的哲学严格区分开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过程,具体再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进程,并进一步彰显了实践概念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地位。具体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理解变化的现实意义,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为前提,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现实需要,不囿于传统关于实践概念的理解。在新时代条件下探索、发展实践的新形式,新内容,这是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这也是我们当代哲学工作者开展研究的实际理论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

45

结 语

结 语

本文通过展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青年到晚年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历程,阐明了他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经历了诞生、发展、转化的演变过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实践概念的特殊地位、内涵以及所产生的效应。实践概念的演变过程时刻伴随着他们思想发生的每一个急剧变化。所以说,理解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的演变过程,也就理解了他们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马克思把握实践概念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思想历程。从受到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的主体实践影响,经过改造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以及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前提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他与恩格斯共同创立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石诞生了。此时实践是居于一个哲学的概念,即作为新世界的支点、基石地位出现的。借助于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马克思具体而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个生产过程,进一步将实践概念细化为物质生产、劳动,即定位在与“认识”相对立的层面上。恩格斯通过较早的接触工业社会现实,首先确立物质利益的决定性地位之后,又经过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在创立新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对实践概念的把握与马克思达成了一致,即青年时期将实践概念定位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原则位置。恩格斯晚年时期在面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时,着重从工业实践、物质生产等与“理论”、“认识”相对立的层面强调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他们青年时期所创立的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同时,通过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变化,对于确定他们的学术思想关系,提供了一个根本依据。他们在实践概念理解上的殊途同归,奠定了他们一生学术思想关系的一致性。

本文研究的难点在于挖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和定位。《资本论》是一个宏篇巨著,可以说是一个文本群,它不仅包括四卷本、相关手稿,还包括《资本论》的相关书信。因此,挖掘出支撑如此丰富的《资本论》的实践内涵,需要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将实践具体化为物质生产和劳动。但在这个冗繁的经济规律探究中,实践概念的具体转化比较隐晦,这对于全面领会《资本论》时期的实践概念是一个不小挑战。而本文的浅尝辙止主要在于能力有限,这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47

参 考 文 献

参 考 文 献

(一)专著: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2][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德]费希特.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馆,1982. [14]段光玲.论康德黑格尔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7]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5.

[18]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19]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孙伯鍨,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4.

[21]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2]孙荣.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3]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M].武汉:武汉

4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大学出版社,2010.

[2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5]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根基——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26]董晋骞.实践之后——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一种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2007. [27]邹诗鹏.实践——生存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8]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9]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0]周宏.理解与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3.

[3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7.

[33]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 .

[34][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一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5][英]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夏威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2.

[36]高光,阎树森,马迅.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从《博士论文》到《德意

志意识形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37]何干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与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二)论文:

[1]陆剑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总体性[J].党政干部学刊,2006(8). [2]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32(5).

[3]王仕民.简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J].哲学研究,2008(7).

[4]孙伯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150周年[J].哲

50

参 考 文 献

学研究,1995(12).

[5]王南湜.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J].哲学动态,2003(6).

[6]丁春华.我国哲学界对实践范畴研究存在的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5(5). [7]柳祥美,张长明.简析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实践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2008,61(2).

[8]钱学平.实践: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J].求索,1997(2). [9]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2005(5). [10]程彪.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范畴研究评析[J].哲学动态,2002(3). [11]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12]俞吾金.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

德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13]徐长福.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5(5) . [14]吴晓明.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1996(8).

[15]王金福.实践的本质及实践对认识的意义——也谈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并与

刘国章博士商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4).

[16]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J].哲学研究,2008(3). [17]俞吾金.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哲学研究,2002(11). [18]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当代反思[J].哲学动态,2003(6).

[19]朱子戟.论马克思的《提纲》与恩格斯的《终结》驳《提纲》与《终结》“对

立论”[J].武汉大学学报,2007(11).

[20]周宏.晚年恩格斯的马克思哲学观疏论[J].哲学动态,2005(4). [21]郁建兴.马克思哲学的政治遗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22]朱学平.从哲学政治到商谈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当代中国法治建

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6).

[23]王东.资本论的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2008(11).

[24]孙承叔.〈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哲学地位[J].哲学动态,2008(11).

[25]薛俊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神话和幽灵——与俞吾金、何中华先生商

榷[J].探索,2006(3).

5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

[26]张广照.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的不同来源和根本差别[J].宝鸡文理学院学

报,2011(8).

52

致 谢

致 谢

转眼间,三年研究生生涯即将告一段落了。回想起来,过往的一切仍历历在目。从准备考研到三年的学习过程,这是我生命中特有的绚丽环节。它不仅丰富了我自身的知识储备,而且锻炼了我坚强的意志,培养了我刻苦努力的品格。同时为我下一步的成长蓄积充足的能量。在这里,我要感谢三年来孜孜不倦培养我的老师们、共同探讨学习的同窗们以及对我论文提供极大参考和帮助的学术界前辈们,在此深表谢意。

首先,我要深深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周宏教授。导师的渊博知识时刻感染着我,使我从论文选题、搜集、整理、写作的整个过程不断地向周老师学习做学术研究的技能和技巧,不断地将论题的认识、研究推向深入。这个破茧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对我来说更是收获成长的过程。我细细品尝了做学术研究的苦与甜;透彻领悟了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追求过程;深刻体会了处理任何事情全面而深入思考的意义与价值。这一切的成长都源于恩师的耐心指导,他的教诲我将永记于心。每一次写作困惑迷茫时,导师总是百忙之中送来及时雨、雪中炭。于我而言,一句感谢话是无法代表我的谢意的,惟有将这份感谢珍藏于心中,时刻指导和激励着自己走好漫漫人生路。

其次,我还要感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组的牵头导师吕世荣教授。每当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疑问时,总爱向吕老师讨个明白。吕老师每次都是耐心地为我解答,她在学术研究上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深深钦佩,是我一生努力学习的楷模。同时我还要感谢戈士国副教授、陈志生副教授、王德军教授、原威则副教授、宋晓杰副教授、姬志闯副教授以及郭双鹰副教授,是他们的无私付出奠定了我一点一滴的成长。同时,我还要感谢三年的同窗们。他们陪伴我走过了珍贵的三年学习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见证了我每一天的成长和进步。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关心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同时,还要感谢我的爱人和孩子,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奋发学习的精神支柱,是我不断成长的永久动力。每每想到这些,只能在学业上更加用心的努力、追求。

古艳芳

2013年5月于河大

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古艳芳,邵晗.论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独特价值及时代意义[J].青年与社会,2012(3). [2]邵晗,古艳芳.柏拉图“洞穴比喻”探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2(1).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