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训练题含答案

2023-07-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历史期末考试训练题含答案

⾼⼀(22)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选择题两⼤类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1⼩题2分30⼩题共60分)

1. 社会流动主要指个⼈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个社会地位向另⼀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①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②从⼯商⾷官到重农抑商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④从重农抑商到⼯商皆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

2.《史记》中记载:“(楚庄王⼗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

”,“(秦惠⽂王⼗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置汉中郡。”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②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③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地上设置郡县。④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1934年,古史专家傅斯年教授撰《夷夏东西说》,指出:“现在以考察古地理为研究古史的这⼀道路,似⾜以证明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因对峙⽽⽣争⽃,因争⽃⽽起混合,因混合⽽⽂化进展。”傅斯年在这⾥强调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化的发展路径B.夏朝⽂明是从西部迁徙到中国的C.中华⽂明是从野蛮时代发展⽽来的

D.中华⽂明是在野蛮与⽂明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

4.清末传教⼠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年复⼀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龄终于拿到⽂凭⽅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过程中。功名利禄⼀类是⽆法说清楚的……九⼗⾼龄之后,即便考中⼜怎么样?唯⼀的解释是他天⽣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追求功名利禄B.折射出学⼦的价值取向

C.表明科举制下学⼦的愚昧⽆知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才选拔功能5.“元起朔⽅,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险远,……思有以因其俗⽽柔其⼈,乃郡县⼟番之地,设官分职,⽽领之于帝师。”这⾥的“官”⾪属于A.理藩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6.明制,内阁⼤⾂的建议是写在⼀张纸上,贴在奏章上⾯,这叫做“票拟”。⽽皇帝⽤

红字做批⽰,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本,⼤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且在他的⿎励下,宫⾥还成⽴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作法当时最可能是

A.提⾼官员素质B.完善办事程序C.减少决策失误D.牵制内阁权⼒7.“诸侯惟得⾐⾷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的巩固 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宗法制的消亡 D.君主专制的消弱8.甲午战争进⾏时,恩格斯预⾔:“它意味着古⽼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

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命化”。其中“⾰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B.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步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 宋伯鲁在《时务⽬论》中(评价康梁变法)说:“夫以⼦孔、⼦产治⼀⼩国,改⾰仅⼀⼆事,犹如此之难,⼏于不免,况以中国之⼤,⽽见不解者之万亿于我,乃欲⼀朝⽽空数千年之积弊,虽圣⼈,吾知其不能矣。”上述材料表明宋伯鲁A.主张变法应全⾯彻底B.批评康梁因循圣⼈之道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D.认为变法⽆法⾰除积弊

10. 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正确地认识到⾟亥⾰命的历史作⽤ D.⽚⾯地夸⼤⾟亥⾰命的历史作⽤11. 张海鹏先⽣在《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中认为:“新政的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宪,在中央设资政皖,在各省设咨议局,扩⼤了民众表达。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巳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有些在准备和确⽴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上述材料表明A.⾟亥⾰命前君主专制巳经不存在B.⾟亥⾰命推翻了封建专制C. “新政”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D. “新政”确⽴了民主政治

12.傅国涌在《近代中国⼤转型的台前幕后:主⾓与配⾓》中说:“⾃其主义⾔之,虽有急进与渐进之别,⽽爱国之本义则同,然略知⼆派之内幕者,则因其持论之异同不相下,运动进⾏之各相妨碍。”这段话评说的“⼆派”是A.顽固派与洋务派B.维新派与⽴宪派C.⾰命派与⽴宪派D.问题与主义之争

13.从兴中会、同盟会创⽴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命时的“中国民族⾃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A. 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强⾃⽴B. 从⽴⾜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C. 从暴⼒⾰命⼿段到和平主义思想D. 从反满兴汉⽬标到联合满族⼈民

14.从鸦⽚战争到新⽂化运动,中国⼈向西⽅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的主要⽬的

15.《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命⾼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命任务

16.“我是南宁邵佳,真正⾰命到达路。……⾛上马路连冲锋,反贼全部都失败。⼼在⾰命不在家,谁知龙岩带了花。……总要共产到成功,我辈青年把⽥分。”诗中描述的情形应发⽣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国民⾰命时期C.⼯农武装割据时期D.抗⽇战争时期

17.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中写道:“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全世界上已成为⽆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我们不宜⼈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需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它的⽆能,我们也不必来⾛这条死路。”这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A.批判、揭露西⽅资本主义

B.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命的指导思想C.坚持新民主主义⾰命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D.对西⽅的幻想破灭,转向学习俄国⾰命经验

18.⽇本福泽谕吉的《⽂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明,必须先其难者⽽后其易者,⾸先变⾰⼈⼼,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的。”与此相⽐,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正好相反B.完全相同C.部分相似D.三者同步

19. 中⽇关系⼀直是中国⼈关注的重要对象之⼀,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本论》中写到:“‘中国’这个题⽬上,⽇本⼈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千百次,装在试管⾥化验了⼏千百次。我们中国⼈却只是⼀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乎连⽇本字都不愿意看,⽇本话都不愿意听,⽇本⼈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

