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文化翻译观”的创新与意义

2023-11-06 来源:客趣旅游网
论“文化翻译观”的创新与意义

摘要:“文化翻译观”继承和发展了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摒弃了“读者反应论”以语言学为导向的微观角度研究翻译,提出了以文学为导向的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原则更符合翻译标准,更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潮流,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极强的生命力,并对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 创新 源语 译语

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翻译理论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60年代,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即“读者反应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翻译这一复杂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领域“人类中心范式”的确立和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行为,而是把它看作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苏珊•巴斯内特(Susa Bassnett)是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极大地代表了文化学派的主要观点,通过对她的“文化翻译观”分析,来试论“文化翻译观”极大的创新性和翻译研究的重大意义。

一、 “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

巴斯内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使

翻译研究柳暗花明,前景豁然开朗。他们认为文本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操控。巴斯内特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不是语篇,而是文化基于词语对等或篇章对等的“忠实”。巴斯内特认为文化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她的“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目的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

二、 “文化翻译观”的特点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在其相应时期的翻译活动中显示出进步性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功能等值。与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读者反应论”相比,以文学为导向的“文化翻译观”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马会娟,20XX:71),而不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翻译。(2)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要求译文读者对文化差别要努力适应、理解和吸收,通过对译文的阅读了解异国风情、异国语言和文化特点,以丰富本国语言和文化;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则努力迎合读者的要求,适应读者的接受程度,它不指望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而倾向利用读者本土文化知识来理解译文。(3)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意在文化交流,文化第一位,信息第二位;“文化翻译观”要求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移植文化,尽量保留差异;“读者反应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倾向于消除文化差异。最后,根据文化翻译观,文化因子不可翻译,只能移植或传递,这就要求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一些具有极强民族性的独特语言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这时就应采取异化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汉语小说时没有必要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通通都改成现代西方人的行为模式,把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全改成西方人的认知,因为上帝与如来佛还是不一样的(金惠康,20XX:309)。

三、“文化翻译观”的创新与意义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它的局限性也就显现出来:一方面,以“读者反应”来判断译文成功与否,对两千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意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但这种理论的种种缺陷使其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翻译等值理论,反而使人们对翻译等值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正如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其文化霸权主义倾向(马会娟,20XX:67)。

当前以英语为载体的强势文化遍布世界各地,较之武力侵略,文化输出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却不会像武力进攻那样遭到强烈抵抗。面对强势文化的大举进攻,弱势文化逐渐消融,丧失了个性。弱势文化群体该如何应对?只有通过翻译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让不同文化的人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翻译观”主张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通过译介新词术语和传播异族文化,使之经过长期广泛的流行,逐渐融入本族语言,从而成为本民族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是对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60至80年代,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显示出了其实用性。80年代以后,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将世界连成一体,现代人以更为开放的心态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文化构成心理。文化翻译作为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继承了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合理部分,摒弃了不合理部分,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展现了无穷魅力。

结语

作为一种翻译理论,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无疑有其进步性,因为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不估计或测验读者的反应,译文就不可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然而,随着人类步入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翻译正在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居于语言学层面的翻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把原文传递到译文的文化信息的信息度作为当前翻译的新标准。主张以“异化”策略为主的文化翻译观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化信息的信息度,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它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民族中心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各种语言文化的平等发展。综上所述,“文化翻译观”具有极大的创新性,该观点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更符合翻译标准,更顺应时代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潮流,因而对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