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d. 30 No. 1
Feb. 2017
论网络社会中人际交流关系建构的模式及特征
王
丽
,胡正强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与行为方式,人们的传播行为也因此出现 了新的形态。作为传播链中最基本的人际交流,在网络技术环境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与传 统社会的交流形成了巨大的差异。网络技术与媒介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逐渐 呈现出符号化、资本化、单向化、表演化、仪式化、圈子化、共享化等特征,从而给人们带来了全
新的交流体验,极大地重构了人际交流的模式及其社会逻辑。
关键词:网络社会;人中图分类号:G20
际交流;模式;特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646(2017)01 -0088 -05
美国传播学者乔舒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 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指出,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感官平 衡,而是将人们表演的舞台重新组合,以及促使人 们逐渐改变并接受新的行为模式。网络技术的出 现与发展重构了人们的生活情境,而新的生活情 境重构了人们的交流与行为模式。网络技术下的 人际交流越来越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度,且容易产生误会。emoj:表情和大量的自制表 情包的运用,是非面对面人际交流领域的一场革 命。交流方式有了表情符号的配合,不仅增添了 情感温度,让对话不至于被曲解,还丰富了交流的 形式与内涵,有利于交流的进行。表情符号的流 行是网络社会中人们交流的内心需要,也是符号 和视觉文化发展的趋势,还是人们在虚拟世界展 示个性的一种表现。
同时,使用同一类型或同一种意义的表情符 号可以让个体感受到与交流对象在同一场域的认 同感与归属感,当人们找到一种满意的聚合方式, 将继续重复这种交往行为。而个体使用什么样的 表情或者表情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个体 的个性和价值取向,可供他人判断并选择是否继 续深入发展这段人际关系。当交流双方有了前期 的了解与互动,再交流时使用的符号往往会“一 拍即合”,即交流包含了一种暗示,在交流双方中 被传递与理解,达到一种“心领神会”的效果,有 效地缩短了交流的阐释时间。这种默契经常出现 在亲密的关系中,但是这种共谋性的交流在一些 情况下会使交流陷入一种困境
。
一
一、“符号化”的交流媒介
网络技术下的交流从一个关系空间流动到另 一个关系空间,是实践主体的流动,也是符号的流 动。人们在虚拟空间中运用符号来实现现实世界 到虚拟世界的转化,人们的符号化思维也在这样 的实践中不断习得与强化。表达方式符号化和抽 象化,表现形式被整合到机械的运转体系中,是交 流“符号化”的两个层面。
在人际交流中,传播者的表达一半依靠语言 符号
,一
半则需要非语言符号来完成。面对面交
流或电话语音交流让人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语 气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多依 靠单调、冷冰冰的文字符号进行互动,缺乏情感温
收稿日期=2016-01 -15
方面,这种寻
求认同的交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带着一定的刻板
作者简介:王丽(1992—),女,江苏常熟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
—88
—
成见和偏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 展;另一方面,当一个新人进入这个圈子,因为他 无法快速理解这些“黑话”,就容易产生一种敌对 或疏远的关系。
网络技术下的消费与生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 有助于人际间进行互动并建立关系,人们在代购 时需要交流商品的具体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了 解彼此的消费习惯与生活喜好,逐渐变得熟络,在 产生多次满意的消费行为之后,代购者与消费者 间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当然,在消费过程中 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破裂,比如出现代购中代购 者产品质量不好或价格不实的情况,或者消费者 在收货后故意找茬拒绝付款(尤其是熟人)的情 况,代购双方的人际关系很容易恶化或中断。
二、“资本化”的社会交流
市场对人们的生活、消费理念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人际间的交流也变得理性且带有工具性,人 际间的关系更是变成了人与物甚至物与物的工具 性关系。马克思在其1844年的《詹姆斯•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已经指出,在商 品面前,第一次形成了普遍的交往,资本为人的物 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开辟了道路[1]。私有制将每 个人置于与他人竞争的关系上,人们的交往产生 了孤立和隔绝的状态,而社会分工又使得人们不 得不与他人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为了他人,而 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霍曼斯在其人际交往理论中 就指出,人们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取地位、财富、信 息和情感等自我的利益需求。因此,人们的交往 实际上受到了社会资本的控制,这是人之交流 “资本化”的根本原因。
