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_老子_哲学体系解读

2023-10-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31卷第1期

Vo.l31 No.1

菏泽学院学报

JournalofHezeUniversity

2009年1月Jan. 2009

文章编号:1673-2103(2009)01-0014-03

5老子6哲学体系解读

焦玉峰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

摘 要: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反映其哲学思想的著作5老子6凝结着道家哲学的精髓,包含了完整的哲学体系,是研究道家哲学的重要典籍。5老子6哲学体系的核心是自然、无为、贵柔,主要涉及

/道0的本质,为政之道,为人之道以及辩证法与认识论思想。5老子6哲学对于指导当代政治和现代人生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老子;无为;道家;贵柔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5老子6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5老子6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直接反映老子思想的唯一著作,是先秦时期道家哲学的精华,仅以五千言浓缩着深邃智慧,包含了完整的哲学体系,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睿智的人生思考以及理性的政治主张。老子其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0。其哲学思想即使在今天仍具宝贵价值。5老子6哲学的核心思想)))自然、无为、贵柔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之中,这一核心思想也折射出老子对/道0的执着向往、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事方式和回归自然的人格追求。整个哲学体系可以归纳为/道0的本质,为政之道,为人之道以及辩证法与认识论思想。下面让我们从这四个方面走进老子智慧。

一、/道0的本质

全面正确地理解/道0的内涵是理解5老子6哲学的基础。老子在对各方面展开论述时,均以道的原则作为最高准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0/道0产生宇宙万物,是天地万物之根源,是万物运行的总动力,是万物运行的总原则。/人

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天、地、人要遵循/道0的法则,而/道0只遵循自然的规律。强调万事万物包括做人、为政、发展经济都要遵循/道0,以/道0做事,遵循自然规律。/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0它指出按规律办事就会得到规律的报答。

行/道0的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0。如朱贻庭所说/-无为.是老子道德观的中心观念和基本立足

»

¹

[1]

点,0也是他的政治观、人生观的基本点。无为是为了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自然

而然0,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蛮干。只有这样,做事才会有成效,实现/无不为0。仅靠满腔热情,主观蛮干的/为0,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不为0。老子举例解释了/无为而无不为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0意为:有了柔慈才会有勇武;俭才能大方,不逞强争先,才能成为万物首长。如果舍柔求刚,舍弃俭求大方,一味与人争先,必遭失败。它论证了无为就是有为的道理。

众多史实已证明了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合理性。汉初,执政者总结了秦灭亡的教训,运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民以时,结果民富国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0。唐朝初年,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结合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贞观之治0。贞观四年,死刑犯仅29人,贞观三年仅2人,可谓社会和谐有序。我国/大跃进0的有为政策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而/三步走0的无为道路则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0的/道0的法则的魅力。遵循/道0就要/无为0,而后/无不为0。但人们常常误认为老子不重视/为0。其实,/老子-无为.的主张并不意味着要取消任何对社会的控制行为,,不是一般地反对要对社会实行有效的管理,他所反对的是那种不合乎-道.的强行妄-为.。0

[3]¼

[2]

恰恰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

*收稿日期:2008-09-04

作者简介:焦玉峰(1970-),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42009年 焦玉峰:5老子6哲学体系解读 第1期上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考察了如何/为0的问题,从而为中国哲学的人为践履精神奠定了历史起点。

二、为政之道

老子对政治优劣的判断标准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0意为:最好的统治者,人们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好的统治不用强权要求百姓,也不会向百姓炫耀功德。百姓能够充分享受没有干扰的生活。这种统治,平时休闲自得,管理者/贵言0,不轻易发号施令,/功成事遂0,然后百姓皆谓/我自然0。这里也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强调人的主体性、主动性。无为而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亦有启示,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政企分开等皆符合/无为而无不为0的思想。

老子的政治主张中亦包含有/以民为本0、/执政为民0的先进思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¾

心0得以体现。想百姓所想,忧百姓所忧,乐百姓所乐,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0治国以/道0,不以智或术,/道之在天,

¿

犹川谷之于江海。0用道治国,万民归顺;用智巧心机治国,必危害国家,酿成祸害。要顺民意,不枉为,是以难治。如果民难以管理,违法乱纪者增多,原因在于执政者政令繁苛、急功近利、追求政绩、不顾民众意愿所致。要反思的是法规的正确合理性,是以道治国还是与民斗智。正所谓/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0所以,处理政事要从主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凭满腔热情。理想的执政方法应该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0要求执政者戒欲戒奢,不多事扰民,扰乱正常工作秩序。不能凭自己的心意制定法令政策,营造安静恬适的社会氛围,使人们自然顺化而归于淳朴。

三、辩证法与方法论思想(一)辩证法思想

1.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一方存在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没有/此0就没有/彼0。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0人们之所以知道什么是美的,是因为有丑的存在,没有丑就没有美;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有不善存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vl󰀁

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想随。0这一思想给我们的

Â

Á

À

½

启发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同时产生的,因此,有问题存在,就必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从而,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

