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译:因此,学习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B.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也不知道它是善良的。 C.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翻译: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D. 教学相长也。翻译: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
B. 《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C.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最好的”,“至道”指最好的道理。 D.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选贤与能 遂与外人间隔 B.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C. 天下为公 不必为己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外户而不闭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 《兑命》曰“学学半” C. 选贤与能
D.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弗学,不知其善也 B. 故曰:教学相长也 C. 故人不独亲其亲 D. 使老有所终
二、语言表达
6.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作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
(2)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 字) 7.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1)“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2)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3)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8.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道”的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要阐明的是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开头却谈到“嘉肴”?
1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13.本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14.如何理解和评价“大同”社会?
1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的?
16.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解释。
阅读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车柔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车柔(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注:①中(zhò④参:通“叁”,多次。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 ②然后能自强也 ③学不可以已 ④故木受绳则直
18.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车柔使之然也 辍耕之垄上 B.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0.(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1.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 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2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常临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翻译下列语句。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24.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5.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 26.翻译下列句子。
①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7.本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28.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四、作文
29.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学生应积极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创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请你就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经历,写—个片段。200字左右。 五、填空题 3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货 恶 其 弃 于 地 也。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B项,应翻译为“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也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本句中注意“善”的意思。故选B。 2.【答案】D
【解析】D项,本文主要讨论了教和学的关系,告诉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故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意思都是“因此”。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同“举”,推举/和。B:闭塞/关闭。C:是/为了。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做该题的关键是注意平时归纳整理,系统复习。A项不含通假字,其他各项的通假字分别为:B项“学”同“教”。C项“与”同“举”。D项“矜”同“鳏”。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B项“长”是动词,“增长”的意思,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6.【答案】(1)示例:①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学习就是老师教,自己听讲即可;②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注意力经常被转移;③没有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掌握好知识,久而久之,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也就没有了主动性。 (2)示例:在未来发展中,我们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获得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只有主动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才能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解析】(1)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答此题,可以联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分析,并围绕着“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来表述,注意三条原因不要重复,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2)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注意:①开门见山,观点明确;②有理有据,说服力强;③有条有理,
主次分明;④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做此题,要针对“主动学习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7.【答案】(1)示例:冰心 《繁星》《春水》 (2)示例:步骤一:网上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3)示例:大家好!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谢谢大家!(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一题,选择一部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作品,点明作品名和作家名。第二题,可以从查找作品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作品的常识、根据了解选作品某些内容进行赏析,写作阅读心得几个方面安排研究步骤。第三题,可根据自己了解的作品内容,对作品进行评价,推荐同学们阅读。 8.【答案】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大同”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其大意是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据此理解作答。
9.【答案】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原文中的语句作答即可。文章的第一句话直接揭示的就是“大道”的本质特点,即“大道”的内涵。
10.【答案】用类比的手法引出本文的核心内容,手法巧妙,由浅入深,合乎思维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本文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据此回答即可。
11.【答案】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是主从关系。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梳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相同:讲的都是有关与学习的,都是说教学的重要性。不同:一个是讲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另一个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关系:主从关系,教学相长是学学半的结果。
12.【答案】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或:满足生存的需要);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或:满足发展的需要);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或: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解析】注意对文句的分析。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13.【答案】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文中所构想的“大同”社会是一样的。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解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方面来对比作答。“世外桃源”中的人们过着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安定的生活,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美满。这些与“大同”社会里的“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些是一致的。据此理解作答。
14.【答案】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奋斗的目标。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都受过它的启发。所以可以说“大同”社会的理想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谈论主观感受和认知为主,一般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大同”社会的理解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评价要从人们的愿望和理想的角度来谈。谈论时要注意观点的正确性。
15.【答案】①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后概括作答。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也是其本质特点。第二、三句则表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四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据此可概括作答。
16.【答案】“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是说社会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培养和睦气氛,防止争斗。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大道之行也》中作者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会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文章的开头就明确了作者的观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要选拔那些品德高尚的、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社会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培养和睦气氛,防止争斗。作答时,根据文章的内容将句子采用意译的方法译句作答。 17.【答案】①甘美 ②勉励 ③停止 ④所以,因此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②句意: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强”,勉励。③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④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故”,所以,因此。 18.【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A.代词,它/到;B.知道/通智,智慧;C.都是“即使”的意思;D.表转折,但是/表递进,并且。故选C。 19.【答案】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①句中重点的词有:“曰”,说;“学”,第一个为“教”,第二个为“学习”;“其”,大概,表示推测。②句中重点的词有:“为”,变成,凝成;“于”,比。 20.【答案】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以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甲文运用了类比手法;观点是“教学相长”。乙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这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21.【答案】提示:要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紧扣文章内容提出观点、看法并阐述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凡事都要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用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 22.【答案】①以……为亲。②面对。
【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亲”是意动用法,“以……为亲”;“临”是古今异义词,“面对”的意思。
23.【答案】①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②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①句中的“故、独、亲其亲、子其子”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用、为、身”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24.【答案】提示: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论主观认知,一般没有固定答案。本题作答时,可围绕着[甲]文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乙]文的“知人善用”“心系国家”等方面来谈。可以选择一点分析,也可以多点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 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25.【答案】①以……为亲 ②兴起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亲:以……为亲。
26.【答案】①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②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需注意的词语是: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指女子出嫁。 27.【答案】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找出对应的原句即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路上有别人掉的钱财也都不拣。与文中对应的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28.【答案】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29.【答案】星期四下午,我们乘坐着大巴前往敬老院,内心无比期待。一进敬老院,几位奶奶坐在门口,面带笑容地向我们打招呼,阳光般的笑容也让我觉得很温暖。一路上走着,经过的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我们伸出手向他们打招呼。我们表演了各种小节目,表演完,我们为他们送上礼物。当我们把每一份份礼物送到他们的手上,看着他们的笑容,我的心也变得甜滋滋的。岁月无情地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他们在老人院里没有家人的陪伴,十分孤单。我希望有更多机会去陪伴他们,给他们带来快乐。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解析】这是一篇作文小练笔。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明确写作的要点“一次”“社会实践”。“一次”限定活动的次数,“社会实践”限定活动的类型。“社会实践活动”有很多,如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参观养老公寓,到福利院看望孤儿,邻里和睦的宣讲等。写清自己参加的活动目的、活动主题、参与流程、活动体会、活动意义等即可,句子要通顺。 30.【答案】(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货/恶其弃于地也。
【解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货/恶其弃于地也。译为: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 31.【答案】(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 (2)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3)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解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行”“为”“恶”“虽”“旨”“弗”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