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优秀教学案例精选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一
课堂上“节外生枝”
今天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本来我已安排好了把《灯祭》的第二课时讲完。课刚开始时,是按照我预先安排的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讲到父亲为我做灯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个问题。文章中写到‘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诞生了。……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儿,将铁丝从一只眼儿穿过去,然后从底座的下方穿入另一个眼儿中,再把铁丝的两头牵引到灯罩口的上方,扭结成提手,灯座便大功告成了’。灯罩是玻璃的,从底座的两端引两根铁丝到灯罩口的上方,扭结成提手,这样灯罩会两边滑不稳定的。”听了他的话,我一想也有道理,可我一时也想不出答案,便说到:“哪位同学能给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就开始在下面小声地讨论起来,我顺势说:“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吧。”同学们热情高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经过一番讨论后,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结论。就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杨欣,也把手举得高高的,期待着老师能叫他回答。于是,我叫他站起来说。他说:“把铁丝引到上面的时候,可以在罐头瓶口的地方缠绕两圈,因为瓶口那儿有螺旋的筘,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没等他坐下,代金奎站起来反驳道:“文中说了‘待到夜幕降临时,‘嚓’地点燃蜡烛,轻轻地落下灯罩,……’灯罩是可以拿下来的,你给缠两圈还怎么拿下来呀?”这时,柴红悦举手了,还没等我叫她,她就站起来说:“可以引四根铁丝上去,这样就稳当了,把灯罩往下拿的时候,稍微扒开一点就行了。”这时任蕙雪也等不及了,站起来说:“四根铁丝不如三根稳定,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哟,连数学知识也用上了。徐达又说道:“文中说了是‘铁丝的两头’而不是三头或四头。”争论了一顿,也没找到个好的办法,我说:“咱们回家可以做一做试试,想个好的办法,好吗?”这时下课铃响起来了,安排的内容也没有讲完。
虽然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没有讲完,但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学生认识到父亲做灯时很不容易,费尽了心思,同时也体会到这盏灯的“不寻常”,所以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课后还有一个“小练笔: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如包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学生们写的也非常好。
作为教师,应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权,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使精心的预设和即时的生成和谐统一。我觉得以上教学片断就做到了这一点。虽然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但学生所学过的内容能很深刻地理解,这也是一个成功之处。
课堂上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实则偏离了主题,有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随意性大,漫无边际,离“文本”万里,导致整个课堂“形散神也散”,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作为教师究竟该如何处理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既不浪费时间,又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化,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二
议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 ──从纠正孩子的读音想到的
片段一: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小鹿的玫瑰花》,知道了小鹿虽然种了花,自己却没有看到,那小鹿的玫瑰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请几个同学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轮流读课文。
有学生把“玫瑰”(méigūi)读成了“méigùi”。
师:昨天我们刚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已经告诉大家,这个“瑰”字,单独发音时读gùi,但和“玫瑰”连成词语读méigūi,大家再和我一起读。
师: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来分角色来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仍然把“玫瑰”(méigūi)读成了“méigùi”。
片段二:
师:下面请第二组的小朋友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谁读的最好。
生轮流读。
一生把“正月”的“正”(zhēng)读成了“zhèng”,这一组的学生都读完后,师生评价,老师特别纠正了“正月”的“正”应该该读第一声音,带着同学们读了几遍。
学生再分组朗读课文,读到“正月”依旧读的四声。
这是笔者在听课时听到的两个片段,下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谈到这些字的正确读音,老师们都说到这些字在第一课时对学生进行了纠正,并带着学生反复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无独有偶,在我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对于老师反复
纠正过的字音仍然持有错误的读法。这不禁让我重新审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一般都是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是检查字词读音,再读课文,解决疑惑,最后是理清文章的条理,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生字的书写。那么在检查字词读音时,这些被孩子们容易读错的字音,在孩子第一次接触课文的时候就已经认定了它的读音,形成思维了定势,而形成思维定势的东西是很难纠正的。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实验:把蜜蜂和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将玻璃瓶平放,瓶底朝着窗户。结果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造成这个结果缘于蜜蜂的思维方式,而那些苍蝇则全然没有对亮光的定势,而是四下乱飞,终于获救。
究竟是不是思维定势在作怪呢?带着疑问,我再次用课堂来进行尝试。在课前,我让自己的孩子(他上小学四年级)读我教学的六年级课文,我发现孩子有些字认得是半边,我把这些读错的字做上记号,在我上新课时,我先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并把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读课文,我再检查时鲜有错误了。
如此看来,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定势形成之前,把正确的字词读音教给学生,这样就不会出现在第二课时教师反复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心中装着学生,
装有地域差异,找到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词,不好读的句子,进行强化训练,以减少第二课时中的反复纠错行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三
语文教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题旨】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条件下的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
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一: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片段二:
师:这种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吗?