A.希望中国⼈最⼤限度地去亲近⽇本B.认为⽇本⼈⽐中国⼈在对待对⽅上更明智C.主张对⽇本加深了解,进⾏研究,做到知⼰知彼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守

20.1949年,中央⼈民政府副主席6⼈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党派⼈⼠,在63名中央⼈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党派⼈⼠为30⼈。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民政府由全国⼈民代表⼤会选举产⽣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

21. 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要求接送在港民主⼈⼠,进⼊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 年8 ⽉到1949 年8 ⽉,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20 批,其中有119 ⼈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举动主要是为了

A. 团结民主⼈⼠共同筹建新中国B.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冶⽅针D. 协商制定第⼀个五年计划

22.⾹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国两制”⽅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的⽣命⼒的,这为两岸和平统⼀树⽴了光辉的典范。“⼀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社会主义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事实求是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

23.1972年2⽉,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不⾄于成为战争中的敌⼈。”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24. 据新华社对1972 年1 ~ 9 ⽉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世界五⼤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到1972 年底和中国建⽴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 个,和1969 年底相⽐,三年内翻了⼀番。材料表明中国A. 重点建⽴与亚⾮的外交关系B. 开始独⽴⾃主地步⼊国际舞台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 打破美国孤⽴遏制的外交僵局

2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并收,财政收⼊以贯、匹、⽯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26. 明代商⼈王现曾说:“夫商与⼠,异术⽽同⼼。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修⾼明之⾏。是故虽利⽽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B.经商和读书在⽅法上是⼀致的C.商⼈要向读书⼈学习⽂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27. “通州之设纱⼚,为通州民⽣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耕丝长,冠绝亚洲,为⽇⼚之所必需,花往纱来,⽇盛⼀⽇,捐我之产以资⼈,⼈即⽤资于我之货以售我,⽆异于沥⾎肥虎,⽽袒⾁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贫,国于何赖?下⾛(我)⼨⼼不死,……今⼚⼯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既各任⼀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 变⾰政体实⾏君主⽴宪B. 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C. 创办实业解决民⽣疾苦D. 学习西⽅发展资本主义

28.有学者论:“政治权⼒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 盐铁官营制度B. “海禁”政策C. 商帮的出现D. 重农抑商政策

29.明清时期(鸦⽚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明轨道上发展到⼀个新的⾼峰,并分离出⼀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业⽂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出⼒”的雇佣关系

B.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 D.⽩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0.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四民”之说。所谓的⼆⼗四民,就是在⼠、农、⼯、商、兵、僧之外,新添了“⼗⼋民”,如道⼠、医者、⼘者、星命、相⾯、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四民”’的转化反映了

A.⼯商皆本思想产⽣,平等观念深⼊⼈⼼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然经济解体C.政府的赋税改⾰松弛了⼈⾝控制D.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选择题(⼆⼤题共40分)

32.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见右侧⽰意图)

北伐战争前⼣中国政治形势⽰意图(1926年)

材料⼆⽇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穷⽆尽的⼒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死关头时那种万众⼀⼼的民族凝聚⼒。⽇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看不到⼈。他们只从两国军事⼒量的对⽐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的“⼀击”,只需要⼏个⽉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法⾃拔。——⾦冲及《⼆⼗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孙先⽣⼿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贡献。⾸次合作,孙先⽣领导,吾辈虽幼,亦知⼀⼆。再次合作,⽼先⽣主其事,吾辈⾝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今⽇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24⽇《廖承志致蒋经国先⽣信》(节选)请回答:

(1)指出材料⼀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地推进⾰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重⼤军事⽃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命运动的结局。(9分)

(2)综合材料⼀、⼆,指出⽇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提及“民

族凝聚⼒”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8分)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4分)3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福建“民安⼟乐业,……⽆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的进步。宋朝廷⼤⼒⿎励商⼈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增,“舶商岁再⾄,⼀舶连⼆⼗艘,异货禁物如⼭”。宋初虽严禁与⾼丽(今朝鲜半岛南部)、侯国(今⽇本)通商,但泉州⼀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特点,(4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份。……⽽且,历朝历代都有⾮常强⼤的官办商业,这⼏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普遍性与西⽅特殊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明向⼯业⽂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它们⼜不是都⾃发地进⼊⼯业⽂明。

(3)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5分)1—5CADBC 6—10DBDDC 11—15CBBCB16—20CDACB 21—25 ACCDA 26—30ABCBD

31、(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建⽴⾰命根据地。⽃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命,国民⾰命失败(或第⼀次国共合作破裂)。(9分)

(2)错误估计:⽇本认为国民⾰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民的⽃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民族统⼀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略上相互配合。(8分)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趋频繁(或“九⼆共识”等)(4分)。

32.(19分)(1)特点:①商品⽐较丰富;②交流范围扩⼤。(4分)原因:①农业⼿⼯业的发展;②政府⿎励对外贸易。(4分)

(2)因素:①⾃然经济的束缚;②官办商业的压制;③重农抑商的传统。(6分)(3)①西⽅列强的⼊侵,传统⾃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被动接受⼯业⽂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