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题检索报告详解

2020-07-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课题检索报告

课题名称: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

姓 名: 寇 希 西

班 级: 国 贸1 3 1 5 1 班

学 号:

手 机:

说明

1. 自己思考一个本专业的课题并检索,课题名称不能少于8个字。

2. 检索式的要求是要查全。

3. 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导出5篇相关文献,期刊文献要有标题、作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其它所有文献按数据库的参考文献格式导出即可)。

4. 自选一个外文数据库,写明数据库名称,检出5篇相关文献,期刊文献要有标题、作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标题要中英文对照,即标题要加上中文翻译,翻译要修改通顺。

5.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写出2600字左右的综述,简要叙述一下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直接写正文即可,不用写摘要、关键词,文后不用附参考文献。

6. 报告字号用小四,格式要整齐,做完后打印出来上交,报告双面打印,不能超过5张纸。

一、课题名称(10分)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检索式(20分)

第 1 页 共8 页

中文检索式:关键词=中英文扩展(财务风险 and 关键词=中英文扩展(管理 and (精确匹配)

英文检索式:FT=Multinational company investment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三、CNKI数据库文献(10分)

1)检索CNKI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结果如下:

根据中文检索式获得文献107篇,例举文献5篇

[1]刘畅. 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3:90-98.

[2]杨玉明. 跨国公司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引资目标的冲突与协调[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刘畅. 后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行为变化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02:79-86.

[4]姚战琪.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同来源外商对华投资市场战略差异的因素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4,03:79-85+78.

[5]张寓钦.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对中国产业安全的负面效应和应对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第 2 页 共8 页

四、万方数据库文献(10分)

1)检索万方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结果如下:

根据中文检索式获得文献98篇,例举文献5篇

[1]张二震,许坚,马野青.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系列化问题[J]. 广东社会科学,2006,01:23-28.

[2]徐火兰.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陈漓高,谢建国.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趋势及应对策略[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02:10-13.

[4]邱询旻,刘晓瑾.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特点及其实效分析[J]. 太平洋学报,2003,01:56-62.

[5]王夏阳.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 经济师,2001,04:47-49.

五、 Springer LINK 数据库文献(10分)

1)检索 Springer LINK 数据库结果如下:

根据英文检索式获得文献88篇,例举文献5篇

[1] wen-ying xu. Multinational company investment in China strategic

第 3 页 共8 页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policy in China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与我国吸引外资政策转换)[D]. Suzhou university, 2003.

[2] Gao J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vesting in China strategic adjustment (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战略调整)[J]. Journal of district economy, 2010, 11:96-97.

[3] Qiu Yinggong multinationals investing in China. The new trend of location selection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新趋势)[D]. Jinan university, 2007.

[4] Xie Huaxiang. Multinational company investment in China in the preferred configur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research(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中人力资源择优配置研究) [D]. Zhejiang university, 2002.

[5] Zhang Xiaomei. New trends of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动向及中国的对策)[J]. Journal of special zone economy, 2009,01:89-90.

六、综述(40分)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 的综述 (一)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 4 页 共8 页

早在十九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Ross

[1]等认为债务筹资会增加股东的风险,使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这部分额外风险称为公司股东的财务风险。

[2]在“Fundament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里面讲到,更宽泛一点,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的变动。

[3]使用多元线性判断模型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及破产问题。按照企业资产规模,他针对33家陷入财务危机而宣布破产的企业选择了33家非破产企业进行配对比较,最终确定5个财务变量作为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和是否陷入破产的判断变量。 继Altman之后,学者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Ohlson(1980)[4]提出了Logit模型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和破产预测,Ohlson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财务结构、流动性及经营绩效四个因素对判断企业风险状况和预测破产最为重要。但Logit模型用于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缺点是计算程序较为复杂,使用该模型前需要根据企业实际财务数据做大量转换工作,因而实用性较差。

(二)选题的理由

近年来,我国逐步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政策,利用外资的形式也正在逐步从传统合资合作方式转到利用跨国并购方式上来。2006年1月31日开始施行的五部委发布的《外国投

第 5 页 共8 页

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及股权改革后的上市公司,都为外资并购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可以预见,外资并购的热点将随着各个行业的外资准入政策限制逐步取消而逐步展开。在那些目前限制并购或限制持股比例的行业中,外资将首先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出现,然后 再过渡到控股。预计在今后的时间里,外资并购将在国内各个行业大面积展开。

(三)研究现状(归纳5-6篇参考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

外资在华并购的特点

1.中国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的重要影响地位 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外资规模都在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热土”。到2002年11月,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到486亿美元。尽管中国的外资流入仍以新建投资为主,但并购所占比重提高的趋势则是明显的。外资愈加倾向于采取收购的方式,从与中方合资转向独资经营,外资在华并购在今后几年将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外资在华并购以及受此影响的中国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部将对全球投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面国际化推动着本土企业的外向联合,这恰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理想投资方式相契台。从而,中国的外资并购以及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中的地位都将显著提高。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将改变它们自身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对它们如何掀起下一轮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以及在新的浪潮中充当重要角色,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在华并购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重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在其全球资源配置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的频频发起的并购活动,就是针对其他国际竞争对手的 一种反应。据调查,有近八成的外商企业认为,目前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国外竞争对手,而非来自中国国内的企业。对中国企业实施战略并购,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与其他外国公司竞争

