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
1. 在黏着斑连接中,跨膜蛋白与自身的细胞外基质相连。( ) 答案:错误
解析:与另一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相连。
2. N连接的糖链见于面向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以及面向ER(内质网)腔、高尔基体外侧网络腔和线粒体腔的糖蛋白。( ) 答案:错误
解析:线粒体不属于小泡运输系统,因而在糙面内质网中装配的N连接糖蛋白不能被转运至线粒体。
3. 顺式作用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正控制作用。( ) 答案:错误
解析:起开关的作用,到底是正控制还是负控制则是由与之作用的蛋白质决定。
4. 放线菌酮可特异性地抑制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 答案:错误
解析:放线菌酮只能特异性抑制80S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5. 卵母细胞中存在的mRNA是均匀分布的。( ) 答案:错误
解析:卵母细胞中存在的mRNA是不均匀的。
6. 细胞周期蛋白及其磷酸化状态两者决定一个Cdk蛋白是否具有酶活性。( ) 答案:正确 解析:
7. 受体都分布于质膜表面,在信息传递和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信号接收器的作用。( ) 答案:错误
解析:受体分为胞内受体和胞外受体两种类型。
8. 通常情况下,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年龄有关。( ) 答案:正确
解析:如从胎儿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代50次,而从成人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只能传代20次。
9. 基因组越大,个体细胞数量越多,物种在进化上的复杂程度越高。( ) 答案:错误
解析:物种在进化上的复杂程度与基因组的大小成正相关,与细胞数量无特定关系。
10. 高尔基网膜的形成面与成熟面的形态结构不一样,形成面较厚,而成熟面较薄。( ) 答案:错误
解析:高尔基体的形成面较薄,成熟面较厚。
2、名词解释(50分,每题5分)
1. lamin[浙江理工大学2019研];核纤层[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答案:lamin的中文名称为核纤层。核纤层是指由A、B、C三种核纤层蛋白构成的中间纤维网络片层结构,与内核膜结合并和染色质相连。核纤层蛋白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使核纤层解体和重装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核被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 解析:空
2. G蛋白(trimeric 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
答案:G蛋白(trimeric 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是三聚体GTP结合蛋白,由α、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α亚基结合GDP处于关闭状态,结合GTP处于开启状态。α亚基具有GTP酶活性,能催化所结合的ATP水解,恢复无活性的三聚体状态。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解析:空
3. 光反应(light reaction)暗反应(dark reaction)
答案: 光反应是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光反应包括光能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三个主要步骤。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 暗反应是CO2固定反应,在这一反应中,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个高能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CO2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由于这一过程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所以称为暗反应。暗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结束于细胞质基质。 解析:空
4. 配体门控通道
答案:配体门控通道是一种需要配体与特定受体结合后才能开启的闸门通道,属于离子通道的一种,这种通道在多数情况下呈关闭状态,当受到某种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的作用后才开启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 解析:空
5. 内生孢子(芽孢,spore)
答案:内生孢子是指当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营养缺乏时,细胞内的重要物质,特别是DNA,集聚在细胞的一端,形成一种含水量较丰富、外被厚壁、具有很强的折光性、不易染色的致密体,保证细菌能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存活,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解析:空
6. DNA合成期
答案:DNA合成期指细胞周期中合成DNA的时期,也称S期。核内的DNA几乎都在这一时期合成,使核内DNA的量倍增。在S期中,由各条染色体(或染色体的不同部分)所进行的DNA合成是有快有慢的。另外新的组蛋白也在S期合成。 解析:空
7. 负染色技术(negative staining)
答案:负染色技术是指用重金属盐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去多余染料,干燥后,使样品凹陷处铺上一层重金属盐,而凸出的地方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的一种技术;分辨率可达1.5nm左右。 解析:空
8. docking protein,DP
答案:docking protein,DP的中文名称是停靠蛋白,又称停泊蛋白,为内质网膜整合蛋白,位于内质网膜的胞质面,是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可识别并特异结合信号识别颗粒。它能够与结合有信号序列的SRP牢牢地结合,使正在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停靠到内质网上来。 解析:空
9. SNAREs(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er)
答案:SNAREs(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er)是指真核细胞生物膜上的跨膜蛋白大家族,负责介导真核细胞内的膜泡运输。存在于囊泡膜上的称为vSNARE,存在于靶膜上的称为tSNARE,SNAP与SNARE相互作用,指导囊泡的定向运输。 解析:空
10. 双线期(diplotene stage)