“朋友圈代购”与“海淘”等借助网络平台实 现了新的购物方式,在这样的经济性交往中,人们 “资本化”的人际交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微 信朋友圈代购为例,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媒介,主要 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营销:传播者发布商品信 息,他的好友可以收到信息,这些好友可以自发分 享这些信息,也可以作为代理发送这些消息(比 如代购,这种方式可以给个体带来额外的收入), 好友的好友接收到信息并再转发,反反复复,商品 的信息便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出去。当商品被大量 消费且获得一致好评的信息被传播在朋友圈时, 人们便产生羊群效应或信息级联效应(信息级联 效应是指在社会网络中,对同一事物的决策过程 中,后决策的人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先决策的人的 影响,最终可能导致从众效应。),个体很容易信 任该代购并跟风进行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 消费的商品已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包括商品所 创造的符号价值:商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生活品 味、群体认同等象征性的意义。
三、“单向性”的个人转向
网络技术以其特有的方式渗入人们的生活, 人们可以在网络社会传递与获取信息,交流与共 享资源,展现个性,发展兴趣和进行交易等等,网 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平台。在人们更加依 赖网络进行生活与交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 到网络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力量对人们实 行的新的控制形式。
网络技术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这些大众 文化以商业化、平面化、通俗化和标准化的形式为 人们提供信息、娱乐和消遣。文化产业的发展在 这种模式下呈现了表面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而 本质上却遵循着消费性与娱乐性的单一取向。越 来越多的人具有消费能力,商品不再只是实用的 产品,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区别人与人的 身份和地位的更好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如此氛围 的文化渲染中,出现了“虚假的需要” ®,人们消费 的产品开始同化,以致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 向也逐渐同化[2]。他人消费什么,自己也就消费 什么,他人购买奢侈品,自己宁愿不吃不喝也要 “买买买”;他人出国旅行度假,自己即使去最近 的东南亚国家也要体验一下“有闲阶级”的闲暇 活动。这些“虚假的需要”并不是人们真实需要 的体现,人们被网络媒介的大肆宣传与渲染所驯 化、操控,失去了独立性与个体性,失去了对个人 需求、人际关系的鉴别、批判和反抗的能力,成为 了网络社会中的“单向度的人”。
事实上,前文所述的“符号化”、“资本化”、 “单向性”三个特征是人际交流“物象化”的三个
①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恨别人之
所爱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
—89
—
方面。“物象化”的概念借鉴了有关马克思“物象 化”理论的研究,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变成了单纯的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人 与物象之间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颠倒变成了物象 与物象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总结 网络社会背景下“物象化”的三个具体表现:
一
,
有明确边界的区域内进行。其中,“前台”用来指 称表演的特定场所,个体在前台的表演可以看作 是其个人形象的尽力展示,这里的表演有两类
,一
类是涉及到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另一类则没有 与观众的交流,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建立与管理。 显然,被强调的事一般都放在前台,而“后台”则 多是那些想要被掩盖的事实。社交媒介的使用试 图将人们一切的信息都纳入“前台”,微信朋友 圈、QQ空间、微博中的点赞、转发量、粉丝率无不 按照个体“表演”的内在逻辑设计的,它反复激起 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表演欲望。个人的日常生活 逐渐成为被窥探的对象,于是,暴露自己和窥探他 人成了个人在网络空间习惯性动作[4]。罗森塔 尔提出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正在网络社会得到 进一步验证,人们渴望得到赞美,而这种赞美在网 络社会异常容易获得,被点赞以及被点赞的数量 都是一种赞美的量化形式,这些赞美具有一种能 量,它使人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信 与自尊,获得了一种愉悦和积极的心理。人们为 了避免对方失望或者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更多 的赞美,即使有的时候不是真的想点赞,也会维持 这种点赞行为。这样一来,人际关系一方面会朝 着互相赞美、彼此支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 会走向复杂多变。
符号化或抽象化,它指一切人的活动被整合进抽 象的网络符号中;二,资本化,它指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变为商品与商品,或者可以说是社会资本与 社会资本交换的关系;三,单向性,它指人失去了 主体意识,没有了自觉的、理性的支配自我的能 力。由此,“符号化”、“资本化”、“单向性”的特 征也可以归纳为人际交流的“物象化”。
四、“表演化”的人际交流
