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评价CMR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

2023-07-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7期 影像研究

评价CMR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

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

汤晓宇,盛二燕

(太仓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400)

【摘要】目的:探究评价CMR(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入院患者60例,在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进行治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情况出现,心电图(ECG)存在异常表现,之后实施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超声心电图)和CMR的测量结果,以及其相关性。结果:检查后诊断发生转变的患者有24例(40.00%)。后经CT肺动脉成像诊断,心脏神经症中出现心脏异常者有4例,其中均难以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为心脏室壁变薄;在 UCG 和 CMR 检查中,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心脏前室间隔厚度、射血分数(EF)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相关性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检查后可提供疾病评估价值者占19例(31.67%),心腔内血栓4例,心肌坏死5例。结论:针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检查,为当前常规检查的很好补充,提供诊断及评估的价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心脏核磁共振;超声心动图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7-0093-02此次研究通过评价CMR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疑似冠心病入院患者60例,在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进行治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情况出现,心电图(ECG)存在异常表现,之后实施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和CMR的测量结果,以及其相关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患者的年龄为(20~70)岁之间,平均(45.3~17.4)岁,男40例,女20例。对比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选择磁共振兼容心电门控装置,为心电门控,以及西门子1.5T avanto。钆双胺注射液为造影剂,进行手推[1]。同时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真实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实现心血管造影,分别实施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左心室两腔心长轴、四腔心长轴、6~8层左心室短轴造影。心肌首过灌注中,注射速度4~5ml/s,对比剂剂量为0.1mmol/kg体重,选择tfl-first-pass-4slice-50序列[2]。在完成之后延迟4~5min,追加的生理盐水为20ml/s、总计20~40ml,对比剂剂量0.10~0.15mmol/kg,2ml/s的流速实现。10min后实现T1WI扫描,包含四腔心切面各1层、左心室两腔心切面等[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和CMR的测量结果,以及其相关性。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3.0统计学软件,经Epidata数据处理,

分析所用全部数据,0.05为检验标准,组间对比选择t进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 CMR 检查前后疾病诊断情况

检查后诊断发生转变的患者有24例(40.00%)。后经 CT 肺动脉成像诊断,心脏神经症中出现心脏异常者有4例,其中均难以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为心脏室壁变薄。

2.2 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和CMR的测量结果在UCG和CMR检查中,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心脏前室间隔厚度、射血分数(EF)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和CMR的测量结果相关性在UCG和CMR检查中各项目相关性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和CMR的测量结果相关性项目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前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

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r值0.7090.6870.7800.8070.6730.741

2.4 CMR诊断外评估价值

检查后可提供疾病评估价值者占19例(31.67%),心腔内血栓4例,心肌坏死5例。

-表1 对比分析心脏结构UCG和CMR的测量结果(x±s)

诊断方式UCGCMR

例数6060

右心室短径(mm)/32.3±6.9

左心房内径(mm)36.4±5.034.0±5.5

射血分数(%)55.8±10.250.6±12.3

右心室长径(mm)/73.3±10.2

左心室舒张107.5±31.3112.4±29.7

前室间隔厚度(mm)9.1±1.89.7±2.1

左心室收缩48.6±21.357.2±24.4

左心室后壁8.7±1.78.4±2.1

末期内径(mm)末期内径(mm)厚度(mm)

93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7期

4D-CT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高靖琰,展 萌,李海龙,王 臻,鄢佳文(通讯作者)

(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呼吸门控技术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时受呼吸动度影响后靶区的变化。方法:采用西门子24排大孔径螺旋CT定位机对36例需要进行放疗的非小细胞患者行4D-CT模拟定位扫描,将每个呼吸周围的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项,每个时项勾画肿瘤靶区,融合10个时项的CT图像,测定靶区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比较最大密度投影(MIP)法与传统经验外放计划靶区体积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肺上叶、下叶病灶在头脚(Y轴)方向位移明显,左右(X轴)方向和前后(Z轴)方向位移相似,较头脚(Y轴)方向位移小;PTVMIP体积均小于PTV3D。结论:呼吸门控技术可以定量测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受呼吸运动影响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4D-CT技术可在保证覆盖病灶靶区的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受量。【关键词】呼吸门控;4D-CT;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7-0094-03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放射治疗是除手术外最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现代放疗技术中“精确定位”是精确放疗中的重要一环,放疗定位过程中肿瘤在三维空间内随心脏搏动、呼吸运动、消化道运动等生理运动而变化,且每位患者的呼吸运动也存在差异[1],因为传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时依据三维CT定位图像而采取的外扩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可能会造成部分肿瘤靶区的漏靶或周围正常组织的不必要照射,从而造成放疗失败或者放疗副反应的发生[2],而4D-CT技术可反映病灶随呼吸运动和内脏生理运动造成的在三维的空间位置的变化[3-4],同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勾画肿瘤运动的极限范围,进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位移,比较分析应用4D-CT技术的靶区与统经验外放计划靶区体积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6年3月—2018年6月首次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均为首次治疗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6~71岁,其中病灶位于左肺18例,右肺18例,患者通气功能良好,能较长时间平卧,意识清晰,能够配合,且卡氏评分(KPS)≥80分。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双手上举报肘,平静呼吸,热塑体膜或发泡胶固定体位。扫描前患者上腹部置腹带,其内放置压力感受器采集运动轨迹并通过专用计算机软件转化为患者的呼吸曲线并将信号传输至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当观察患者呼吸曲线规律且均匀时(图1),开始采集数据。扫描后图像通过后处理软件重建得到10个不同呼吸周期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过临床观察,酶变化、心电图实现。另外,在临床上心电图是无创检查冠心病的方式。但是因其变化较多,影响因素多,可能造成误诊漏诊,影响其诊断价值,冠状动脉造影为最可靠的确定其部位及程度的方式[4]。此次研究中,检查后诊断发生转变的患者有24例(40.00%)。后经CT肺动脉成像诊断,心脏神经症中出现心脏异常者有4例,其中均难以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为心脏室壁变薄;在UCG和CMR检查中,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心脏前室间隔厚度、射血分数(EF)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各项目相关性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检查后可提供疾病评估价值者占19例(31.67%),心腔内血栓4例,心肌坏死5例。

针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检查,为当前常规检查的很好补充,提供诊断及评估的价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登峰,裴志强,苏晋生,等.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核磁共振评价[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3):167-171.

[2]田欣,何启宇.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7,7(26):163-164.

[3]祁军辉.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0):1111-1113.

[4]万军平,张连强.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显示情况及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46-49.

科研项目: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肌病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研究(SYSD2018031).

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