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目标
现代光电产业学院,以半导体照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急需为牵引,对接本地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充分挖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内在优势资源,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创新“政校会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良性互动,达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将现代光电产业学院建成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半导体照明及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体,形成一批引领光电类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二、建设思路现代光电产业学院立足光电信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优势和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优化“政校会企”协同育人机制,秉持“育人为本,服务产业,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半导体照明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利用“政校会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企业服务技术创新功能有机结合,打造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学生受益、校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内容 1.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确立“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职教理念,建立“政校会企”协同互动机制,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理事会章程等制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产业学院机制建设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理清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拟定产业学院的运行、监控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有序开展工作。
2.
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
利用现代光电产业学院这一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推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加强省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专业群主要面向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之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中高端领域,可全面满足LED产业链上对LED照明光学设计、电源驱动设计、封装测试、生产制造、家居智能照明、城市智慧照明技术等岗位(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的设计、生产、控制、应用等主要环节,并根据未来智慧照明和健康照明将向物联网平台、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着力聚焦物联网、5G通信技术等在健康照明设计和智慧照明应用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基于LED照明设计、电源设计和智能照明应用核心技术岗位群,将新一代ICT技术融入半导体照明技术,聚焦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以课程学习成果为导向,利用产业学院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为导向,设计有效评价指标,拟定教学与活动方案,紧密对接LED光学设计、LED电源设计、LED封装测试、物联网组网、LED智能照明应用等技术领域,以产品生产制造与服务应用过程所需的知识技术技能为出发点,并融入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共同构建课程内容。遵循认知规律,满足学生自身成长发展要求,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重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个平
台,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底层共享课程在学校实施,中层分立以及顶层互选课程在企业实施。
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与企业合作实施1+X“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试点,合作申报“智能灯具设计与制作”1+X证书考证试点,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织开发“LED健康照明设计”“智能光电系统设计与应用”“LED驱动电路分析与调试““LED智能照明技术”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开发《LED驱动电路设计与制作》《LED健康照明设计》等5种教材。合作举办现代学徒制班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在校生规模占比30%以上,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30%以上。
3. 教学资源与特色课程的建设
基于光电信息学院主持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 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教师团队共同开发《LED健康照明设计》《LED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等特色课程教材资源,将合作基地LED封装与检测、LED驱动电源制作、LED智能照明控制等项目转化为三维可视教学资源项目,同时更新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
4. 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优秀管理人才专职任教的有效路径。健全兼职教师聘任与考
核管理制度,将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纳入其单位绩效考核。聘请行业内龙头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实施动态管理,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建设期内,每年培养骨干教师4名以上,3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来自合作单位的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
在产业学院实施产业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对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资深工程师特设为现代产业导师,实施岗位柔性聘请,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与使用机制。实施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培养制度,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专兼教师1:1结对完成课程教学,每个专业聘请现代产业导师2名以上,形成以高层次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现代产业导师为补充的技艺精湛的双师队伍。 充分利用现代产业学院的企业资源,在骨干企业设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站,全面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教师每两年有3月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与工程实践,实施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攻关能力。
5.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探索“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
等模式,继续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在前期共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基础上,建成2个以上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开放性高水平校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立足于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在建设期内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2门,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协调企业投资建设好基地的创新创业中心、半导体照明文化馆、智能灯具设计制作试验基地和灯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和创新创业训练的主场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传承灯饰文化和工匠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
业实践教学全过程。统筹安排课内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和学生自主性创新项目。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专业特点探索毕业综合实践项目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产业学院为提供相关专业毕业设计课题支持,学生根据基地生产和发展需要,以项目的形式真题真做。
充分利用产业学院优势,遴选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公司老总或高管、创业精英充当学生的指导教师,并做创新创业专题报告,给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参与指导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题,在活动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实现育人的目标。
利用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学会骨干企业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服务地方半导体照明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
① 产业问题导向的技术研发。围绕半导体照明产业正呈现智能化、信息化、品质化、标准化
的发展趋势,服务以物联网、5G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半导体照明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对LED封装技术、LED健康照明设计、绿色电源驱动、智能照明控制、城市智慧照明应用等技术进行应用研究,把产业的真实问题转化为教学科研的具体命题,组织校企师生团队参与科研项目立项、创新项目立项、毕业实践课题真做等活动,聚集人才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科教融合、整体提升。