答案:双线期是指在第一减数分裂前期,继粗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重组阶段结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留几处相互联系,四分体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双线期可见染色体交叉。 解析:空
3、填空题(90分,每题5分)
1. 细胞识别作用引起三种反应:①;②;③。 答案:内吞作用|细胞黏着|接触抑制。
解析:细胞的识别是通过膜表面的一种复杂的蛋白质也叫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细胞识别作用引起三种反应分别为:①内吞作用;②细胞黏着;③接触抑制。
2. 决定红细胞AB0血型的物质是糖脂。它由脂肪酸和寡糖链组成。A型血糖脂上的寡糖链较O型多一个,B型较O型仅多一个。 答案:乙酰半乳糖胺残基|半乳糖残基。
解析:糖脂由脂肪酸和寡糖链组成,A型血糖脂上的寡糖链较O型多一个乙酰半乳糖胺残基,B型较O型仅多一个半乳糖残基。 3. MPF包括和两种蛋白质。 答案:周期蛋白B|CDK1蛋白
解析:MPF通过磷酸化有丝分裂间期所需的多种蛋白质来促进细胞从G2期进入M期,由P34cdc2与周期蛋白B组成。 4.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分别是、、、。 答案:核小体|螺旋管|超螺旋管|染色单体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分别是核小体、螺旋管、超螺旋管、染色单体。
5. 细胞衰老机理的假说可以归纳为两类:和。
答案:复制衰老|胁迫诱导的早熟性衰老
解析: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衰老机理的假说可以归纳为两类:复制衰老和胁迫诱导的早熟性衰老。 6. 有三类原核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即是、、。 答案:蓝藻|紫细菌|绿细菌
解析:部分原核生物中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紫细菌、绿细菌。
7. 组成细肌丝主要的三种蛋白质是:、、。组成粗肌丝的主要蛋白成分是:。构成微管的蛋白有两类:和。
答案: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球蛋白|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
解析:肌丝可分为细肌丝与粗肌丝。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微管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纤维结构,构成微管的蛋白有两类: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微管具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分裂、信号转导及物质输送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8. 从细胞的寿命看,胃壁细胞属于的细胞,而角膜上皮细胞属于的细胞。
答案:更新缓慢|快速更新
解析:细胞从寿命长短可以分为:①缓慢更新的细胞,如胃壁细胞;②快速更新的细胞,如角膜上皮细胞。
9. 诱导细胞凋亡的因子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物理性因子|化学及生物因子
解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诱导细胞凋亡的因子可以分为物理性因子和化学及生物因子两大类。
10. 通过黏合斑由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有两条:和。 答案:由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通路|由细胞表面到细胞质核糖体的信号通路
解析:信号通路是指能将细胞外的分子信号经细胞膜传入细胞内发挥效应的一系列酶促反应通路。通过黏合斑由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有两条:由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通路和由细胞表面到细胞质核糖体的信号通路。
11. 内吞作用吞入的受体有三种可能的去向:①;②;③。 答案:回到原位|被溶酶体水解|转到另一部分的膜上。
解析:内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或胞吞作用,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内吞作用吞入的受体有三种可能的去向:①回到原位;②被溶酶体水解;③转到另一部分的膜上。 12. 线粒体蛋白质自细胞质核糖体合成后,含导肽的前体蛋白在跨膜运输至线粒体时,是从线粒体的部位插入的。
答案:内外膜的接触点
解析:导肽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肽链。蛋白质在细胞质核糖体合成之后,跨膜运送至线粒体之后,从线粒体的内外膜的接触点插入。
13. 细胞成熟促进因子包括两类蛋白质:①;②。 答案:P34cdc2蛋白激酶|细胞周期蛋白
解析:细胞成熟促进因子可刺激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通过磷酸化有丝分裂间期所需的多种蛋白质来促进细胞成熟。细胞成熟促进因子包括两类蛋白质:①P34cdc2蛋白激酶;②细胞周期蛋白。 14. 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狭义的骨架系统主要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 、和。 答案:微丝|微管|中间纤维
解析:狭义的细胞骨架概念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骨架系统”。广义的细胞骨架概念是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胞外基质所形成的网络体系。核骨架、核纤层与中间纤维在结构上相互连接,贯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网架体系。
15. 扫描电镜观察的组织细胞标本制备程序一般是、、和。 答案:固定|脱水|干燥|镀膜
解析:扫描电镜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的组织细胞标本制备程序一般是固定→脱水→干燥→镀膜。
16. 线粒体是一种细胞器。医学上,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病。[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研] 答案:半自主性|线粒体
解析: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主要功能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线粒体病。
17. 持续失活的基因甲基化程度一般较,持续表达的管家基因甲基化程度一般较。 答案:高|低
解析: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种重要的修饰,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持续失活的基因甲基化程度一般较高,持续表达的管家基因甲基化程度一般较低。 18. 基膜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蛋白聚糖
