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
2.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 闲登小阁看新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 斫去桂婆娑 , 人道是 ,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 深秋远塞若为情 ! (纳兰性德《浣溪沙》) 二、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诗句的填空。
5.《定风波》中,表达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旷达洒脱的超然情怀的句子是“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作者与朋友尽情游乐的句子是“ 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
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奇妙想象的句子是“ 一轮秋影转金波 , 飞镜又重磨 ”。
8.《浣溪沙》中,作者以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的句子是“ 一抹晚烟荒戍垒 , 半竿斜日旧关城 ”。 三、古诗词阅读。
(一)阅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回答问题。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头斜照却相迎”。
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一词把夕阳人格化,通过夕阳“相迎”的热情态度,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带给他的无限喜悦之情。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人生感悟:自然界的晴雨既属寻常,人生亦如此。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人生中的宦海浮沉、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性格特征:胸怀旷达、性格开朗、积极乐观。 (二)阅读《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回答问题。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长沟流月去无声”的画面。
1
【九年级下.语文】
作者和朋友在洛阳午桥桥头畅饮,桥上欢声笑语,而月光照着桥下的流水,长长的流水静静地流去寂静无声。
2.细吟全词,可知“闲”字笼罩全文,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孑然一身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三)阅读《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回答问题。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作者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D.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作者在这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功业难成的愤懑。“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等词句,表现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忠贞爱国之情。
(四)阅读《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回答问题。 1.词中共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意象:北风、晚烟、营垒、城堡、落日。特点:萧瑟、冷清、破败。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中“断”字的妙处。
“断”字生动地描绘了马鸣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情景,突出了寒风的凛冽,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人被隔绝在荒野的凄凉之感。
(B)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