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Vo1.3l 第4期 No.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5年4月 Apr.2015 解读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之美 姜良琴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36) [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写就惆怅而缠绵的爱情故事,叙写城市日 常生活,刻画出世俗性、市侩性的市井人物,映射出作家对苍生浮世的悲悯之情,同时也诠释了作家对上个世纪40年代 城市文明的理解。本3LZA5-个方面解读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之美。 [关键词]张爱玲;苍生浮世;缠绵爱情;苍凉之美 [中图分类号]I24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5)04-0027-02[收稿日期]2014—11—18 一、张爱玲作品概述 性的自私与冷酷,体会了人生的世态炎凉、人情微薄、 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于上世纪40年代在 悲哀与无助。24岁的张爱玲邂逅汪伪政府的要员胡 上海孤岛成名,此后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 兰成之后,她荒芜的世界中绽放出爱的花朵,两人很 品,类型涵盖了小说、散文、文学论著以及电影剧本, 快结为夫妻,但用情不专、毫无责任感的胡兰成给了 其中小说集《传奇》代表了她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中 张爱玲沉重的一击,痛苦的爱情体验使张爱玲的作品 兼具古典的美感和女性的细腻,她对人物心理的把握 更具悲情的元素。正如张爱玲所说:“人世间没有真 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环环相扣,令人惊异,彰显了作家 爱,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其作品中的两性关系、婚姻 高超的洞察力。这位风华绝代的才女从现实生活出 关系和亲情关系均是畸形社会下的产物,人性中的自 残忍、丑恶、冷漠、空虚、卑劣、扭曲、变态等被刻画 发,将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倾注笔端,写尽了旧上海的 私、 男女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混乱社会中卑微小人物 得淋漓尽致,说不尽的苍凉故事、悲剧性的人物命运、的努力与挣扎、悲哀与辛酸,揭示出传统道德与现代 病态式的女性形象在张爱玲的独特叙述策略下彰显 观念融合时期人性的深刻变化,极其逼真地展示了人 出独有的苍凉美感 。 性的荒诞和人生的苍凉,张爱玲以女性敏锐的笔触消 三、张爱玲作品的苍凉之美 解了在物质潮流的冲击下人们对于完美爱情的想象, 作品中作家特有的华丽却不失犀利的语言、苍凉的腔 (一)浮华尘世与人物命运的对比 张爱玲的作品以上世纪40—50年代的上海及香 调及旋律,彰显出独特的苍凉之美,极大地冲击着读 港这样的浮华尘世作为大背景,文中的浮华尘世是奢 者的心灵,使读者沉浸在无尽的虚空和虚空所带来的 靡、熙攘、喧哗与浮躁的代名词,而作品中满目疮痍、 悲哀苍凉的意蕴之中。 二、张爱玲作品拥有苍凉美感的成因 充满悲剧的人物命运与浮华尘世形成鲜明的对比,故 事情节展开得越是跌宕、人物的命运越显曲折、人物 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之美源自作家所经历过的 的遭遇也更显酸涩,其彰显出的苍凉之美越显浓重。腐朽社会、黑暗动荡的战争年月、生活过的封建家庭 例如《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在香港收获了一桩具体可 和承受过的沉重爱情¨J。张爱玲生存于中国传统文 靠的婚姻,成为花花公子范柳原名正言顺的妻子,她 化与西方思潮的剧烈碰撞时期,其笔下的洋场社会, 的结局似乎是美满的,然细细品味便发现,她与范柳 是西方现代文明和东方最古旧、最腐朽的封建文化结 原之间的恋情,终免不了被张爱玲洒下“苍凉”这份调 合的畸形产物,她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祖父是翰林院 料,白流苏并不是用自己的爱征服了范柳原,而香港 士的侍讲张佩伦,可谓出身名门,然而显赫的家庭带 突如其来的陷落倾覆了范柳原的玩世不恭,使范柳原 给她的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张爱玲的父亲张廷 倍感恐惧,产生了想要一个家的念头,想抓住一个与 重是一个陈腐的封建遗少,抓着封建社会的尾巴过着 他做伴,以便相互照应的人,这才有了娶妻的念头 J,醉生梦死的生活,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却是一个接受 可以说,是香港的陷落成就了白流苏的婚姻,因而成 新文化彻底熏陶的民国初期时尚“新女性”,_2 她为了 为范柳原太太之后的白流苏心中弥漫着难散的惆怅 追求自己的理想,毅然选择放弃婚姻,远走高飞,彼时 与凄凉,白流苏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婚姻,看似得到了 然而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其生命轨 张爱玲年仅lO岁。母亲的缺席、没落的“簪缨世家”、 悲剧结局的赦免,醉生梦死的父亲——使张爱玲小小年纪便洞见了人 迹仍未能逃脱“苍凉之风”的席卷。正如小说中所写: [作者简介]姜良琴(1981一),女,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学教育与高职教育研究。 28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31卷 “在万盏灯火的夜晚……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 情、爱情、友情无情地加以解构和 ̄tt,N,人类灵魂深处 也罢!”