解析:基膜是一种复合的细胞外结构,主要成分是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蛋白聚糖,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的膜状结构。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亦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便于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4、简答题(40分,每题5分)
1. 说明确保染色体稳定性的三个结构要素及它们的作用。
答案: 为确保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中的稳定性,起码应具备三个结构要素,称之为染色体DNA的关键序列,主要有:
(1)DNA复制起点,即自主复制DNA序列,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 (2)着丝粒DNA序列,使细胞分裂时复制了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端粒DNA序列,使染色体DNA能完全复制,并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解析:空
2. 原核和真核生物核糖体在生物发生上有何不同?
答案:细胞内核糖体是自我装配的。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包括蛋白质与RNA的合成,核糖体亚基的组装。首先,原核生物rRNA基因的重复次数比真核的低得多,而且细菌的5S rRNA基因与另外两种rR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位。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的装配地点在细胞核的核仁部位,而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的装配则在细胞质中。
解析:空
3. 何谓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在细胞骨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微管功能大致分为四个方面:支架作用,维持细胞形态、定位细胞器;作为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作为纤毛、鞭毛的运动元件;参与细胞分裂。微丝的功能包括:肌细胞中参与肌原纤维收缩;在非肌细胞中参与胞质分裂、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细胞变形运动、膜泡运输、细胞黏着与连接等。中间纤维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参与细胞连接(桥粒与半桥粒);维持核膜稳定;结蛋白(desmin)及相关蛋白对肌节的稳定作用。 解析:空
4. 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生物学意义又是什么?
答案: (1)蛋白质合成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游离”核糖体,转移到粗面内质网,多肽链一边延伸一边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①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 ②膜的整合蛋白;
③构成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
(2)生物学意义:蛋白质在内质网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中的一些酶进行修饰和加工,内质网为这些蛋白质准确有效地到达目的地提供了必要条件。
解析:空
5.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有哪些区别?
答案: 电子显微镜相比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主要有以下区别: (1)光镜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而电镜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
(2)电镜使用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电子束作为光源,波长一般小于0.1nm。
(3)电镜采用电磁透镜聚焦,光学显微镜采用玻璃透镜聚焦。 (4)电镜镜筒中采用高真空。
(5)电镜图像用荧光屏来显示或感光胶片作记录。 解析:空
6. 什么叫微管组织中心(MTOC)?有哪些结构可起MTOC的作用?[浙江理工大学2019研]
答案: (1)微管组织中心
微管组织中心是指具有起始微管组装和延伸的细胞结构,含有一对垂直分布、由9组等间距三联体微管组成的桶状中心粒及无定形的外周物质组成。MTOC不仅为微管提供了生长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了微管的方向性。
(2)起微管组织中心作用的结构
①中心体: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也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中,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
②鞭毛基体:鞭毛是一些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表面伸出的、能运动的突起,真核生物的鞭毛基体的构象同中心粒一样,由基体延伸出的两根微管二联体沿长轴滑动介导细菌的运动。
③纤毛基体:纤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的突起,光镜下可见。纤毛的基体与鞭毛结构、功能相似,都可介导细胞的运动。 解析:空
7. 简要概述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形态结构观察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应用。
答案: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及其应用如下:
(1)普通复式显微镜技术是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基础。 (2)荧光显微镜技术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在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定性与定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活细胞。 (4)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在研究亚细胞结构与组分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
(5)超薄切片技术结合透射电镜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基础,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样品制备方法。
(6)扫描电镜技术是观察细胞表面形貌的有力工具。
(7)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纳米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其非破坏性特点可用于观察活细胞。 解析:空
8. 胶原是水不溶性蛋白,它的合成和装配过程怎样?
