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案例
17岁的初3男⽣由于长期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切了⽆兴趣,情绪极度低落,有⾃杀倾向,1年。通过咨询师的观察以及客观测量的异常分数,可以诊断本例是⽆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根据本症和求助者的特点,采⽤认知疗法和兼⽤⾏为疗法进⾏解释、分析、治疗。经过多次的⼼理咨询和治疗后,综合评估⼼理障碍基本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疗法⾏为疗法 ⼀、⼀般资料
林峰男汉族辽宁省⼤连市未婚现年17岁初三学⽣ ⼆、主诉
有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切⽆兴趣,情绪极度低落,有⾃杀念头,有1年多了。 三、个⼈陈述
\"我都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种⼼理,应该有很长的⼀段时间了,具体算起来应该是从初⼀下学期开始,当时就觉得⾃⼰慢慢变得内向、不合群,不喜欢与⼈说话。渐渐地,我开始闲我个⼦矮⼩,不会踢球,也不会打篮球;经常不满别⼈的⼀些做法,⽐如同学的书堆放得乱七⼋糟;男同学下课打闹;⽼师懒散、不负责任的⾏为等细⼩事情;有什么不满的话⼜憋在⼼⾥,想说出来⼜思前顾后,最终还是不敢当着同学的⾯说出来。\" 四、个⼈成长史
⼩学的时候,求助者是开朗、快乐的,天天⾼⾼兴兴,同学们都叫我'开⼼果',家⾥好孩⼦,学校好学⽣。但现在却变得⼗分抑郁,情绪总是很差,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感觉⽣活也很⽆聊,常常有莫名的压抑和痛苦。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总感到浑⾝不舒服,头昏昏沉沉的,虽然求助者极⼒去控制,但还是觉得浑⾝没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时候特别能吃,有时候⼜吃的很少,晚上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睡的不实。常常责备⾃⼰,⼀点点⼩事情就情绪低落,活得很累。在家⾥也总是和⽗母唱反调,容不得⽗母责备⾃⼰,常常默不作声地表⽰愤慨和抗议,虽然有时也理解爸妈的苦⼼,但却控制不了⾃⼰,经常伤害他们。初2⼀次考试求助者考全班倒数,还有⼀次⽼师点名回答问题,结果什么也没答,⽼师挖苦,同学嘲笑......求助者都不想活了!
昨天下午做完试卷就觉得很累,或许是求助者寄希望太多,平时做试卷都⽐考试做得好,其实上周他就开始意识到这个礼拜会很难过。我感觉前途渺茫,感觉⾃⼰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难过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办,站在⼤桥上,望着河⽔,我是多么想⼀死了之,远离这个世界,安静地⽣活在另⼀个天地⾥。 五、他⼈反映
求助者的家境还算不错,母亲经营着⼀间服装批发店,⽗亲则在外办了⼀个规模不⼤的配件⼚,典型的⼩康之家。和求助者⾃⼰描述的⼀样,他⼩时候活泼可爱,⼤家都很喜欢他,念书的成绩也很不错,上学以来⼀直都是\"三好学⽣\",在班⾥是⼲部。然⽽从初1下学期开始,家⼈就发现他开始慢慢地发⽣变化,常常闷闷不乐,情绪开始变得越来越低落,成天唉声叹⽓,甚⾄出现精神恍忽。⾏动迟缓,话也很少。问他原因⼜答不出来。初3上学期的时候离家出⾛过⼀次,六天后,⼜⾃⼰回了家。后来他⽗亲带他到精神病院和⼀些⼤医院的⼼理科去看,吃了许多药,病情却⼀直没有好转,初3寒假时曾尝试过割腕⾃杀,但由于⾃⼰看到流出来的⾎感到很恐惧⽽向家⼈呼救,⾃杀未获成功。 六、为了客观确诊求助者的⼼理问题咨询师对他进⾏⼼理测验 1、⽤艾森克⼈格问卷测查求助者⼈格
E分32、N分69,属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倾向。 2、⽤症状⾃评量表(scl-90)对他进⾏⼼理测试。
各因⼦分:躯体化2.8、强迫0.8、⼈际关系1.4、抑郁3.2、焦虑2.3、敌对0.6、恐怖0.4、偏执0.3、精神病性0.4、其它1.0 总分:180分 阳性项⽬数:54项
对照scl-90国内常模,总分⼤于160,因⼦分可以显著地看出求助者的抑郁分明显偏⾼,躯体化、焦虑分次之(因⼦分⼀般应低于2分,3分以上表明有相当严重的程度),阳性项⽬数⼤于43。可以筛选阳性。 3、⽤抑郁⾃评量表测得总粗分72分,标准分90分。均超过正常值。
