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与临终关怀

2022-06-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与临终关怀

关键词 晚期癌症患者 心理特征 临终关怀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它不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在临终前往往比一般患者更为焦虑、自卑、恐惧和绝望。因此,他们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关怀和帮助,需要良好的环境静心安养,乃至更渴求亲友同事的抚慰而达到心理满足,安然离世。因此,对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特别需要医务人员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去理解、体贴、照顾、安慰患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临终关怀也愈来愈重视。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特殊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从而使患者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悸吓,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在各种疾病中,它的致死人数仅次于心脏病而位居第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00万人被癌症夺取生命,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约80万,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在不断上升[1]。它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还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特别是有的晚期癌症患者往往不堪忍受癌变的疼痛而采取自杀死亡,极其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虽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但我们可以用满腔的爱陪伴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征

癌症病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只是程度不一。一般都经历过否认、怀疑阶段,愤怒、焦虑阶段,求生、紧张阶段,抑郁、孤寂阶段,等待、绝望阶段。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种种折磨,加上对未来的迷茫、对生活的依恋、对 未 完事业的遗憾及即将与亲人永别的不舍等等,突出表现为焦虑、自卑、恐惧、绝望。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甚至希望医护人员和他们共同追求生存和面对死亡这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以求得死亡前的心理平蘅。同时他们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静心安养,更多的与亲友、同事小聚,从而冲淡病痛的折磨和精神的煎熬。逐渐明白生命不在长短,重在质量,以其忍受无望的痛苦折磨,不如坦然而去这个简单道理,最终较为轻松、满足地离开人生。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护与支持,它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强调的是对病人的治疗,对生命的抢救。临终关怀也不同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的死亡。主要是控制症状,支持病人,支持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终和优逝成为人们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2]。目前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临终关怀机构,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所

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0年台湾马偕医院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安宁病房,1992年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开始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20家大型综合医院创办宁养院,旨在为全国癌痛病人提供免费家居服务,使我国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发展[3]。

临终关怀的实施:临终关怀的基石是临终护理。临终护理是对垂危临终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它通过与一般的医疗手段有着区别的护理程序,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的变化作全面了解和评估,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使病人在心理上缓解或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和震慑,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平静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使患者从消极等待变为正确认识、主动配合的积极情绪。在临终关怀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安慰、体贴病人,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把各种想法表达出来,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心理素质,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因势利导,帮助病人树立与癌症作斗争的信心,延长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改善治疗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统一整齐,空气清新流畅,营造一种幽雅、温馨的氛围,使患者在优雅的环境感染下,释放心灵的重负。

加强营养:癌症患者本身的消耗及放疗、化疗的损伤,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所以对他们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最为宜,并且鼓励病人多饮食以增强体质。

正确使用止痛剂:晚期癌症病人疼痛较为明显,那种撕肝裂肺般的叫喊声让人不寒而栗,首先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再根据疼痛的程度选用镇痛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实行24小时全天照顾,妥善做好各项生活护理,争分夺秒地抢救,做到有呼必应、一呼即到。尊重临终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即使面对病人的无礼,亦应言语热情、态度和蔼,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心灵深处的同情,使患者感到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和关怀,而是一如既往力图将其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减少或驱除患者的怨尤和遗恨。

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在我国尽管设立了临终关怀的专门机构,但多数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对临终关怀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识来接受,还没有完全取得社会及广大医护人员心理上的认可。因此,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应增加临终关怀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我们要推广临终关怀,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关心临终关怀。让临终关怀这一学科和充满爱心的事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作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倡导和推广临终关怀,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单礼堂,等.中国癌症高发区的土壤环境.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2):151-152.

2 蔺晓贤.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6(6):73-74.

3 郑悦平,等.我国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