答案: 目前已发现20个左右的基因分别在不同组织中编码不同类型的胶原。胶原蛋白是在膜结合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的,然后进入内质网,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和装配,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首先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原Ct链,又称前原胶原,原Q链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腔中通过分子内交联,三股前体肽自我装配形成三股螺旋,即原胶原。然后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修饰,并在反面网络被包进分泌小泡,通过质膜融合分泌到胞外。在胞外,原胶原被两种专一陛不同的蛋白酶水解,切除N端和C端的前肽,两端各保留部分非螺旋区,称为端肽区,此时形成的是胶原。胶原通过分子间交联进而聚合为胶原原纤维(collagen fibril),最后装配形成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 解析:空
5、论述题(20分,每题5分)
1. 试述有关细胞膜结构几种模型的各自特点和不足。
答案: 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模型有多种,现在比较公认的是流动镶嵌模型,这之后产生的模型对流动镶嵌模型做了进一步补充。 (1)流动镶嵌模型
①特点:构成膜的脂双分子层具有液晶态的特性,它既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球形的膜蛋白质以各种镶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有的
“镶”附于膜的内表面,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有的贯穿膜的全层,这些大都是功能蛋白。
②不足:但它忽视了蛋白质分子对脂类分子流动性的控制作用,忽视了膜的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等等。 (2)晶格镶嵌模型
①特点:晶格镶嵌模型指出,生物膜中流动的脂质是在可逆地进行无序(液态)和有序(晶态)的相变,膜蛋白对脂类分子的运动具有控制作用。
②不足:这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反映了细胞膜的真实情况,但不能作为一般膜的通用模型。 (3)板块模型
①特点:板块模型认为,在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刚性较大的彼此独立移动的脂质区(有序结构的“板块”),在这些有序结构的板块之间被流动的脂质区(无序结构的“板块”)分割这两者之间可能处于一种连续的动态平衡之中。因而,细胞膜实质上是同时存在有不同流动性的板块镶嵌而成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使生物膜各部分的流动性处于不均一状态,并可能随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晶态和非晶态的相互转化,使膜各区域的流动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
②不足:与晶格镶嵌模型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对流动的分子基础做了解释,不能成为一般膜的通用模型。
事实上,后两种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并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对膜的流动性的分子基础做了解释,因而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补充,
没有根本性改变。目前,所流行的关于膜的结构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流动镶嵌模型。不过,关于膜的分子结构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随着新的理化技术在生物膜研究领域的应用,将会提出更为合理的反映膜的真实结构的模型。 解析:空
2. 何谓小G蛋白?各举一例说明小G蛋白在信号转导、核蛋白转运、膜泡运输中的作用。[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 (1)小G蛋白是指分子量只有20~30KD,不是α、β、γ三聚体蛋白,而是以单体形式存在,但同样具有GTP酶活性,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具有开关作用的蛋白。第一个被发现的小G蛋白是Ras,它是ras基因的产物。其他的还有Ran、Rab等,微管蛋白β亚基也是一种小G蛋白。
(2)小G蛋白在信号转导、核蛋白转运、膜泡运输中的作用 ①小G蛋白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如Ras蛋白通过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使得RasMAPK发生磷酸化级联反应。具体模式为:配体→RTK→Ra→Raf(MAPKKK)→MAPKK→MAPK→进入细胞核→其他激酶或基因调控蛋白(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修饰,对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效应。
②小G蛋白在核蛋白转运中的作用:如Ran蛋白具有介导核浆转运的作用。在细胞核中,RanGTP与Crm1的结合诱导核输出信号与Crm1结合,形成一个三聚体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横向通过核蛋白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后,RanGAP马上使RanGTP形式水解为RanGDP