咨询师对求助者简单地解释了量表得分。 七、咨询员的观察
求助者仪表整洁,语⾔清晰,⾯带痛苦表情,间有叹息,意识清楚,⾃知⼒完好,想求治,但⽆信⼼。核⼼症状是⼼境和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有绝望、⽆助、⽆⽤感、⾃责⾃罪、⾃杀观念和⾏为等。 ⼋、初步诊断
⾸先根据\"三原则\",对照求助者的⾔⾏排除精神分裂症。
然后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断定求助者所患的是⼀种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理由是:求助者内向不稳定的⼈格倾向,在⼀连串的负性事件引发后,这种抑郁症所具有的临床症状都能在求助者⾝上找到具体的表现,具体如下: 1、兴趣减退甚⾄丧失。对⽇常活动和娱乐的兴趣明显减退。 2、对前途悲观失望。
3、感到精神疲惫。精⼒明显不⾜,打不起精神,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对⽣活缺乏动⼒和热情,似乎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动。
4、⽆助感。对⾃⼰的痛苦处境感到⽆⼒⾃拔,即使别⼈帮助⾃⼰,也感到⽆济于事,只能听之任之。 5、⾃我评价下降。过分夸⼤⾃⼰的缺点,常常⾃卑、⾃责、内疚。
6、感到⽣命缺乏意义与价值。认为活着没有多⼤意义。遇事⽼往坏处想,甚⾄企图⾃杀,但在具体实施上,则⼜显得顾虑重重等。
7、以上症状持续1年多。
过程中没有虚幻的感觉,也没有出现躁狂的症状,所以诊断⽆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 九、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和问题选择了认知和⾏为的疗法 1、明确咨询关系
在认知疗法中,咨询师的中⼼任务是教给求助者⼀些⾃我了解与改变的⽅法,咨询师更多扮演的是⼀位教师与指导者的⾓⾊;⽽求助者则处于学⽣或学习者的地位。作为指导者,咨询师主要是指导求助者找出⾃⼰认知上的错误,帮助求助者更好地认识⾃⼰情绪和⾏为上的问题,从⽽恰当地处理和解决⾃⼰的⼼理困扰。同时,咨询师还要⿎励求助者在⽇常⽣活中不断应⽤新的应对技巧,以有利于强化新认知。当求助者开始了解⾃⼰的扭曲认知时,他们就能够积极地改变⾃我挫败的情绪于⾏为,并代之以理性的认知。
2、明确咨询原则,双⽅责任、权利、义务 保密:我会为你保密,如果违犯你可以诉助法律 时间: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 费⽤:每次100元⼈民币
责任与义务:关系确定后咨询师必须给求助者提供帮助,并达到咨询⽬标。求助者不能⽆故早退、迟到或违约。特殊情况及时通知。
3、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案
由于这种⼼理疾病以抑郁⼼境为主,并伴有焦虑、空虚感、疲惫、
⾷欲不振和睡眠障碍等神经症症状。但⼈格仍较完整,⽇常⽣活不受显著影响,感到痛苦,且有求治愿望。发病前⼤多数有⽐较明显的⼼理--社会因素。所以咨询师认为应以⼼理治疗为主,据其⽗亲反映,实⾏药物治疗后,由于长期服药,求助者不但没有摆脱这种抑郁症,⽽且产⽣较⼤的负作⽤,包括⼼理上的对药物的恐惧。所以咨询师决定综合运⽤⽀持疗法、认知治法和⾏为疗法等对求助者进⾏系统治疗。 4、近期⽬标
找出诱因,逐步使求助者的认知、⾏为有所改变。
⾸先找出导致他产⽣这种神经症的诱因(即⼼理或社会因素,如现实对他造成的⼼理创伤)。
其次提供适当的⼼理⽀持。通过体贴、⿎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向与原则等,来协助求助者度过困境,应对⼼理上的挫折和创伤。并合理利⽤各种资源,调整其对挫折的看法,巩固我们的良好咨询关系,稳定他的情绪,从⽽为进⼀步的治疗作准备,使其最终度过⼼理危机。
再次实施认知矫正,改变其扭曲的认知。
最后科学安排⾃我活动,学会⾃我放松,提⾼活动⽔平。 5、远期⽬标
协调⼈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格、改善社会功能,帮助求助者找出头脑中不现实的、不合理的错误、扭曲的观念,并帮助建⽴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法,减少扭曲的认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已有的症状,同时也帮助他尽可能地减少产⽣情绪及问题的倾向性,改变其⼈⽣哲学,促使其⼈格产⽣深刻的变化。