生(1): 不是。
生(2):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
师: 对,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生(3):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师: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请大家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这节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 。那纯美而又忧伤的旋律与情感感染了每一个人。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
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主体活动过程中,教者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这种帮助正如不断地向燃煤鼓风输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烧。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在获取“意象与意境”这一知识的过程
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
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这一环节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优美而丰富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有思想的欲望并且能够思考,善于思考。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从案例中,似乎还可以看到“燃烧”的实现,这是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拔,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开放,使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因而才有一份主动,一份生动。
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时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四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这是一堂区级公开课活动,面对全区的物理教师和部分学校领导。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
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教学的第四个片段,也可称为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
反思之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惟呢!
反思之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反思之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
反思之四: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优秀教学案例之五
“花生”还是“苹果”?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四组课文《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已经是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
(旁批:一个”自认为轻车熟路”就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
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按照课前的计划,然后是标记生字词,给孩子们范读课文,自由读,分角色读,随着大家对课文越来越熟悉,课堂也逐渐进入高潮。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把你认为含义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父亲赞美了花生怎样的品质。”我笑着给大家布置任务。随后,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书上做着标注,有的在静静思考。
“老师,我画的是这一部分‘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谁都喜欢吃。这就是花生的好处。’我觉得这里写出了花生是一种好吃的食品,而且又非常便宜,说明了花生很实用”。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
“很好!”我微笑着点点头,“但是不是更应该从父亲的话里想一想,赞美了花生的怎样品质。”
这时,好多同学开始举手,前边的几个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唯恐老师看不到。
“老师,我画的是‘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他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不象苹果那样,爱慕虚荣,默默无闻的好品质。”
“你理解的真好!”我对这个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更踊跃了,好多同学“我我我的”叫成一片。
又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我画的是‘你们要象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却很实用,不象苹果那样只是外表好看,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旁批:以上对课堂的具体情景做了深刻细腻的描写,让我能遥隔着时间、空间,触摸到当时整个课堂,感觉到整个教室里民主活跃的气氛)
我刚要说好。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不对,苹果、桃子有什么不好?他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他们比花生要好。我们应该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旁批:基于真实的教学情景,一个教学冲突出现了,这成为我们这个叙事报告的核心部分,因为如果没有他的出现,我们的课堂就是和平常的课堂相差不大,有了故事冲突才引人入胜)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的心里也一阵紧张,下意识的从讲桌上摸起了教师用书(旁批:我一般是不看教师用书的),我快速翻到《落花生》这一课,书上不也正是这样吗?赞美花生的实用、默默无闻、不是只讲体面的。
这时,又有几个同学嚷:“老师,我也是觉得花生不如苹果和桃子,他们既体面又实用。我最爱吃了!”
“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多少年来都是赞美花生的默默无闻,怎么这里又成了苹果和桃子好
呢?怎么办?”我暗暗问自己。
(旁批:这样一个平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居然引起那么多同学的共鸣,作为老师,根据课堂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反思,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在叙事报告中写出来是很重要的,就相当于把我们的隐性的认识显性化,大家可以一起share了)
“但是大家说的也对啊,苹果和桃子就是既好看又好吃的食品,这没有什么不对啊!这可怎样引导呢?”
(旁批:疑问?怎样引导?呵呵,看到这里,我也想知道,怎样去引导)
我又想:先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实用的人,然后再做到既将体面又实用,不是更好吗?
于是,我对大家说:“刚才这些同学说的很好!苹果和桃子是既好看又好吃,但是课文里面并没有光赞美花生而贬低苹果和桃子,我们做人,首先要做花生那样实用不求外表,然后做到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更好!”