第 6 页 共8 页

的必然选择。例如,世界汽车巨头经过一年来在中国的加速扩张,与它们对世界市场的控制相同,9家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份额已高达95%。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西方汽车列强的竞争。

3.中国企业在外资并购活动中的弱势地位 就中国企业而言,在外资并购活动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纳入跨国公司经营系统之中。不少跨国公司的高层主管人员都认为,在进行行业分析或者外部基准化时,根本不必考虑中国的国内企业,而是重点分析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外资企业。事实证明,对于中国企业,外商企业从整体上在早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在跨国公司在中国正在掀起并购浪潮形势下,众多国内企业面临着是否能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严峻选择。尽管受到种种因素的制衡,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本土企业不能不纷纷期待着与外资的合作,甚至被收购。在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国内企业大多将处于合作中的从属地位。从近年来国内的外资并购形势中,可以看到,许多并购事件我方部是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很轻易地将合资企业纳入其经营系统,并通过收购剩余股权,从台资走向独资。

4.本土企业享有更多的选择外资空间 首先,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全球性竞争,也亟需不断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这会加大中国企业向外方讨价还价的余地,提高我方在并购中的谈判地位。有利于保证自身的 短期和长期利益。其次,我方依托本土文化优势,通过采取跟进和学习策略,可与跨国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格局。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中国企业不仅将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空间,而且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大提高,并最终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到国内外的企业并购活动中。

5.母公司主导的对华并购现象突出 入世后中国外资流入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跨国公司母公司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显著增加。母公司在中国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主导性的 全

第 7 页 共8 页

国范围的市场地位和开展世界级的业务为落实总体竞争战略。在这种雄伟目标的指导下,母公司直接出面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重组它们在华投资集团体系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华不断增加的状况中,外企母公司对中国投资重视程度也略见一斑。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说明母公司开始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和战略投资.并对在中国分散的单个投资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组台.以新的重组集团体系产生整体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特征

1.发展较迅速.规模呈扩大趋势 无论从总体规模和单笔交易量来看,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态势逐渐扩大(见表1、表2)。尤其难得是,2001—2003年,全球的跨国并购步伐放缓减弱之际,中国还能取得较高的并购增长,可见国内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持续的经济发展,着实令世人瞩目。

2.并购对象以实力较好的银行和龙头企业为主 从上述十大并购案例可见,以银行为对象的并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04年,银行首当其冲。其它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成为外资眷顾的重点,如格林科尔对科龙、美菱的并购,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娃哈哈等饮料企业,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和羽西等化妆品企业。

3.并购者以港、美、日、欧的跨国公司为主 无论是吸收的外资,还是并购的主导者,香港企业都是一枝独秀,尤其在中港CEPA协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之后,华南9省与港澳推动泛珠江三角洲(9+2)区域合作,将创造出一个经济规模与欧盟相当的经济区块。而中国不断增强的购买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令美日欧的跨国公司垂涎三尺。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及并购的力度。很多跨国公司已把地区总部从台北迁往上海和香港。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如印度、韩国等。

第 8 页 共8 页

4.并购的行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近年来服务业一直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部门。服务业的出售占到67%,而制造业的比重则降至29%。尤其在电讯,电力服务以及零售贸易部门。国际上金融服务业的并购多发生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也顺应了这一潮流,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整,放开了曾经的管制行业,如银行的并购狂潮,另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业回报高的诱人前景。

跨国并购在我国的并购特征

1.从并购规模上看,跨国公司并购金额稳中有升。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企业并购活动中,半数以上并购案例涉及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其中更有并购案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并购案。如在通讯服务 顶域,中国移动(香港)并购内地8省移动公司100%的股权;在消费品制造领域,美国宝洁公司并购和记黄埔(中国1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在金融服务领域,香港汇丰银行并购中国交通银行19.9%的股权。这些案例涉及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

2.从并购行业上看,跨国公司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基础材料工业领域以及具有巨大市场规模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的行业。具体来说有电力燃气、钢铁、化工原料、酒类、药品、化妆品等行业。随着我国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的逐步放宽和调整,跨国公司对批发零售商业、金融服务、保险、旅游等服务业的并购也逐渐增多。诸如美国新桥收购深圳发展银行股权、德勤并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摩根士丹利收购永乐家电股权、世界第三大连锁零售商TESCO收购乐购连锁超市等大型服务业并购案件频频发生。从服务业整体来看.不论是案件数量.还是并购交易额都超过了同期外资在制造业领域的并购投资.预示着今后几年服务业对华并购投资将进人较快发展阶段.增长速度甚至可能超过制造业。