威廉•詹姆士曾有一句经常被人引用的名 言:“ 一个人有多少个社会自我,取决于他关心多 少个不同群体的看法。® ”其表明不同的社会个体 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年龄、性别、地区、 阶级地位等特征。在网络社会的交流互动中,个 体可以非常容易地对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加以修饰 润色。人们有意地在照片中暴露一些奢侈品的商 标或是在社交网站中使用过度编辑过的个人照 片,就是为了建立一种自己想要的身份和形象。 戈夫曼的戏剧表演理论认为表演中存在“误导” 这样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即指利用言辞或行动, 通过暧昧的陈述使人产生误解的事实表述、隐瞒 或防止真相被发现的行为。[3] ”于是,个体总是要 表现他扮演的角色并表达这些角色的情感,而无 法表露个人真实的形象与情感。如果个体在互动 期间实际只隐瞒了 一件事,但这件事一旦被戳穿, 会使对方对该个体的其他活动领域也产生怀疑。 同时,个体不仅要拥有在网络空间塑造的这些身 份特征,还要维持他所在现实社会群体所附属的 行为标准和外表标准。所以,表演者为了隐瞒一 个秘密而产生的焦虑可能会遍及其个人与社会的 整个互动过程。
根据戈夫曼的戏剧表演理论,表演一般都在
五、“仪式化”的人际交流
在网络空间中,关注、取消关注、评论、转发、 点赞、分组可见、拉黑等互动方式构建了全新的人 际交流方式,它模仿着现实社会中人际交流的各 种逻辑,其实是为了搭建一个全新的关系的想象 体系和情感架构。卡斯特所说的“有所企图的、 重复的、可程式化的交换与互动序列”[5],成为人 们使用网络社交媒介时最常见的景观。现实生活 被纳入到网络媒介所构建的流动空间中,并对网 络空间关系实现了社会化生产。社交媒介创造了 形式丰富的交友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摇一摇”、 “扫一扫”等极具仪式感的操作方式建立人际关
①②③
物象是指经过人的实践(占有、使用、交换等)的对象,并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典型的物象就是货币、商品。当物出自《威廉•詹姆士的哲学》,现代文库编,纽约Random House,出版年月不详,第I28页。
皮革马利翁效应(PygmaUon Effect)又称期待效应,指人们对某一情境的知觉形成的期望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或最
赋予某种社会关系时,就是物象。
实现的效应。即你只要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相反,你相信事情会不断受到阻力,那么这些阻力就会产生。
—90
—
系,它带动了人们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实 质性互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也因此被再次 赋予了仪式感。
现代意义上的“仪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区 别于“日常”、“世俗”的“神圣”性的活动,它已经 日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人们固定下来的、 赋予一定意义的、形式化的活动。凯瑞认为,人们 的传播行为不仅是信息的共享,还是信仰的共享。 他在书中写道,“这种共同理想的投影及其物质 形式体现一
舞蹈、戏剧、建筑、新闻事件和一系
列演说……其作用不是提供信息,而是一种确认; 关注的人、参加的线上线下小组等网络社交活动 中,人们倾向于共享相似度很高的信息,参与兴趣 爱好一致的群体互动。于是逐步局限在一个固化 的“圈子”里,外面的人很难进入并融入到这样的 “圈子”里,而当个人习惯了这个“圈子”的交流模 式便也不再愿意拓展新的交流“圈子”。实际上, 网络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的人际关系 变得“窄化”和“边缘化”,个体的目光留恋于身边 熟悉的事情上,逐渐失去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 理解和判断力。
不是为了改变态度或思想,而是为了代表事物的 基本秩序;不是为了履行功能,而是为了表明一个 正在进行的、易逝的社会过程。[6] ”人际交流的意 义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而是借助符号的处理和创 造,人们可以构筑和维系一个有序的共同活动的 文化空间。
六、“圈子化”的人际交流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当个体遇到新的媒介 平台首先会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入这个圈子, 形成这个交流圈子的“初级群体”,随着熟人的加 入,同事、同学和兴趣相同的陌生人不断进入并扩 大这个圈子。根据六度分割理论,这个交流圈子 可以无限扩大,但事实上,人们会通过删减或选择 性接触来控制圈子大小,在一个相对人数稳定的 圈子中持续交往。
网络空间中的信息多而杂,人们为了获取想 要的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们为了避 免低劣或不感兴趣的信息,则会积极地选择符合 自己认知的信息去接受,比如选择关注自己认同 或信任的人发布的信息,于是出现了“大数据分 析”、“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比如淘宝上的“猜 你喜欢”、“为你推荐”等功能。可见,个体的信息 源最终集中在一定的或者说可测量的“圈子”之 内。另一方面,中国人传统的交际方式便是建立 一个“关系圈子”。麦肯锡公司曾对中国5700位 网民进行调研,发现中国网民在消费时倾向于参 考亲友和意见领袖的评价,这一调研结果也证明 人们即使在网络空间也更愿意结成一个“圈子”。 这种“圈子”式的人际交流,可以让人们拥有归属 感与认同感,从而在社会参与中更加积极地进行 交往互动。但是在微信朋友圈互动、微博上选择
七、“公共性”的人际交流
在网络空间里,人际间的交流被放在一个公 开的平台,于是人际交流也成了一种“公共性”的 交流。在“仪式化”和“圈子化”的人际交流空间 中,网络媒介助推了人们在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 的交流,它不局限于信息的共享,还增进了个体之 间思想的交锋,价值观的分享。最典型的例子就 是人们对公共议题的交流,它首先在网络空间发 酵,被网络技术人员编辑提出,经由网络意见领袖 等介入与扩散,引发人们在网络公共空间各抒己 意,并形成争论。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流建立的,反之,交流也发 生在人际关系之中[7]。在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 除了传播和接收实质性的内容信息,还需注意到 更为关键的关系性信息[8]。这些信息不是显而 易见的,通常是一种暗示,需要接收者去解读其中 的一些隐匿信息,来把握对方陈述的情感倾向:是 友好的还是敌对的,是一种嘲讽还是诚恳的劝解 等等。因而,当我们发现交流中对方的反驳与批 评不是狭隘的,我们就应该敞开自己,平静地与之 交流差异,通过理解他人来实现自我理解。人们 想要进入到深层次的交流的确需要争论,这就需 要交流双方摆脱二元对立的争论思维,采纳共享 性的、参与性的交流思维。在这种交流模式中,事 物间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不同的观点观念可以互 相碰撞、交融,进而被放在一个公开、共享的平台 上被观察、思考、对话和理解,实现理想的交流。 当争论一方忽略了关系的存在,将争论变成了一 种对立的、自我的单向传播,拒绝倾听和理解他人 的观点时,正常的交流往往会破产。
