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茅台历史溯何时

2022-08-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茅台历史溯何时

茅台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历来考证颇多。“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xí)部来。”这是清代道光年间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留下的诗句,叙述的是《史记》记载的茅台酿酒的史实。

相传,在大禹治水时,赤水河因两岸土壤多呈紫红色而称为红水河,古又称大涉河、安乐水,后改称赤虺河,再后称赤水河。红水河两岸居住着土著居民——濮人。从《史记·西南夷列传》可看出,濮人属大夜郎国,在当时西南诸氏族中文明程度较高,生产力较发达,尤其善酿酒。但这仅是传说而已,真正有史可查的是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汉武帝时,派遣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在禹州(今广州市)品尝了一种香甜可口的“枸酱酒”,便向周围人打听,得到的回答是“道西北牂牁(zāng kē)江广数里,出番禹城下”(现黔北遵义一带古属牂牁郡),由此得知这美味的名酒来自于大涉水(今赤水河)流域之“古鳛部”。唐蒙回到长安后,将这一情况报告了汉武帝刘彻,并将枸酱酒献上,汉武帝饮后大加赞赏定为贡品。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夜郎,途中首先到达“鳛部”(《史记》称之为“夜郎小邑”)。对于唐蒙此次到“鳛部”,奉旨拓夷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与汉武帝对唐蒙进献的“枸酱”赞赏曰“甘美之”有关,一说则称这位中郎将怀念“枸酱”美酒,故特意取道仁怀。

赤水河旧时曾有“鳛部水”之称,鳛部是春秋战国时期南夷君长国之一,现与茅台毗邻的习水县之名便由此而来。经考证,“枸酱”是当时仁怀一带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而酿制的一种名酒。

到了唐宋,仁怀已能酿制全国闻名的大曲酒(真正的白酒)。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往广西宣州赴任途中饮到“牂牁酒”后,发出“殊可饮”的赞叹。

到了元、明时期,茅台地区已出现了“回沙”工艺,正规酿酒作坊在杨柳湾一带陆续兴建。

清初,茅台回沙酱香酒已逐渐定型。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等已成为西南市场的佼佼者。清咸丰《黔语》中载“茅台村隶仁怀县,滨河人善酿,名茅台春,极清冽。”

清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泅向朝廷奏请开通赤水河道,于次年三月竣工,茅台成为黔北重要交通口岸。到嘉庆道光年间。制作茅台酒的烧房已发展不下20余家。现考证已发现两个有名有牌的酒坊:一为“偈盛酒号”(1784年),一为“太和烧房”(1803年前)。到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为开发利用赤水河,奏请光绪皇帝批准,再次疏通赤水河道,茅台成为清代川盐运黔的四大口岸之一 ——仁岸(由合江至茅台这一口岸)。仁岸著名的四大盐号“永隆裕”、“永发祥”、“协兴隆”、“义盛隆”在茅台大建盐仓。每年由赤水河运往茅台的盐大约650多万公斤。一时间,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口岸大有千人拱手、万盏明灯之势。与此相对,人们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茅台镇成为“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贵州三分之二的食盐由此起程转销全省各地,茅台酒亦由此远销海内外,名声大振。正如郑珍《茅台村》诗云:“远游临郡裔,古聚缀坡陀。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他还在另一首《吴公岭》中,有两句谈到茅台的商业盛况:“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

到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茅台地区酒的产量已达170吨,达到我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规模,此时的茅台酒在世人眼中,已是“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