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
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
一.热身训练:
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题: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关于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
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
三.课堂巩固: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的。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化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种方法比较方便.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D.运动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多的物体,速度越大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a b B. b c C. b d D. a d
8.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
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⑴ 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⑵ 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四.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在20XX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3. A、B两辆车各自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为3:2,当它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
A.9:8 B.2:1 C.8:9 D.1:2新 课标 第一 网
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
A.小明先到终点 B.小华先到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到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
A.1米/秒 B.5米/秒 C.20千米/时 D.40千米/时
8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1 20XX年XX月1日,XX市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快速公交一号线全程24km,北起 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进公交中心站,全程运行时间为40min,快速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3 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20XX年XX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
4.如图5-16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大小为 m/s;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2 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四.计算题
1 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纵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km/s,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km/s.XX月12日XX省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440km, 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长时间传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TA-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如图5-25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们两个人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2:
信息3:
试在一张图中画出两人的速度图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光是沿传播的。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作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
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
进行新课:
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蜡烛、纸、玻璃、尺
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
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
③能得出什么结论?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
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镜:
(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成什么像?
(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头灯……成什么像?
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节内容。
完成课本后习题。
写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3
§4—4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
进行新课:
1.试验: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先让学生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
结果: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关于现象:
(1)、池底变浅:做图说明
(2)、筷子弯折:做图说明
(3)、海市唇楼:做图说明
(4)、渔民刺鱼:做图说明:
(5)、通过透明物质看物体,都是折射现象,成的都是虚像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折射的三种情况要清晰,能做图。
折射现象的解释:教师应先示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并辅以试卷进行练习,熟练各类题型,由简入深,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于修整。
二.预计达到的目标:平均分为49分,及格率为31%,优秀率为6%,低分率控制在14%以下。
三.学情分析
这这两个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后进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对物理学习还没有找到一定的方法,虽学习刻苦,但成绩很不理想。
四. 进度安排
12.3-----12.4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1章
12.5-----12.7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8-----12.8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2章
12.9----12.11 完成三套练习卷
12.12---12.13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3章
12.14-------- 杠杆滑轮作图练习
12.15---12.16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17---12.19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4章
12.20-------- 压强浮力专项训练
12.21---12.22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23---12.27 模拟考试和讲评
五.复习措施
(1)、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考试要考好,老师给于正确的指导是关键。认真研究了去年的抽考命题特点,得到以下结论:命题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以现行课本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依照这样的要求,方向明确了,心中有数了,老师才能有的放失的指导学生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2)、有计划性,针对性复习。
1. 梳理知识,形成结构---便于记忆;
2. 重点内容,细讲多练---技能知识需要过手、过脑、过心;
3. 注意纠错,规范习惯---易错点是难点,找出错误,分析原因,规范格式,养成习惯
4. 综合练习,评讲拓展---练中记忆,练中巩固,练中知新,
讲中纠错,讲中深化,讲中思维。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
一. 指导思想:
20--年--,我将本着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习。
二.复习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
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明确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
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学生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力学、热学、光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在初二时学习物理还没有入门,初二时每个教师所教班级比较多,分层辅导不能落实,学生现在感觉初二物理的知识几乎都忘
了;到了初三的电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电学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了解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的具体情况如下:八班为普通班,有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极大的学困生,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六班为艺术班,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比较浮躁,有的学生已经挤进年级三十名,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从XX月16日至XX月13日,约7周28课时。
2.第二轮复习从XX月15日至XX月11日,约4周16课时。
3.第三轮复习从XX月14日至XX月15日,约5周20课时。
五.复习内容、要求:
从XX月16日至XX月15日这总共四个多月,16周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重视效率,以期取得的复习效果。
我拟将整个复习按“双基过关”、“能力提升”、“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将平时分
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专题进行有序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双基过关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查漏补缺,争取“双基一分也不丢”。能力提升重视知识的把握与整合,突出综合能力训练,提升应试水平。综合创新关注新题,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了解基本的公式、定律等。原则上每个章节配两份练习题,习题全部由备课组教师商定:一份以基本概念为主,紧扣课本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习题量以45分钟为限,可作为随堂复习笔记,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另一份,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利用,习题量以45钟为标准,可作为本章检测试题,命题主要由组内教师轮流完成,题目主要从备课组的几本资料和习题库中选取,提前两天交文印室印刷,重点章节适当再加一份检测试题。
第一轮复习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至第三周:电学部分
知识点有:电荷量、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能和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电流的磁场、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发电机、家庭电路、安全用电,
共计21个;分项细目有51个,其中14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8个:1.会用电流表测电流;2.会用电压表测电压;3.会读电能表示数;4.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5.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6.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7.会读电阻箱示数;8.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极和电流方向。
主要措施:以电学综合题的训练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电和磁(1课时)
2.电流和电路(2课时)
3.电流的定律(6课时)
4.生活用电(1课时)
5.综合测试(2课时)
2.第四周:热学部分
知识点有:温度、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比热容、热机、能的转化和守恒,共计10个;分项细目有33个,其中2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2个: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
主要措施:以探究题、实验题、图像题为训练形式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
1.热现象(1.5课时)
2.内能和热量(1.5课时)
3.综合测试(1课时)
3.第五周:光学部分
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共计6个;分项细目有11个,其中1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1个:1.会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
主要措施:参照近5年中考试题,以作图题、联系实际题来训练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
1.光的直线传播(0.5课时)
2.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1课时)
3.光的折射(0.5课时)
4.透镜及成像(1课时)
5.综合测试(1课时)
4.第六周至第八周:力学部分
知识点有:质量、密度、力的概念、重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惯性及惯性定律、摩擦、压力、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浮力、阿基米德、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声音的发生及传播、乐音及噪声,共计27个;分项细目有77个,其中28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9个: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会用钟表测量时间;3.会调整托盘天平,会使用游码,会用托盘天平称质量;4.会用量筒(量杯)测体积;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6.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7.会查密度表;8.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9.会画力臂。
主要措施:采取分块复习的方法,以典型例题的讲解突破难点、提升能力。
1.测量(1课时)
2.质量和密度(1课时)
3.力(3课时)
4.运动和力(1课时)
5.简单机械、功和能(3课时)
6.声现象(1课时)
7.综合测试(2课时)
(二)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习重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备课组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比例、方程等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专题,如:“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综合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开放题”、“信息题”、“实验设计题”、“综合类型题”、“应用题”、“科学方法题”等。本轮复习重在方法指导和能力提升。
(三)第三轮复习,以县内模拟考试和城区中考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了解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四)做好四月下旬的毕业考试的辅导准备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当然,根据两个班级的各自的特点,在总复习中,复习计划还将有随时的微调,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争取使学生通过总复习,每个人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