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摘要:当下⽹络流⾏语见之于⼈们⽣活的⽅⽅⾯⾯。虽然它⼀定程度地活跃了⼈们的交际话语,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显⽽易见的。本⽂主要论述了⽹络流⾏语的特点及它所呈现的⼀些弊端,从⽽提倡⼈们理性使⽤⽹络流⾏语,并建⽴⽂明⽹络交际环境。
关键词:⽹络流⾏语;特点;弊端;理性使⽤⼀、序⾔
⽹络流⾏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在⽹络上⼏乎同步发⽣、迅速流⾏、风靡于⽹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络雷词”或者“⽹络热词”,从属于⽹络语⾔。[1]它是语⾔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个独特的语⾔现象,还是⼀个深刻的⽂化现象。⽹络为现在独⽴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性精神不断提⾼的⼈们提供了⼀个更好的发挥⾃⼰才能的平台,尤其表现在话语⽅⾯。现今,⽹络流⾏语⽇益增多,以⼀种迅雷不及掩⽿之势的速度活跃于⼈们的⽣活中。朋友见⾯⼀句:“亲,好久不见”打破了好久不见却⼜再次相见的陌⽣感;⽹上聊天最后以⼀句简明,⼲脆的“886”并附带⼀个挥挥⼩⼿的表情结尾,省去了很多没有必要的赘述,⼜减少了词穷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尴尬。由此,应该说⽹络流⾏语为⼈们的⽇常⽣活交际带来了极⼤的益处。然⽽,是否⽹络流⾏语真是百益⽽⽆⼀害呢?我们应当谨慎思考。⼆、流⾏语的列举及其特点2004年⾄2012年的流⾏语列举:
2004顶,潜⽔,汗,沙发,百度⼀下,偶稀饭,……2005官煤勾结,,芙蓉姐姐,博客,超⼥,……2006⼀树梨花压海棠,楼主⽕星⼈鉴定完毕,……2007七时代,亚婚姻,基民,晒客,……2008宅男/⼥,澹雷,霹雳,很傻很天真,……2009楼歪歪,楼脆脆,杯具,蜗居,偷菜,……
2010羡慕嫉妒恨,你妹,吐槽,鸭梨,给⼒,神马都是浮云,……2011穿越,坑爹,hold住,伤不起,有⽊有,……2012正能量,潘浚XX style,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通过这些流⾏语的列举,我们不难发现⽹络流⾏语在⼈们的⽇常⽣活中所起到的巨⼤影响,它在⼀定程度上给⼈们的交际带来了⼀定的乐趣,使⼈们的话语不再那么中规中矩,为⼈们的交际环境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因此,⽹络流⾏语的特点也是显⽽易见的,笔者通过对部分⽹络流⾏语的列举,从⽽对它的特点进⾏以下⼏⽅⾯的分析:(⼀)新颖性
⽹络流⾏语具有极⼤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络流⾏语多是根据现代汉语的发⾳⾳译⽽来的。很多词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陌⽣,是因为它们多运⽤了谐⾳和变形的⽅式,从⽽给⼈⼀种⽿⽬⼀新之感。如2004年流⾏的“偶稀饭”,本是“我喜欢”的变⾳和变形。但是“偶稀饭”与“我喜欢”相⽐就更具有趣味性,这种通过⾳译的⽅式使⽂字所产⽣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更易调动说话者和受话者的交际情绪,从⽽达到很好的交际意图。(⼆)形象性
流⾏语中词汇极具形象性,让⼈听起来能够很容易的联想到相关的事物,从⽽正确地猜想到它所表达的意思。如“雷”它的含义是听了某句话或者看到某个异乎寻常的做法从⽽使⼈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词的含义与出乎意料地听到雷声从⽽受到不同程度惊吓的感受相似,因⽽它的意思也就不难猜出。具有形象性的此类流⾏语被赋予了⼀种极强的表现⼒,对汉语⽂化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举⾜轻重的作⽤。(三)幽默性
流⾏语中的⼀些词汇常带有浅显的幽默性,听起来令⼈有种哭笑不得的⽆奈之感。如“神马都是浮云”。其中,“神马”的原形是“什么”。⼀个“神马”显⽰了说话者俏⽪的情感⾊彩,⽽“浮云”表⽰了飘渺之感。“神马都是浮云”道出了说话者在⽆奈中所含有的调侃语调,更加衬托了说话者的悲伤与失落之情。这种流⾏语的幽默性恰好满⾜了⽹民的“找乐”⼼⾥。⽹民上⽹的⼀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格的“流⾏语”⽆疑增加了这种没有声⾳,没有图像的实时交流的乐趣,使上
⽹成了⼀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众多⽹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创造了⼤量新鲜的⽹语,不断丰富着“⽹络流⾏语的词汇。[2]