(旁批:通过“首先”到“然后”就把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差不多解决了,嗯~是个好主意)
课的最后,我让大家把学了本课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下午刚上班,语文课代表把日记本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翻开一本,上面写道:“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象花生那样实用而不炫耀自己,但我们更应该象苹果那样既好看又好吃,做一个既讲体面而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旁批:教学的成果在学生的日记中得到了体现,我想这将是对教师最大的鼓励!)
我飞快的用红笔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优”,接着又翻开了第二本。
旁批:本篇叙事报告,充分采用深描的手法(就象我们照相,来个特写一样),把整个教学过程和气氛展示在了我们眼前,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叙事报告,其中并不需要什么大的道理和一些教学原理,这些都不是通过教师口头说的,都蕴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在处理突如其来的学生的问题的时候,采取的策略,积极的进行反思,都已成功的贯彻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通过这样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新的教学研究问题,比如:学生对花生和苹果的认识的转变,(和我们以前学习那课时相比,我们并没有想到说我们也要体面),这个转变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教师是不是可以进行研究?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我们又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能表达自己了,勇于表现自己了。这些都和什么有关系呢?可能学生性格,所处的家庭环境,任课老师当时对此的反应……这个问题恐怕又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了。可见,生活中不是没有研究的主题,处处都是,就看我们怎么去挖掘,叙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擦亮慧眼的机会!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六
平均数的意义
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 特级教师 吴正宪、
【案例背景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1.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
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3.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 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上课的铃声还未响起,面对陌生的学生,我的话题拉开了帷幕(此时正值美军攻打伊拉克)。“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伊拉克的国土上正值炮声隆隆,战火纷飞,那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课堂,整日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而我们此时却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习,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立时情绪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要更好地学习,捍卫祖国的和平。三言两语,短短几分钟,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心,拉近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把孩子很情愿地带进了课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从孩子喜欢的球类运动入手:“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足球!”“篮球!”“乒乓球!”…… “呦,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有!” “咱们全班男女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商量一下,先为本组起一个名字。” 很快,男生组起名叫“必胜队”,女生组起名叫“快乐队”。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课伊始,趣已生。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有办法,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钟拍球19个,女生10秒钟拍球20个,吴老师宣布“快乐队”为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于是,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量为:20、18、15、23。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必胜队”拍球总数为80个,“快乐队”拍球总数为76个。我高高地举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布:“必胜队胜利!”“吔!”男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快乐队的小朋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快乐队拍球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个。“这一次我宣布:快乐队胜利!”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快乐队是5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伸开双臂,结结巴巴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孩子脱口喊了出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
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17+19+21+23)÷4=20(个)(20+18+15+23+29)÷5=21(个)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得出“快乐队”为胜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已经求出来了,但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我继续引导大家:“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孩子此时也发现了问题:“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我俨然一个大朋友般地与孩子们一起陷入了思考。此时的课堂很安静,我在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一个清秀的小女孩站起来说:“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我马上追问:“什么是平均数呀?” 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乎匀乎。” 生2:“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3:“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拍球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拍球的平均水平。” 此刻,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你们的学习精神和理解能力真让我佩服!” 在我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孩子们的亲身感受中,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初步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同学们很快举出例子:在体育达标中要用到平均数;在考试算平均分时要用到平均数……紧接着,我又很自然地把自己捕捉到的两则平均数的信息提供给孩子们:(1)地坛庙会日平均游人量10万人。 (2)北京新闻:2002年北京人均工资超过两万元。 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㈠、 北京五一期间自然博物馆售出门票统计图。
