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性别角度看中国妇女史
—女性教育的变迁
姓 名:周 琳 琳 指导老师:吕 美 颐 学 号:020168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中国妇女史
——女性教育的变迁
摘要:社会性别意识已被逐渐纳入社会主流意识,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女性教育的变迁过程反映出,性别文化对人的制约是全方位的,人对性别文化的建设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传统性别文化观念严重阻碍了女性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先进性别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女性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性别 性别文化 女性教育
一、社会性别的概念界定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社会性别(gender)一词是用来取代“妇女”一词而被学术界普遍使用的。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国际通行的性别研究理论和方法被引入中国,并迅速推广开来,在立法、公共政策设计和发展项目实施等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别意识。
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领域是20世纪末的新生事物。“性别”的最新用法,首先是由美国女权主义者们提出的,他们不同于生物决定论者们使用“性”或“性别差异”两词的意义,而是坚持认为性是区分社会地位的基础。1975年纳塔利·戴维斯曾提出:“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研究男女两性各自的历史,只重视对第二性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目的在于解释历史上两性及性别群体的含义;我们有的目的还在于考察社会不同阶段中性别角色、性象征的发展变化,提示其代表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作用以保持其社会规范或如何促进其变化的。”(引自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
可以说,社会性别(gender)一词的使用是为区别性(sex)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词,它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一词强调影响两性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即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社会性别通过社会制度和个人社会化过程得到传递和巩固。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必然受到男性价值观念的影响,如“男尊女卑”、“男主女附”、“男主内,
①
1
女主外”、“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等,男女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受教育程度、就业诸多方面存在着现实的不平等关系。
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使原有的以妇女为关注点的理论,转变为以社会性别为关注点。它不再局限于单独的女性解放和发展,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进步;它不再致力于男女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寻求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确立女性的独立自主地位,促进两性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都能平等获益。
社会性别已被公认为是当代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一种理论和方法,它反映了西方女权主义长期奋斗的过程。从强调妇女的社会参与,到强调妇女的自身发展以及今天强调社会性别和男女的共同发展,是女权主义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修正、丰富和拓宽自己理论的过程。
二、性别文化与女性教育的关系
由于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女子受教育的权利一直被剥夺。人们认为女子不必受文化教育,仅接受“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教育即可。传统女教特别重视德育,而置智育于次要。但所谓德育,也不过是依封建礼教以禁锢女性思想、规范女子行为,专门责以“内事”,使之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而已。故两千余年间,除皇宫或有女官教读外,民间从无为女子专设受教育场所之例,女性受教育的权利长期被剥夺。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深入中国,于其宗教学校中吸收女童,始开女性教育之先例。清末,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女子教育问题始被提到富国强种之本的高度,从此,女性教育进入兴女学运动阶段。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即从此发端。但是,由于受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女子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主要是培养传统的贤妻良母。虽然,兴女学是由文化界、政治界有识男性所发起,但实质上这是中国女性思想解放的开始,是中国女性争取女子教育平等权利的运动,这对提高女性地位,促进女性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女性思想觉悟的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先进的性别文化的构建。
进入民国时期,女子教育的方针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方针弱化,主流是女子争取享有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平等权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中,第六条规定:“男女教育机会平等。女子教育
2
并需注重陶冶健全之德性、保持女性之特质,并建设好良好之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但是,“男女教育机会平等云者,与事实相去犹远,”于是呼吁“教育救国,实为当前紧急任务,不能再稍有疏忽或怠慢了。”同时提出,中国女子应该培养成为一个正正堂堂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一个贤妻良母。真正的女子教育应该站在“人”的立场,以培养成“社会的人”为目标。很明显,这已触及到了先进性别文化的核心,即男女平等。但是,仍不能摆脱性别差异对女性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女校还是女学生人数,都与男校、男学生人数相差甚远,更不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可以说,从传统女教到民国时期女性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性别文化观念对女性教育的束缚和影响是主流,虽然涉及了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但这是微不足道的。]
三、加强女性教育,促进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在积极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把“男女都一样”落实到了各个部门的生产劳动和工作环境中。尤其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更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宣传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此大的社会环境下,女性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据统计,2000年,妇女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近6.5年,成年男女受教育年限的差距由1995年的1.7年减少为不到1.5年。全国小学女童入学率达99.07%,与男童入学率的99.14%大体持平,男女童入学率差异由1990年的2.91个百分点下降到2000年的0.07个百分点。幼儿园、小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女生人数,分别占同类在校生总数的46.08%、47.60%、47.17%、46.17%、67.49%、54.63%和40.98%。中国各类女专业技术人员1.1亿多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60%,比1995年增长了14.8%。
尽管女性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依旧存在着问题。其一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失学率在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女性失学辍学的人数却居高不下。其二是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很低,与男性相比差距较大。根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农村女性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比例是42.3%,比男性低20.8个百分点;
3
58.8%的女性只有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比男性高21.9个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还在于性别差异的影响。很显然,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家庭对女性教育的期望值偏低,为女性受教育而投入的资源偏少。而这正是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之一。
可以说,性别文化对人的制约是全方位的,人对性别文化的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加强女性教育,实现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正是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的一个方面。要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就要:
第一,正确认识妇女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族妇女的共同奋斗。没有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我们的一切事业都不可能取得胜利。”全社会都应深刻认识到,妇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女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全社会都应重视女性教育,把不断提高女性素质,努力把妇女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提高到战略高度。
第二,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为女性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女性教育问题,制定各种法律法规,以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要出台各种政策措施,继续做好扫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全体适龄女童,都受到义务教育,使更多的女性受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扩大女性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规模。
第三,转变观念,在全社会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要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引导人们树立文明进步的男女平等观念,摒弃男尊女卑和将女性商品化的意识,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形成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的社会风尚。为实现妇女享有与男子的平等受教育权提供思想保证。
性别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实现妇女享有与男子的平等受教育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诸如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平等的社会参与权等,都是先进的性别文化的重要内容。
总之,从女性教育的历史变迁过程来看,社会性别差异严重地影响着女性教
4
育的发展。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束缚了女性教育的发展,而先进的性别文化的构建却促进了女性教育的发展,即要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就要实现妇女享有与女子平等受教育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女性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宁元主编,《中国女性史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2、社会蓝皮书,《2000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朱易安,柏桦著,《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5、彭佩云,《在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妇女报》,2003,8,27,(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