三、⽹络流⾏语产⽣的负⾯效应
语⾔与⼈类的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的,“⼈是通过学习和掌握语⾔⽽成为社会⼈的,尽管我们很难意识到,但语⾔的确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从中汲取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具,同时也是我们的⾏动和思维的基本框架。”[3]⽹络流⾏语作为语⾔的⼀种,是反映当下⽹民们⼼理状态的符号,它在⼀定程度上为⼈们的交际带了益处,也给⼈们的⽣活带来便利,然⽽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
1、就词汇的语法规则⽽⾔,⽹络流⾏语以病毒⼊侵般的速度悄悄地潜⼊⼏千年来传承的中国汉语词列中,并且⽆声地影响着词汇的构成规则。不利于语法规则的研究和学习,对汉语的国际推⼴增加了极⼤的⼲扰。如“偶稀饭”,“偶”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三:a.⽤⽊头,泥⼟等制成的⼈像,即⽊偶,偶像。b.双数;成对的(跟‘奇’相对),即偶数,⽆独有偶。c.间或;有时候;偶然发⽣。“稀饭”即粥(多指⽤⽶或⼩⽶组成的)。⽽“偶”作为名词与名词“稀饭”组合时,构成了并列的语法规则,但从整体性⽽⾔,“偶”和“稀饭”是不能组合的,没有意义的相关性。“偶”作为副词与名词“稀饭”相组合,是⼀种奇异的组合⽅式,因为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此,在语法的⾓度研究“偶稀饭”,它是⼀种畸形的组合⽅式,但是它的存在⼜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这就为⼈们研究和学习语法规则造成了障碍,同时它也破坏了语法规则的稳定性。
2、现在⽹络流⾏语穿梭于我们⽣活中的各个⾓落和领域,不管是报纸,媒体,还是QQ,微博,⼈⼈,我们时时刻刻接触着这些新鲜词汇。在此,笔者且将传统的词汇⽐作我们的⾎液,⽽这些⽹络流⾏语就如病毒⼀般,侵⼊我们的⾎液,影响着我们⾝体机制的正常运⾏,造成传统词汇不知不觉被取代,进⽽被遗忘与丢弃。如“偶稀饭”代替了“我喜欢”;“有⽊有”代替了“有没有”;“神马”代替了“什么”等等。这些词汇的疯狂使⽤对我们的传统词汇造成了很⼤影响,不利于传统词汇地继续传承。3、虽然⽹络流⾏语中规避了⼀些直⽩的粗话,脏话,但是这并不能说这些不⽂明的词语就不存在了,相反,它是以另⼀种⾯貌呈现在了⼈们的眼前,并且被⼈们⼴泛认可、接受、和传播。如“坑爹”它来源于地⽅⽅⾔,是“羞你先⼈”的代替,意为做了不道德的事使祖先蒙羞。⽹友多⽤“坑爹”来感叹⾃⼰对某⼈某事的不满之情。还有“TMD”(他妈的),“你妹”,“你不是VIP,甚⾄不是V,你丫只是个P”,等等。⽹络流⾏语中出现的不⽂明语虽然形式上优越于那些直⽩的粗话,脏话,但是从它们的含义上来说,所表达的意义程度都是⼤同⼩异的,它们的本质没有发⽣什么变化。因此,⽹络流⾏语中诸如此类词汇的⼤量使⽤和⼴泛传播并不利于社会的⽂明发展。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盾相对集中,负⾯情绪有⼀定积累,⽹络流⾏语的丰富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同时还充当了‘社会情绪泄压阀’,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作⽤”[4]。不难看出,⽹络流⾏语的使⽤在很⼤程度上便利了⼈们的⽣活,这在⼀定程度上反应了⼈们的社会⼼理,是⼈们对社会时事的⼀种评判,是⼈们思想⾃由的⼀种体现。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性,从前⽂的论述中我们也看出了⽹络流⾏语所携带的弊端。因此,笔者认为,⼈们当理性使⽤流⾏语,将其控制在⼀定的领域内,不可滥⽤,也不可跟风,⼈云亦云;当使⽤⽂明流⾏语,营造良好的社会交际环境。(作者单位:四川⼤学⽂学与新闻学院)参考⽂献:
[1]王英.⽹络流⾏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8)
[2]陈红莲.从⽹络流⾏语看⽹络受众⼼理,新闻爱好者,2010(6).[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1999:54.[4]蔡民.传媒话语⽣产与控制.传媒学术⽹,2005年11⽉28⽇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浅析⽹络流⾏语的利与弊被举报⽂档地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