以上基本完成了咨询的第⼀阶段⼼理诊断阶段,下⾯就进⼊咨询的第⼆阶段⼼理帮助阶段和第三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帮助阶段和巩固阶段的⽅案实施
认知疗法认为,⼈们的⼼理问题是由求助者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造成的,咨询的重点就是要以理性代替⾮理性、以合理的思维⽅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式、以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从⽽最⼤限度减少不合理认知给⼼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或消除已有的⼼理问题。 (⼀)帮助的基本过程
1、监察消极的⾃动化思想,并使求助者明确认识到,其思维⽅式、认知是不合理的,帮助求助者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弄清不合理认知与其情绪困扰、⾮适应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例如:告诉求助者每⼀个⼈都有缺点,不是⼀次不好就没有改过的机会了,他所引起的适应不良的主要问题,在于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此即彼,达到⽬标则快乐,达不到则痛苦。持有这些态度,是因为他以前被别⼈或⾃⼰认为是很有才⼲的⼈,⾃尊⼼强、害怕失败、不满⾜⾃⼰,⽆休⽌地驱使⾃⼰去\"奋⽃\",所以神经⼀直处于紧张状态,当然不会有\"幸福\"可⾔。如果因某⼀事件的影响,或某次失败,求治者就把此当作灾难,\"我没有达到⽬标……,我是笨蛋、⽆能\"。就会使⾃尊顷刻⽡解,⽽⾃卑、沮丧、焦虑、抑郁情绪像滚雪球⼀样越来越强烈。
让求助者明⽩⼈⼈都想活得愉快,⽤不着⾮要做出什么业绩来证明⾃⼰的价值不可;要幸福,不是必须每件事都成功,⽽是要努⼒去做;不在最前⾯,也不是失败;⼈的价值取决于⾃⼰如何看待⾃⼰等。
使求助者充分认识到⼈的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全⼗美,事事成功;要正确认识失败,失败并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会成功;要⾃⼰留下\"后路\",不能事事都\"背⽔⼀战\";同时要降低⾃⼰的⽬标,降低⾃⼰的期望,增加对失败的耐受性。
2、向求助者指出,他的⼼理问题之所以延续⾄今,不是由于早年⽣活的影响,⽽是现在⾃⾝所存在的不合理认知导致的。让求助者认识到:是他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和⾏为的后果,⽽不是诱发事件本⾝,他⾃⼰要对⾃⼰的情绪负责,只有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才能减轻以⾄消除他⽬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咨询师采⽤多种⽅法帮助求助者认识到⾃⼰的的认知或信念⽆论在逻辑上,还是验证上,都有很多错误,是荒谬、不正确的,使求助者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东西,改变⾃⼰的思想,以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进⽽达到减轻以⾄消除症状的⽬的。这是⼀个向求助者习惯化思维⽅式进⾏挑战的过程,咨询师可采⽤认知的、情绪的以及⾏为的各种⽅法。 节选⼀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因为我个⼦矮,长得不好看,别⼈嫌弃我,所以都躲着我。 咨询师:谁说的? 求助者:没有。
咨询师:个⼦矮是缺点吗? 求助者:我感觉是。
咨询师:既然你说个⼦矮是缺点,那么个⼦⾼是不是也是缺点呢? 求助者:(沉默不语)
咨询师:你想过没有,个⼦矮也有个⼦矮的好处? 求助者:没有
咨询师:你知道骆驼和⼭⽺的故事吗?
求助者:知道。
咨询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求助者:(笑⽽不答。同意了个⼦矮的优势) 咨询师:你知道拿破仑⾝⾼多少吗? 求助者:知道,还不⾜⼀⽶六。 咨询师:他为此很⾃卑、抑郁吗? 求助者:没有,反⽽成了出⾊的元帅。 咨询师:现在怎么看你的⾝⾼?