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我这里有三个问题请大家讨论: 1.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1000张”、“1100张”、“900张”、“1500张”……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报出自己的估计,我微笑着不动声色。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很快 ,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生1:“我把1300张中的300张移到700张上去,把1100张中的100张移到900张上去,这样每天售出的门票数量
都是1000张。” 生2:“我用计算的方法:(1100+1300+1000+900+700)÷5=1000(张) 这时,我拿着话筒来到估计1500张的那个小男孩面前;“请你下去采访一下,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好吗?” 被采访的是一个扎牛角辫的小女孩:“五一期间售出门票最多的是1300张,最低的是700张,所以平均数肯定在700~1300之间。我又看到图中的数据大多和1000比较接近,所以我就估计是1000张。” 我转过身来,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听了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憨厚的小男孩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人家估计的都在里边,我估计到外边去了。” 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我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说了下面一段话:“我非常羡慕一开始就一次估计对的同学,你们很了不起,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男孩,虽然第一次他估计到“外边”去了(有意识地用了儿童的语言),但是他能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接受大家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思路,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我紧紧地握住小男孩的手,小男孩感动不已。 在我们的课上,不应该有对孩子的否定,更不能轻易地批评。我们应该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要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不但应该关注成功的孩子,更要关注暂时失败的孩子,给他们一些等待,一些期待,让所有的孩子都扬起自信的风帆。 3.如果你是自然博物馆的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问题一出,高潮再起。 生1:“如果我是馆长,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招待每一位顾客。” 生2:“我会严格管理,做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人们都来热爱大自然。” 生3:“可以开设儿童游乐场,吸引小朋友。” 生4:“要提高质量,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引进来。” 生5:“把恐龙蛋放进博物馆,小朋友们都会来看的。”生6:“要扩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博物馆。” 生7:“可以降低门票,买一送二。” 生8:“可以请边远山区的小朋友免费参观。” …… 在孩子们幼稚而有不无道理的发言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的责任感正在孩子们身上油然而生。
(二)少儿歌手比赛 出示下图: 你知道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多少吗? 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93+98+95+83+92+96+94+)÷7=93(分) 此时电脑上出现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4分。“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煞有介事地说:“为什么小朋友们计算1号歌手的得分是93分,而电脑给出的却是94分呢?是我们错了,还是电脑错了?” 教师里一片寂静。 突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是我
们错了!我们看歌手比赛的时候,还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呢?” “噢!想起来了,是这样的。” 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了症结所在。同学们马上自觉地又伏案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3分,(93+95+92+96+94)÷5=94(分)。电脑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一个生活实例的巧妙运用,使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在生活中不能死套公式,知识的运用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一段时间的沉默,留给孩子的是一片思考的空间。等待是一种艺术,空白也是一种艺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善于等待,恰到好处地运用等待艺术。
㈢、月平均用水量 电脑出现画面: 我的语调转为沉重:“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们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我拿出3千克的一袋水,台上台下一片嘘嘘声。“怎么会这么少呢?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一共就这么一点水,怎么够用呢?”孩子们在小声地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在这里,我还要提供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 “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在这里,对应的数学思想已经渗透在学习之中。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在鲜明的对比之下,孩子们明白了要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甚至有人提出:“把我们多的水运到严重缺水的地区去。” 我马上接话:“你的想法真好!我们国家正在做这项工作,进行南水北调。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没有过多的说教,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却润物无声地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㈣、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电脑画面上出现这样一副图: 此题一出,高潮再起。全班同学迅速地分成两大阵营,一组认为没有危险,一组认为有危险。我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请各组派出代表,阐述理由。一场精彩的辩论开始了。 甲方:“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5厘米,而平均水深只有11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 乙方:“请问甲方,什么叫平均水深?” 甲方同学挠挠头说:“平均水深嘛,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中间的那个数。” 乙方紧追不舍:“那么,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 甲方同学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了,很不好意思地站到了乙方的阵营里。 通过精心设计的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给孩子的思维碰撞搭了台。在争论中,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 ㈤、打靶游戏 小红和小亮进行打靶比赛: “前三次小红和小亮分别平均
