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路基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2021-06-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内威荣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

路 基 质 量 通 病 治 理 实 施 方 案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二0一三年四月

目录

1、 目的 2、 工程简介 3、 实施工作安排 4、 路基通病防治的管理 5、 路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1软基处理

5.1.1 砂垫层填筑厚度不足

5.1.2 砂垫层原材料含泥量大,细度模数偏小 5.1.3 塑料排水板不同批次材料质量不稳定

5.1.4 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不足,有的一遇硬壳层就终止

5.1.5 塑料排水板在超载(堆载)预压期内,软基中的地下水出不来 5.1.6 反压护道坍塌、溜方 5.1.7 碎石桩打入深度不足

5.2填方路基

5.2.1 路基压实度不足 5.2.2 路基纵向开裂 5.2.3 路基横向裂缝 5.2.4 路基网裂 5.2.5 路基积水严重 5.2.6 路基表面起皮

5.3挖方路基

5.3.1 边坡滑坡

5.3.3 路堑边坡的塌落 5.3.3 路基边坡冲刷

5.4高填方路基

5.4.1 高填方的不均匀沉降,滑坡及开裂

2

内威荣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5分部 路基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

1 目的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路基的宽度和标高,平面位置,边坡坡度,填土的压实度及弯沉值,预防软基处理,普通路基,高填方路基质量通病的发生。

2 工程简介

内江-威远-荣县高速公路位于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管辖区范围内,路线起点位于威远县群建村,起点桩号,止点桩号。本合同段设计了两处断链:短链,长链。本合同段挖土方318955m3,挖石方:1031689m3。

沿线主要行政村:。 设计标准如下:

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行车速度:80km/h 路基宽度:24.5m 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

3 实施工作安排

3.1 2013年3月-4月组织开展路基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动员部署。

3.2 2013年4月底上报路基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3

3.3 2013年4月-2015年4月监控路基质量通病治理实施过程,做好记录、收集资料。

3.4 2015年4月对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总结。

4 路基通病防治的管理

4.1 加强组织领导 分部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路基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小组,全面推进治理砼质量通病工作的开展。

组长: 副组长:成员: 4.2 管理方面的防治

4.2.1 领导以身作则、层层把关、明确责任。落实施工队、班组质量负责人。发挥质检、试验的现场指导、把关作用,杜绝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行为。

4.2.2 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及监理程序。 4.2.3 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水平,做到主动检测,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使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4.2.4 科学合理组织劳动力,选择先进配套的施工机械及设备,引进高水平技工,合理安排施工工艺。

4.2.5 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4.3 材料及材料试验方面的防治

4.3.1 加强原材料的控制,确保合格材料进场,保证水泥、碎石、

4

砂、外加剂的合格。并慎重选用外加剂。每批进场材料必须进行抽检。

4.3.2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 4.3.3加强对填土压实度及弯沉值的监测,控制填方质量。

5 路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1软基处理

5.1.1 砂垫层填筑厚度不足 形成原因

(1)施工放样不准确,未拉线施工。 (2)施工班组偷工减料。 防治措施

(1)填前准确放样,并要求拉线施工。

(2)强化企业自检和质检人员监督,对偷工减料给予经济处罚。 5.1.2 砂垫层原材料含泥量大,细度模数偏小 原因分析

(1)未做试验,材料控制不严 防治措施

(1)按规范要求做试验,指标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5.1.3 塑料排水板不同批次材料质量不稳定 原因分析

(1)不同厂家产品,个别供货商以次冲好。 (2)对材料保管、存储要求未作技术交底 防治措施

5

(1)通过材料招投标选择有资质、信誉好、质量优的品牌产品。招标书明确材质要求。

(2)加强进场材料抽检,凡批量抽检指标不合格者坚决退货并予经济处罚。

(3)做好技术交底,材料必须储存在仓库中,禁止曝晒。 5.1.4 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不足,有的一遇硬壳层就终止。 原因分析