第 9 页 共8 页

3.从并购类型上看.我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关注.跨国公司已把并购上市公司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外商控股国内上市公司,进人了借助证券市场对我国企业进行并购的新阶段。截至2004年,据Wind资讯统计,中国证券市场仅沪深A、B股中就有88家上市公司拥有非流通的外资法人股,其中B股沪深两市共15家 根据我国加人WT0的承诺,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区域等方面的限制将逐步放开。可以预见,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将掀起新的浪潮。

4.从并购对象上来看.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个“必须”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目前在华并购对象的基本要求。拥有核心资源的企业将会成为外资的并购对象,如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如青岛啤酒、深圳万科):具有品牌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如青岛海尔、中兴通讯);拥有较完善的本地营销网络或进入许可的公司(如上海医药、电广传媒);稀缺资源类公司(如红星发展);已与外资建立合资或战略合作的公司(如熊猫电子、东方通信)。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外资通常会偏好股权结构分散、治理结构规范的上市公司。

5.从并购方式上来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方式可以分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其中股权收购是主流,占到总数的93%,可见外资比较看重对公司股权的控制。另外,外资的收购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协议收购的基本方式,一些其他的金融创新方式在市场上不断地出现,定向增发、收购流通股、定向发行可转债、收购母公司等方式不断创新。例如,青岛啤酒通过向AB公司发行定向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来实现并购,其交易方式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而2005年最新发生的香港名力集团通过QFII恒生银行在A股市场上直接举牌收购爱建股份的方式,令关注外资并购的人士刮目相看。又如,外资购买资产管理公司拟处置的不良资产.以债转股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上市公司。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外资可以较快地进人中国的资本市场。

第 10 页 共8 页

6.从并购者来看.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并购者占主导地位。从正式对外披露的30多起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来看.来A美国企业的并购案件最多.占30.2% ;欧盟企业次之.占27.3% ;来A东盟国家和香港的企业都占到9.1%; 日本企业为2例.占6.1%;加拿大、印度等各1例.占3.1%。其中服务业的大型并购投资多数是由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欧美跨国公司进行的。

7.从并购投资区域来看,投资区域将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呈增长趋势。截至2004 年,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平均额, 东部地区占86.37%,中部地区占9.35%,西部地区占4.76%。这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的经济,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较好的投资基础有着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区位优势,这些优势将影响外资并购的区位选择。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及西部、东北地区巨大市场的吸引,跨国公司也会适当调整投资战略,抢占东北老工业区和西部市场。

(四)自己的思考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方式多样化,但持股比例以控股为主。总地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重组控股式收购,即通过参与国内企业的重组,收购其50% 以上的股权,以达到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如2001年3月,我国轮胎行业龙头企业轮胎橡胶与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米其林组建合资公司,米其林控股70% ,合资公司斥资3.2亿美元反向收购轮胎橡胶核心业务和资产。第二,增资控股式收购,即在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基础上,由外商增资扩股,中方不参加增资,相应降低所持股份,从而使外商由参股变成控股。如1994年4月,大连电机厂与新加坡的威斯特电机公司合资组建威斯特(大连)电机有限公司。2004年4月,威斯特公司进一步并购了大连电机厂持有的中方全部股份。第三,股票认购式收购,即外商对那些同时上市发行A股和B股或H

第 11 页 共8 页

股的公司,通过协议收购不流通的法人股或大量增持B股或H股的方式,达到参股或控股的目的。如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五十铃、伊藤忠联合以协议购买方式,一次性购买北旅公司不上市流通的法人股4 002万股, 占北旅总股本的25%,成为北旅最大股东。 被并购企业一般在国内已有多年的发展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拥有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健全的市场销售网络,较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历史包袱重等原因已经陷入经营困境,企业被迫整体出售或转让部分优质资产,如:大连电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西北轴承、沈阳凿岩机械公司等企业都是行业的领导者或挑战者,但由于种种原因陷入了资金周转不灵,市场销量萎缩,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为了盘活国有资产,解决部分职工就业,企业被迫整体出售或转让部分优质资产与跨国公司合资。或者是出于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的需要主动寻求外商投资。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路线非常明显,它们往往先选择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进而外方控股,最后通过外资并购,转为外商独资企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在建立合资企业时就谋求控股地位。比如:德国依纳公司并购西北轴承,最初成立合资企业富安捷铁路轴承(宁夏)有限公司时,德方取得了控股权。然后,在中外合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外方往往控制企业的营销渠道,实行“高进低出” 的策略,转移利润,或者不愿投入新技术,与中方矛盾重重,造成事实上的企业亏损局面,迫使中方把股权转让给外方,外方并购中方股份,实现独资化的愿望。富安捷铁路轴承(宁夏)有限公司、威斯特(大连)电机有限公司、大连伯顿电机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都是这样先后由外商并购中方的股份转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

第 12 页 共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