每人打几环?” 学生很快算出:小红平均每次打7环,小亮平均每次打6环。 “小红第4枪打了7环,现在小红平均每次打几环?打了第4枪后,会不会影响前三次的平均数?” 答案还是7环,不影响。 “小亮继续发出第4枪,小亮有没有可能超过小红的成绩?” 学生回答有可能,也有人说不一定。 “你想让小亮第4枪打几环?噢,10环,快算一算,小亮第4枪打出10环后,现在平均每次打几环?” 学生计算得出:7环。 “小亮打到第4枪,前三个数的平均数变化了吗?” 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感受到加入一个数据以后,会对原平均数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全面。 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如果选一位选手去参加比赛,你会选择谁?”又一个问题抛给孩子,争论第二次出现。 选择小红的同学认为:小亮的成绩不稳定,相比较,小红的成绩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太多的失误。 选择小亮的同学认为:小亮虽然在第3枪打出了4环,但是他没有慌张泄气,马上调整之后,打出了10环的好成绩,这说明小亮的心理素质非常好。在比赛场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双方代表各抒己见。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争论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了在生活中,当平均数相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做出选择和判断。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你认为应该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这节课我“得非常高兴,真有意思!” 生2:“、今天的学“很有趣,但是很遗憾,这么快就下课了。生3:“吴老师,我还想再听,咱们不要下课了。” 生4:是啊,吴“师,别下课了,咱们继续上课吧!” …… 铃声响,思未尽,师留恋,生不走。下课后我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久久地不愿散开……
【课后反思】
以前,自己也曾经上过这节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规律出来以后,马上把它作为救命稻草,开始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做什么,给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下课后,老师们握着我的手说:“吴老师,“您这样上课,学生学得太扎实了,考试成绩准保高!”但是,一次课后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XX公司“工,月平均
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8%。28%!惊人的数字!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为什么我紧紧抓住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为什么被老师们一致认为的好课,测试结果正确率只有28%?经过痛苦的反思,我终于明白:症结就在我头脑中的观念。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教学的“桩”打在“数量关系式上,天真的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可是我们忽视了,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前面我们以成人的心理认知去设计的所谓的精彩教学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无意义的。讲了半天,练了半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只是充当了做题的工具。这样一次痛苦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会令我心痛。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次痛苦的失败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的观念。因此,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我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
这节课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课程目标着眼点不同
以前的课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是让学生会做题,会解题,会考试。而现在的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当我让孩子估计自然博物馆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门票时,一个小男孩估计了1500张。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答案,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在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之后,请他去采访别的同学是怎样估计得很准确的,使他在学习别人之后反
思自己,同时对他的反思给予表扬,使小男孩和同学们学会了在反思中学习。 “如果你是然博物馆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以及严重缺水地区和小明家日平均用水量的比较,这些情节的设置都使孩子不但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更是从小感受到了社会的责任感。
二、呈现方式不同
以往的课是出示例题——分析解答——总结规律——机械练习。而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在拍球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同
过去的课是一人讲,大家听,师演示,生观察,孩子们是在被动地听数学、看数学。而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
过去的课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交流,总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过去的课在规律出来以后就开始反复地练习,练习书本上的习题,大量 的、重复的练习停留在同
一个层面上。而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节水问题、少儿歌手比赛、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打靶游戏等等,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七
“创设问题情景与实施问题教学”初探
【案例主题】“创设问题情景与实施问题教学”初探
【案例背景】2006年12月15日,在实验中学04级(1)班,上了一节“教学能手大赛”的公开评比课,并获得大赛一等奖。这节公开课的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的第三节《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了多个问题情景,围绕“生活即化学、科学就在身边”的思想理念,初步形成了以“问题情景”为中心的教与学的课堂模式,全部教学内容、学习任务,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小组对“问题情景”的讨论、探究、实验、评价来完成的。能获得一等奖,概因于此。
【案例描述】
问题情景一
投影:天安门广场图片。雄伟、洁净的天安门广场让同学发出赞叹的情感并产生了“这与今天的课有关吗”的疑问。
教师:口述清洁工人清扫广场上“口香糖”污渍的故事。清洁工人起初用水来洗口香糖,可是用水洗不掉、用汽油还没能洗掉,最后通过办公室人员上网查资料后,买来“爱斯50”洗洁剂,总算把污垢洗干净。
给出问题:水和汽油洗不掉口香糖,而“爱斯50”洗洁剂可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各组讨论,说口香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汽油,但能溶于该洗洁剂。
教师: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容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这种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问题情景二
投影:医疗上用0.09%的食盐溶液用作生理盐水注射;
农业上用15%的食盐溶液用于选种;
生活上用20%的食盐溶液用于腌渍食物:
工业上用26%的食盐溶液用作电解液;
……
教师:对此,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引导:食盐在水里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
学生:思考、观察动画实验、讨论后——结论:物质在另一物质里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教师:那么,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情景三
投影:“小明的发现”
1、细心的小明发现,妈妈烧菜时,既放了盐也放了油,结果油浮在汤上面而盐消失了。
2、贪心的小明往冷开水里放了许多糖,不断的搅拌但糖总是未能全部溶解。妈妈告诉他往里再加热水,小明照办,果然全部溶解了。聪明的小明以后搅糖水总用热水。
3、贪玩的小明玩爸爸的自行车时,不小心碰到了链条弄脏了手,用水总洗不掉,结果爸爸拿来了汽油,一下子就洗干净了。
教师:据上面小明的故事,你猜测: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有哪些?