形式,同时Crm1与Ran分离,货物释放到细胞质中,留下自由的Crm1与RanGDP循环使用。在细胞质中,RanGDP与NTF2(核转录因子2)相互作用通过NTF2复合物与核孔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进入细胞核,一进入细胞核浆,RanGDP通过RCC1的作用组装GTP,循环往复完成物质的核浆转运。此外,Ran蛋白还有调控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有丝分裂后期核膜的重组,DNA复制的起始,细胞周期等作用。
③小G蛋白在膜泡运输中的作用:如Rab蛋白则参与调控细胞内膜交通。Rab蛋白能够结合GTP并将GTP水解,通过GTPGDP的循环来调节小泡的融合,从而与Rab效应子一起参与运输小泡到靶膜的停靠过程。 解析:空
3. 试述质膜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 质膜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它们集中表现在2个方面: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即不对称性和流动性是细胞膜最基本的特性。影响因素如下:
(1)细胞膜的不对称性是由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所决定的。
①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表现在:a.膜内层和外层所含脂质分子的种类不同;b.膜内外磷脂层所带电荷不同;c.膜内外层磷脂分子中脂肪的饱和度不同;d.糖脂均分布在外层脂质中。
②膜蛋白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糖蛋白的糖链主要分布在膜
的外表面;b.膜受体分子均分布在膜外层脂质分子中;c.腺苷酸环化酶分布在膜的内表面。所以膜蛋白的分布是绝对不对称的。 (2)膜的流动性是由膜内部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所决定。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使得细胞膜成为一种动态结构。膜脂分子的运动表现在:①侧向扩散运动;②旋转运动;③摆动运动;④伸缩振荡运动;⑤旋转异构化运动;⑥翻转运动。膜蛋白的分子运动则包括侧向扩散运动和旋转扩散运动等。
(3)有多种因素可影响膜脂或整个细胞膜的流动性:
①胆固醇,这种分子分布质膜的磷脂分子之间,其疏水的甾环区(尾部)与磷脂的脂肪酸链相互作用,可防止脂肪酸链的相互凝集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防止温度降低时膜流动性的突然降低;同时,胆固醇分子还具有增强质膜稳定性的作用。
②磷脂分子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这两种因素对膜的流动性有显著影响;脂酸的不饱和程度越高说明所含双键愈多,而双键处易发生弯曲使磷脂的尾部难以靠近,其结果是磷脂分子的尾部排列较松,从而维持了膜的流动性;脂肪酸链如较长可使脂质分子尾部相互作用加强,膜的流动性下降;而短链则会减弱相互作用,使膜流动性升高。
③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这两种磷脂在结构上差别较大,流动性不同;卵磷脂不饱和程度高,链较短,故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高时膜流动性大,比值下降时膜的流动性随之下降。总之,流动性是质膜的一种基本特性,必须保持在适当程度才能保证质膜的正常功能。
当细胞对膜的流动性失去自我调节能力时将会发生膜的功能障碍或细胞病变。 解析:空
4. 试述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在细胞周期中所起的作用,常用的研究细胞周期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1)细胞周期中,M期占用的时间最短,但细胞的形态变化最大。此阶段细胞的主要生化特点是:RNA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减少,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由G期进入M期是细胞周期中的另一个关键时期,M期细胞质中存在一种染色质浓缩物质,即M期促进因子MPF。如果将M期细胞与G1、G2或S期细胞融合,不论这些细胞中原来染色体状态如何,都能使其浓缩。 (2)细胞周期常用研究方法:
①细胞同步化法。可使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共同进入某一特定阶段,即细胞同步化,有利于对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有温度法、辐射法以及有丝分裂抖落法。化学法有DNA合成阻断法和细胞中期阻断法。
②细胞周期调控研究法:免疫组化法、显微注射法、细胞融合法等。
③3HTdR掺入法。利用3HTdR掺入法将同位素标记的DNA合成前体TdR掺入到DNA分子中可以对S期DNA合成动态过程加以研究,同时可以用于细胞周期的时间测定。 解析:空
6、选择题(11分,每题1分)
1. 支原体是最简单的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直径一般只有0.1~0.3μm B. 支原体具备细胞壁,同时也具备形态的多样性 C. 最早发现的支原体为拟胸膜肺炎病原体
D. 目前已经从动物、污染的环境及植物中分离出很多支原体 答案:B
解析:支原体因为没有细胞壁,形态可以随意变化,因而具有多形态性。
2. 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种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为( )。 A. 发育性 B. 单能性 C. 全能性 D. 多能性 答案:C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受精卵、早期的胚胎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 有关高尔基体的生物学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是由大小不一、形态多变的囊泡体系组成