人际交流是最古老而基本的传播形式,它分 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借助媒介的间接交流,其
—91 —
中,因为面对面交流具有情境性,且可以即时消除 交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交流信息不易被 曲解。但是,媒介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很 多的交流都依靠我们主观去解释,变成了诠释性 的传播,而非面对面的对话。我们看到的影像,听 到的音乐,在网络上浏览的图片与文章,基本都是 一种“撒播”的单向传播,而受众就需要一种诠释 的能力与之进行交流。至于i全释的结果是否和传 播者的意图相应,这就需要传受双方进行循环往 复的交流沟通。此外,网络社会还强化了资本在 人际交流关系建立中的控制作用。人际交流的物 象化、表演化、仪式化、圈子化等特征让我们有必 要反省网络技术与人的关系。网络技术发展的根 本目的始终是服务人类,网络技术仅仅是工具、中 介,它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为人们获取 和处理信息提供便捷,显示出“智能”的特性,而 “智能”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人与人、人 与物之间能够得到最优化的交互体验。我们应该 重视并重申交流的重要性,特别是网络技术下的 交流。为了我们与家人、社群的关系,我们要学会 审视和质疑目前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好好想一想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让人 们恐慌的,不是网络技术的变迁,而是我们自己,
是我们对待网络技术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徐志伟.马克思论“交往异化” [J].新闻前 哨,2015(2) :79 -80.
[2] [3]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
列斐伏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1.
[4] 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
(3) :13 -16.[5]
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阐释[J].当代传播,2013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
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06.
[6] 詹姆斯• 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 丁未,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8.
[7] 王怡红.关系传播理论的逻辑解释—兼论人际交
流研究的主要对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
(2) :21 -26.
[8] 王怡红.“争论”能为人类交流做什么-------个反思
争论的关系和对话视角[J].现代传播,2008 (1)
:
135 -137.
(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in Network Society
WANG Li, HU Zhengqiang
(School of Design Art & Media,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changed people ’ s behavior mode and living space,which further results in
new communication behavi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 the core 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in breaks time and space restraints ,and forms a strong contrast with traditional social contacts. A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edia keep merging into people, s daily lif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adually bears certain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ymbolization, capitalization, one - dimension, performance - orientation, ritualization, circled groups and mutual sharing. While offering new communication experience ,it greatly reconstruc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atterns and social logics.
Key words : network ;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patterns ; characteristics
—9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