学生:各小组讨论热烈,很快就得到了“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剂、容质和温度有关”的结论。
教师: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情景四
教师:在白板上画一“三角形”。口述: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一定,三角形的面积大小由第三个顶点决定。如果把“溶质、溶剂、温度”当成三角形的顶点,溶解性大小就是三角形面积,因此要探究三个因素对溶解性的影响,要做“控量实验探究”。
学生:设计实验、组间对比、与课本对比之后,由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调整出三个控量对比实验,让学生上台演示前作必要说明后,大胆让学生做。并把结果告诉全班同学。
实验(1)分别把1克的食盐和1克的熟石灰放到5毫升等温的水里,尽量溶解。学生报告的结果:食盐全部溶解、熟石灰未全部溶解。说明溶解性与溶质性质有关。
实验(2):在5毫升的水里和5毫升的汽油里分别滴加2滴食用油,尽量溶解。
学生报告结果:水里的油未溶解,汽油里的由完全溶解了。说明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实验(3):A、在5毫升的水里放3克的硝酸钾,尽量溶解。
学生报告结果:未能全部溶解。
B、给上述溶液加热后,结果硝酸钾全部溶解。
说明:物质溶解性大小与温度有关。
教师:把你们的实验结果与课本对比一下,在说法上有什么异同?
问题情景五
投影:“美丽的青海湖”图片
教师:夏天,青海湖湖底、湖边有食盐晶体析出,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讨论,引出“饱和溶液”概念;根据概念划出关键词,然后一一用实验去证明。
……
【案例后记】
这节课内容多,教学任务重,由于巧妙地安排了多个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什么废话,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讨论问题、探索实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问题情景的设置,匠心独具,每一情景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注意了情景的“鲜、奇”,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的模式”的实验课,在实验中学学生基础较好的条件下,此课获得了成功。
【案例分析】
本案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给予的各个问题情景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的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问题教学”的思想。
一、问题情景的创设具备了较完美的要素:①问题的设置源于生活、源于工农业生产、源于祖国山川,具有真实性,易于激发学生兴趣;②问题情景中又含有丰富的知识要素和探究要素,有了学习探究的必要;③问题情景中包含的问题是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难易适合学生认知的水平,恰好处于学生最近的知识发展区。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电教手段呈现问题情景,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求知动机和营造了情感氛围,又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
三、课前就把学生划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课时充分发挥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对问题的讨论、
资料信息的收集、问题解决的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些必要的指导,大都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师地位、学生角色、媒体作用等教学要素的角色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 问题情景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生活即化学,科学就在身边”的理念。已经做到几乎完全离开了教材,所有的教学素材和情景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例如“情景一”,是天安门广场清洁工人清除“口香糖”的尴尬故事,“口香糖”用水洗不掉、汽油还洗不掉,清洁工人焦急万分,最后跟单位联系,买来“爱斯50”洗涤剂,总算洗掉了污垢,把一个洁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展现在世界人们面前。此情景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爱卫生教育和爱学习教育”的情感体验,又体现了“生活即化学,科学就在身边”的思想理念。
五、此案例中只布置了一道课外练习:“你认为作为衣服干洗用的干洗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老师也没有和学生一起说出答案,只是让学生略加思考后,给予提示:应从溶解能力、是否有害衣物、是否有害身体健康、是否污染环境等角度去考虑。此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说得在理就可以,给学生较宽的思维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观”。
总之,此案例通过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素材,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探究,在学生以一个主动参入者的学习主人的身份进行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获得的过程而非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的获取和评价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的模式”。
【案例反思】
此案例,作为一节公开课是成功的,除在四十分钟时间里去完成那么多的教学和学习任务显得过于饱和外,几乎没有其它过多的缺陷。同时也进行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大胆尝试,但就此教学模式下的课来看,也还存在着好些方面应该完善的地方。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美国
教育界20世80年代开枪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意志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认为其基本程序有:①创设情景,引入问题;②分析问题,收集信息;③寻找方法,设计解决;④验证假设,得出结论;⑤应用知识,产生迁移。这节课如果在“问题教学”的范畴里看,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整个基本程序不清晰,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也不够。其次,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只是在“问题表征”加以识别,未能选择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对此也没给予足够的指导。再次,课堂上没有安排更多的练习,去促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产生知识的迁移,这样一来必给下一节课增加了教学任务。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之八
让“意外事故”成为闪光点
案例背景:
为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课活动。我观摩了由吴老师执教的五年级Unit4 What can you do?(Read and write)的一节课,评课时,听课的老师觉得这节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课的内容设计问题并进行提问,然后由其它学生回答这一环节。之后我们学校开展的五年级英语研讨课的内容刚好也是Unit5.What can you do (Read and write)这一课。上这节课的老师借鉴了吴老师上镇研讨课时具有闪光点的一些教学方法,其中就有让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可在这节课上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案例描述:
T:Boys and girls, we know the animals can do many things.