在于勇于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矛盾的发展规律是矛盾双方互相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0它指出宇宙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互转化。又如/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0

xl󰀁

wl󰀁

它揭示了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化的规律。所以老子教导人们运用矛盾转化原理处理实际问题:/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0这一原理给人们的启发是:得意之时不忘形,逆境之中不沮丧,盛气但不凌人,败势而不言放弃。

(二)老子的认识论思想

老子在认识论方面的贡献,可概括为两点:其一,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某种规律运行,只有掌握了这种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真实状况。即使/不出户0也能/知天下0,用理性指导感性,以感性丰富理性,实现二者的结合,全面把握事物。老子关于在理性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观点,在中国古代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更显珍贵。其二,老子指导人们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0

四、为人之道

老子将自然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将人生作为归宿和落脚点。老子对人生的态度,也没有离开其哲学的核心)))自然、无为、贵柔的指导。细细品味,必有启发,且裨益无穷。

(一)关于人的长生长有的思想

老子用/天0来论述/人道0,/人道0以/天道0为依据。/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0

{l󰀁

zl󰀁

yl󰀁

意为天地之所以长久存在,是因其运作不是为了自己。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众人之后,为人谦让,得到拥戴,得以长存。人生固然不会长存,但在老子的人生哲学的指导下,是可以长寿的。淡薄名利、不计得失、心胸豁达、与人为善确也使人长寿,已被证实。这也符合/无为而无不为0的道理,不苛求自身利益反而得到利益。老子其人是践履他的哲学的楷模,

152009年 菏泽学院学报 第1期

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融合。

5老子6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精辟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运行规律的学说,尤其是/无为而无不为0这一理想的行为范式,给现代人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深邃的启示。而且老子的那种对自然无限崇尚的热情、对/道0的执着追求、以及他的虚怀若谷、谦下明善的人格魅力,实令人感动。注释:

¹5老子6第四十二章第29页。º5老子6第二十五章第49页。»5老子6第二十三章第46页。¼5老子6第六十七章第130页。½5老子6第十七章第33页。¾5老子6第四十九章第95页。¿5老子6第三十二章第64页。À5老子6第七十五章第142页。Á5老子6第五十七章第33页。Â5老子6第二章第3页。v同上l󰀁

w5老子6第二十二章第44页。l󰀁

x5老子6第七十六章第144页。l󰀁

y5老子6第三十六章第72页。l󰀁

z5老子6第四十五章第90页。l󰀁

{5老子6第七章第13页。l󰀁

|5老子6第四十四章第88页。l󰀁

}5老子6第八章第15页。l󰀁~同上l󰀁

u5老子6第三十三章第67页。m󰀁

v5老子6第九章第17页。m󰀁

w5老子6第二十四章第48页。m󰀁

x5老子6第八十一章第153页。m󰀁

他一生/贵身0轻名、/宠辱不惊0,不但长寿而且他的人品、思想、学识受人们赞赏。老子将名、利、人三者进行了权衡,强调自重、自尊、贵生重己(此处

/己0意指/己身0而非私利之意),对待名利,适可而止。/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0

|l󰀁

(二)关于人格修养的思想

老子认为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是/上善若水0,水的品质是人格修养的目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0高尚的人格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无所求。因此,水最懂得/道0的精髓。具有完善德行的人应像水那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0其中,/心,善渊;0就是修养的方法,强调至虚守静的功夫,使人的心境处于宁静状态。修养的结果是/自知0/自胜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0另外,老子还指出了不利于人格修养和处世的几个方面。一是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要适可而止,不露锋芒。/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0二是避免/自见0、/自是0、/自伐0、/自矜0。/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

wm󰀁

者不长。0意思是:自逞己见的人看问题不全面;自以为是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得不到拥护,不会建功;自高自大的人不懂得尊重别人,故不能做众人之长。老子在结束语中提出了实现理想人格、达到自身和谐的三个原则:信言、善行、真知。/信者不美,美者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0此可看作道家思想关于为人之道的最高准则,概括为:信实、讷言、精专、利民、不争。这是为人的

xm󰀁vm󰀁

um󰀁

~l󰀁

}l󰀁

TheExplanationofLaoZi'sPhilosophySystem

JIAOYu-feng

(Politics&LawCollege,ShandongTeachers'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4,China)

Abstract:LaoZiwastheoriginatorofTaoistschoolinChineseantiquity.LaoZiwhichreflectshisphilosophicideasandgethersthequintessenceofTaoistschoolphilosophy,andcontainscompletephilosophicsystem,isanim-portantclassicalbooktostudyTaoism.Thecoresofthephilosophicsysteminthebookarenaturalism,inaction,highlyvaluedsoftnessanditmainlyconcernstheessenceofTaoism,politics,waysoneconductsonesel,fdialec-tics,andepistemology.LaoZis'philosophyisofgreatvalueinmodernpoliticsandcontemporarylife.

Keywords:LaoZ;iinaction;Taoistschoo;lhighlyvaluedsoftness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