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17期 2017年9月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紧临地铁的顶管工作竖井深基坑 支护设计方案 李训峰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摘要]作为非开挖顶管技术唯一需要开挖的分项工程,工作竖井的基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工程的工期。基于某城区 内3.0m内径长距离顶管工程的竖井需求,介绍在以滨海淤积相淤泥层和粉质粘土层中,紧邻地铁区间和地下管线的竖井基坑 支护设计方案,通过优化采用排桩支挡围护,明挖顺作施工。设计方案为相应工程的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 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顶管工程;竖井工程;围护 [中图分类号]TU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2017)17--0022 ̄02 Design Scheme of Working Shaft Retaining Structure of Pipe Jacking Which is Beside Metro Tunnel Li Xun—feng [Abstract]As t1le only part has to be excavate in the pipe jacking project,the working shaft would determinate he t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Base on a pipe jacking project with 3.Om inter-meter in downtow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scheme of a pipe jacking working shaft in het geology condition with clay and silty clay,which is beside the merto tunnel nd aunderground pipes. The soldier pile wall is applied n that shaft,and hat scheme its indicated the shaft desin gnd constaruction,which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construction. [Keywords]pipe jacking;working shaft;retaining structure 顶管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网工程及管廊工程的非 开挖施工工艺[1],由于顶进区间施工时不需要开挖地面,故在 管网或管廊下穿越公路、铁路、城区道路、河流、古迹保护 区等不允许开挖的区域更是体现出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2】口 顶管区间施工前,均需沿隧道纵向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 工作井或接收井[3】,井的深度受顶管覆土深度限制,对于大口 径顶管施工井,开挖深度大多需超过10.Om,为一座周边环境 复杂的深基坑井 。 竖井工程的工法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条件、工程 地质条件和施工场地的限制,同时再结合经济性和安全性展 开分析。在梳理常用竖井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某3.Om内径 的项管工作竖井的周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该工程 的地质条件优化分析采用排桩法围护、明挖顺作施工的竖井 设计方案,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 参考。 l顶管工程基坑支护技术 项管工程的竖井主要是为顶管施工过程提供地下空间, 其内净空尺寸与所采用的顶管机头尺寸有关 】,以3.Om内径 泥水平衡式顶管机为例,始发工作井的内净空尺寸取为8.0 mx 6.Om即可满足要求 】,一般情况下的竖井长度不超过10.Om, 宽度不超过8.Om;井的深度受顶管覆土或地下交叉穿越施工 距离要求的限制,一般内径3.Om的始发井深度在10.0-20.Om 同工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如下。(1)沉井法由于施工引起周边 地层的变形较大,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周边环境较为简单 的竖井工程,当周边环境要求较高时需设置水泥土墙进行隔 断。(2)SMW工法桩经济性较好,但其施工机械所需场地较 大,故一般适用于挖深不超过13.0m,且具有较大场地的竖井 工程。(3)排桩围护明挖顺作法适用于周边地层变形控制严格、 挖深较深的竖井工程中,当存在透水层时需设置隔水帷幕。(4) 地下连续墙法适用于挖深超过20.0m或者周边环境控制严格, 需采取两墙合一做法时的竖井工程。 2竖井设计条件及需求分析 2.1竖井工程概况 某顶管工程位于沿海主要城市城区内,顶管内径3.0m, 外径3.6m,某区间顶进长度为777.78m,采用泥水平衡式顶 管机,项管始发井的内净空尺寸为8.0rex6.0m,井净深度为 11.25m。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顶管区间为淤积平原地貌,地势稍有起伏,主要位于 城市I级主干道下方。竖井周边管线密布,交通车流量大。淤 泥平原地貌上部覆盖层为人工堆填层、粉质粘土层和淤泥层, 下覆花岗岩。 本次工程沿线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表层填土中 的上层滞水、下部粘性土、砂砾层中的孔隙潜水。其中上层 滞水水量不大,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附近地表沟水的 之间 侧向补给,下部粘性土、砂粒层中的孔隙水量稳定,补给来源 根据现有的技术特点及技术发展水平,该类型竖井可采 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侧向径流补给,水位变幅约0.7 ̄2.2m。 用沉井法、排桩围护(含钻孔桩、咬合桩和SMW工法桩)顺 2.3周边环境条件 作法和连续墙围护两墙合一法等基坑支护方案。 