求助者:我懂了,刚开始我的认知是荒谬、不正确的。 (⼆)第三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巩固咨询的效果,进⼀步摆脱旧的思维⽅式和不合理信念,达到认知重建,强化新的信念和思维⽅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认知的牺牲品。
在具体实施中,咨询师嘱咐求助者在以后的⽣活中做好以下⼏点:
1、当感到沮丧时,根据⼏个⽅⾯去分析思考,学会与⾃⼰的这些消极情绪进⾏理性质辩。 (1)绝对化的思想。不要因为⼀次失败便认为⾃⼰是彻底的失败者,失败有时⽐成功更有意义。 (2)挫折泛化。由于有过⼀次不愉快的经历,就认为在别的事上也会同样倒霉。 (3)消极化。遇事总往消极的⽅向想,看不到未来。
(4)⾃卑⼼。虽然做出努⼒,⾃⼰的愿望却不能变为现实,⽽产⽣⾃卑⼼理,遇事总想着⾃⼰不⾏。 (5)贴标签。随意给⾃⼰不良的⼼理暗⽰,认为⾃⼰\"是个失败的⼈\"。
如:我不可救药吗?不是吧。如果我放弃⾃⼰.那就意味着我的⼀⽣完了。与其我反复地责备⾃⼰,不如想个改善的办法吧。我知道⾃⼰并⾮真的⽆可救药.只是过去的状态不太好。我⼀定要改变⽬前的这种状态。是啊,要改变啦!要想个⽅法才好,我想应该让⾃⼰先冷静下来,再拟定⼏个好的活动⽅案……
2、每天坚持写压⼒⾃传(⽇记),把⾃⼰的烦恼和不快发泄出来,并把⾃⼰学习、⽣活⼈际交往等⽅⾯遭受到压⼒的原因写出来,然后就每个压⼒想出三个不同的点⼦来对付它(多与朋友和可依赖的⼈商量)。
3、早晨起来时,挥着拳头,⼤声地激励⾃⼰;强迫⾃⼰⼤笑三次;每天赞美⾃⼰和同学不少于10次,通过由赞美⽽获得的良好反馈和⼼理暗⽰重建⾃⼰的⾃尊,如\"我好棒\"、\"我⼀定⾏\"等。
4、改变⾃⼰的⽣活习惯,加强⾃我⾝体锻炼,并安排⼀些多样化的积极有益的活动,转移注意⼒,从⽽改变旧的枯燥的⽣活模式。
具体做法:每天坚持晨跑或其它运动;尝试结识新的朋友;每周看两部喜剧⽚;闲暇时到附近的⾼⼭去采采风,享受⼤⾃然;跟朋友谈天,转移⾃我情绪压⼒;傍晚花间散步等。 5、学会⾃我放松,解决睡眠障碍。 ⼗⼀、效果评估 1、⾃陈报告
求助者告诉咨询师他已基本摆脱了那种挥之不去的郁闷与倦怠,⽣活也充实了许多,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好了起来。求助者说现在才发现以前难过的事情是那么的微⼩,根本没有必要为它们那么伤⼼,⽣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还说现在看喜剧⽚的时候总是⼀个⼈笑得乐不可⽀。并且向咨询师表⽰要好好地把时间放在学习上,争取考上重点⾼中,实现⾃⼰的梦想。 2、他⼈反映
现在不乱发脾⽓了,信⼼也增强了,上课积极发⾔,主动和同学交流、游戏,参加⽂体活动等等,⼜看到原来的\"开⼼果\"了。
3、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的整个精神⾯貌发⽣了巨⼤的变化,⼈也变得快乐起来。 4、总结经验
抑郁症的产⽣⼀般都伴有或重或轻的⼼理或社会因素,⽽这⼀点在林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发⽣不断的⼼理刺激后,由于对认识刺激能⼒的缺乏,⾯对种种挫折,他的⼼理遭受到缓慢创伤,把⼀切责任归因于外部环境。因⽽⼼境就变得极其沮丧和低落。同时,由于最初他并没能得到及时的调节和疏泄,状况变得越来越糟,逃避和⼼灵的⾃我消极注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最好的防御⽅式。从改变他的⽣活⼊⼿,⾸先使他⽣活上从单⼀⾛向多样,同时辅以不良认知矫正,然后再从精神上加以⽀持和理解,努⼒唤醒其⾃救意识和⾏为。使其在赞美别⼈、表达⾃⼰、改变⾃⼰⾏为的相互作⽤下⾃我⿎励、⾃我肯定,并在⾃我系统的促进下,提⾼⾃我效能,从⽽逐步⾛出抑郁的低⾕,重新⾯对新的⼈⽣,达到咨询⽬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