② 产学研用相融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光电信息学院教师的科研优势和研发力量,
以项目为抓手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按合同履行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取得的成果直接在企业推广和应用,实现产学研用相融,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半导体照明技术来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
③ 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开
展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为地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设期内,产业学院非学历培训到款25万
元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帐经费50万元。 五、建设计划
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计划如下:
时间 任务内容 ① 建章立制。明晰“政校会企”多兀主体职责,完成产业学院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理事会章程(包含产业学院院长职责、理事会成员责权利规定)等制度体系; 2022.01-2022.03 ② 召开产业学院理事会大会。成立产业学院机制建设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 ③ 寻求用于产业学院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 ① 以理事会成员用人需求为导向,遴选确定今年实施教学计划的会员单位企业,产业学院与会员单位签订教学合作协议书,明晰双方的责、2022.04-2022.05 权、利; ② 会员单位选拔确定企业授课教师、光电信息学院选拔参加产业学院培训的学生(从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里选拔,暂定2个订单班或学徒制班)。 校企合作制定订单班或学徒制班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标准; 2022.06-2022.08 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落实并完善教学场地、学生宿舍的设备设施。 ① 实施教学; ② 落实并完善教学场地、学生宿舍的设备设施; ③ 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承接横向项目2项; 2022.09-2022.12 ④ 与合作单位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个,安排2〜3名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1个; ⑤ 校企合作开发2门以上课程和3种以上教材; ⑥ 在合作企业或骨干合作企业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及创新中心。 ① 对上一年度工作进彳丁总结。召开理事会下属各委员会大会,汇总教2023.01-2023.03 学工作量并进行结算,总结前期运行的经验教训,修改相关制度; ② 制定面向社会的培训项目、技能竞赛项目及计划。 2023.04-2023.08 确定2023年实施教学计划的会员单位企业并签订教学合作协议 书; 选拔确定教师与学生,暂定2个订单班或学徒制班; 与木林森公司合作“智能灯具设计与制作”i+x证书制度试点; 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开发培训项目,举办非学历培训班,培训社会人士100人次。 实施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推进教师企业工作站进度,应用技术开发; 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2门; 2023.09-2024.10 安排2〜3名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 校企合作开发2门以上课程和2种以上教材; 承接横向项目2项。 实施效果和成果总结、反馈,制订改进方案,攥写结题报 2024.11-2014.12 出 告。 六、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学校成立“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包含现代光电产业学
院在内的各个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监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通过吸纳学校、学会、企业和产业园区等多方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性质的教育组织形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立“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职教理念,建立“政府、学校、学会、企业(以下简称“政校会企”)协同互动机制。
产业学院理事长:学校分管产学研的副校长产业学院副理事长:合作企业高管或领导。 2.
制度保障构建理事会章程等制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产业学院机制建设委员会、
教学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理清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拟定产业学院的运行、监控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有序开展工作。
政府从政策上给予机制保障。政府对建设产业学院提供政策支持:对产业学院教学用房及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享受低于市场价的厂房租金优惠以及事业单位水电价格;提供兼职教师政府津贴给企业兼职教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按学生人数享受市政府补贴等,对积极参与高校办学的企业按政策给与激励补偿。
产业学院理事会制定一系列以保证产业学院能顺利运行的制度:
① ② ③
产业学院理事会制度 产业学院财务管理制度 产业学院人事管理制度
④ 产业学院资产管理制度
⑤ 行业企业投资(捐赠)管理办法 ⑥ 产业学院内部创收及分配制度 ⑦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⑧ 项目立项与实施管理制度; ⑨ 教学评价与监控制度; ⑩
3.
合作成果评价与激励制度。 经费保障
① 学校经费投入。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是省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同时也是学校“双高”
计划整体建设项目之一,未来四年学校将在该专业群上投入1500万元进行建设,其中项目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产业学院,其中用于产业学院建设经费为396万元。在产业学院住宿的学生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相关标准交纳住宿费给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兼职教师学校按照相关标准支付课时费。学校将产业学院高职扩招学生学费的70%返还给产业学院。
② 市政府对于举办现代学徒制班的企业按照学生人数提供相应的补助,对于承担教学任务的
企业兼职教师还有专门的兼职教师政府津贴。
③ 合作企业经费投入。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按接收订单班、学徒班学生或实习生、毕业生的人
数,提供一定经费或捐赠仪器设备给产业学院。
④ 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每年按照一定标准交纳年费给产业学院(市光学学会)。 ⑤ 产业学院参加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技术开发服务的创收也是经费来源之一。
4.
条件保障
产业学院总部目前有300平米办公用房、2间会议室和4间教室(共400平米),另外产业学院在实训校区A栋8楼还有800平米的实训室。学校已经投入了足够的教学设备设施,能保证8个班(45人)同时进行实践教学。
七、预期成果
经过三年建设,预期成果如下:
1. 创新了“政府、学校、学会、企业”协同互动机制,在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协同互动方面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 推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借助于建设现代光电产业学院,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专业群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都达到新的高度,成为高端半导体照明产业及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并取得如下成果:
① 1+X证书制度试点成效显著。所有专业都参与1+X证书试点并取得较好效果,其中与行业
龙头企业合作申报1个1+X证书考证
②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织开发6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与企
业合作编写教材5本,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
③ 与行业龙头企业或会员骨干企业举办现代现代学徒制班、订单班培养学生规模占比30%以
上,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30%以上
④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专业群毕业生高端企业和高端岗位就业率30%以上,学生获国家级学
科及技能大赛奖励4项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获取行业公认的顶级权威证书或1+X证书比例处于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⑤ 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30%以上。
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一支由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产业教授”和“工匠之师”构成的双师队伍,专业群“双师”比例达到100%,探索出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优秀专家专职任教的有效路径,专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每年培养骨干教师4名以上,3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来自合作单位的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取得明显成效。建成2个以上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开放性高水平校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1个以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及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学院非学历培训到款25万元以上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帐经费50万元以上。
发表关于产业学院的高质量论文2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