(1)施工班组偷工减料。 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分别做好施工记录。 (2)质检人员必须全过程旁站。 (3)发现偷工减料给予经济处罚。

5.1.5 塑料排水板在超载(堆载)预压期内,软基中的地下水出不来

原因分析

(1) 砂垫层边缘被土掩埋,排水出口通道被阻断。 (2) 排水边沟未挖好。

(3) 砂垫层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错层或形成锅底。 防治措施

(1)保持路基边沟与砂垫层的连通,避免砂垫层边缘被土掩埋,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挖除,必要时在砂垫层边缘增设碎石盲沟。 (2)两侧排水边沟要先挖好,并保持畅通。

6

(3)对地面起伏不平的先整平后填砂,砂垫层应形成一定的拱度;当软土层厚度变化大时,可先在砂垫层中加铺土工布以协调变形。 5.1.6 反压护道坍塌、溜方 原因分析

(1)护道高度、宽度设计不当。 (2)填筑速率没有控制。 防治措施

(1)合理设计护道的高度、宽度。

(2)控制填筑速率,当沉降速率过大时停止填筑。 5.1.7碎石桩打入深度不足 原因分析

(1) 施工班组偷工减料。 (2) 未控制打桩时的密实电流。 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分别做好施工记录。 (2)质检人员必须全过程旁站。 (3)发现偷工减料给予经济处罚。 5.2填方路基

5.2.1路基压实度不足 形成原因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7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

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

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间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

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防治措施

(1) 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 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

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 对产生“弹簧”的部位,还可掺生石灰翻拌,待其含水量适

宜后重新碾压。 5.2.2路基纵向开裂 形成原因

(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匀。

(4)半挖半填路段未按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5)使用渗水性、水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

8

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6)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震动而产生滑坡,导致纵向

开裂。 防治措施

(1)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搪,

消除软弱层。

(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

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4)半挖半填路段,地面横坡大于1:5段,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的台阶并压实。

(5)渗水性、水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填应分层或分段填筑,

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6)若遇有软弱层或古河道,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

预防不均匀沉降。

(7)严格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亏坡现象。 5.2.3路基横向裂缝 形成原因

(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3)填筑顺序不当,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

范要求,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

9

实厚度小于8cm。 防治措施

(1)材料应选用透水性、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如材料较差时,

应采用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

(2)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填。 (3)路基顶填筑层分段作业施工,两段交接处,应要设计处理。 (4)严格控制路基每一填筑层的含水量、标高、平整度,确保路

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 5.2.4路基网裂 形成原因

(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路基碾压时土的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3)路基压实后压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4)路基下层土过湿。 防治措施

(1)采用合格的材料,或采用掺加石灰、水泥改性处理措施。 (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控制填土最佳含

水量时碾压。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认真组织,科学安排,保证设备匹配合理,施工衔接紧凑。 (5)若因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用换填土或掺加生石灰

粉等技术措施处治。

10

5.2.5路基积水严重 形成原因

(1)路基表面不平整。

(2)路基表面未设足够横坡或出现倒坡。

(3)路肩砌体未预留临时泄水孔;有预留临时泄水孔,但数量少,

高度偏高,或堵塞。 (4)路堑开挖形成倒坡积水。 防治措施

(1)路基压实前应使用平地机,保证表面平整。 (2)路基表面应设≥4%的横坡。

(3)路肩砌体应根据现场情况,预留临时泄水孔;泄水孔底应比

路基面低,且应经常及时疏通。 (4)土质路堑不应倒坡开挖。 5.2.6路基表面起皮 形成原因

(1)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 (2)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3)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来配置胶轮压路机。 防治措施

(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

内。

(2)禁止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11

(3)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计划,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

碾压及时。 5.3挖方路基 5.3.1边坡滑坡 形成原因

(1)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匀。 (2)换填土时淤泥不彻底。

(3)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4)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5)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6)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7)边坡植被不良。 (8)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9)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防治措施