B. 高尔基体是一个复杂的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间隔所组成的完整体系 C. 一般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都非常多,从而较容易分离和纯化
D. 高尔基体从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 答案:C
解析:高尔基体在一般动物细胞中的数目较少,在含量丰富的肝细胞也仅有少量的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具有异质性,不易辨认,更难纯化和分离。
4. 细胞内铁的运输是通过( )。 A. 吞饮作用 B. 通道蛋白
C.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D. 自由扩散 答案:C 解析:
5. 钙泵的主要作用是( )。 A. 帮助Ca2+富集到内质网腔 B. 降低线粒体中Ca2+浓度 C. 降低细胞质中的Ca2+浓度
D. 提高细胞质中的Ca2+浓度 答案:C
解析:a2+泵分布在动、植物细胞质膜、线粒体内膜、内质网样囊膜(SERlike organelle)、动物肌肉细胞肌质网膜上,是由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形成的跨膜蛋白,它是a2+激活的TP酶,每水解一个TP转运两个a2+到细胞外,形成钙离子梯度。通常细胞质游离a2+浓度很低,约107~108摩尔升,细胞间液a2+浓度较高,约5×103摩尔升。胞外的a2+即使很少量涌入胞内都会引起胞质游离a2+浓度显著变化,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反应结束后,a2+泵将不需要的a2+排出细胞,否则a2+浓度超载会使细胞死亡。
6. 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裸露的DNA时,将产生( )。 A. 大约200bp的
B. 大约200bp整倍数的片段 C. 大约146bp整倍数的片段 D. 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 答案:D
解析: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时,绝大多数N被降解成200bp的片段,如果部分酶解,则得到的片段长度是200bp的整倍数。但裸露的N没有受到核小体结构的保护作用,经上述酶处理后将产生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
7. 有关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糖链在大多数蛋白质的分选中起决定性作用 B. 糖基化可影响多肽的构象
C.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类、多数细胞膜上的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都是糖蛋白
D.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中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无糖基化修饰 答案:A 解析:
8. 下列论据中,不支持论点“病毒是细胞的演化产物”的是( )。
A. 与细胞相比,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体系相对简单,由进化观点可推知
B. 病毒癌基因起源于细胞癌基因
C. 细胞内的核蛋白分子与病毒有相似之处
D. 病毒彻底寄生于细胞中,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复制 答案:A
解析: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体系相对细胞简单,由进化观点推知:细胞是病毒的演化产物,而与题干观点相反。
9. 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在所有已知蛋白中进化上最为保守的是( )。
A. H3和H4组蛋白
B. H2蛋白
C. H2B和H2A组蛋白 D. H1组蛋白 答案:A
解析:H1有一定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H3和H4组蛋白在进化上相比H2和H2组蛋白更为保守。项为干扰项。
10. SARS病毒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 A. RNA病毒 B. DNA病毒 C. 类病毒 D. 朊病毒 答案:A
解析:项,常见的N病毒有痘病毒科的天花病毒。项,SRS属正链RN病毒,流感病毒属负链RN病毒,HIV属RN病毒中的反转录病毒。项,常见的类病毒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毒。项,引起疯牛病、羊瘙痒病、人克雅氏症的病毒为朊病毒。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 )。 A. 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B. 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 C. 观察活细胞
D. 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 答案:A
解析:项,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项,观察活细胞——相差显微镜;项,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显微分光光度计以及流式细胞仪等;项,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扫描电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