They are helpful. Can you ask me something about them? For example: What can…do? Can…sweep the floor?
Ss: Yes, we can.
T: Please write down your questions on the exercise book, and then ask each other.
学生们都很认真地思考和写着问题,教室里还是很安静,只听到学生写字“沙沙”的声音。(3分钟过去)
T:Who can try?
S1: What can the monkey do?
S2: The monkey can sweep the floor.
S3: Can Zip wash the clothes?
S4: No, she can’t. She can cook the meals.
……
学生们都踊跃地举手提出问题,并且他们都能回答所有提出的问题,有问有答,课堂上热闹极了,气氛很活跃。就在我们认为这个环节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问题:“What can mother goat do?”这道题在课文中是直接找不到答案的。全班同学都静了下来,用疑惑的眼神望着老师,渴望能从老师那知道答案。上课的这位老师显然也感到很意外,这个问题应该是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预想到的,她笑了笑,又问:“What can the mother goat do ?”班里还是鸦
雀无声,这位老师只好说:“这个问题就当作今天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吧。接着就开始课的下一环节了,我看到很多学生的脸上都显出了失望的神情。
案例分析:
这是课堂上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一些教师遇到类似的“意外”时选择暂时“逃避”,把问题搁到下节课解决,并把问题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去思考,避免了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尴尬,并留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在下次上课时,就可以给学生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了。这种做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如果能在课堂上立刻把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为以后在课堂上开展类似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有的学生可能会想,老师讲的并不是我现在想知道的、关心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场思路,灵活机动组织教学活动,以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的需要。
另外当这位教师提问,而没有学生回答时,如果这位教师能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那么就可以利用学生讨论时的这点宝贵的时间去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了。学生讨论完后,还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可根据小组代表的答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答案。 “Mother goat can sweep the floor、 water the flowers、 cook the meals and so on. She can do housework. But she is ill today. She is sleeping on the bed.”最后再顺水推舟,进行思想教育,那么课的意义就可以得到升华了。“Mother goat can do many things. EVery day, our mother also does many things for us at home. So we must love our mother. We should help our mother do housework. 将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显示了教师的智慧,这将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思考与探究:
1、教学预设更富有弹性
教师进行备课时,预设课堂上的教学步骤是必要的,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清楚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步骤,明确教学目标。但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更取决于学生的学情和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课堂上有些事情的发生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本预设不到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好教材、教案和学生外,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事故”,尽可能给整个教案的预设保留足够的空白空间,给学生一个发挥的舞台,使整个预设更具有弹性和自由度。当今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的,他们能轻易通过网络、电视、杂志、报刊等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知识结构扩大了,这就要求老师具备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备课时尽可能与社会、与自然、与生活、与文化相联系,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少些教师滔滔不绝地“满堂贯”,多些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预设。
2、教学过程的多问多学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孩子们思考的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所观察、所考虑的一些细节问题往往是被教师们忽略的东西,所以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创造力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一位接受者,更是一位发现者,他们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利用这种资源的同时,也将会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教的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这也符合“教学相长”的规律。
3、让情感在课堂中升华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参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寓枯燥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于鲜活的生活情景中,润物无声地滋养了学生的心田,学生自然地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爱。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思想教育内涵,有效利用英语教学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有机统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思想品德教育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事实上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对话,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体,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与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课本是情感教育的最好载体,如果教师经常有意识地把良好的情感教育贯彻于有限的课堂教学之中,见缝插针,积少成多,那么学生所收到的效果将是难以估计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英《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