(1) 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搪并妥善处治。 (2) 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3) 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4) 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5) 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6) 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

学平衡。

12

(7) 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

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8) 用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用于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 5.3.2 路堑边坡的塌落 形成原因

(1)由于边坡土质属于很容易变松的砂性土、砾类土以及受到

雨水侵泡后易于失稳的土,而在设计或施工时采用了较小的边坡坡度。

(2)较大规模的崩塌,一般多产生于高度大于30米,坡度大于

45°的地形条件。

(3)上缓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

(4)暴雨、久雨之后,雨水渗入土体,一方面会增加边坡土体

的重量,另一方面使裂隙中的填充物或岩体中的某些软弱夹层软化,产生静水压及动水压,使斜坡岩体的稳定性降低,发生边坡塌落。 防治措施

(1)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原地面应开挖向内的台阶,台

阶宽度大于2米,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2)用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13

用于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

(3)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加强沉降观测,设置加固设施。 5.3.3路基边坡冲刷 形成原因

(1)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2)未设临时拦水埂和急流槽。 (3)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 (4)边坡未及时防护。

(5)路肩砌体未预留临时泄水孔。 防治措施

(1)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 (2)应设临时急流槽、拦水梗和排水沟。 (3)应及时填平冲沟。

(4)路肩砌体应预留临时泄水孔。 (5)下雨天应巡查,及时疏导归槽。 5.4高填方路基

5.4.1高填方的不均匀沉降,滑坡及开裂 形成原因

(1)路基施工前未认真设置纵、横向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畅通,

长期积水浸泡路基而使地基和路基土承载力降低,导致沉降发生。

14

(2)原地面处理不彻底,未清除草根、树根、淤泥等不良土壤,

地基压实度不足等因素,在静、动荷载的作用下,使路基沉降变形。

(3)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未严格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工艺施工,

路基压实度不足而导师路基沉降变形。 (4)不良地质路段未予以处理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

(5)路基纵、横向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原状土和填

筑土密度不同,衔接不良而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6)填筑路基时,未全断面均匀分层填筑,而是先填半幅,后填

另外半幅而发生不均匀沉降。

(7)施工中路基土含水量控制不严,导致压实度不足,产生不均

匀沉降。

(8)施工组织安排不当,先施工地路堤,后施工高填方路基。高

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就立即铺筑路面,路基没有足够的时间固结,而使路面使用不久就破坏。

(9)高填方路基在分层填筑时,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的厚度进

行铺筑,随意加厚铺筑厚度;压实机具按规定的碾压遍数压实时,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当填筑到路基设计高程时,必然产生累计的沉降变形,在反复荷载与填料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降。

(10)路堤填料土质差,填料中混填了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土

等劣质土,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多、抗水性差、强度低

15

等特性的作用,路堤将出现塑性变形或沉陷破坏。 防治措施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

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尤其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给高填方路堤留有足够的时间施工和沉降。 (2)认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质,提高地表压实质量。

(3)填筑路基前,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

浸泡。

(4)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选择水稳定性好、干密度大、承载

力高的砾石类土填筑路基。土质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剔除超大颗粒填料,保证各点密实度均匀一致。尽量选择集中取土,避免沿线取土。

(5)路堤填筑方式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

逐层向上填筑。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宜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施工,填筑至路基上部时,仍应采用水平分层法填筑。

(6)合理确定路基填筑厚度,分层松铺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

当采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时,增加分层厚度,必须要有足够的试验数据证明压实效果,同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方可施工。

(7)控制路基填料含水量。

(8)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具,重型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效果较

16

好。

(9)做好压实度的检测工作。

(10)对于填挖结合部,应彻底清除结合部的松散软弱土质,做

好换土、排水和填前碾压工作,按设计要求从上到下挖除台阶,清除松方后逐层碾压,确保填挖结合部的整体施工质量。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