人物的命运在轰动的背景、浮华尘世的强烈对 的阴森、复杂、黑暗、自私、扭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令 比中更显道不尽的苍凉。 (二)独特叙述策略下的苍凉关感 人不寒而栗。例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 太全面摒弃了古代寡妇的贞节观念,关起门来做小型 张爱玲的作品与其他女性作家的世俗化及私人 的慈禧太后,在自己的小天地来留住满清末年的淫逸 化写作有所不同,也没有现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有关 空气,不论是老一辈的司徒协,还是晚一辈的乔琪,甚 民族、国家命运等宏大的叙写,而是从人的生存出发, 至是初出茅庐的卢兆麟,皆人其中,“连汽车夫”也不 通过全方位的独特视角,以一个冷眼旁观者的超然视 放过,她以自己的丫头、甚至是亲侄女作为诱饵,只为 角,窥视传统与现代碰撞下一个个家庭的乱世生存景 赢得青年人的爱,以满足自身情欲。而女主人公—— 象。从小人物的辛酸生活、生命的卑微琐屑、落寞挫 败的存在之中诠释张爱玲式的苍凉美感。张爱玲式 的第三人称视角,不但以一个旁观者清醒的头脑关照 到人物的外部世界,拉开自身与人物的距离,还着力 挖掘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心态情 绪、情感过程、内心世界,以独特的外在及内在双重视 角关照人物的外部世界及内在活动,以一种洞幽烛微 的审视态度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动及 心理变化,传达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例如《倾城之 恋》这部作品以胡琴开篇: ……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 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 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同样以胡琴结束: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 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叉拉过去, 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仿佛在这胡琴的拉过来又拉过去中道尽了白流 苏的婚姻奋斗历程,给读者添加了浓重的惆怅与感 伤,胡琴咿咿哑哑的声像也平添了作品的苍凉之美。 张爱玲在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开篇写道: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 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 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运用一种超然的第三人称视角,俯瞰芸芸众生, 回望人事烟云,作家以独特叙述策略冷静地审视过 去,仅需“一炉沉香屑”的功夫,便能讲述一个人的生 命里程及命运转折,叙述人物的一生一世,仿佛在暗 示读者,人生的结局亦如一炉沉香屑而已,在时间的 对照与流逝中,在生命的无助和孤独中,人的辛酸无 奈写就了一幅幅苍凉的图景,给读者以挥之不尽的苍 凉之感。 (三)病态女性形象下的苍凉图景 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病态式的女性 形象,在特定的背景下,作家以独特的笔调展现出一 个个在新旧交替的混乱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图景,刻画 膨胀欲望的挤压下变态的女性心理,将众人称颂的亲 梁太太的侄女葛微龙看似清醒,实则糊涂,她对姑妈 的丑闻早有所闻,仍坚持投寄其门下,为完成学业,最 终被利用,直至心甘情愿出卖自己的肉体,为自己拉 拢客人,为乔琪赚钱,走向罪恶的深渊,仿佛复制了梁 太太的前半生。《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同样是一个病 态的中国式寡妇,她出身于市民阶层,曾是个小家碧 玉,尚未出嫁的她要强、泼辣、开朗,对生活和爱情充 满了希望和憧憬,而她的命运在嫁人深宅姜家做了残 废的二爷的妻子后转入悲剧,曹七巧在这种畸形关系 的禁锢下饱尝孤寂和屈辱,从未享受到人的权利与快 乐,鲜活的生命从此凋零,她带着黄金枷锁迎来凄凉 晚年,因自己的婚姻不幸便不容儿女有幸福婚姻的变 态心理,对自己的儿女既溺爱又专制,用这黄金枷锁 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断送了幸福。病态女性形象 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和残缺,这些女性的病态形象与 其悲剧性的命运是如影随形的,其苍凉的图景使人在 扼腕叹息之余感受到浓重的苍凉意味。 生命正如张爱玲所说,“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 蚤子。”作家成功地将生活艺术化,既悲天悯人,又能 时刻洞见芸芸众生的可怜可笑,只有她才能创作出散 发着苍凉气息却又不失清淡浪漫的巨著,是她令读者 体会到,原来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凄凉生活,在读过她 的作品之后,亦是容易将那份感伤沁入自己的肺腑。 [参考文献] [1]周金花.论张爱玲小说欲望与道德冲突下的人性[J].世纪 桥.2008,(14). [2]刘锋杰.“故事下的故事”——张爱玲作品的叙事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王雪.参差的对照:论张爱玲小说的审美意蕴[J].语文学 刊,2005,(12). [4]任亚娜.鲜艳而凄怆,苍凉而深长——读《倾城之恋》探析 张爱玲小说世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责任编辑:白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