该竖井位于两条城市I级主干道的交叉口,道路均为双向 这几种围护方法的都具有一定的使用条件,总体而言,不 六车道,且交叉路口的地面具有不可迁改的雕像,地下临近 有城市地铁隧道的区间,周边管线密布。 收稿日期:2O17_o4_I25 由竖井周边的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的数量与工井之问的 基金项目: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DJ.TGYY-2016-05) 相对关系可以看出,工井周边管线密布,小于1倍开挖深 作者简介:李训峰(1982一),男,江苏泗阳人,工程师,主要研究 度(11.25m的净深度加上工井地板及垫层等,共计厚度约 方向为国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与技术。 12.25m)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或构筑物多达7种,尤其是新近施 ・22・ 建筑技术开发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第44卷第17期 201 7qz9月 9200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工的城市地铁盾构区间,盾构衬砌外壁距离拟施工的支护桩 边缘仅5.52m,是决定工井周边地层变形控制量的主导因素。 根据周边的环境条件及基坑本身的重要性,基坑安全等级为 一3320 量 级。 3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3.1 支护方案选型分析 由于本竖井工程的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及地铁区间使 其变形控制严格,采用沉井法存在的施工风险较大,首先排除; 其次由于两侧交通压力大,围挡受限,14.0m的宽度内无法摆 放SMW工法桩机械和咬合桩机械的施工,故也将这两种工艺 排除;由于开挖深度为12.25m,且主要为不透水层,从经济 性角度考虑,采用排桩法围护,桩间采用旋喷桩止水抗剪的 支护方案。 3.2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基坑支护的设计项目包含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本节主 要介绍单体设计方案。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包括对周边荷载 条件的取值和本身结构的优化设计两方面。由于周边道路为 市政主干道,基坑两侧的地表可变荷载为20kPa,安全等级为 级。 支护结构采用基坑设计软件FRWS进行优化设计,主 要参数如下。(1)灌注桩桩径1.0m,桩间距1.30m,桩总长 22.5m,混凝土强度为C30,桩顶设置1.2m宽,0.8m高的冠 梁。(2)灌注桩之间采用直径0.8m的旋喷桩止水,旋喷桩与 灌注桩搭接0.2m,旋喷桩长l9.5m。(3)为减小顶管进出洞 口产生的地表沉降或机头“磕头”现象,对洞口外侧的土体 进行加固,加固措施仍为直径0.8m的旋喷桩,加固范围为7.4m 宽,6.0m高,2.3m厚。(4)基坑内侧由上至下设置3道内支 撑,距离分别为0.4m,4.9m,4.0m,最下面一道支撑距离坑 底3.15m,主要是为便于顺作竖井内衬墙底板及侧墙的浇筑, 同时调整内支撑的高度,优化支护桩的受力,使其内外侧弯 矩相当,节约投资。 由基坑支护内力的主要控制参数可知,除坑底抗隆起安 全系数以外,其余的均满足规程要求,而FRWS软件中坑底 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参照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规程》进行计算,即假设基坑内外侧均为半无限体,与本工 程的窄基坑宽度不一致,需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相应的抗隆 起安全系数。 3.3内支撑系统设计 根据基坑支护桩的设计方案,基坑内侧需设置3道内支撑, 根据支撑内力的提取结果,将内支撑系统架设设为封闭的框 架进行结构设计。为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将内支撑设计 为四角斜向支持系统(图1)。 4周边地层变形分析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基桩内力、周边地层 一量 -_ 8 ∞ 墓 N g ∞ 謇 一 § 图1 四角斜向支撑的内支撑系统 变形规律及变形量大小等进行分析,发现基坑开挖产生的周 边地层变形量都在15.0mm以内,满足安全需求。同时采用强 度折减法分析基坑开挖过程的坑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为 2.414,大于规程要求的2.2,即认为采用22.5m长的支护桩方 案能够满足基坑抗隆起稳定的安全需求。 5结束语 目前,该竖井及顶管工程已经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根据 施工监测数据,基坑工程支挡结构的最大变形值为17.42mm; 周边建筑物和管线的最大变形值为19.74m,未超过监测警报 值,并且与设计方案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在类似工程中, 本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可作为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马保松.非开挖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陈孝湘,张培勇,丁士君,等.大口径三维曲线项管项力估算及实 测分析[J].岩土力学,2015(S1):54%552. f3 CECS 246:2008,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S】.31 【4】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10. [5】唐自强,陈孝湘,刘志伟.大13径顶管施工排障用连续墙竖井设计 与施工[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S1):217—222. 【6】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7】吴征,陈孝湘,杨巡莺.复杂地质中长大连续顶管设计与施工要 点[J].建筑技术,201l,42(12):l】27一l129. 【8】金波.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 2016。47(4):328-33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